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和阿达帕林凝胶联合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观察组)或联合阿达帕林凝胶(对照组)外用治疗扁平疣患者各30例,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正常组,检测治疗前后扁平疣患者血清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血清IL-2水平及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2水平及IFN-γ水平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IL-2、IFN-γ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t-2b凝胶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扁平疣,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铁蛋白及免疫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68例(观察组)和健康孕妇5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孕妇的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血浆总蛋白(Tp)、血清铁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γ-干扰素(IFN-γ)水平,分析各项指标与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关系。结果:Hb、Alb、Tp平均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Alb、Tp水平低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铁蛋白、TNF-α、CRP、IFN-γ水平更高,重度子痫前期者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者(均P0.05)。不同发病时间子痫前期患者的TNF-α、CRP、IFN-γ水平比较存在差异(P0.05),早期组水平最高,晚期组最低;妊娠结局不良者的血清铁蛋白、TNF-α、CRP、IFN-γ水平均高于妊娠结局良好者(P0.05)。结论: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与血清铁蛋白及炎性因子TNF-α、CRP、IFN-γ水平的升高有关,临床可通过监测这些指标水平来预测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BPAA)患者血清中造血负调控因子对正常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方法 以BPAA患者为研究对象,用其血清培养健康者骨髓细胞,进行骨髓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率及其Fas表达率的变化,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结果 BPAA患者血清培养后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和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 )数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骨髓CD34+细胞比例显著降低,CD34+细胞的Fas表达率随之显著升高(均P <0.05);血清中IFN-γ,TNF-α,IL-2的水平也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BPAA患者血清中造血负调控因子水平升高,使正常骨髓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形成受抑制,并上调造血干/祖细胞Fas表达.  相似文献   

4.
胸腺肽α1对高龄老年人免疫活性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对高龄(≥80岁)老年人免疫活性细胞数量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高龄老年人30例,给予胸腺肽α1注射剂1.6 mg,皮下注射,2次/周,疗程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4周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的百分比,CD4+/CD8+值,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γ-r干扰素(IFN-γ)水平,对治疗中、治疗后数据分别与治疗前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高龄老年人应用胸腺肽α1注射剂4周后,其血清CD3+、CD4+百分比,CD4+/CD8+值,血清IL-2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α1能明显增强高龄老年人的免疫活性细胞数量,并能调节部分细胞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分析免疫功能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诊治HBV感染的450例患者,并将作为HBV感染组,同期门诊体检健康人群100名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FN-γ、TNF-α变化,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V感染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低于健康对照组,HBV感染组IFN-γ、TNF-α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患者CD_3~+、CD4~+、CD_8~+、CD_4~+/CD_8~+低于阴性患者,IFN-γ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HBV感染患者CD_8~+、CD_4~+/CD_8~+比值低于慢性及隐匿性HBV感染患者,IFN-γ、TNF-α高于慢性及隐匿性HBV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c-IgM阳性患者单纯保肝降酶治疗患者治疗6个月后CD_3~+、CD_4~+、IFN-γ、TNF-α低于加用IFN-α治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明显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FN-γ、TNF-α异常变化,而且对疾病转归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水平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7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ETV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EG-IFNα-2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10水平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IFN-γ、IL-10、PCⅢ、HA、LN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PCⅢ、HA、L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ETV联合PEG-IFNα-2a治疗CHB患者可有效提高其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10水平,并缓解肝纤维化,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与肺结核发病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6月72例肺结核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同期51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肺结核感染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FN-γ水平。