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会平  郝涛  刘云兵 《山东医药》2021,61(20):55-57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水平变化,并评估其预测AIS预后的效能.方法 选择AIS患者112例纳入脑卒中组,健康体检者8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NGPTL4.治疗3个月后进行改良运动功能评分(mRS)评估预后.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2.
蒋婕  邓亮  王岭 《临床肺科杂志》2023,(11):1662-1666
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RDS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30天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72例)与死亡组(54例),根据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oxygen pressure, PaO2)/吸入氧浓度(inhaled oxygen concentration, FiO2)]分为轻度组(42例),中度组(48例),重度组(36例)。使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FGF2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ARDS患者血清FGF2的表达水平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之间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GF2水平对ARDS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硫氧还蛋白(Trx)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观察组)、体检健康的志愿者90例(对照组),对照组于体检当日,观察组于入院后1、7、14 d,采集空腹肘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检测血清Trx,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评估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p53诱导的糖酵解和凋亡调节因子(TIGAR)mRNA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4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吸烟、脑卒中分布、脑卒中发病时间、TOAST病因学分型、严重程度、脑卒中病灶数、出血转化、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血管生成素1(Ang-1)等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血清TIGAR mRNA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24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天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7.77%。预后良好组TIGAR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TIGAR mRNA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86、88.14%、80.6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发病时间、TOAST病因学分型、严重程度、出血转化及TIGAR mRNA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关系密切。结论血清TIGAR mRNA相对表达量越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越好,检测TIGAR mRNA相对表达量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变化。方法 8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有无左室肥厚(LVH)将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n=38)和高血压合并LVH组(n=42)。用酶联免疫法(ELASA法)测定血清bFGF水平,另选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比较3组之间血清bFGF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LVH组血清bFGF水平均降低,(16.96±1.68vs 14.11±4.68和16.96±1.68vs 13.58±7.99,P<0.05)。高血压合并LVH组与单纯高血压组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bFGF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水平与病情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AIS患者118例(观察组),入院4 h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DF-1、UCH-L1,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  相似文献   

7.
压力超负荷是诱导心肌肥大的独立发病因素 ,但心肌细胞是如何感受压力超负荷力学信号并将其跨膜转化为细胞内的化学信号 ,这一始动信号的传递环节仍不清楚。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可能在心肌细胞肥大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同时存在于急性压力超负荷后的两种现象 ,即心肌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与心肌中bFGF变化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内在因果联系。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分组及动物模型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42只 ,体重 131~ 16 8g ,随机分为两组 ,即对照组 (CG) ,每一时间点设3只大鼠 ,腹主…  相似文献   

8.
血管新生是指在已经存在的血管的基础上以出芽的方式形成新的微血管,存在于很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其与实体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PerezAtayde等[1]报道白血病患者骨髓中亦存在血管新生现象,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促血管新生因子我们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同血压水平的预后。方法选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首次确诊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97例,其中男111例,女86例,年龄43~81岁,平均(63.71±8.54)岁。依据入院血压水平进行分组,A组(47例)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k Pa);B组(99例)收缩压(SBP)141~160 mm Hg,舒张压(DBP)91~100 mm Hg;C组(36例)SBP161~180 mm Hg,DBP 101~110 mm Hg;D组(15例)血压180/110 mm Hg。患者入院时、入院10 d和30 d分别进行血压监测和NIHSS评分。结果入院时4个组的NIHSS评分比较,C、D两组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即当SBP160 mm Hg时,NIHSS评分明显升高。入院10 d后,197例患者中死亡20例,死亡率10.15%。D组死亡率较A组、B组和C组升高,分别为(53.33%vs.4.26%),(53.33%vs.7.07%),(53.33%vs.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IHSS评分比较,C、D两组的NIHSS评分仍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A、B两组患者的血压逐渐恢复至正常。入院30 d后,4个组的NIHSS评分比较,D组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增高,预后较差。应合理降压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肽素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IS(发病24 h内)入院患者92例,于发病24 h及7 d测定血清和肽素水平,发病6个月后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检测。结果 IS患者发病24 h内血清和肽素浓度升高,且与6个月后改良的mRS评分呈正相关(P<0. 05)。发病7 d后血清和肽素浓度下降,且与6个月后mRS评分呈正相关(P<0. 05)。结论 IS患者血清和肽素变化能反映病情变化趋势,预测6个月后神经功能转归。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首次急性期大脑中动脉M1段严重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9例,根据弥散加权成像-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将患者分为侧支良好组44例(ASPECTS 8~10分)和侧支不良组45例(ASPECTS 0~7分),并行多模态CT血管造影(mCTA)侧支循环评分。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VEGF、bFGF水平。结果侧支良好组VEGF、bFGF水平明显高于侧支不良组和对照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明显低于侧支不良组(P<0.05,P<0.01)。NLR为侧支循环建立的危险因素(P=0.003),VEGF、bFGF为侧支循环建立的保护因素(P<0.05)。mCTA侧支循环评分与血清VEGF、bFGF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血清VEGF、bFGF水平诊断侧支循环建立良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95%CI:0.576~0.778,P=0.001)、0.724(95%CI:0.619~0...  相似文献   

