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21例健康老人和83例常见老年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观察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甲襞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及襻周状态发生退行性变化,表明衰老与微循环障碍的关系。常见老年病患者的微循环改变与健康老人有显著差异,提示甲襞微循环障碍与老年病关系密切,为无创性诊断老年性疾病,制订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提供了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襞微循环障碍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 2 0 0例住院Ⅱ型糖尿病病人 (单纯糖尿病 10 0例 ,有慢性并发症 10 0例 )进行了甲襞微循环检查。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的甲襞微循环的管袢清晰度、管袢形态、红细胞聚集程度及血液流态均比有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组好 ,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或 0 .0 5 )。结论 :单纯糖尿病组的微循环障碍比有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组轻。甲襞微循环检查可作为预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一种指标。袢周清晰度、血流状态、红细胞聚集情况是反映微循环障碍程度的基础。一旦发现糖尿病人微循环中度障碍 …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25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肝功能及甲襞微循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型病毒性肝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黄疸型肝炎较无黄疸型肝炎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要严重得多(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的高低与甲襞微循环障碍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甲襞微循环改善的同时,肝功能也相应好转(P<0.01或P<0.05)。甲襞微循环的变化与慢性肝炎反复发作有一定的关系。8例重症肝炎抢救过程中,甲襞微循环改善者4例均存活,无改善者4例均死亡。因此我们认为,在病毒性肝炎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甲襞微循环变化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尤其对指导重症肝炎的抢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老年前期和老年期高血压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9例老年前期和老年期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并与58例健康中老年人作对照;比较老年前期和老年期高血压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老年前期和老年期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甲襞微循环障碍,甲襞微循环形态积分、流态积分、管周状态积分和总积分值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老年期组甲襞微循环的管周状态、流态及总积分比老年前期组高。结论: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在治疗过程中辨证运用活血化瘀法以改善微循环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甲襞微循环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检测43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甲襞微循环指标的动态变化,并设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甲襞微循环形态积分、流态积分、管周状态积分和总积分值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经过4个疗程化疗后,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流态积分和总积分值明显增加,与化疗前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存在甲襞微循环障碍,化疗后可使患者这种微循环障碍加重。甲襞微循环检查可以作为肿瘤血瘀证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谢波  邓有安 《中国微循环》1998,2(4):244-246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甲襞微循环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用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和WIS-Ⅱ型血流测速仪,对65例再障患者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再障甲襞微循环管襻形态、血液流态、襻周状态和总积分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重型再障上述各积分值均显著高于慢性再障;肾阴虚型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最高,肾阴阳两虚次之,肾阳虚最轻;证型转化时甲襞微循环也随之变化;再障甲襞微循环异常程度与外周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再障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程度与中西医分型、病情变化、外周血细胞数、药物疗效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新正天丸对偏头痛血瘀证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偏头痛血瘀证病人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改变及新正天丸治疗后的影响。方法 :对照观察 3 6例偏头痛血瘀证病人发作期、治疗后和 2 8例正常人甲襞微循环 ,检测 2 8例偏头痛病人球结膜微循环 ,并与 2 6例正常人相比较 ,重点观察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及血管袢周围状态等多项指标 ,并以加权积分法计算其积分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发作期存在明显的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改变 ,主要表现在毛细血管管径缩小 ,管袢形态异常 ,袢周出血。经新正天丸治疗后 ,管袢清晰度增强 ,血流速度加快 ,红细胞聚集性下降 ,加权积分法示治疗前后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有显著性改变 (P <0 .0 5~ 0 .0 1)。结论 :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障碍可能是偏头痛血瘀证的重要病理特征 ,新正天丸对其微循环障碍可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琦  陈开地 《中国微循环》1998,2(2):101-102
目的:为探索癫痫的发病过程与外周微循环改变的关系以便配合治疗。方法:观察238名正常人与80例癫痫间歇期、40例发作期患者甲襞微循环血管形态、流态和襻周状态十三项指标的异常串。结果:间歇期患者十三项指标中有九项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发作期患者有十三项指标异常率明显高于间歇期(P<0.01)。结论:癫痫患者的外周微循环改变是一种病理现象,其发生机理与神经一体液调节障碍有关。改善微循环障碍状态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不同辨证分型的哮喘患者进行了甲襞和舌尖微循环观察,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微循环的关系.结果表明:132例哮喘患者中除16例甲襞微循环正常或大致正常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微循环异常程度与病程、病情相一致.辨证分型不同,微循环各项指标异常程度和病理改变也不尽相同;舌尖微循环改变与舌象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甲襞微循环障碍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与血清同型半胱氮酸的关系。方法糖尿病患者63例,健康对照组23例,分别观察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及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糖尿病甲襞微循环积分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甲襞微循环总积分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LVH)与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为对51例LVH组,45例非LVH组高血压病人和20例正常人组进行了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检查,对LVH组采用培哚普利或培哚普利+肝素治疗24W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进行观察。结果为LVH组与非LVH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更显著(P<0.01-0.001)。LVH组中左室重量指数(LVMI)与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性指标呈正相关;LVH组、非LVH组及正常人组白微栓出现率分别为21.6%、4.4%和0%(P<0.01)。结论是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可作为高血压病LVH病人的诊断、判断病情程度及治疗导向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程度。方法:600例住院T2DM患者,依病程分为新诊断组、3月~5年组、6年~10年组和>10年组。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徐州产HD-WX-10型微循环显微仪,在22~24℃室温下,检测所有对象的左手无名指,观察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并对各组加权积分值、不同程度异常率和部分指标异常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不同病程各组T2DM患者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积分均高于对照组,以管袢减少、白微栓、渗出和出血等改变较明显(P<0.01),中度异常患者比例较高。(2)病程10年以内各组患者积分值、部分指标异常率及异常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3)>10年组患者甲襞微循环流态及袢周形态积分和总积分较其它组增加(P<0.05),中度异常患者比例较高(P<0.01),管袢明显减少,白微栓和渗出显著增多(P<0.01)。结论:T2DM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病程>10年者较重。  相似文献   

13.
