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种理想的包皮环切术后伤口加压包扎方法。方法:选择在我院外科小手术室行包皮环切手术患者250例,在均衡的条件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5例,对照组是在包皮环切术后伤口外层使用胶布加压包扎,观察组是在包皮环切术后伤口外层使用弹力网套加压包扎,观察2组患者在手术后伤口出现包皮系带水肿、龟头瘀血、包皮皮下瘀血、切口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后伤口出现包皮系带水肿、龟头瘀血、包皮皮下瘀血、切口裂开作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包皮环切术后伤口外层使用弹力网套加压包扎,可明显减少包皮系带水肿、龟头瘀血、包皮皮下瘀血、切口裂开的发生,伤口换药时疼痛轻,减轻病人的痛苦,易被患者接受。护理操作方便,减轻工作量,明显优胜于传统的外层使用胶布加压包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向淑霖 《华夏医学》2012,25(6):873-875
目的:探讨不同局部麻醉药对包皮环切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包皮环切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在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上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盐酸利多卡因较盐酸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效果好,更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有利于术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交叉压条缝合法在包皮环切术后减轻拆线痛苦中的作用。方法 将 318例包皮环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直接缝合法 112例和B组交叉压条缝合法 2 0 6例。对两组术后拆线所用的时间长短及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术后A组拆线时疼痛VAS评分为 7.5 0± 2 .10 ,所需时间为 2 0 .0± 2 .5min ;B组拆线时疼痛VAS评分为2 .6 6± 3.6 8,所需时间为 3.0± 0 .8min。两组两项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交叉压条缝合法在包皮环切术中应用能有效缩短拆线所需时间 ,减轻拆线痛苦。可以在包皮环切术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止痛药配合人性化护理对商环包皮环切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进行商环包皮环切术的患者22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4例)和对照组(1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前护理,实验组采用术前121服止痛药并配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对疼痛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术后24h内未出现剧烈疼痛患者,而对照组有31例出现剧烈疼痛甚至晕倒,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术前口服止痛药并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商环包皮环切术患者术后的疼痛,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种理想的包皮环切术后伤口护理包扎方法.方法:将203例患者按手术日期单双号分为实验组105例,对照组98例.实验组常规包皮环切术后,伤口立即用医用伤口护理膜喷洒伤口,喷药后停留片刻,然后用弹性纱布外包扎两圈,接口处缝线固定.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方法处理伤口.比较两组术后伤口包扎的舒适度、术后疼痛、换药时是否有出血、伤口是否有血肿、切口愈合情况等.结果:实验组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出血人数、伤口血肿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切口甲级愈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伤口护理方法能使术后换药时伤口与纱布不沾连、不损伤、不出血、不疼痛、弹性包扎固定不脱落,能适用男性的生理特点,增加患者术后舒适度,减轻患者术后痛苦,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一次性包皮环切固定器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男科就诊的包皮过长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固定器术式,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术式,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评分、包皮水肿评分、愈合时间及脱线/脱钉时间、满意度评分、术后包皮血肿、术后伤口开裂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7 d,观察组伤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包皮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脱线/脱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恢复进程满意度评分、包皮外观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术后包皮血肿1例(2.0%);对照组发生术后包皮血肿2例(4.0%),术后伤口开裂3例(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一次性包皮环切固定器术式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痛苦小、伤口美观、患者满意度高、价廉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紫草油纱在包皮环切器行包皮环切术后切口裂开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40例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包皮环切器行包皮环切术后切口裂开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常规换药+紫草油纱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伤口平均愈合的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伤口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创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伤口平均愈合的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伤口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创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换药+紫草油纱治疗包皮环切器行包皮环切术后切口裂开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一种包皮环切后切口缝合的方法,以减轻拆线时患者的痛苦.方法 凡士林油纱条上缝线的交叉打结法,切口愈合后只需剪断油纱条上面的结扎线即可顺利拆除切口缝线.结果 150例患者顺利拆除切口缝线,拆线时较传统缝合方法明显减轻了患者疼痛,且拆线所需时间缩短,切口愈合良好.结论 包皮环切术切口缝合法对减轻拆线时患者的痛苦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管莺 《中外健康文摘》2012,(33):221-222
目的探讨洁阴洗剂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的应用疗效观察,可有效加速创面修复,减少疼痛,促进愈合.方法将包皮环切术后的40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术后采用洁阴洗剂浸泡切口处,对照组未采用,观察两组疗效.结论在包皮环切术后应用洁阴洗剂,可减轻疼痛,减少水肿、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QQ群延续护理对门诊缝合器包皮环切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120例行缝合器包皮环切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门诊包皮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QQ群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切口疼痛持续时间、并发症及脱钉时间的差异。