12.
温燕  李家树  王燕  宋满景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2):1331-1332
目的探讨bFGF在OSAHS患者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OSAHS组80例,对照组40例进行多导睡眠仪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压力(PAP);检测血清bFGF水平。结果OSAHS组PA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OSAHS合并肺动脉高压者血清bF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OSAHS不合并肺动脉高压者血清bFGF水平低于OSAHS合并肺动脉高压者(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OSAHS组无论是合并PH还是未合并PH,PAP和AHI呈正相关(r=0.439,r=0.589,P均<0.05),血清bFGF水平与PAP之间呈正相关(r=0.730,r=0.804,P均<0.05)。结论OSAHS合并肺动脉高压者血清bFGF水平明显升高,bFGF可能在OSAHS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PCI术治疗的108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过程中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病人分为预后不良组(25例)和预后良好组(8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清FGF-21水平,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受试者血清MPO水平。分析FGF-21、MPO与A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关系及诊断MACE发生的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血清FGF-21、MPO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21+MPO诊断A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0,高于FGF-21、MPO单独诊断A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AUC。FGF-21140.41 ng/L和FGF-21≤140.41 ng/L的患者,MACE发生率分别为39.58%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PO419.42μg/L和MPO≤419.42μg/L的患者,MACE发生率分别为35.00%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显示FGF-21、MPO与A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密切相关(均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血清FGF-21、MPO水平与预后有关。高水平的FGF-21、MPO与MACE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AL初治及复发患者化疗前后血清bFGF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47例AL初治患者血清bFGF水平为(60.57±25.62)pg/L,8例复发患者为(72.26±21.44)pg/L,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的(24.06±5.97)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例完全缓解(CR)患者血清bFGF水平(27.33±9.04)pg/L,较CR前明显下降(P<0.01),接近于正常人对照组的水平(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难治组血清bFGF的水平为(85.20±31.45)pg/L,明显高于非难治组的(60.03±22.97)p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难治组血清bFGF水平(63.36±16.62)pg/L与非难治组的(55.02±22.84)p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bFGF的检测对了解AL的发生、发展及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 (FGF19)在不同糖耐量人群中的水平,探讨其与瘦素(LP)间的关系. 方法 纳入糖耐量正常(NGT)者30名,IGT及T2DM患者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空腹血清FGF19与LP水平,分析FGF19与LP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 结果 与NGT组比较,IGT与T2DM组血清FGF19水平均降低[(391.84±63.46)vs(312.89±62.57)ng/L,(391.84±63.46) vs(256.12±61.66)ng/L,P<0.01],血清LP水平均升高[(6.13±1.12) vs(6.82±0.90) μg/L,(6.13±1.12)vs(8.31±1.35)μg/L,P<0.01].T2DM组LP、HOMA-IR和WC是FGF19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 FGF19水平降低可能是T2DM发生发展的一个促进因素.FGF19水平降低与IR、LP抵抗密切相关,有望为改善T2DM和肥胖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以急性心肌梗死大鼠为模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心肌中的表达,探讨急性缺血缺氧刺激下VEGF和bFGF表达变化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建立Wistar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为对照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 3d ,7d ,1 4d ,2 8d ,4 2d ,56d)。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中VEGF和bFGF的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标记内皮细胞,检测新生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实验组心肌梗死后VEGF和bFGF产生量迅速增加,梗死区VEGF和bFGF的表达在梗死后第7天达高峰,2 8天开始下降,4 2天和56天时表达明显下降,新生毛细血管密度与两者产生量成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期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能通过自身分泌VEGF和bFGF协同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形成,从而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二者的表达在梗死后第7天达到最高峰,第2 8天时开始下降,为选择在表达消退期应用外源性VEGF和bFGF进行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惠普彩色多普勒仪测定颈动脉,观察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动脉分叉部的图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外周血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果与高血压不伴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比,高血压伴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364.5±91.0mg/L比283.4±91.2mg/L)、软斑检出率(92.3%比52.4%)和右侧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57.65±7.34mm/s比52.41±7.97mm/s)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软斑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比硬斑组明显升高(319.7±93.6mg/L比252.2±77.9mg/L,P<0.05)。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在高血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判别高血压病变的程度、预防脑梗死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利于临床采取正确的干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和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庆大霉素400mg(kg·d),注射4天,造成肾小管损伤,分别于1、3、5、7、9、12、15天检查肌酐、尿素氮、乳酸脱氢酶及碱性磷酸酶含量,然后对肾损伤进行形态观察,用原位杂交和双重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FGF表达与增殖的伴随情况,增殖细胞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显示。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测定3HTdR掺入率,观察bFGF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的关系。结果:生化检测尿LDH、ALP及血Cr、BUN比对照显著增高。原位杂交及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正常情况下,bFGF只在单核细胞、肾间质纤维细胞表达。肾小管损伤再生过程中,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表达增加,再生肾小管上皮细胞成熟后,不再表达bFGF。体外给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加入bFGF后,3HTdR掺入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无bFGF产生,损伤及再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有bFGF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bFGF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对肾间质纤维化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Gospodarowicz等于1974年首次分离并纯化的一种细胞生长因子,它对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促分裂作用,故将其命名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