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省不同宿主来源狂犬病病毒N基因分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测定浙江省不同宿主(人、鼬獾、犬)来源的狂犬病病毒街毒株N基因序列, 分析病毒遗传变异特征及其与流行的关系。方法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狂犬病病毒阳性标本N基因核苷酸序列,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基因序列和编码蛋白。结果 共获得浙江省2 个人源、5 个鼬獾源和11 个犬源狂犬病病毒街毒株N基因核苷酸序列, 18 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89.7%~100.0%和98.4%~100.0%, N蛋白一级结构上绝大部分为稳定区域, 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变异多为无义突变, 系统发育分析显示18 个街毒株均属于传统的基因1 型。结论 浙江省不同宿主来源狂犬病病毒的流行具有地域性特征, 同类宿主动物病毒株或来自同一县域/相邻县域的毒株在地理位置上最为近缘, 但人源株病毒更具有复杂性。浙江省狂犬病病毒街毒株的流行具有通过犬向鼬獾和人传播, 并在犬、鼬獾中跨区域循环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蝙蝠携带狂犬病病毒、寨卡病毒以及登革热病毒情况。方法 2014-2016年分别在广州市和湛江市部分地区采集蝙蝠,取其血清和脑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 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细胞培养分离检测所采标本中的狂犬病病毒、登革热病毒和寨卡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 采集蝙蝠共174只,分属2科3个种:果蝠科的犬蝠属(Cynopterus sphinx)33只、蝙蝠科的普通伏翼属(Pipistrellusabramus)9只及高头蝠属(Scotophiluskuhlii)132只。分别取得血清、脑组织各174份。在犬蝠脑标本中检出登革热病毒阳性1份,阳性率0.06%(1/174),寨卡病毒、狂犬病病毒均未检出。结论 广东两个地区的3种蝙蝠作为寨卡病毒、登革热病毒和狂犬病病毒宿主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RT-PCR方法对2009年宁波市狂犬病病毒分离株(NB0901)的N基因扩增并测序,了解宁波地区狂犬病病毒的流行特点。方法运用RT-PCR方法和序列测定方法获得NB0901株的N基因序列,并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与疫苗株(3aG和CNT-1)进行同源性比较,同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狂犬病病毒NB0901株与疫苗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在86.6%~90.1%和95.5%~98.8%之间。NB0901株N蛋白的抗原表位与疫苗株相比后发现在NⅠ和NⅡ抗原表位存在突变。而在Th细胞表位上,NB0901株与CNT-1株完全一致,与3aG株相比变异较大。进化结果表明NB0901株属于狂犬病病毒Ⅰ群中的A亚型。结论狂犬病病毒NB0901株和当前疫苗株虽同属于Ⅰ群,但是与疫苗株相比存在差异,从氨基酸序列水平上分析,CNT-1株较3aG株更能有效保护流行毒株感染。  相似文献   

4.
2007年湖南省犬只感染狂犬病病毒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湖南省犬狂犬病病毒感染状况,为防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湖南省14个市(州)的15个县(区)采集集市所售家犬脑组织,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标本狂犬病毒抗原,阳性者再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标本狂犬病毒核酸。结果共检测845份犬脑组织标本,犬只狂犬病病毒感染率为2.60%,其中茶陵县、湘乡市、邵阳县分别为12.90%、6.38%和19.35%,其他12个县未检出狂犬病病毒。雄性、雌性犬只感染率分别是2.94%和1.37%。放养、圈养犬只感染率分别是2.65%和0.00%;不同性别、不同养殖方式的犬只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2005、2006年相比,2007年湘潭、邵阳两市的犬只狂犬病病毒感染率上升显著。结论湖南省家犬狂犬病病毒感染率较高,需加强犬只管理和免疫,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定狂犬病病毒浙江株(鼬獾源和犬源)糖蛋白(GP)基因组全序列,从分子水平比较狂犬病病毒浙江株与其他地区代表性街毒株和疫苗株GP之间的差异.方法 乳鼠接种分离狂犬病病毒,RT-PCR反应测定狂犬病病毒浙江株GP基因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序列和编码蛋白的比较分析.结果测序获得浙江5株鼬獾源狂犬病病毒和9株犬源狂犬病病毒GP基因序列,全长1575个核苷酸,编码524个氨基酸.浙江病毒株与其他地区街毒株、疫苗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82.3%~99.9%和85.1%~99.8%之间,种系分析显示浙汀株均为基因1型,GP编码蛋白无重组,主要抗原位点未出现较大的变异.结论 对GP基因一级结构综合分析表明,在某些区域存在优势抗原表位的可能性较大,可能出现潜在的蛋白质抗原决定簇,浙江株GP基因变异较小,与国内其他地区流行的代表性街毒株相似,但高于其他疫苗株,在基因结构及种系进化关系上存在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2006年狂犬病病原学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湖南省狂犬病病毒的分布及来源,从病原学角度分析该省狂犬病疫情高发的原因.方法 采集湖南省人间狂犬病高、中、低疫区市售家犬脑组织及疑似病例、病犬标本,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和RT-PCR检测狂犬病病毒,RT-PCR阳性标本进行狂犬病病毒N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 结果 外观正常犬脑组织狂犬病病毒阳性率为2.78%,23株狂犬病病毒N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范围为88.8%~100.0%,表明主要足同义突变,病毒株在省内的分布无明显的地域性.系统发生树揭示狂犬病病毒在湖南省省内及与周边省份(贵州、湖北、广西)和其他省份(江苏、河南)间存在扩散循环传播.疑似病例的唾液、尿液、血液标本均未检出狂犬病病毒,皮肤标本检出1例阳性. 结论 湖南省内普遍存在狂犬病病毒感染犬只,省内与外省的病毒分离株有高度的亲缘关系,此为疫情高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湖南省狂犬病病毒的分布及来源,从病原学角度分析该省狂犬病疫情高发的原因.