分析血清IFN-γ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与肺结核发病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IL-6、IL-10、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IFN-γ、IL-6敏感性优于IL-10、TNF-α,其中IFN-γ特异性最高;IFN-γ与IL-6、IL-10、TNF-α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FN-γ、炎症细胞因子参与了肺结核感染发病及进展过程,为肺结核感染免疫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且通过外源性IFN-γ,有助于调节Th1/Th2动态平衡,促进肺结核感染患者体内Th2优势向Th1优势转换,为临床防治肺结核感染提供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抗结核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校大学生中原发性痛经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干预组(68例)与对照组(6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理疏导及镇痛药物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另设健康组51例。采用总痛经评分(TDS)评价药物疗效,同时测定患者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6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TD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不同程度减少(P0.05);组间比较,干预组TDS评分更低(P0.05)。治疗前,干预组、对照组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与健康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前后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可能与调节外周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外周血β2-糖蛋白-1抗体(抗β2-GP1抗体)与CD62P的表达及与发生血栓的关系.方法 对86例SLE患者及40例健康献血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抗32-GP1抗体滴度,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结果 (1) SLE患者中抗β2-GP1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并发血栓组显著高于无血栓组(P<0.01); (2) SLE患者中CD62P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并发血栓组显著高于无血栓组(P<0.01);且血栓组中CD62P的阳性率与抗β2-GP1抗体滴度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抗β2-GP1抗体与活化血小板均与SLE的血栓形成相关,且活化血小板可能是抗β2-GP1抗体参与SLE患者血栓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及对白介素-10(IL-10)、IL-17及干扰素-γ(IFN-γ)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50)和rhTPO组(n=50),选取同期健康孕妇50例为对照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rhTPO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观察疗效和分娩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IL-10、IL-17、IFN-γ、血小板计数及血常规。结果:治疗后rhTPO组血小板数高于常规组(P0.05),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无变化(P0.05);IFN-γ、IL-17、PF4水平低于常规组,IL-10、TPO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3组阴道分娩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能提高血小板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更优,安全性较高,母婴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孕妇及其新生儿脐血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α(IFN-α)的水平变化及其在评估新生儿免疫功能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5例SLE活动期,21例SLE稳定期,30例正常健康孕妇外周血及其新生儿脐血中IL-6、IL-10和IFN-α的水平;分析母儿免疫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5例SLE活动期孕妇血IL-6、IL-10和IFN-α的水平分别为(147.1±51.5)ng/L,(44.6±13.4)μg/L,(4.8±0.5)μg/L,均高于SLE稳定期(119.0±33.8)ng/L,(36.7±12.4)μg/L,(2.2±0.6)μg/L(P0.05)和正常组(118.9±41.5)ng/L,(37.6±10.7)μg/L,(1.9±1.0)μg/L(P0.05);SLE活动期新生儿脐血中的IL-6、IL-10和IFN-α的水平分别为(148.5±43.0)ng/L,(48.2±13.1)μg/L,(4 7±0.1)μg/L,均显著高于SLE稳定期(119.0±54.5)ng/L,(39.2±12.4)μg/L,(2.2±0.3)μg/L(P0.05)和正常组中(109.8±41.2)ng/L,(38.8±12.2)μg/L,(2.0±0.4)μg/L(P0.05)。稳定期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孕妇活动期外周血IL-10和IFN-α水平与脐血中二者水平呈正相关(r=0.490,P0.05;r=0.456,P0.05);SLE活动组脐血IL-6、IL-10及IFN-α浓度与疾病SLEDAI积分呈直线相关。结论SLE活动期孕妇及所分娩的新生儿免疫功能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SLE病情与免疫因子的生成相互影响,严格控制妊娠期SLE病情对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功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SARS患者血清干扰素-2α(IFN--2α)含量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66例SARS患者血清IFN-2α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SARS组进展期患者IFN-2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型SARS患者血清IFN-2α含量要么较高,要么较低。结论患者血清IFN-2α含量变化提示细胞免疫参与了机体的免疫反应,重症SARS患者IFN-2α含量变化反映了患者的免疫机能状况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及术后发生感染时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指导术后临床药物的使用。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妇科宫颈癌ⅠA~ⅡA期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50例,其中33例术后无感染患者为手术Ⅰ组,17例合并术后感染患者为手术Ⅱ组;另选取20名健康女性为对照Ⅰ组及20例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对照Ⅱ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IFN-γ+CD4+、IL-2+CD4+和TNF-α+CD4+等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手术Ⅰ、Ⅱ组的宫颈癌患者IFN-γ+CD4+、IL-2+CD4+和TNF-α+CD4+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IFN-γ、IL-2和TNF-α水平在术前显著低于对照Ⅰ、Ⅱ组(P<0.05);手术Ⅰ、Ⅱ组的以上各项免疫指标在术后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合并感染的手术Ⅱ组明显高于未合并感染的手术Ⅰ组(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受抑制;术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恢复趋势,而感染进一步增强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4.
