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亚低温与常温对重型颅脑创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TBI)合并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70例sTBI合并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组。对照组给予36.5~37.5℃常温状态下常规治疗,研究组在直肠温度(rectum temperature ,RT )32.5~34.5℃的亚低温状态下常规治疗。对2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rinogen ,Fg)、D‐二聚体(D‐dimer ,DD)等进行72 h监测,分析sTBI合并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受伤后早期高凝状态的变化规律,对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 PT、APTT、TT、Fg以及DD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T、APTT、TT、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迟发性血肿、纤溶亢进、脑梗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57%、2.86%、0%,对照组迟发性血肿、纤溶亢进、脑梗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71%、34.29%、25.7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sTBI合并急性创伤性凝血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高凝状况,减少凝血因子的消耗,进而抑制继发的纤溶亢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重型颅脑创伤(sTBI)合并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患者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3例sTBI合并AT℃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42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1例.亚低温治疗组均于伤后2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分别测量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水平,同时监测患者颅内压(ICP)以及生命体征、血气、血电解质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并根据GOS评估法判断预后.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患者PT、APTT、TT、FIB及D-二聚体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颅内压明显降低(P<0.01);生命体征、血气、血电解质、动脉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严重并发症,病死率低,预后改善明显.结论 亚低温治疗不会增加sTBI合并ATC患者出现凝血障碍及纤溶亢进的风险,并且能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亚低温和常温治疗状态下纤维蛋白原(Fbg)与D-二聚体(D-dimer)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3例单纯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温组,两组性别、年龄、GCS评分无显著差异。伤后5次(6h、12h、24h、48h、72h)检测Fbg和D-dimer,并记录GOS评分。结果①两组Fbg值在伤后6h、12h、24h、48h差异显著,但伤后72h两组差异不显著。两组Fbg值在伤后6h均较高,常温组升高幅度更明显。两组Fbg值在伤后12h下降,亚低温组降低程度较常温组小。②两组D-dimer在伤后6h明显升高,常温组升高更明显;其在伤后6h、12h、24h差异显著,而在伤后48h、72h差异不显著。③亚低温组GOS评分优于常温组,差异显著。结论在颅脑损伤后4h即开始实施亚低温治疗能改善伤后的高凝状态,并减轻继发纤溶亢进。亚低温治疗缓解了凝血功能紊乱,是其能起到脑保护作用和改善治疗效果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亚低温疗法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对34例重度颅脑损伤(Gcs计分≤8分)患者急诊手术后,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16例)和常温治疗组(18例)。对比死亡率,治疗后第2天、第4天、第6天经腰穿测定当时存活者颅内压(Icp),治疗后12h取脑脊液测定其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及β-内啡呔(β-Ep)的含量。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亚低温组死亡率明显降低,颅内压(Icp)得到有效控制,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脑脊液中Lpo及β-Ep含量明显低于常温组。结论 亚低温疗法是临床救治重度颅脑损伤的一种切实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特点以及其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2012-01—2014-02收治的急性单纯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监测血浆PT、APTT、TT、Fbg和D-二聚体,分析GOS评分与凝血指标的关系、继发性颅内血肿与凝血指标的关系、继发外伤性脑梗死与凝血指标的关系,以及D-二聚体与伤情(GCS评分)、预后(GOS评分)的关系。结果 GOS评分不同组间TT、Fb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继发性颅内出血者PT、Fb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继发外伤性脑梗死者PT、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在GCS评分越低组阳性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S评分预后不良(1~3分)组D-二聚体阳性率比预后良好(4~5分)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PT、APTT、TT、Fbg和D-二聚体能较好反映颅脑损伤后凝血纤溶状态,其中D-二聚体是一个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的指标。颅脑损伤越重,凝血功能紊乱越明显;凝血功能紊乱越明显,预后越差,其可作为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6.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73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①亚低温组:31例,均于伤后2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34℃,维持3~7d;②常规治疗组:42例,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根据GOS预后评估系统评估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亚低温组患者伤后早期颅内压显著下降(P〈0.05);生命体征、血气及电解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降低,恢复良好,预后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疗法能减轻颅脑损伤后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伤后2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疗效确切,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凝血功能检测对中重型颅脑损伤(MSTBI)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诊疗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确诊为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年龄、性别、人数相近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伤后4h、6h外周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PLT)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评分(DICS)。