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用药全程进行个案化健康教育,提高慢性乙肝患者拉米夫定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将138例住院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实验组进行个案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的卫生宣教方法进行教育,于治疗12个月后,对2组患者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遵医嘱用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方式改善、保持乐观情绪、定期复查3个方面比较,均P〈0.01,2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个案化的健康教育方法可提高慢性乙肝患者拉米夫定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张紫燕  高志玲 《职业与健康》2014,(17):2477-248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疗效的作用。方法82例社区新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宣教加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高血压认知、依从行为、生活质量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社区开展高血压疾病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视频宣教与传统常规宣教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质量以及息肉检出率、依从性的影响,进而探寻能改善肠道准备质量的宣教方法。方法:纳入包头市中心医院2017-06~2017-12期间行结肠镜检查的4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视频组205例,对照组(常规宣教组)200例。视频组通过观看研究者自制宣教短视频来掌握清肠方法;对照组接受肠道准备常规宣教。两组患者均按照《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进行清肠准备,结肠镜检查完毕后采用波士顿肠道评分量表评估肠道准备质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肠道准备合格率、结肠息肉检出率、对肠道准备方案的依从性、对肠道准备方案的满意度、肠道准备不合格的影响因素等。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肠道准备合格率分别为:80.3%、69.7%,有显著性差异(P0.05);(2)实验组结肠息肉检出率为:34.0%,对照组为:22.7%,有显著性差异(P0.05);(3)实验组和对照组依从性分别为90.4%、69.2%,有显著性差异(P0.01);(4)视频组与对照组患者对各自的肠道准备教育满意程度,视频组满意率:19.7%,不满意率:3.2%;对照组满意率:16.8%,不满意率:11.4%。结论:视频宣教可改善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提高息肉检出率,该方案使受检者的依从性增高,对比传统的常规肠道准备宣教,患者对视频宣教的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83例住l雍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从入院到出院持续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宣教方式。患者出院时以问卷方式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及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使护理工作深入细致化、规范化,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使患者自觉采取健康行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出院糖尿病患者影响。方法随机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附医院出院的糖尿病患者276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出院指导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98.55%和8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0,P〈0.01)。结论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及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研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随机口头宣教,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对宣教内容的掌握率为90.4%、对照组为78.5%,实验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5.2%、对照组为85.7%,实验组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可明显提高健康教育成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媒体开展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媒体健康教育在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05例输尿管结石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口头、书面与多媒体结合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健康教育后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治疗护理依从性、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评价。结果2组患者健康教育后对输尿管结石的危害(92.45%)、饮食(86.79%)、饮水(94.34%)、耳穴压豆(90.57%)、术前准备(96.23%)、留置导尿管(92.45%)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双J管的相关知识认知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合理调配饮食(66.04%)、正确大量饮水(77.36%)、耳穴压豆的自我按摩(86.79%)、术后卧位(94.34%)、留置导尿管自护(92.45%)的依从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双J管自护的依从性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观察组为77.36%,对照组为38.46%。结论在健康教育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增强健康教育的效果,提升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赵军 《中国卫生产业》2011,(6):66-66,68
目的加强患者对口服药物的认知,提高对服药的依从性,增强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160例老年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均由护士根据患者用药情况,向患者进行口头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图文式服药卡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药物知识认知正确率,药物知识掌握率、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实验组对药物知识认知正确率,药物知识掌握率.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图文式服药卡可指导老年患者正确服药,减少不良反应,保证治疗效果,提高了护患满意度,且具备灵活生动、实用性、针对性、具体性的优点,易被老年患者接受和采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图文指导式健康宣教对老年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质量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21年4—2022年12月接受结肠镜检查的80例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予以图文指导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量表(BBPS)评分、检查前准备工作依从性及宣教满意度,并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BBPS得分高于对照组,准备工作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结肠镜检查患者应用图文指导式健康宣教是可行的,能明显提高肠道准备质量,还能控制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0.
李春霞 《现代保健》2011,(33):152-15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根据每1例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依照表格实施健康教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高(P〈0.05),患者满意率高(P〈0.05),平均住院日短(P〈0.01),住院费用低(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增强了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提醒性药盒的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化对照试验,将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于2004年1—12月实施干预,均给予健康教育,并对实验组给予特制提醒性药盒。于2005年1—12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实验组共有48例、对照组共有45例完成试验。干预结束时和干预后随访结束时,两阶段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知识知晓得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t=1.04和1.79,P〉0.05),但实验组信念态度得分和行为生活方式得分高于对照组(t=3.03~19.89,P〈0.01)。两阶段的遵医行为(包括合理膳食、不吸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血压定时检测、规律服药)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χ^24.77~13.84,P〈0.05),实验组血压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χ^26.30和13.18,P〈0.05)。干预结束后和干预后随访结束时相比,实验组行为改变得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1.56,P〉0.05),而对照组行为改变得分下降(t=5.75,P〈0.01)。结论 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具有提醒功能的特制药盒,有利于“提醒”和“督促”患者建立并保持良好的遵医行为,从而有效控制高血压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健康教育措施.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绪稳定情况、术后体重变化情况及术后肠功能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及情绪稳定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的恢复时间以及出院时体重变化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手术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13.
杨琴  陶静  李佩 《临床医学工程》2014,(10):1333-1334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口头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采用有组织、有计划的肺功能检测前健康教育,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婴幼儿家长对肺功能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患儿的遵医程度、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检测患儿的肺功能发现,试验组患儿达峰容积比(VPEF/VE)、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呼吸频率(RR)、达峰时间比(TPEF/TE)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治疗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肺功能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肺功能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齐秀荣  于桂荣  郭俊英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51-2652
目的探讨有家属参与的持续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市怀柔区中医院内分泌科2011年1—10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试验组(150例)。对照组仅对住院期间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实验组则接受由家属共同参与的持续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出院后能按时用药、合理控制饮食、坚持合理运动的患者分别为69.2%、76.1%、和60.3%,明显好于对照组的44.9%、52.4%和42.9%(P0.01);试验组出院后能做到定期复查、自我监测的患者分别90.4%和86.9%,明显好于对照组的44.9%和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由家属参与的持续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林迎春 《健康研究》2013,(6):458-460
目的探讨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手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间采取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随机安排时间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情绪、疼痛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HAMA及HAMD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前1日,两组患者疼痛强度评分值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骨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阮细河  仰萍  席铁举 《职业与健康》2014,(15):2182-2183
目的探究结合社区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全面的社区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服药依从性达90.0%、血压控制率为86.0%,护理满意度为82.0%,均高于对照组的67.4%、60.9%和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合社区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精细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期间住院的1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的延续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依从性、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效果、依从性、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精细化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且可帮助患者有效地控制血压,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严杰 《中国健康教育》2014,(11):998-1000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脑卒中住院患者康复效果及抑郁、焦虑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干预组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在患者在入院时和3个月时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干预组MBI评分(33.59±5.82)、Fugl-Meyer评分(28.31±10.32)、ESS评分(46.21±12.18)和MMSE评分(15.17±7.4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MBI评分(66.26±7.57),Fugl-Meyer评分(52.89±9.75),ESS评分(62.27±11.36),MMSE评分(21.92±8.35)均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评分(P〈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无抑郁(35.56%)、轻度抑郁(46.6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无焦虑(42.22%)、轻度焦虑(42.2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门诊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非干预组50例,对干预组进行6个月的门诊健康教育.使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在两组干预前后进行评分,并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餐后2h血糖和空腹血糖等血糖状况。结果非干预组各项评分与半年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维度评分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干预组比较,行门诊健康教育干预的干预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降低较为明显,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