方法 采集湖南省人间狂犬病高、中、低疫区市售家犬脑组织及疑似病例、病犬标本,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和RT-PCR检测狂犬病病毒,RT-PCR阳性标本进行狂犬病病毒N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 结果 外观正常犬脑组织狂犬病病毒阳性率为2.78%,23株狂犬病病毒N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范围为88.8%~100.0%,表明主要足同义突变,病毒株在省内的分布无明显的地域性.系统发生树揭示狂犬病病毒在湖南省省内及与周边省份(贵州、湖北、广西)和其他省份(江苏、河南)间存在扩散循环传播.疑似病例的唾液、尿液、血液标本均未检出狂犬病病毒,皮肤标本检出1例阳性. 结论 湖南省内普遍存在狂犬病病毒感染犬只,省内与外省的病毒分离株有高度的亲缘关系,此为疫情高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毒(RV)引起的人和所有哺乳动物的急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宠物增多且缺乏相对有效的管理控制措施,狂犬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人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达100%,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以预防为主,狂犬病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狂犬病毒流行病学研究,对于阐明病毒的毒力变异和抗原飘移、了解病毒的宿主特异性和病毒系统发生的时空进程,对有效地防制狂犬病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狂犬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美国狂犬病防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Rabies)是一个致命的人兽共患病,也是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该疾病的主要症状是由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的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所引起,以进行性脑炎为主要特征,所有的哺乳动物被证实对该病毒易感。美国人非常喜欢饲养宠物(主要是犬)和在野外活动,而狂犬病毒多个变种在美国野生哺乳动物中存在的现状,也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比较严重的狂犬病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5-2016年河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检测状况,为河北省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6年河北省AFP病例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对脊灰病毒分离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VP1区基因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从665份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12株(1.80%)、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112株(16.84%)。与Sabin株相比,脊灰病毒VP1区核苷酸发生0个变异3株、1个变异6株、2个变异4株、3个变异2株、4个变异1株;在NPEV分离株中,7-8月份分离株数占47.2%。结论 2015-2016年河北省脊灰病毒分离株均为疫苗相关株,病毒核苷酸变异以低变异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5—2012年广西玉林市狂犬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及病毒N基因遗传变异特征,为狂犬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2012年在广西玉林市采集犬脑组织及临床诊断人狂犬病病例的唾液进行病原学检测,检测阳性标本进行N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同源性比较和种系发生分析。结果共采集、检测外观健康犬脑组织728份、临床诊断人狂犬病病例唾液33份,RT-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96%(7/728)和51.52%(17/33)。获得5条犬源、6条人源狂犬病病毒株N基因全序列。该11条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7%~100.0%,与广西以往分离株GX01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4.5%~98.4%,与疫苗株CTN株的同源性为94.6%~99.7%。进化树分析显示,犬源株和人源株病毒N基因亲缘进化关系很近,处于同一分支,都属于基因Ⅰ型狂犬病病毒。结论从病原学和病毒分子水平证实玉林市外观健康犬携带狂犬病毒及17例临床诊断病例为确诊病例,其病原为狂犬病病毒基因I型,阳性带毒犬的流动是造成本病传播和扩散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该地区疫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保山市人间狂犬病调查及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云南省保山市发生2例狂犬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根据病原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可能的传染来源.方法 采用狂犬病个案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狂犬病死者脑组织标本,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DFA)检测狂犬病病毒抗原,用RT-PCR法检测狂犬病病毒核酸,测定狂犬病病毒P、M和N基因全序列并根据其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树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7月保山市隆阳区发生1例人间狂犬病,2007年4月腾冲县发生1例狂犬病.2例患者犬伤暴露程度均为Ⅲ度.2例死亡病例均采集到脑组织(编号为CYN0601H和CYN0701H),经DFA和RT-PCR两种实验室方法检测确诊为狂犬病病毒阳性.CYN0601H和CYN0701H与国内外狂犬病病毒的P、M和N基因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CYN0601H和CYN0701H与泰国分离株的同源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显示,2株病毒标本亲缘关系很近,同属于狂犬病病毒基因1型,且与泰国病毒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从病原学和病毒分子水平证实云南省保山市2例患者均为狂犬病,保山市狂犬病病毒流行株可能为境外传人,应加强云南省边境地区狂犬病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Rabies)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病死率极高,接近100%。