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顿顾米索前列醇减少妊高征产后早期出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  邹先菊 《护理学杂志》2000,15(6):358-359
为探索减少妊高征患者产后早期出血的有效方法,对38例临产时诊断为妊高征,血压18~24/13kPa的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600μg于胎头着冠、宫缩间歇时口服。并与随机抽查存档病历中与上述条件相同,在胎儿娩出后采用催产素20U宫体注射的50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产后2~24h出血量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采用米索前列醇对减少妊高征的产妇产后早期出血具有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催产素、小剂量米索+催广素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 100例孕37~42周的单胎头位产妇,均具有引产指征,随机分为A组(28例)、B组(35例)及C组(37例),分别给予阴道后穹舒降置入米索、静滴催产素以及小剂量米索加催加素引产,比较三组宫颈评分、总产程、分娩方式、出血量、新生儿Apgar计分、药物副反应差异。结果 C组分别与A、B组比较,平均引产成功率高,而平均总产程短、胎儿窘迫率、剖宫产率低(P〈0.05),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米索+催产素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阴道分娩的产妇200例.按住院号的单号、双号分为两组,其中单号组100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肌内注射缩宫素10U(时照组),双号组100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舌下含服卡孕栓1mg(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时及产后出血量、产后24h出血总量、产后出血的例数。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时及产后出血量、产后24h出血总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观察组舌下含服卡孕栓后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孕栓对预防阴道分娩时的产后出血效果良好,且用药简单、方便、安全,能进一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正常足月单胎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米索前列醇)和对照组(使用缩宫素)各90例。观察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时、产后2h及产后24h内平均出血量和用药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产时、产后2h、产后24h累计出血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组(P〈0.01或P〈0.05)。观察组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优于缩宫素,口服米索前列醇是一种简单、安全、高效的防止产后出血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足月妊娠、无前列腺素禁忌证、无妊娠并发症而且近期内来使用过前列腺素抑制剂的产妇210例,按年龄,产次,孕周因素作为分层因素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缩宫素组与两者联合用药组,每组各70例.分别给予不同用药观察产后2h内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混合用药组第三产程时间低于缩宫素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用药,能明显降低产后第三产程时间、出血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其副作用小,效果明显,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对于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作用。方法将有产科引产指征的96例孕妇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米索前列醇,对照组给予催产素,比较2组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分娩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结果用药后,2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均升高,实验组产妇宫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用药到分娩时间、总产程、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生体质量高于对照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效果较好,能够改善产妇分娩情况,且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分析巨大儿的影响因素及产妇分娩结局,为指导临床预防巨大儿发生,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10年间的巨大儿发生率、剖官产率、孕妇体重、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分娩孕周及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娩18855例新生儿中巨大儿1353例,占分娩总数的7.18%。巨大儿组孕妇肥胖者占67.92%,妊娠期糖尿病者占9.90%,显著高于非巨大儿组(均P〈0.01);巨大胎儿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巨大儿组(均P〈0.01);分娩巨大儿的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伤率显著高于同期分娩非巨大儿组(P〈0.05。P〈0.01)。结论 应采取积极防治措施预防巨大儿的发生,以利于改善母婴预后,提高新生儿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产妇产程潜伏期和活跃期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应,评价潜伏期镇痛的可行性。方法120例无产科及硬膜外阻滞禁忌症的单胎孕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潜伏期组(L组):当进入产程、但宫口〈3cm进行镇痛;活跃期组(A组):当宫口≥3cm进行镇痛。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两组分别单次给予0.1%、0.15%罗哌卡因与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10—15ml。30min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药物为0.1%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的混合液,PCA量6ml,锁定时间20min(L组)、15min(A组)。行VAS评分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记录产后产妇的不良反应,对新生儿行Apgar评分。结果两组镇痛后VAS评分均降低,与A组比较,L组镇痛前VAS评分降低,镇痛后20、30min VAS评分升高,下肢麻木发生率升高,镇痛前催产素使用率及镇痛后催产素追加率降低(P〈0.05)。两组产程、剖宫产率和器械助产率及镇痛满意度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超过95%)(P〉0.05)。结论产妇产程潜伏期0.1%罗哌卡因混合0.5μg/ml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减少出血的临床措施及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3月-2012年11月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并子宫肌瘤挖除术者276例,其中研究组135例,术前预先经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600μg,术中剖宫娩出胎儿后采用压挤法切除肌瘤;对照组141例,术中剖宫娩出胎儿后行传统肌瘤切除手术操作。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产后病率、肛门通气时间。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肛门通气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及产后病率比较,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采用压挤法联合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宫腔填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6例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产妇分为2组,每组28例。2组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按摩子宫、静滴缩宫素及宫腔填纱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娩结束后立即给予宫体注射促进产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比较2组产妇术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及止血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产妇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应用宫腔填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控制产后出血,促进产妇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1.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可行性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目的 探讨0.075%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与芬太尼2μg/ml的混合液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A组(n=20)0.075%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B组(n=20)0.075%布比卡因+芬太尼2μg/ml;C级(n=20)为对照组。采用双盲法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行走功能的评定。记录各组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率(FHR)、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用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静脉血气分析,并测定用药前和宫口开全时母体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 A、B两组产妇均获得良好镇痛效果,镇痛后A组所有产妇均能下床行走和自主排尿,而B组仅70%产妇能下床行走和自主排尿,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第一产程末血清皮质醇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各组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 0.075%罗哌卡因和芬太尼2μg/ml的混合液有效安全地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2.