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切口Ⅱ级以上疼痛持续时间、缝钉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水肿、裂开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QQ群延续护理,可增强缝合器包皮环切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及管理能力,减轻患者的心理焦虑、疼痛感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模式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包皮环切术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恐惧情况、手术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除恐惧1级外,观察组恐惧情况、手术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程护理模式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可以缓解患儿恐惧和紧张情绪,减轻患儿疼痛感,保障包皮环切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应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的儿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商环包皮环切术100例,按门诊单双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0例.护理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未采取护理.比较两组术中术后24h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伤口愈合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低、伤口愈合时间短且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应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的儿童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参与骨科伤口换药的做法和成效。方法将108例术后需要换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6例,2组患者手术后均按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换药护士换药,直至伤口拆线;对照组术后按常规由管床医生换药直至伤口拆线。比较2组患者术后切口良好愈合率、换药时疼痛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良好愈合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换药时疼痛明显减轻,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介入换药有利于患者术后伤口的管理,能够减少并发症,减轻医生负担,提高护士对专科疾病全程护理及围术期护理管理水平,提升专科护士专业价值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应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的儿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商环包皮环切术100例,按门诊单双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0例。护理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未采取护理。比较两组术中术后24h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伤口愈合情况及满意度。结果护理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低、伤口愈合时间短且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应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的儿童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手术切口在包皮环切术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包皮环切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包皮环切术后的手术切口,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方法即凡士林油条环形包扎处理包皮环切术后的手术切口.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d临床症状比对照组明显减轻,第7d切口愈合情况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包皮环切术后切口,有效地促进了切口的愈合,且方法简便易于患者及家属掌握、操作,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吻合器包皮环切术后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包皮环切吻合器包皮环切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术后给予基础护理、伤口护理、心理护理等多项精心护理措施,出现包皮水肿9例,发生率为20.45%,分别于5~7d自行消退,均有不同程度疼痛,无术口感染.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于10-16d愈合,愈合良好.结论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仍不可避免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精心、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手术切口在包皮环切术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包皮环切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包皮环切术后的手术切口,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方法即凡士林油条环形包扎处理包皮环切术后的手术切口。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d临床症状比对照组明显减轻,第7d切口愈合情况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包皮环切术后切口,有效地促进了切口的愈合,且方法简便易于患者及家属掌握、操作,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良式一次性吸氧面罩在小儿包皮环切(套)术后切口保护方面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45例包皮环切(套)术后小儿应用改良式吸氧面罩(观察组)进行护理,另通过对45例包皮环切(套)术后小儿单纯采用以往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小儿在包皮环切(套)术后的感染率、疼痛感(疼痛程度采用口述分级评分法VRSS测量)、舒适度的差异.结果 通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护理,两组患儿在术后出血量、感染发生率以及愈合时间方面均无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在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采用改良式一次性吸氧面罩对小儿包皮环切(套)术后进行护理,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更可减少疼痛,增加小儿舒适度.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出血的机率,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在包皮环切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泌尿外科门诊接受包皮环切术的23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116)和观察组( n=116)。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水肿程度、水肿时间及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有助于包皮环切术后切口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用雾化面罩应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护理,以减轻患儿疼痛,增加舒适度。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小儿包皮过长、包茎患者,均行包皮环切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术后护理采用传统无菌凡士林纱条,外加无菌纱布包扎;观察组术后在常规包扎后应用无菌医用雾化面罩遮盖术口部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疼痛感(疼痛程度采用国际Mecill疼痛回答法分析)、局部渗液、水肿、活动度及舒适度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术后多发生渗液,粘连情况,感觉不适,活动不便;两组术后局部水肿、术后感染、出血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感明显降低,舒适度增加,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应用雾化面罩能有效减轻疼痛,防止创面粘连、摩擦,增加舒适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