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敏性紫癜(HSP)是全身性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由此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简称紫癜性肾炎。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也是小儿时期继发性肾小球病中最常见的^[1]。尽管大部分患者预后比较好,但有少部分患者迁延难愈,少数患者可以发展为慢性肾衰。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治疗168例,现将其临床与病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53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皮疹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组(A组)28例、肾炎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组(B组)22例以及对照组103例。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患儿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结果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腹痛、消化道出血、肾炎以及持续性皮疹,且3组患儿的严重腹痛、持续性皮疹和肾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儿临床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腹痛、消化道出血、肾炎、持续性皮疹等症状,要进行必要的抗敏、输液、去病因、止痛以及对症处理,并进一步探讨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影响临床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81例,分析其临床表现、临床分型、病理分级等。根据患儿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给予不同治疗方案。分析其临床分型、预后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相关性经统计学分析,Qmh值=25.1436,P<0.05,提示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之间有相关性。预后和病理分级经统计学分析,Qmh值=62.1978,P<0.05,提示预后与病理分级之间有相关性。结论过敏性紫瘫性肾炎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临床表现越重,则肾损害程度也相对越重。过敏性紫瘫性肾炎病理分级与预后有相关性,病理损害越严重,预后不良的危险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收治的慢性过敏性紫癜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患儿临床症状划分为普通对照组与慢性复发组,各36例,对比两组患儿肾炎分型及预后,以此探讨慢性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结果两组肾炎分型与预后评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炎分型多为HU、PU型,预后分级多为A、B级。结论慢性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多样,在治疗时应注重肾功能,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48例患儿的起病病因、临床症状、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在6~13岁有34例,发病时间多在9月~次年3月份。主要诱因为感染29例,占60.42%。皮肤紫癜是主要临床表现,可同时伴有胃肠道、关节及肾脏损害症状。结论过敏性紫癜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为主,少数病例以腹痛、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皮肤紫癜出现在其他症状之后者易引起临床误诊。紫癜性肾炎是影响儿童过敏性紫癜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6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患者无明确诱因,隐匿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以轻度系膜增生型多见,1/3患者伴有新月体形成,近半数患者伴有间质小管损害,免疫荧光以IgA沉积为主。结论:紫癜性肾炎在成人中并不少见,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理改变轻重不一,对曾患过敏性紫癜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的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食物(牛奶,鸡蛋,鱼虾等),药物(抗生素,磺胺类,解热镇痛剂等),花粉,虫咬,及预防接种等都可以作为致敏因素。通过对我科2005—2008年共收住86例过敏性紫癜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韩勇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392-3393
过敏性紫癜(Henoe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小血管炎性疾病,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及血尿、蛋白尿等是本病的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了解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笔者对116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相关生物标志物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5~2016年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4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根据是否并发肾损害分为过敏性紫癜组(76例)和紫癜性肾炎组(73例),分析两组患儿血清IgM、IgG、IgA和尿液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Ig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等指标的差异特征。结果 过敏性紫癜组患儿血清IgG阳性率(28.95%)、IgA阳性率(80.26%)高于紫癜性肾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癜性肾炎组患儿尿液NAG、IgG、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水平高于过敏性紫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gA、IgG水平升高是过敏性紫癜发生风险的生物标志物,尿液NAG、IgG、TRF、MA水平差异对判断患儿早期肾损伤具有更明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选择本院39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分析其临床表现、临床分型。给予抗感染、口服维生素C、复方芦丁、抗组织胺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同时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43例患者治疗后,总的有效率为94.8%(37/39)。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分型可能因为尿液检查手段的改善而有所变化;丹参注射液可提高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oin purpura,HSP)是儿科常见的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现就我科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42例作一回顾性临床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临床特点的认识及诊治水平,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2.
郭庆寅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9):1241-1242
过敏性紫癜(HSP)近年来呈逐年增长趋势,其肾脏是否损害是影响其预后的决定因素,紫癜性肾炎发生率20%-80%,已成为儿童肾病的最常见病因。笔者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贝那普利及肝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是HSP最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多数发生在紫癜后1~2个月内,但少数可更晚,甚至2年后出现症状,也有个别发生在紫癜发病之  相似文献   

14.
高兵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269-270
目的探讨小儿紫癜性肾炎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住院治疗58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并分析其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根据临床特点采用中西医治疗措施,临床疗效满意;临床表现各种各样,与肾脏受累程度有关,预后亦不同。结论紫癜性肾炎治疗时应根据临床表现及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对患儿疾病的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紫癜的护理观察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6.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科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占小儿结缔组织病的首位,但HSP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出现非特异性不典型症状时容易误诊。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本文对1995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过敏性紫癜肾损害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将235例分为常规治疗组115例,低分子肝素组120例,观察两组过敏性紫癜复发及紫癜性肾炎发生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组过敏性紫癜复发率20.83%,紫癜性肾炎发生率12.5%;常规治疗组过敏性紫癜复发率53.04%,紫癜性肾炎发生率38.26%,两组过敏性紫癜复发率及紫癜性肾炎发生率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异性。结论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预防紫癜复发和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疗效确切,具有应用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链球菌感染与过敏性紫癜关系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究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和过敏性紫癜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关系。方法 以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观察组一,1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为观察组二,50例门诊体检儿童为对照组,进行血抗溶血素O(ASO)的检测。结果 组一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组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诱因之一;②链球菌感染与紫癜性肾炎发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引起毛细血管变态反应出血的疾病,会对肾脏造成伤害。对于此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因病理进行介绍,同时诊断和鉴别于其他类似疾病。通常对症选用抗过敏药和维生素C及肾上腺皮质类激素治疗。紫癜性肾炎的发病率比较高,临床表现不一,病理分布具有多样性。预后患者的恢复差异性大,应多注意饮食及日常保健。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期常见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该疾病发病可能与免疫机制、炎症机制和凝血机制有关。笔者现就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