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细胞癌侵袭转移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 HCC),对肝细胞癌侵袭转移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能准确估计肝癌原发灶转移能力的特异标记物、制定有效防止肿瘤转移的对策,为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和估计预后提供依据。 一、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降解系统与肝细胞癌局部侵袭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及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s,BMs)的主要成分是结构蛋白和糖胺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前者包括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浸润与淋巴转移及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中收集53例手术切除并病理确诊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新鲜组织,25例距癌灶>5 cm的正常食管黏膜新鲜组织,并统计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级别、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等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标记蛋白α-SMA以及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蛋白D2-40。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数量与微淋巴管密度均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数量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数量与微淋巴管密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可能通过促进淋巴管生成参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和转移,这可能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早期预防和靶向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上皮钙粘素(E—cad)普遍存在于各类上皮细胞中,发挥细胞粘附及抑制扩散的作用。基底膜的完整与否是影响肿瘤侵袭转移的关键环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参与破坏基底膜的各种蛋白酶中最重要的一类,其中又以MMP-2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最为密切。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E—cad及MMP-2的表达,探讨其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各种恶性肿瘤均可以经淋巴道转移到淋巴结。阻断淋巴转移癌及控制其继续发展,是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外治疗淋巴结转移癌的方法有手术切除、放疗、热疗、全身及局部化疗。但这些方法疗效差,有的病例只短期有效,很快又复发或再转移。我们根据~(198)Au特性,采用~(198)Au-胶体局部间质内注射治疗淋巴结转移癌,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骼肌转移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避免与原发的软组织肉瘤相混淆,提高治疗效果。方法7例骨骼肌转移癌患者,原发部位明确5例,分别为纵膈低分化鳞癌、肝癌、肺癌、肾癌、结肠癌各1例;原发部位不明确2例,病理结果为小细胞末分化癌。首发症状:伴有疼痛的软组织肿物5例,仅有肿物不伴疼痛2例。发病部位:大腿3例、上臂3例、臀部1例。单发转移1例,伴肺转移的多发转移6例。6例患者术前局部行强化MRI检查,另1例行强化CT检查。结果MRI表现为骨骼肌内软组织肿物,伴明显强化,其中2例患者周缘明显强化,伴中心坏死。6例行局部手术切除治疗,1例放弃治疗。诊断骨骼肌转移癌后3—19个月死亡。结论骨骼肌转移癌临床罕见,易被误诊为软组织肉瘤。好发于肢体的近心端。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可辅以放射治疗。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 32 P-胶体治疗肺癌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 ,建立非手术治疗肺癌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局部间质内注射 32 P-胶体方法治疗肺癌浅表淋巴结转移患者 44例 ,并与单纯化疗的肺癌浅表淋巴结转移癌进行了对照分析 ,同时对单纯化疗后及 32 P-胶体治疗后不同时期的淋巴结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32 P-胶体 1次治疗治愈率 52 .2 7% (2 3/ 4 4 ) ,2次累计治愈率 70 .45% (31 / 4 4 ) ,总有效率1 0 0 %。小细胞肺癌较肺腺癌及肺鳞癌治愈率高 ,≤ 3 cm转移癌的治愈率明显高于 >3 cm者。治疗后 2月 ,32 P-胶体 1次治疗未愈、治愈但留有一纤维化硬结及单纯化疗的淋巴结的病理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 局部注射 32 P-胶体治疗肺癌浅表淋巴结转移癌方法简单 ,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化疗 ,可以作为简便、有效的非手术方法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RECK和MMP-9蛋白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肾细胞癌侵袭和转移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7例肾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中RECK、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RECK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7.4%,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而MMP-9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7%,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RECK和MMP-9蛋白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者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14,P<0.05)。结论 RECK和MMP-9蛋白表达与肾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肾细胞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肾上腺转移癌诊断水平。方法 报告1990-01~2000-02沈阳军区总医院完成的原发癌的尸体解剖123例。全部尸检病例中发现肾上腺转移癌23例。转移到单侧肾上腺20例,双侧肾上腺3例。结果 23例肾上腺转移癌生前全部被漏诊。结论 23例肾上腺转移癌原发病来源于肺癌者最多,占16例(69.5%)。而16例中8例为未分化小细胞肺癌。提示临床要警惕未分化小细胞肺癌的肾上腺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安全性及超声评估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浅表淋巴结转移癌并进行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39例患者临床资料,共53个病灶,随访6个月有效率、疼痛缓解率、病灶血流分布情况及生存率。结果超声随访术后1、3、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52.83%(28/53)、 75%(39/52)、81.08%(30/37),3个月、6个月与CT随访结果完全一致。疼痛患者36例,术后1个月疼痛缓解率91.67%(33/36)。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骨髓抑制、大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3、6个月可随访患者生存率分别为100%(39/39)、97.44%(38/39)、93.75%(30/32)。结论超声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转移淋巴结具有确切疗效、安全性较高,且超声作为用于疗效评估的检查方法,与CT结果无差别,并具有无辐射、实时观测血流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0.
