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后吻合口瘘原因及防治。疗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9年4月间应用双吻合器技术的低位直肠癌378例吻合口瘘发生与防治情况。结果:378例术后15例发生吻合口瘘(3.97%)结论:双吻合器技术熟练掌握、术前充分准备和术后周密治疗可减少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回肠预防性造口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2 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组 31 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 ISR 联合回肠预防性造口治疗,对照组采取腹腔镜超低位前切除联合回肠预防性造口治疗。比 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预后情况、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及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 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观察组术后 1 年内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 1 个月的肛门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术后 6 个月的最大静息压肛管、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便意感觉容量、直肠顺应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1),且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腹腔镜 ISR 联合回肠预防性造口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肛门 功能且短期局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探究低位直肠癌保肛行保护性回肠造口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肛肠二科收治的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双吻合器手术,研究组患者实施双吻合器手术联合保护性回肠造口治疗,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各项指标恢复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躯体功能以及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排气和排便恢复时间、进食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患者通过采用保护性回肠造口治疗后,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患者排气以及排便功能的恢复,进而缩短了住院时间,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与未施行预防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56例患者仅3.6%(2例)发生吻合口瘘,但无自觉症状;出现吻合口瘘后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天。未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76例患者中吻合口瘘发生率11.896(9例),分别予以横结肠造瘘、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及营养支持与局部冲洗引流治疗后愈合;出现吻合口瘘后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7(15-60)天。结论: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能够有效防治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以1998年4月—2004年12月应用双吻合器技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手术的经验。结果全组手术无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3%),吻合口狭窄1例(3%),切口感染2例(6%)。结论双吻合器技术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明显提高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方法:对80例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使用双吻合器的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有72例患者的肿瘤下缘与齿状线之间相距5到8cm,8例患者是4到5cm。结果:手术中没有患者死亡,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了吻合口瘘,经治疗后均得到痊愈,另有3例患者的吻合口出现了狭窄,扩肛后得以痊愈。结论:双吻合器的使用,可以提高低住直肠癌保肛术的吻合成功率,并且可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双吻合器技术在直肠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5月-2003年5月间共计87例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技术行结直肠吻合的经验体会。结果:全组术中吻合过程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2.3%),吻合口狭窄3例(3.4%),无手术死亡。结论:双吻合器技术提高了外科医师在直肠癌手术领域的技能。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从而选择效果更加优良的手 术方法。方法: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到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医院就诊的直肠癌患者 60 例,采取随机对 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观察组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手术指标(手术时间、腹壁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状况(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术后离 床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腹壁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术后离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较快,安全性高,术中切口较小, 手术指标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研究在前置胎盘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子宫体低位横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邵阳市中心医院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 102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1 例,观察组患者行 子宫体低位横切口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经典子宫下段横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 24 h 出血量、子宫切除率、 切口裂伤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子宫切口裂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 24 h 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子宫体低位横 切口治疗前置胎盘可有效降低子宫切除率,降低患者在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骶前双套管联合三腔管肠腔内引流预防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2例。对照组采用三腔管肠腔内引流,实验组采用骶前双套管联合三腔管肠腔内引流。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肛门功能和营养情况。结果术后实验组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组肛门功能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组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及氮平衡值显著升高(P均<0.05),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骶前双套管联合三腔管肠腔内引流能有效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及腹腔感染的发生,也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肛门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患者出现吻合口漏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行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58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29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情况、术后吻合口漏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吻合口漏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吻合口漏治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2组吻合口漏再次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缩短术后吻合口漏的治疗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全系膜切除结合双吻合器技术在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距肛缘4~7 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0例行结直肠吻合保肛手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3%),吻合口狭窄5例(8%),术后盆腔复发1例,局部复发率为2%。结论全系膜切除结合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56例距肛缘8cm以下中低位直肠癌行全系膜切除术应用手工吻合或吻合器技术保肛的临床资料。结果456例中发生吻合口漏26例,占5.7%,20例经局部引流冲洗等综合治疗后痊愈。5例行横结肠造瘘术。1例形成直肠阴道瘘改行miles。结论中低位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手工或吻合器吻合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与吻合口远近端组织的血运不良,吻合口张力大,吻合器的定期维护及熟练掌握程度密切相关。局部晚期,合并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都易导致吻合口漏。大部分吻合口漏经引流冲洗可治愈。极少数需行横结肠双腔造瘘术,极个别病例需要改行miles术。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研究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管状胃食管新三角端端器械颈部吻合技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 2015 年 1 月 至 2020 年 2 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50 例食管癌患者为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号进行分组,单数入院的 25 例 为对照组应用管状吻合术治疗,双数入院的 25 例为观察组应用管状胃食管新三角端端器械颈部吻合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 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食管胃吻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胃游离后长度长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 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6.00 %,低于对照组的 44.0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管状胃食管新三角端端器械颈部吻合技术用于食管癌手术中可减少术后吻合口 瘘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在低位直肠癌根治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外科1995年7月-2007年5月行低位直肠癌骶前切除8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中骶前出血1例占1.2%,术后吻合瘘3例占3.5%。术后随访2~60个月,无吻合口复发,盆腔局部复发5例均已死亡;肝转移5例,其中3倒已死亡。结论低位直肠癌骶前切除遵循TME原则,通过吻合器及双吻合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降低了术后的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究 B 超引导局麻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术在尿路结石中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44 例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经膀胱镜下双 J 管引流术)和 观察组(B 超引导局麻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术),每组 22 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 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4.5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7.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尿路结 石治疗方法中,选择 B 超引导局麻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术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且手术用时少,术后康复快,术后不易发 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在低位直肠癌根治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外科1995年7月—2007年5月行低位直肠癌骶前切除8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中骶前出血1例占1.2%,术后吻合瘘3例占3.5%。术后随访2~60个月,无吻合口复发,盆腔局部复发5例均已死亡;肝转移5例,其中3例已死亡。结论低位直肠癌骶前切除遵循TME原则,通过吻合器及双吻合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降低了术后的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吻合口瘘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吻合口瘘的先兆并及时有效地应对,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增加保肛手术的成功率。2010年6月,我科收治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1例,行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切开挂线引流术,经精心的综合治疗和细致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讨直肠癌应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90 医院接收的 82 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例。对照组行腹 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除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排便次数及术 后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 2 周内 日均排便次数较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6 个月内,两组患者排便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直肠癌中应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术 后恢复时间,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保留肛门括约肌的低位前切除术作为治疗直肠癌的标准术式应用越来越多,但研究表明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几率要明显高于高位前切除术。所以如何防治吻合口瘘成为手术成败的关键。我院2006—2010年共对58例直肠癌患者行低位前切除术,其中3例发生吻合口瘘,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