SLE患者中DcR3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cR3在SLE免疫紊乱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6例SLE患者,以1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DcR3I、L-4和IFN-γ。结果:SLE组血清DcR3I、L-4和IFN-γ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SLE患者中I,FN-γ/IL-4值呈两极化分布特点,以0.76为界,分为较明显的高值组(n=19,1.93±1.14)和低值组(n=170,.53±0.09)I,FN-γ/IL-4低值组的DcR3和IL-4水平比IFN-γ/IL-4高值组和正常对照组均高;DcR3与IL-4呈正相关趋势(r=0.340,P<0.05),与IFN-γ/IL-4呈负相关趋势(r=-0.332,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DcR3水平显著升高,可能通过促Th2等作用参与SLE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去白细胞输血对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率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免疫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21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8例。试验组采用去白细胞输血、对照组采用普通血液成分输血,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和输血前(T0)、输血后第一天(T1)、第三天(T2)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输血前IL-6、IL-8、TNF-α、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后第一天患者IL-6、IL-8、TNF-α水平逐渐升高,第三天逐渐下降,试验组患者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输血后第一天患者IFN-γ水平逐渐下降,第三天逐渐升高,试验组患者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输血前CD4~+、CD8~+、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后第一天CD4~+、CD4~+/CD8~+比值逐渐下降,第三天逐渐升高,试验组患者CD4~+、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技术通过改善免疫抑制、减轻炎症反应,可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因输血所致的医院感染,保证输血安全性,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抗肺结核治疗患者血清促炎及抗炎因子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3个月时进行痰液涂片检测,分为痰液阳性组和痰液转阴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血清中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干扰素-γ(IFN-γ)及抗炎因子IL-10、IL-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以及肺部病灶的吸收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痰液转阴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血清中TNF-α、IL-1、IL-6及IFN-γ含量降低(P0.05);IL-10、IL-4及TGF-β升高(P0.05);痰液阳性组血清TNF-α、IL-1及IFN-γ的含量仅在治疗后6个月降低(P0.05);IL-6的含量在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血清中的含量降低(P0.05);痰液阳性组血清IL-10、IL-4及TGF-β的含量仅在治疗后6个月升高(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痰液转阴组血清中TNF-α、IL-1、IL-6及IFN-γ的含量均降低(P0.05);IL-10、IL-4及TGF-β的含量均升高(P0.05);与痰液阳性组相比,痰液转阴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肺部病灶吸收率增加(P0.05)。结论治疗效果良好的肺结核患者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降低,抗炎细胞因子的含量升高,检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及抗炎细胞因子的含量,能够对肺结核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与α-干扰素抗病毒应答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荆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0月-2015年10期间诊治的100例老年慢性乙肝患者在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治疗12、24周后抽血测定血清炎症因子,包括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炎性小体3(pyrin containing 3 gene,NLPR3)、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 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CRP(C-reaction protein)。治疗12周后,根据ALT、HBV DNA判定应答情况,分析有应答组患者和无应答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12周后,100例乙肝患者中完全应答30人,部分应答34人,无应答组36人:免疫应答组(n=64,包括完全应答、部分应答者)及无应答组(n=36)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应答组患者经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12周和24周后患者血清中IFN-γ、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CRP、IL1α、IL1β、IL2、IL6、TGF-β、NLPR3、NF-κB、MCP-1水平显著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上述因子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白细胞介素等炎症因子水平与α-干扰素抗病毒应答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PTB)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COPD急性期合并PTB活动期(A组)、COPD急性期合并PTB恢复期(B组)、COPD稳定期合并PTB活动期(C组)、COPD稳定期合并PTB恢复期(D组)、单纯COPD稳定期组、单纯PTB恢复期组、单纯COPD急性期组、单纯PTB活动期组患者各25例及同期25名常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TNF-α、IFN-γ、sIL-2R、CRP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病例组TNF-α、IFN-γ、sIL-2R、CRP均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COPD稳定期组、单纯COPD急性期组、单纯PTB恢复期组、单纯PTB活动期组、D组、B组、C组、A组血清TNF-α、IFN-γ、sIL-2R、CRP依次升高(P<0.05);病情好转者血清TNF-α、IFN-γ、sIL-2R、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TNF-α、IFN-γ、sIL-2R、CRP预测病情恶化AUC为0.706、0.718、0.768、0.807。结论 PTB合并COPD患者血清TNF-α、IFN-γ、sIL-2R、CRP明显异常,TNF-α、IFN-γ、sIL-2R、CRP均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对病情恶化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体内观察IFN-α2b对慢性乙肝患者CD25的免疫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瑜  王健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5):806-809
[目的]探讨在体内IFN-α2b(干扰素-α2b)对慢性乙肝患者CD25(白细胞分化抗原25)的免疫诱导作用及其抗病毒效果。[方法]采用临床试验将110例典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65例),中度组(45例),并给予IFN-α2b治疗3疗程(每疗程12周)。每疗程前后,应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法和RT-PCR法动态检测体外PHA诱导前后患者PBMC的CD25和CD25 mRNA的表达水平,PCR法动态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和血清中HBV-DNA。[结果]轻度组和中度组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后的静息态和诱导态CD25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其CD25 mRNA含量亦同步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仍存在不同差异性(P﹤0.05或P﹤0.01)。IFN-α2b治疗36周后,患者PBMC内、血清中HBV-DNA和HBeAg阴转率两组分别为29(44.62%)、26(40.00%)、39(60.00%)和11(24.44%)、9(20.00%)、17(3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α2b可诱导慢性乙肝患者表达CD25,促进T细胞活化发挥抗病毒作用。此效果轻度组高于中度组,似与患者病情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与疾病的关系。方法:以临床确诊的2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与20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比较,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NF-α、TGF-β1和IFN-γ蛋白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NF-α、TGF-β1和IFN-γmRNA水平。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较,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IFN-γ的蛋白含量及IFN-γ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TNF-α、TGF-β1的蛋白含量及TNF-α、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TNF-α、TGF-β1和IFN-γ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