所有患者治疗后的6个月应用牛津残障评分(OHS)评估两组患者的预后,分析各项指标对MSTBI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结果共纳入观察组58例,对照组52例。两组资料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PT、APTT、DD及DIC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2.379分为截点值,DICS对MSTBI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敏感性为84.63%,特异性为75.52%,曲线下面积为0.813,优于PT及DD水平。结论早期凝血功能检测对MSTBI伤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判断价值,具有一定程度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葡萄糖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常温组和亚低温治疗组。采用硬膜外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颅脑损伤模型。监测直肠温度,亚低温治疗组保持大鼠体温在33.0±1.5℃。常温组维持大鼠通常体温(为38.0±0.5 ℃)。分别于术前、术后3、8、24和48 h取血,检测血糖含量,测定其基础值及伤后动态变化。结果实验性颅脑损伤后血糖明显升高,于伤后24 h达到最高水平。常温组伤后各时段血糖值与基础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亚低温治疗组伤后各时段血糖值与基础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伤后各时段血糖值与常温组各时段血糖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亚低温治疗可抑制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反应。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抑制颅脑损伤后高血糖反应,这有利于减轻颅脑损伤后糖代谢障碍所致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抑制颅脑损伤后高血糖反应可能是亚低温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后早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与进展性颅内出血(PIH)的关系。方法对49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检测伤后早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及血小板(PLT)的含量改变。同时,通过比较颅脑损伤患者连续头颅CT的表现,确定是否发生PIH。分析凝血-纤溶指标异常者PIH的发生率及PIH与非PIH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在纳入研究的498例患者中,139人(27.91%)发生PIH。PT、Fg、TT、PLT、D-D异常者PIH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正常者PIH的发生率(P〈0.05)。其中PIH患者在伤后早期血浆PT、D-D含量比非PIH患者明显升高,而血浆Fg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早期血浆PT、D-D、Fg含量的变化,可作为PIH发生的预测因素,对凝血-纤溶功能异常者,应早期连续复查头颅CT,以使PIH患者能及时得到诊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栓弹力图(TEG)试验指标变化,以期指导颅脑损伤的诊疗和预后。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苍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象,按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重型组(27例)、中型组(35例)和轻型组(28例);并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和对照者采用TEG检查反应时间(R值)、凝固时间(K值)、血栓最大幅度(Ma)和凝固角(α),检查传统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其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组患者的R值、K值、PT和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a、α和Fib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01)。重型组和中型组的K值、PT和APTT显著高于轻型组,而Ma、α和Fib显著低于轻型组,重型组R值、K值、PT和APTT显著高于中型组,Ma、α和Fib显著低于中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0. 001)。治疗后24 h、72 h和168 h,颅脑损伤组患者的R值、K值、PT和APTT显著低于治疗前,而Ma、α和Fib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01)。相关性分析显示,R值、K值、Ma和α均与颅脑损伤密切相关,R值和K值与PT、APTT和Fib正相关,Ma和α与PT、APTT和Fib负相关,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 TEG试验指标的变化可以较好的反映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状态,对指导颅脑损伤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以及亚低温治疗的影响。方法对47例DAI患者伤后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分析,并将其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2例和常温治疗组25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DAI患者伤后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D-二聚体含量、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显著升高;常温治疗组血小板计数和血浆D-二聚体含量仍持续增高,纤维蛋白原含量则明显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也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亚低温治疗组则使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接近于正常对照组水平,D-二聚体含量也明显降低。未见亚低温对预后的显著影响。结论DAI患者伤后即表现为高凝血状态,血液粘滞性升高,随后表现为纤溶亢进。亚低温治疗对伤后的凝血与纤溶系统以及血液流变性具有明显的调节和改善作用,但对患者预后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伤后第1、3、7天的外周血液中DD含量变化。