肝脏类癌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肝脏类癌 (Primaryhepaticcarcinoidtumor)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生长缓慢的上皮细胞肿瘤 ,具有恶变倾向 ,临床上仅有少数病人有类癌综合征 (carci noidssyndrome)的表现。自Edmondson(1958年 )首次报道 2例肝脏类癌 ,迄今全世界已有 39例报道。由于其发病率低 ,约占消化系各种类癌的 0 2 %~2 0 % ,临床症状无特异性 ,易误诊 ,同时肝脏类癌多在早期发生肝内转移或局部淋巴结转移。因此 ,早期确诊 ,尽早治疗 ,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期。肝脏类癌具有神经内分泌特性 ,属APUD(ami…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转移癌常规剂量及分割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脑转移癌先采用全脑外照射DT40Gy/20F,CT或MRI复查后,多发转移灶全脑补量DT10Gy/5F,若单发转移灶缩野局部补量DT20Gy/10F,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56例中完全缓解33.93%,部分缓解55.36%,无变化8.93%,进展1.79%,总有效率89.29%.生存期6个月~26个月,其中生存6个月82.14%,12个月60.71%,24个月12.5%.结论脑转移癌常规剂量及常规分割放疗可以作为一般常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食管鳞状细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转移快、预后差、死亡人数多。其中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是转移。转移是由一系列细胞信号通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过程。长非编码RNA(lncRNAs)作为转录调控因子,可以调控多种基因组过程和细胞过程,如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lncRNAs也被证明参与/调节与肿瘤转移相关的信号通路。因此,它们在分子肿瘤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关注。许多研究人员试图揭示lncRNAs在食管癌发生和转移中的生物学和临床相关性,包括诊断、预后和治疗反应。本文就lncRNAs在食管癌转移中的生物学作用以及转移相关的lncRNAs在肿瘤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起源于肝细胞的上皮细胞癌,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80%以上与肝纤维化有关。我们知道细胞的粘附、迁移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蛋白水解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Uoproteinase,MMP)是细胞外基质降解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酶,正常稳定状态组织中MMP表达量极少,但在炎性因子、激素、生长因子和细胞转化过程中表达量明显升高,这一过程与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的关系密切,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将近年来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国每年死于肝细胞癌(HCC)患者约38.3万人,占全球肝癌死亡人数51%[1],死亡率居于我国癌症死因第2位,仅次于肺癌[2]。肝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肝内转移、肺、局部淋巴结、骨骼及肾上腺[3],罕见有椎管转移。现报道1例以脊髓压迫症状为首发表现的HCC伴椎管转移患者。  相似文献   

15.
消化系神经内分泌癌及文献分析209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癌(NEC)发生部位、临床表现、内镜及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将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7例NEC病例和文献检索的202例病例分为A、B两组,分别探讨消化系统NEC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结果:消化系统NEC临床表现多为无功能NEC,以局部占位及消耗症状为主,壶腹周围NEC可以急性胰腺炎发作为首发表现;有功能的NEC例数约占2.4%.大小在0.5-13.0 cm,分为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和小细胞癌,确诊需要进行突触素(Syn)、细胞角蛋白(CK)、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素A(CgA)、上皮膜抗原(EMA)等的免疫组化检查和(或)电镜检查发现神经内分泌颗粒(NSG).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必要时栓塞化疗,也可以辅以生物治疗.对于有功能的NEC,首先需要控制因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相关类癌综合征.小细胞癌预后最差,不典型类癌次之,类癌预后较好,5 a生存率可达70%.肿瘤的大小、转移与否、手术切除是否彻底等等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消化系统NEC发生部位以胃、胰腺、直肠等部位多见,临床表现多样,少数可有类癌综合征表现,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及生物治疗或介入治疗,根据病理类型判断其恶性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骨髓转移癌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转移癌的常见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经骨穿明确诊断的病例。结果:28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明确找到原发灶19例(67.9%),不明病灶9例(32.1%)。骨痛17例(60.7%);贫血12例(42.9%);出血患者9例;碱性磷酸酶升高者14例(50%)。6例行放化疗或者手术干预,其中2例经化疗或者放疗骨痛改善。结论:骨髓转移癌的原发病灶常见于胃癌、前列腺癌、肺癌、卵巢癌;骨痛并贫血、出血和碱性磷酸酶升高患者需警惕骨髓转移癌的存在;原发灶部位明确的患者早期根据部位治疗可延长存活时间,未明病灶有条件者可试用病变局部小剂量放疗或化疗,对缓解症状及延长生存期可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技术(VMAT)联合替莫唑胺与单纯VMAT治疗脑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93例脑转移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单纯VMAT放疗,观察组予VMAT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根据治疗结束后影像学检查病灶变化情况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缓解率、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MAT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转移癌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nm23基因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3例原发性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中VEGF-C及nm23基因蛋白。结果 VEGF-C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大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均<0.05)。nm23基因蛋白在大肠癌淋巴结无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有转移组(P<0.05)。结论 VEGF-C及nm23基因蛋白的异常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癌组织中VEGF-C及nm23基因蛋白,对判断大肠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腮腺恶性肿瘤中,组织学类型是影响生存的重要因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点会因为组织学类型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腮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罕见但具有高度恶性的肿瘤,临床上约40%的腮腺鳞状细胞癌都是由皮肤转移至腮腺,而并非原发于腮腺组织。目前,临床上对腮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针对腮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生物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系统性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临床疗效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为个体化手术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PTC的临床资料,将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包膜情况、肿瘤分期等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该组201例PCT均行个体化手术治疗,TNM分期Ⅰ期108例,Ⅱ期43例,Ⅲ期42例,Ⅳ期8例。该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未出现气胸、乳糜瘘、气管食管瘘、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喉返神经损伤,住院期间出现一过性低钙血症2例(1.0%)。术后随访半年至5年,发现局部复发2例(1.0%),淋巴结转移2例(1.0%),远处转移1例(0.5%)。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53.7%(108/201),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率为64.8%(70/108)。影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为TNM分期和肿瘤穿透被膜。结论 PTC需根据不同临床特点给予个体化手术治疗;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建议所有患者均常规清扫中央区淋巴结。对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建议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