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的原理将无菌溶液、电解质和药液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进针前首先解决输液管路的排气问题,按传统的排气方法操作后输液管路内常留有气泡,还需要通过挤压、弹击输液管或者分离输液管接口重新排气。既延长了操作时间,又造成了药物的不必要浪费,有时还会污染输液器接口,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甚至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一种简单有效的排气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50例予以腹腔镜手术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所收治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5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开腹的手术,观察组予以腹腔镜手术,观察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在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之后,观察组在术中的出血量和恢复至正常体温的时间与排气时间及其住院时间皆优于对照组,且术后产生复发的人数比对照组少。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能够减少在术中的出血量和恢复至正常体温的时间与排气时间及其住院时间,且较少产生复发状况,故可以广泛推广于临床应用性治疗中。  相似文献   

3.
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在为患输液中,排好气的个别输液器输液到一定时间后管壁就积聚了很多气泡,不动则不进,但当管壁气泡积聚在一起时,就很容易输入血管内。遇药液凉,室温高,形成反差,则更易形成。患、家属看到则特别恐慌,护士将浪费很多时间去处理气泡。为此,我们经过多次实践,总结出一种避免管壁气泡形成的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输液管终端滤器是固定于输液管末端过滤药液中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的重要部件,但在临床输液过程中,时有发现有微量气泡从终端滤器内逸出于头皮针延长管内,处理起来费时费力,有时来不及处理就输入患者体内。安全量的微小气泡进入人体虽不会引起较大危害,却会使患者恐惧、担心,甚而引发医疗纠纷。我院采用两步法排尽输液器终端滤器内空气的两步排气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进行了改良,并与传统排气法进行了分组实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西甲硅油在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成像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与是否有足量的气体扩张胃肠腔有关。国内常用产气粉获得气体,虽然产气粉中含有一定量的祛泡剂,但检查时还是会产生不少气泡影响观察,特别是对胃小区结构和微小异常的观察。西甲硅油常用于临床治疗腹胀、嗳气等。本研究于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合用西甲硅油,观察其消除胃肠道内气泡,减少伪影,提高视野清晰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宋洁  刘淑媛 《云南医药》2004,25(5):454-456
二次谐波成像是一种基于超声波与微气泡相互作用的成像。超声造影剂微气泡在声场交替声压的作用下,微气泡会发生收缩和膨胀,并产生机械共振现象。这种共振作用可以大幅度的增加散射强度。声场中微气泡在探头发出的超声作用下,除了产生与探头频率一致的共振频率外,还可以产生1/2倍、2倍、3倍……于发射频率的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在机械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需要行肠梗阻手术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人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术后治疗组发生并发症的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应用到机械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应用中药沐足对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肛门排气的临床疗效与影响。方法剖宫产术后产妇66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剖宫产术后产妇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足浴促进肛门排气。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气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药足浴对促进剖宫产后产妇肛门排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输液是最常用的一种护理技术,如果排气技术不娴熟或没有及时更换下一组液体,空气或多或少会进入输液器中。当空气进到墨菲氏管下端不同长度时,在采用快速排气法排除空气的难易程度,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现将快速排气方法和探讨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梁玉  蔡冬姣 《医药世界》2010,(8):909-909
当前介入医学发展迅猛,其临床操作中常常用到经动脉途径加压输液技术,特别是在心脑血管以及其他需要进行动脉系统内操作的介入诊疗中。术前准备需要台上操作者与台下护士配合进行,前者负责将输液器与插入动脉的引导管鞘管连接,后者负责将输液器连接输液袋及给加压袋打气为输液袋加压,两者共同完成输液器排气,操作不当将会引起输液器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相似文献   

11.
临床输液治疗需留置液路时,24小时必须更换输液器。通常应选择在一次性输液器和头皮针连接处进行更换,但在分离接头的过程中,很容易使其两端产生微小气泡,气泡可随静脉滴注进入人体静脉而造成栓塞。为提高更换输液器操作的安全性,我们采取以下方法:分离一次性输液器和头皮针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奥曲肽在各型肠梗阻辅助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本院2005年以来45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肽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年龄、性别及肠梗阻病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奥曲肽组用药后临床症状在3d内消失占82.6%,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平均住院时间缩短3d,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奥曲肽辅助治疗能有效减轻症状,缓解扩张,促进蠕动,解除梗阻,奥曲肽在治疗肠梗阻上是一种新的、安全及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临床输液配药过程中经常遇到在加入某些药物,如鱼腥草、黄芪、强力宁等,会伴随着许多空气泡沫的产生,给临床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通过临床实践,我们总结出一种简单、方便的改进方法,可有效地减少空气泡沫的产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在临床的应用,方法 将200例改良式剖宫产术式与传统纵切口100例剖宫产术式比较。结果 改良式剖宫产术在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均优于传统纵切口剖宫产。结论 改良式剖宫产术是一种安全,省时,在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低熔点铅模浇铸过程中气泡产生原因的分析,在浇铸时采取熔铅前清洁铅块、熔铅时适当延长蒸煮时间、保持模具底部及四周干净及干燥,注意浇铸铅液流量均匀、适当延长冷却时间等方法,能有效消除适形铅模制作中产生的气泡。  相似文献   

16.
瞿丽 《哈尔滨医药》2016,(4):463-464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95.68±5.41)分明显高由于对照组的(88.45±6.21)分,且肛门排气时间(17.46±2.24) h、离床活动时间(9.11±2.35) d、住院时间(5.24±1.03)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肛门排气时间(24.56±3.51) h、离床活动时间(15.48±4.36) d、住院时间(8.48±1.6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总发生率(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增加健康知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评价新式剖宫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剖宫产病例,其中118例新式剖宫产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抽取102例子宫下段剖宫产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手术时间、取胎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情况无显著差异。而手术时间、取胎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新式剖宫产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和取胎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临床效果优越。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治疗中,我们经常遇到乙肝疫苗、胰岛素、维生素B12等小剂量注射用药,为使药物剂量准确,常使用1ml注射器进行注射。按照传统排气法注射,仍存在残留少许药液的浪费,而使用不完全排气法注射,能明显减少残留药液。现将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临床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抗生素的使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妇的临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12月本院进行剖宫产1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排尿时间、泌乳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