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王江红 《护理学杂志》2002,17(11):859-860
我院1998年1月至2001年6月,对有潜在产后出血因素经阴道分娩的60例产妇应用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妊高征5例,双胎妊娠2例,羊水过多3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静脉注射配合徒手扩张宫颈缩短产程的效果。方法 将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各80例。分娩过程中待宫口开大3cm时,观察组采用间苯三酚80mg静脉注射配合徒手扩张宫颈口;对照1组用地西泮10mg缓慢静脉注射,不扩张宫颈口;对照2组用间苯三酚80mg静脉注射,不扩张宫颈口。比较三组产妇分娩时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剖宫产率较对照1、2组显著下降(P〈0.05,P〈0.01);3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对照1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及对照2组(均P〈0.01)。结论 静脉注射间苯三酚配合徒手扩张宫颈能加速产妇宫颈口扩张,缩短产程,而且对母婴安全无显著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智能化产房分娩安全核查流程,探讨其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2020年1~6月纳入1 445例阴道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入院后接受产科常规护理;2021年1~6月纳入1 459例产妇为干预组,通过在HIS、移动护理PDA端建立智能化产房分娩安全核查模块,实现产房分娩安全核查执行情况全流程闭环管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结果 干预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智能化产房分娩安全核查流程的应用,能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并对预防新生儿窒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与常规药物流产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400μg米索前列醇舌下给药用于早期流产的效果。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接收就诊于全国6个研究中心停经〈37d要求药物流产的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第1天晨空腹服米非司酮50mg,8~12h后再服25mg,第2天按照第1天同样方法服用,首次服米非司酮后36~48h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B组:第1天顿服米非司酮150mg,服药后36-48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400μg。观察两组的流产效果。结果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接收575例受试者,其中4例失访。A组完全流产267例(93.4%),失败16例;B组完全流产262例(91.0%),失败2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846,P〉0.05)。约〉80%妇女有恶心、呕吐、头晕、乏力、头痛和乳胀的反应,两组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服药后两组出血分别为(9.08士3.49)和(9.04±3.4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P〉0.05)。两组受试者满意度调查的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3%,对研究方法的满意率分别为88.1%(245/278)和92.0%(256/2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0μg米索前列醇舌下用药用于早期流产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且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安全有效用药方法及指征。方法选择有引产指征的妊娠晚期产妇90例,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Ⅰ组(米索Ⅰ组)、米索前列醇Ⅱ组(米索Ⅱ组)和催产素组,比较3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分娩结局。结果米索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明显高于催产素组,但米索Ⅰ组和米索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米索Ⅰ组剖宫产率较催产素组低,总产程时间短、宫缩过强、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米索Ⅱ组与米索Ⅰ组比较,剖宫产率反而增加。另外,米索Ⅱ组宫缩过强、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于米索Ⅰ组。结论米索前列醇25μg阴道内给药,间隔24 h,共用3次,此方法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安全有效,当宫颈Bishop评分>7分、出现规律宫缩、胎膜早破者,停用米索前列醇,改用催产素引产,能有效提高米索前列醇应用的安全性,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8例分娩产妇分为2组,各54例。胎儿娩出后对照组立即给予缩宫素,观察组予以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观察2组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结果对照组产后2 h、4 h出血量均多于观察组产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产后出血的病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为主。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可有效减少出血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应用对产后出血预防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12例分娩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胎儿娩出后,对照组给予肌内注射20 U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0.4 mg米索前列醇肛塞。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 h、24 h出血量、血红蛋白含量(Hb)及血细胞比容(Hct)下降幅度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Hb及Hct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安全有效、费用合理,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硬膜外自控镇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ASAI或Ⅱ级初产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芬太尼组(B组)、无镇痛组(N组),每组40例。A组和B组采用PCEA,N组不给镇痛药物。A组:舒芬太尼0.2.g/L+0.1%甲磺酸罗哌卡因;B组:芬太尼2μg/L+0.1%甲磺酸罗哌卡因。观察各组不同时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同时记录三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B两组和N组在PCEA15、60min及宫口开全时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EA5min,A、B两组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romage评分、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分娩镇痛效果好,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微量泵镇痛对泌乳素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正常产妇和足月中、重度妊高征产妇各3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分为四组:正常产妇镇痛组(A组)、正常产妇对照组(B组)、妊高征产妇镇痛组(C组)、妊高征产妇对照组(D组),每组各15例。A组和c组术后采用硬膜外微量泵镇痛,B组和D组术后按需肌肉注射哌替啶。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24h、术后48h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泌乳素水平,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定镇痛效果。结果A组和B组MAP和心率无明显变化,c组和D组术毕、术后24h和术后48hMA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C组术后24h和术后48h较D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A组和C组术后24h和术后48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和D组(P〈0.01)。术前A组和B组泌乳素水平[(196.45±38.57)、(195.61±36.23)μg/L]高于C组和D组[(161.75±42.66)、(162.26±35.38)μg/L](P〈0.05),术后24h和术后48h四组泌乳素水平[A组:(335.28±42.63)、(397.63±40.59)μg/L,B组(288.26±45.47)、(359.74±43.24)μg/L,C组(322.52±50.62)、(391.57±54.52)μg/L,D组(261.34±43.14)、(318.24±43.68)μg/L]均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24h和术后48hA组泌乳素水平高于B组,B组和c组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后48h泌乳素水平均高于术后24h(P〈0.05)。初乳时间及肠排气时间A组和C组早于B组和D组(P〈0.05),B组早于D组(P〈0.05)。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恶心、呕吐、头痛发生。结论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后采用布比卡因、芬太尼硬膜外微量泵镇痛效果确切、安全,能促进泌乳素分泌,提高初乳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