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是兴奋性氨基酸的一种特异性受体,不仅参与突触兴奋性的传递,而且还与突触的可塑性及发育[1]、神经元变性和某些神经精神病的发展有关.NMDA介导的神经兴奋毒性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起关键性作用.在体外循环手术尤以深低温停循环后,脑部损伤作为手术后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质量.本文在此就NMDA受体介导的体外循环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许多研究的结果显示,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通过其受体介导了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同时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研究了离体培养的小鼠皮层神经细胞的缺氧模型,并观察缺氧和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激动剂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同时应用兴奋性氨基酸NMDA受体拮抗剂CPP,Ket,及非NMDA受体拮抗剂NBQX观察其对缺氧及NMDA  相似文献   

3.
1 NMDA受体在脊髓外周伤害感受器传入冲动产生中的作用谷氨酸是伤害性初级传入的重要递质,其受体亚型分为NMDA受体和非NMDA受体多种。以往研究已证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激活参与外周伤害性信息在脊髓背角中的传递。免疫电镜细胞化学研究显示,突触前NMDA受体做为自身受体存在于脊髓背角中谷氨酸能初级传入末梢上;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实验提示NMDA受体也存在背根神经节细胞中。我们推测并从功能上证实此类受体也分布在第一级传入神经元的外周轴突末梢上,对传入神经纤维伤害性传入冲动的产生起易化作用。实验是给大鼠足掌…  相似文献   

4.
NMDA受体属于谷氨酸受体,它在突触传递和突触可塑性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介导的兴奋性毒性是脑缺血、缺氧和脑外伤等导致脑损伤的重要分子机制.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生理和某些病理情况下,NMDA受体的激活具有促进神经元存活及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参皂甙抗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作用与抑制谷氨酸的释放有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抗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作用是否与抑制谷氨酸的释放有关,为临床应用人参皂甙防治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超微观察大鼠离体海马脑片缺氧时CA1A区锥体细胞结核及含谷氨酸的突触小泡;并在培养的小鼠皮质细胞观察模拟缺血时谷氨酸的释放。同时,观察人参皂甙对上述谷氨酸释放的影响。结果:缺氧时海马CA1区含谷氨酸的突触小泡明显减少甚至耗竭,培养的小鼠皮质神经细胞缺血时谷氨酸释放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胆红素脑病模型豚鼠EAA神经递质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红素神经毒性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神经递质变化。方法 制作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基础上在体脑内微透析,提取神经突触间细胞外液,HPCL检测分析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结果 胆红素毒性脑组织细胞外Gly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Asp,Glu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论胆红素神经毒性NMDA受体活性变化机制涉及Gly细胞外堆积,提高NMDA 体对NAA神经递质A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NMDA对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胚胎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为对象,利用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统计学(方差分析)等技术比较观察不同因素处理后细胞生物学及生化方面的改变。结果05mol/L谷氨酸作用神经元30min后可引起细胞死亡及LDH释放增加,预先2h给予亚致死剂量的NMDA(100μmol/L)能明显阻断上述作用,如果在NMDA给予前5min分别加入MK-801、CCK抗血清、CCKB、A受体拮抗剂L-365260、L-364718及联合给予c-fos、c-jun反义寡聚核苷酸,前3种药物能明显阻断NMDA的神经毒性保护作用,而L-364718及反义c-fos和c-jun抑制不明显。结论小剂量NMDA对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具有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内源性CCK释放或合成增加有关,c-fos、c-jun参与并介导了NMDA诱导CCK合成过程。  相似文献   

8.
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常导致迟发性神经元坏死(DND)。此时,脑内兴奋性氨基酸(EAAs)在缺血神经元周围大量聚集,引起受体门控的离子通道开放,细胞内游离Ca2+增多,导致DND〔1〕.EAAs主要指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脑缺血时EAAs的大量释放...  相似文献   