同期对64例过敏原皮试阳性的哮喘患者(以螨、蟑螂、屋尘、豕草、霉菌等阳性率较高)及50例健康人甲襞微循环进行对比观察,发现患者组较健康组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P<0.01)。将哮喘患者的病情程度与其甲襞微循环、过敏原皮试的相关性作比较,结果表明:患者病情程度与其甲襞微循环改变相关非常显著(P<0.0001);与过敏原皮试阳性程度有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4.
急性感染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及中药912液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性感染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特点及中药 912液对其影响。方法 :6 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加服中药 912液 2 0 0ml/日 ,对照组服温开水 2 0 0ml/日 ,共 7天。用XTW Ⅲ微循环检测仪观察其治疗前、后第 1、 3、 7天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 :急性感染患者的甲襞微循环 89.1%异常 ,其轻、中、重分别为 39.1%、 2 9.7%、 2 0 .3%。治疗前患者甲襞微循环血流速度明显减慢 ,流态积分明显增加 ,且与APACHE Ⅲ值呈明显相关 ,其值大于 30分时 ,形态与袢周积分也增高。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血流速度明显加快 ,流态积分明显降低 ,其APACHE Ⅲ值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性感染性患者末梢微循环以血流速度减慢和流态积分增高异常为主 ,且随病情加重而加重 ;中药 912液能明显改善急性感染患者微循环 ,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5.
对学龄前(3~6岁)和学龄期(7~12岁)二组正常儿童甲襞微循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学龄前组管袢数目较学龄组少(P<0.05),而乳头下静脉丛出现率较学龄组高(P<0.01),其余指标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指出不同年龄组的儿童甲襞微循环正常值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长期体力活动对老年机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对门诊老干部体检、年龄 6 0~ 6 9岁的 31名健康老年人对甲襞微循环常规进行检查。嘱其进行有规律的体力活动 ,如太极拳、慢跑、跳舞等。每日活动 1h以上。一年后复查。结果 :长期体力活动能使老年人的微循环得到明显的改善 ,各项指标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0 .0 1)。结论 :老年人长期适当的体力活动能改善机体的微循环 ,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已婚妇女甲襞微循环状况,并结合宫颈刮片和阴道镜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甲襞微循环在宫颈病变定性评估中的意义。方法:348例已婚妇女按年龄分为25~35岁,36~45岁和46~55岁三组,依次进行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的检测积分,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刮片检查。结果:甲襞微循环异常者主要集中在36~45岁年龄组,其积分值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年龄组(P<0.05或P<0.01)。宫颈刮片细胞分类>Ⅱ级以及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者,也多出现于36~45岁年龄组,其异常率与其它两年龄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结论:存在明显宫颈病变妇女可发生甲襞微循环异常,在对宫颈病变定性评估中,甲襞微循环检测结果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102例单纯糖尿病和120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进行甲襞微循环观察。结果表明:糖尿病足坏疽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且足坏疽组比单纯组明显加重,而且重度足坏疽比轻、中度足坏疽严重。因而认为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和微循环障碍是导致足坏疽且坏疽伤口不易愈合的重要原因。应用甲襞微循环监测来指导应用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对预防其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与微循环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 (EH)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异性 (ABPV)、甲襞微循环变化特点及二者的关系。方法 :以 3 0例年龄相当、血压正常的健康者作对照组观察了 67例EH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异性(ABPV)、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 :发现高血压病组微循环的管袢形态、血流流态、袢周状态积分值及总积分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正常对照组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仅与年龄呈弱相关 (r=0 .3 75 ,P <0 .0 5 ) ,与偶测血压 (CBP)、动态血压的各参数平均值 (ABP)、ABPV无显著性相关。高血压病组总积分值主要与CBP、ABP呈显著正相关 ,与 2 4h、夜间的ABPVs、ABPVd呈显著负相关 ,其中与 2 4hABPs关系最为显著 (r =0 .60 4,P <0 .0 1)。结论 :高血压病昼夜血压水平与血压的变异性 ,对微循环恶化改变的发生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