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做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其结果与心电图、冠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冠脉造影结果为诊断标准,在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超声心动图检查室壁运动异常者56例,诊断符合率为87.5%;对10例心电图呈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8例,确诊符合率80%。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发现并发症,对早期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5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 1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40岁)男性多于女性,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腔大小改变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心功能正常。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75岁)男性与女性发病率基本一致,症状多不典型,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重构者较多,心功能多降低。40~74岁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介于两者之间。结论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改变不明显,预后较好。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改变明显,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肖建敏 《中外医疗》2014,33(4):188-188,19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行床旁超声心动图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6月该院32例早期行床旁超声心动图的AMI患者与32例于心梗人院15d后行超声心动图的AMI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射血分数(ED值及3个月的死亡率。结果按照入院天数分组患者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3个月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有利于改善其预后、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包健敏  王氡  吴琼 《四川医学》2019,40(9):916-9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RS碎裂波(f QRS)的发生与患者病情、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确诊的AMI患者120例(AMI组)、同期非AMI住院患者12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f QRS波检出率、超声心功能指标,按照是否检出f QRS波将AMI患者进行分层,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肌酶学指标、超声心功能指标、冠脉病变支数。结果 AMI组的f QRS检出率、LVEDd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AMI组患者的LVEF%测定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检出f QRS波的AMI患者的LVEDd测定值显著高于未检出f QRS波的患者,检出f QRS波的AMI患者的LVEF%测定值显著低于未检出f QRS波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检出f QRS波的AMI患者的血清c Tn I、CK-MB、CK、LDH、MYO测定值显著高于未检出f QRS波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检出f QRS波的AMI患者的单支冠脉病变检出率显著低于未检出f QRS波的患者,检出f QRS波的AMI患者的三支冠脉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未检出f QRS波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AMI患者f QRS检出率高于非AMI患者、心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检出f QRS的AMI患者较未检出的AMI患者可能心肌损伤程度、冠脉病变程度、心功能受损程度更加的严重。  相似文献   

5.
左室室壁瘤(VA)是心肌梗死并发症,它是在心肌梗死的愈合过程中,梗死区的心肌由结缔组织所代替,该局部心室由于心腔压力的影响显著地向外膨出而形成。其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及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室壁瘤形成的观察,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VA形成诊断中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经临床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8例,其中男121例,女77例,年龄29~81岁,平均(61±13)岁。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03例,其中男82例,女21例,年龄41~79岁,平均(57±11)岁。1.2 …  相似文献   

6.
对 5 8例急性胸痛症状伴ECG异常、临床拟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发病 7d内、冠状动脉造影前 3d内作UCG检查 ,重点观察室壁运动及增厚率、心肌回声及左室射血分数。将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和ECG比较。结果UCG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30例 ,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2 8例 ,与冠状动脉造影有高度一致性 ,其敏感性 (90 6 % )和特异性 (96 2 % )均高于ECG。故认为UCG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采用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治疗方案近期疗效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采用超声心动图定量测定患者治疗一周左右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面积缩短分数(FAC)、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二尖瓣血流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及E/A值,并在梗死后1个月及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77例首发心肌梗死分为3组,PCI组30人,溶栓组27人,保守治疗组20人.超声心动图左室功能指标:3组间比较:LVEF及FAC在治疗后1周及此后随访的1个月和3个月时,PCI与溶栓组均显著高于保守组;LVDD及LVSD PCI与溶栓组均显著低于保守组,PCI与溶栓组之间各参数无统计学差异.E、A、及E/A值3组间比较无差异.3组自身比较:PCI组与溶栓组的指标如:LVEF、FAC在治疗后1月、3月较1周均增大,LVDD及LVSD则相反,而保守组各指标虽有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的指标评价AMI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是方便可行的,PCI及溶栓治疗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均可有效改善AMI后的心功能,提高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已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17例采用12导联心电图进行检测;实验组18例予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两组患者都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检查后将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与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检查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准确率为(88.9%)高于对照组(58.8%),其差异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心肌梗死部位定位诊断的准确,对并发症的检出率较高,经过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在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较心电图更为准确,在诊断检测上与心电图相互补充,能够更为准确的完成心肌梗死的诊断,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在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检测上有良好的效果,适宜在临床上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青年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44例急性心肌梗死青年(40岁以下)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表现、冠脉造影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青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并发症少,住院病死率低;超声心动图无心腔大小改变、心功能正常.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青年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改变不明显,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整合超声评估在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4月30日所有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成人机械通气超过24h且临床判断将进入撤机程序的患者。对纳入人群均进行床旁整合超声评估,监测内容:心脏超声、肺部超声失气化评分、膈肌超声以及下腔静脉超声监测。根据整合超声监测信息、撤机结局、预后分析困难或延迟撤机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机械通气患者59例,其中26例简单撤机,33例困难或延迟撤机。困难或延迟撤机组患者血磷水平、APACHEⅡ评分高于简单撤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简单撤机组比较,困难或延迟撤机组患者RSBI、肺部超声失气化评分、IVCmax显著升高,DM、DVC、TF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部超声失气化评分、TF是困难或延迟撤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0.022;AUC=0.837、0.770)。结论:床旁整合重症超声可为撤机前高危因素筛查提供依据,能准确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起床活动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68例患者实施早期活动法的观察,并与既往类似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早期活动法的患者有较好的康复疗效。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早期活动可使其住院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再灌注无复流现象进行探讨。分析无复流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测定AMI患者再灌注治疗前后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探讨冠脉微栓塞在再灌注后无复流发生机制中的作用,通过研究再灌注后无复流患者血浆TM水平的变化以期为冠脉微栓塞致无复流提供筛查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亚南  郭秋红  冯雁△  秦雷 《广东医学》2020,41(20):2085-2090