结果:伤后当日患者血浆DD(5.17±0.78)μg·mL~(-1)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伤后3d时DD继续升高(8.83±0.88)μg·mL~(-1),第7天趋于下降(6.06±0.62)μg·mL~(-1);DD升高的幅度与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颅脑损伤的患者体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动态检测血浆DD含量变化有助于了解颅脑损伤的演变过程,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亚低温治疗和常温治疗重型外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温组26例和亚低温组24例.入院后病人均持续监测颅内压7 d.对照组维持正常体温,亚低温组入院后在3~7 h内将肛温降至33℃左右,并维持3~7 d.比较2组GCS评分、颅内压、临床预后指标.结果 在伤后第7天,亚低温组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6—09-2010—01于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术前组(A组)、术后即刻组(B组)和术后24h组(C组),后将所有患者三个时期的》二聚体、t—PA活性、t-PA抗原、PT、APTT、FIB、TT及PAI进行检测及统计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B组PT、APTT、FIB、TT、D二聚体及PAI与A组比较,P均〈0.05,B组PT、APTT、TT及PAI与C组比较,P均〉0.05,B组FIB、肛二聚体与C组比较,P(0.05;而B组t-PA活性、t-PA抗原分别与A组及C组比较,均为先升高后下降,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动脉瘤破裂患者随着时间变化凝血与纤溶系统变化较大,应引起重视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降温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5-01—2016-06收入我院ICU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应用血管内降温仪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用体表降温毯行亚低温治疗,其余治疗2组相同。记录2组患者达到目标温度所用时间,并分别于入院后0、4、8、12h及24h动态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浓度,统计2组患者迟发性血肿和脑梗死发生率,3个月后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提前达到目标温度;治疗组治疗4h时高凝状态开始改善,8h时高凝状态明显改善,12h以后凝血功能趋于稳定;对照组治疗8h时高凝状态开始改善,12h时高凝状态明显改善,24h时凝血功能趋于稳定;2组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3个月后治疗组GOS评分为1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为4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2和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降温方法较体表降温更早的达到目标温度,可更早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的高凝状态,降低脑梗死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外伤后患者的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8例脑外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一时期健康体检5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及GCS和GOS和不同GCS及GOS患者的凝血及纤溶指标。结果观察组PT、FIB、FDP和D-二聚体差异显著(P0.05),APTT和TT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GCS和GOS评分患者的PT、FIB、FDP和D-二聚体显著差异(P0.05),APTT和TT无差异(P0.05)。结论患者的PT时间延长,FIB、FDP和D-二聚体明显升高,PT、FIB、FDP和D-二聚体可反映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血糖代谢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32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亚低温治疗组患于人院或急诊手术后即行亚低温治疗,持续3~5d,并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患则行常规治疗。均于入院后第l、3、5、7天分别检测血糖浓度,观察其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与预后关系。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明显升高,亚低温组血糖水平较常规组同一时期显下降,死亡率亦明显下降。结论 亚低温可能通过缓解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血糖下降,减轻颅脑损伤患糖代谢紊乱,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后对脑组织中氧自由基变化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利用重锤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在外伤后对大鼠分别进行33℃、31℃、29℃的亚低温治疗1小时,观察大鼠皮层中氧自由基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 大鼠颅脑损伤后,伤侧及时侧皮层中MDA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经过亚低温治疗皮层中MDA水平明显下降,对侧皮层中MDA接近正常脑组织水平,伤侧皮层MDA水平亦下降。与单纯损伤组比较差异显著,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同时脑水肿亦减轻。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抑制损伤后脑组织中氧自由基的产生是其保护损伤大脑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方法、注意事项及治疗效果。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8分)80例随机分成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实验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于伤后24 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35℃,维持亚低温7~14 d;2组病人均通过生命征监护,颅内压、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监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病人伤后高颅压、高体温很快得到控制,而生命体征、血气及电解质2组变化不大。结论亚低温疗法能减轻颅脑损伤后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和改善预后,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期间凝血功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亚低温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5~60岁,平均45岁。GCS 3~8分,其中脑挫伤、颅内血肿1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7例,伤后3h内入院。手术11例,术中输血400ml。入院24h内进行亚低温治疗,肛温32℃~35℃,时程3~5d。对照组17例,两组病人临床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既往无血液系统疾病,测定期间无应激性溃疡出血、未使用影响凝血功能药物。入院第3、5天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G)及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两组间比较选用t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