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病毒易感,犬类是本病的主要宿主,在传播狂犬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本文就犬只携带狂犬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当人被疯狗或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狗咬伤感染狂犬病病毒后,生命将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为确保人的生命安全。只要被狗咬(抓)伤或舔过原有的伤口,就应注射狂犬病疫苗,而且注射狂犬病疫苗是没有任何禁忌证的,孕妇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HIV-1基因分型及其流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变异是HIV-1的主要特征。HIV在病毒分类中属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组,由于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其基因有很高的变异特征:逆转录酶(RT)将病毒RNA转为cDNA时表现出很高的易错倾向,其复制时,不能及时切除错误引入的核苷酸,由RT导致的核苷酸替换约为每个基因组每复制一代产生一个突变;病毒快速地复制,估计每天一个HIV感染者要产生并清除100亿个病毒颗粒;宿主的免疫选择作用,在宿主免疫压力作用下,  相似文献   

16.
《江苏卫生保健》2010,(2):56-56
近日,卫生部下发《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要求狂犬病高暴露风险者进行暴露前免疫。 所谓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专家表示,从事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接触狂犬病病人的人员、兽医等人群,接触狂犬病病毒的几率较大,因此,即使未发生暴露,也应进行免疫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镇江市犬狂犬病病毒感染状况,为防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12月和2009年3月,分别在镇江市的丹阳市、丹徒区,选择本地群众所豢养的外观健康家犬52只,采取犬脑组织,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狂犬病病毒抗原。[结果]检测52份犬脑组织标本,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的6份,感染率为11.54%,其中丹阳市、丹徒区感染率分别为6.67%、18.18%(P〉0.05),雄性、雌性犬只感染率分别为12.00%、11.11%(P〉0.05)。[结论]镇江市家犬狂犬病病毒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杨振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6,7(3):238-240,F0003
人类在近些年中不断地发现一些新的病毒传染病,其中发现新的病毒致病原近40余种。目前,将已知病毒分为233个属,其中204个属归类于64个科,另29个尚未归类,此外,还增加了亚病毒(subvirus)与未分类的病毒。64科的病毒分为DNA病毒(包括DNA逆转录病毒)和RNA病毒(包括RNA逆转录病毒)两大类。亚病毒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又可分为类病毒(viriod)、卫星病毒(sate]lite virus,SV)和朊病毒(priori)。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TT病毒(TTV)分离株基因组结构特点及其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中感染情况。方法:对49株TTV相关病毒全基因组结构进行分子进化树分析,比较从我国分离的3株TTV全基因结构与原型株的同源性,并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nPCR)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血清中TTV DNA进行检测。结果:3株TTV分离株基因组全长为3739bp,有2个读码框架(ORFs),ORF1编码770个氨基酸,位于589-2901核苷酸;ORF2编码202个氨基酸,位于107-715核苷酸。与TTV原型株TA278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6%-96%,ORF1氨基酸同源性为88%-97%,ORF2氨基酸同源性为79%-96%。全基因组序列分子进化树分析表明,从我国分离的3株TTV属于原型组。在18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中,检出TTV DNA阳性40例,阳性率为22.2%。在甲-戊型肝炎、非甲、戊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和正常人中,TTV DNA流行率分别为24.2%(29/120),18.3%(11/60),17.8%(106/595)和19.8%(19/96),4组无显性差异。结论:从我国分离的3株TTV的全基因结构特点与原型株相似,各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正常人群TTV DNA流行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陕西省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株(mumpsvirus,MuV)的基因型别。方法采集腮腺炎病人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对分离到的MuV小疏水蛋白(smallhydrophobicprotein,SH)基因316个核苷酸片段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e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分型。结果从47份腮腺炎病人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10株,分离率为21.3%,其中5株为F基因型,5株为G基因型。结论F基因型、G基因型两种腮腺炎病毒在陕西省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