目的 通过实时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介入术后微循环灌注情况及其对AMI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108例AMI且行急诊介入手术患者,术后3~5 d行心肌声学造影,记录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二尖瓣E峰速度(MVE)、二尖瓣A峰速度(MVA)、左室质量指数(Lvmassi)及造影剂评分指数(CSI)。出院后1年对108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结果(1)MACE组患者WMSI、CSI、LVESV更高,而LVEF则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前壁心肌梗死MACE事件的发生和更多的心肌灌注缺损有关系。(3)CSI可以作为AMI急诊介入术后MACE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CSI≥1.58较 CSI<1.58的AMI患者1年后MACE事件发生率更高(45% vs. 9% P=0.001)。结论MCE能评估AMI急诊介入术后患者微循环灌注情况; CSI能独立预测AMI患者急诊介入术后MACE事件,从而对该类人群进行危险分层,尽早识别高危患者,规避恶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李均  张颖  岳瑞华  沈钧乐  肖骏 《重庆医学》2015,(20):2765-2767
目的 探讨别嘌醇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对拟行急诊PCI的160例AMI患者,分为别嘌醇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3个月.分别测定术前、术后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cTn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术后24 h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常规检测术后3个月心功能、血脂、肝肾功、尿酸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别嘌醇组心肌酶谱及cTnⅠ明显降低、SOD活力增加、术后24 h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术后3个月时左心功能明显改善(均P<0.05),但两组血尿酸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别嘌醇预处理能减少AMI患者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的生成,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减轻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超声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征。方法:我科2001年7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32例空腹血糖≥7.0mmol/L的AMI患者(DM组),同期选择与之性别、年龄(±3岁)、吸烟、高血压和心肌梗死部位相匹配的糖耐量正常的43例作为对照的AMI患者(NDM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脏超声结果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1)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浓度DM组较NDM组高(p均<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M组较NDM组低(p<0.01)。(2)DM组LA大于NDM组(p<0.01),DM组E峰、A峰和E/A均小于NDM组(p均<0.01)。(3)DM组较NDM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发生率低(p<0.05);而多支病变和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高(p<0.05);(4)无论DM组患者还是NDM组患者,三支病变的患者舒张功能最低。结论:(1)伴有DM的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广泛,DM患者发生AMI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2)伴有DM的AMI患者舒张功能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静注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已确诊的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倍他乐克的使用情况,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入选后均常规给予尿激酶(uk)150万u静脉溶栓,低分子肝素(LMWH)、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综合治疗,其中两组均有3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治疗。试验组入院后尽快给予静脉注射倍他乐克5mg(1mg/min),共3次,每次间隔5min,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总量15mg。静脉注射完成15min后,开始口服普通倍他乐克每6h 1次,每坎12.5~25mg,连续1个月、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口服倍他乐克12.5~25mg每8h 1次,逐渐加量最大50mg/次。对两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室颤、心衰、再梗死率、ST段抬高持续天数、病死率的发生均显著下降(P〈0.01)。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A-VB)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静注倍他乐克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114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探讨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ST段抬高与非ST段进行分组,抽取我院2005年1月~2009年8月114名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对其体表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72例为ST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22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死亡12例;42例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3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2例死亡。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表现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非ST段抬高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陈震  周俊高  徐曙东  孙欣 《现代医学》2010,38(2):141-143
目的:观察补救性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2例常规治疗失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19例)及对照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除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外,接受替罗非班治疗.结果:治疗组胸痛缓解时间显著缩短,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虽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出血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补救性运用替罗非班可有效缓解症状,且治疗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急性心梗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56例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184例急性心梗患者进行人文关怀,观察其效果。结果干预后的患者生理不适、心理反应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实施人文关怀对稳定患者情绪,减轻病痛,抢救生命、促进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自1999年12月至2002年12月间我院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12小时内,所有病例均未行静脉溶栓治疗,即刻送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梗死相关动脉(IRA),球囊预扩张后,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结果 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左前降支病变刃例,左回旋支病变2例,右冠状动脉病变28例,原则上干预梗死相关动脉(IRA),共置入支架72枚,手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支架置入后TIMI血流3级67例,2级2例。术后无心脏事件发生。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安全有效,且效果优于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