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强  李利发  周何  周彤 《山东医药》2022,62(1):86-89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结直肠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结直肠癌早期症状隐匿,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晚期,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而针对晚期结直肠癌(mCRC)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但往往随着治疗日久而出现大量并发症或耐药现象.免...  相似文献   

2.
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当前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通路抑制剂已在多种类型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展现疗效。本文就PD-1/PD-L1抑制剂在胰腺癌治疗中的热点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PD-1/PD-L1阻断治疗是一种新的肿瘤治疗策略,在过去的十年中,PD-1/PD-L1阻断治疗在很多的恶性肿瘤中应用,取得了一定成功.而对于结直肠癌,只有DNA错配修复蛋白缺失(dMMR)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患者对PD-1/PD-L1的阻断治疗有积极的反应.原发性和获得性耐药,最终可能导致患者的疾病进展.因...  相似文献   

4.
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存在于活化的T细胞和 B细胞表面,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共抑制分子。当 PD-1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2(programmed death-ligand 1/2, PD-L1/2)结合后,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免疫抑制作用,并使肿瘤逃避免疫破坏。阻断 PD-1/PD-L1通路,则可能减弱其对免疫活性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增强细胞免疫、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目前大量研究证明PD-1/PD-L1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本文将对其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信号途径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PD-L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其表达程度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及预后等相关联。PD-L1可能通过保持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不成熟状态,增强调节性 T 细胞功能,与浸润性淋巴细胞表面高表达的 PD-1相互作用诱导 CD8+ T 细胞凋亡等机制介导肺癌的免疫豁免。目前针对 PD-1/PD-L1途径的临床免疫治疗试验已经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取得一定的疗效,成为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新靶向。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肿瘤中均位居前列。CRC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癌细胞的遗传改变和来自周围肿瘤细胞微环境的多种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和PD-1/PD-L1在CRC的进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综述重点论述TAMs在CRC中的作用机制及表达意义,TAMs与PD-1/PD-L1之间的关系,抗PD-1/PD-L1抗体在CRC中的应用,以及靶向PD-1/PD-L1和TAMs在CRC治疗中的效果,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李小松  姜涛 《山东医药》2020,60(10):102-105
肝细胞癌(HCC)是肝脏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目前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免疫治疗等。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是一种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分子,PD-1及其配体(PD-L1)在HCC肿瘤免疫过程中诱导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研究发现在肝癌患者接受手术切除、免疫治疗或其他常规治疗后,PD-1/PD-L1高表达均与患者生存率有关,但PD-1/PD-L1作为临床预后标志物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特别是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的肝细胞癌(HCC)免疫联合治疗在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已取得了显著的疗效,HBV感染被认为是HCC发生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因素。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和联合治疗HBV相关HC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正在研究中,部分研究发现HBV相关HCC患者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显示出与未感染HBV者相似的效果,但关于HBV激活相关的安全性问题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在此,本文系统回顾了PD-1/PD-L1阻断免疫疗法应用于HCC的临床试验,以阐明这种新型治疗方案在特定HBV感染情况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瑞戈非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26例,均应用瑞戈非尼(80 mg、120 mg或160 mg,每日口服1次,连续用药21 d,停药7 d,28 d为一周期)联合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200 mg、特瑞普利单抗240 mg、卡瑞利珠单抗240 mg或信迪利单抗200 mg,均在第1天静脉输注,21 d为一周期)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6例难治性pMMR/MSS的转移性结肠癌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7%(2/26)、均为部分缓解(PR),DCR为65.3%(17/26),PFS为3.5个月,OS为24.3个月。难治性pMMR/MSS转移性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和无肝转移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4.5、3.3个月,两者比较,χ2=0.447,P=0.504;中位OS分别为16.8、24.9个月,两者比较,χ2=0.115,P=0.735。瑞戈非尼80 mg...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前治疗复发/难治淋巴瘤的临床试验药物繁多,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即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药物之一.为更好地指导临床,本文对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PD-Ls)表达、PD-1抑制剂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是近年来发现的属于B7/CD28家族的重要协同刺激分子,与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1 ligand,PD-L)结合后在调节T淋巴细胞的活化、分化及增殖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PD-1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且与肝脏炎症程度、ALT及病毒载量等密切相关。通过不同途径阻断PD-1/PD-L1通路可以使耗竭的T淋巴细胞功能得到改善,提示可能是未来抗病毒治疗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采取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抗体治疗胃癌,对患者预后生存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胃癌患者122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采取多西他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PD-1/PD-L1抗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记物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以及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不良反应、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A199、CA724、CEA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CA199、CA724、CE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明显较长(P<0.05)。两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疲倦分级和总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皮肤瘙痒、皮疹、腹泻分级更低(P<0.05),研究组皮肤瘙痒、皮疹发生率、腹泻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临床...  相似文献   

15.
16.
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是由pdcdl基因编码的一个抑制性共刺激分子,在维持外周耐受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并在慢性病毒感染、肿瘤免疫及自身免疫性疫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综述PD-1/PD-L1信号通路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伴随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阻塞、气道重塑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许多研究表明,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与其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PD-L2之间的相互作用在T细胞激活、耐受和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中发挥关键作用。但PD-1与其配体PD-L1和PD-L2在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发展...  相似文献   

18.
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是T淋巴细胞膜表面表达的负向协同刺激分子, 与其主要配体(PD-L1)形成通路后,可以减弱T淋巴细胞的免疫反应,甚至导致T淋巴细胞功能衰竭。PD-1/PD-L1信号通路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效应T细胞免疫耐受中具有重要作用,阻断该途径可能是抗病毒治疗的方向之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现时多处于中晚期,晚期CRC仍以化疗为主。随着对CRC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也在不断进步。对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CRC,免疫治疗在一线、后线、辅助及新辅助治疗方面均取得了突破。然而,绝大多数CRC属于微卫星稳定(MSS)型,免疫治疗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目前的研究方向多将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化疗、局部治疗等相结合作为突破方向。本文将对免疫联合靶向药物治疗MSS型CRC的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进行梳理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是可以表达在T淋巴细胞膜表面的负向协同刺激分子受体,他与PD-1配体(programmeddeath 1 ligand,PD-L)形成通路后,可以减弱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甚至导致T淋巴细胞功能衰竭.近来研究表明PD-I/PD-L通路的形成可以影响HB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