9.
MK-801对缺血性脑损伤脑线粒体呼吸功能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MK-801这种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chylD-aspartate,NMDA)受体拮抗剂对脑缺血再灌流大鼠进行治疗,观察其阻滞兴奋性氨基酸与突触后受体结合,从而保护脑线粒体的功效。观察提示,在脑缺血及再灌流期脑线粒体呼吸功能较假手术组有非常显著的降低,用MK-801治疗组的脑线粒体呼吸功能较未治疗组有非常明显的改善,为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离体海马脑片技术,观察多巴胺激动剂哌甲酯和NMDA受体拮抗剂氯安酮长期肌注后,对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串刺激后,氯安酮组大鼠海脑片CA1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斜率的增高,突触增强的脑片数和长时程增强形成率低于哌甲酯组和对照组,哌甲酯与对照组无差异,提示海马突触可塑性受抑制与NMDA受体功能低下有关,而与多巴胺功能亢进无涉。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损伤与兴奋性氨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时神经元大量释放的兴奋性氨基酸是引起神经元损伤的重要原因。谷氨酸等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兴奋性氨基酸 (excitatoryaminoacid ,EAA) ,在维持神经元正常信号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但它也有显著的兴奋毒性作用。本文围绕兴奋性氨基酸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毒性作用和在这一系列病理过程中采取的脑保护方法作一概述。1 通过抑制突触前N型钙通道和增加摄取来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在静息状态下 ,细胞外、突触间隙和突触前囊泡中的谷氨酸含量分别为 1μmol/L、10mmol/L、10 0mmol/L。这种浓度梯度靠…  相似文献   

12.
谷氨酸受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氨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主要在谷氨酸受体的介导下实现其在脑内的众多功能.谷氨酸受体被激活后除参与快速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外,还可以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突触的可塑性、学习和记忆以及突触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等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1].  相似文献   

13.
NMDA受体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是当今社会一个倍受关注的疾病,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及其亚基与介导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密切相关。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复杂,现仅就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时NMDA受体的作用以及临床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4.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大鼠脑损伤后前胆囊收缩素(PCCK)和前脑啡肽原(PPE)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在大鼠脑损伤24h后同侧脑内PCCK和PPEmRNA量增加,尤其以新皮质和海马显著。给予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ketamine可以抑制增加。因此,作者认为在脑损伤后可诱发胆囊收缩素(CCK)和脑啡肽(ENK)合成增加,并参与脑损伤病理改变,另外这种合成增加可能由NMDA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5.
海马缺血性损伤中谷氨酸Glu及其NMDA受体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缺氧促使谷氨酸(Glu)大量释放,过度激活受体NMDAR,介导兴奋性损伤作用,破坏脑神经元.兴奋性氨基酸及其受体过度激活所致的兴奋毒性作用可能是缺血缺氧脑损伤中的共同通路.海马的缺血缺氧损伤将导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6.
在离体灌注的牛蛙交感神经节上,氢化可的松一方面通过N受体介导,快速抑制B细胞的快尖奋性突触后电位,引起B细胞突触 传递的阻断。氢化可的松的又同时通过M受体介导,快速增强B细胞的慢兴奋性突触 后电位,提高B细胞的兴奋性,使重复放电增加。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临床常见病 ,并发胆红素脑病可致新生儿死亡 ,幸存者常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正确认识胆红素神经毒性发生机制 ,合理防治胆红素神经毒性 ,对于优生优育 ,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价值。近年来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氨基酸 (excitatoryaminoacids,EAA)神经递质及其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 Methyl D Aspartate ,NMDA)受体过度活化参与介导胆红素脑病发生[1] ,为进一步探讨胆红素脑病NMDA受体过度活化机制与防治措施 ,我们在既往成功制作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基础上[2…  相似文献   

18.
在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中,离子型的谷氨酸受体在突触后致密物内被组织到多蛋白信号复合体中,膜相关的鸟苷酸激酶蛋白家族在调节细胞内转运和突触在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定位中扮演重要角色[1],尤其是本家族的主要成员突触后致密度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95 protein,PSD-95)在组织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和它们的相关信号蛋白在兴奋性突触的突触后致密物中调节突触兴奋性的转运。  相似文献   

19.
文中报道了观察大鼠脊髓中度损伤(50g/cm)后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激动剂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灰质血流量(SCBF)、脊髓诱发电位(SPEP)和运动诱发电位(CMEP)的影响。结果发现NMDA明显加剧脊髓损伤(SCI)后脊髓缺血和脊髓上、下行传导功能障碍。表明在脊髓损伤基础上增加EAA可加剧脊髓组织的损害,进一步证实了EAA通过激活NMDA受体  相似文献   

20.
Ca2 + 作为细胞内一种重要的第二信使 ,参与神经细胞的一系列活动 ,对神经细胞的代谢和功能产生广泛的影响 ,细胞内钙超载被称为细胞损伤的“最后共同通路”。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含量最多的兴奋性氨基酸 ,有神经兴奋毒性 ,它作用于NMDA受体 ,引起钙内流 ,在神经细胞的继发性损害中谷氨酸释放占重要地位[1 ,2 ] 。PC12细胞是一种从鼠嗜铬细胞瘤分离的克隆细胞 ,因其在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 ,NGF)存在下 ,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皆类似于交感神经细胞 ,因而成为近年来神经科学工作者研究神经细胞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