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摘要】目的:基于定量CT(QCT)探讨肝硬化患者中肌少症、腰椎骨密度(BMD)和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将2019年7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诊断为肝硬化的163例患者(肝硬化组)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纳入本研究。所有被试者行腹部CT平扫。采用QCT Pro软件测量在每例受试者L3椎体水平骨骼肌面积(SMA-L3)、腰椎BMD、肝脏脂肪分数(Fat%-QCT)。根据Child-Pugh评分,将肝硬化患者分为Child-Pugh A级、B级和C级三组。L3椎体水平骨骼肌指数(SMI-L3)为SMA-L3/身高2。根据男性患者SMI-L3<50cm2/m2,女性患者SMI-L3<39cm2/m2将肝硬化患者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结果:肝硬化组SMI-L3及腰椎BMD均低于对照组(P<0.05),Fat%-QCT高于对照组(P<0.001)。Child-Pugh A、B、C级肝硬化患者肌少症发生率逐渐增加(P<0.05),C级患者的Fat%-QCT高于A级和B级(P<0.001)。肝硬化患者肌少症组的年龄高于非肌少症组,腰椎BMD低于非肌少症组(P<0.001)。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及合并肌少症是肝硬化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随着肝功能的下降,肝硬化患者肌少症发生率和肝脏脂肪含量逐渐增高;肝硬化伴肌少症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联合辅助治疗前后的定量CT(QCT)身体组分参数的变化在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平均年龄(49.69±9.72)岁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前和辅助治疗后分别进行QCT扫描,并测量治疗前后两次的QCT参数,包括L1、L2椎体水平骨密度(BMD)和L3椎体水平总肌肉面积(TMA)、皮下脂肪面积(SFA)、内脏脂肪面积(VFA)、总脂肪面积(TFA)。将QCT扫描时间间隔标准化为365天,计算所有参数治疗前后的变化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参数预测效能并计算最佳截断点。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参数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前后ΔBMD、ΔSFA、ΔVFA、ΔTFA、ΔTMA分别为-20.47%,9.26%,22.17%,18.51%和-2.81%;单因素分析显示,ΔSFA、ΔVFA及ΔTFA是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ΔVFA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ΔVFA与接受手术联合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QCT身体组分分析在乳腺癌的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NAC)前后身体组分变化对乳腺癌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选取行NAC联合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女性病人85例,平均年龄(52.51±3.47)岁。均于NAC前后行定量CT(QCT)扫描,测量并记录QCT参数,包括L1、L2水平的骨密度(BMD),L3水平的椎旁肌肉面积(MA)、皮下脂肪面积(SFA)、内脏脂肪面积(VFA),计算NAC前后上述参数的变化,并根据其变化值的中位数将病人分为参数变化≤中位数组、参数变化>中位数组。记录病人术后腋窝日引流量、腋窝引流管拔管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感染)。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NAC前后QCT参数以及各2组(按各参数变化的中位数而分成的2组)间术后资料的差异。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2名医师所测量数据的一致性。 结果 NAC后MA、SFA和VFA均小于NAC前(均P<0.05)。MA变化≤3.6%的病人术后腋窝日引流量、拔管时间以及皮下积液和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均低于MA变化>3.6%的病人(均P<0.05)。其余各参数变化2组间术后资料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名医师测量NAC前后BMD和MA的一致性均较好(均ICC>0.75)。 结论 NAC后肌肉的减少不利于乳腺癌病人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定量CT(QCT)探讨胸部常规kVp平扫和腹部能谱GSI平扫下椎体CT值用于机会性筛查骨质疏松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接受胸腹部平扫的患者431例,胸部CT扫描采用常规120 kVp,腹部扫描采用能谱(GSI)模式。对胸腹部扫描重叠的T11~L1椎体进行分析。使用QCT骨密度测量工作站测得胸部常规120 kVp下T11~L1椎体的骨密度(BMD),同时分别测量胸部120 kVp与腹部GSI扫描70 keV单能量下T11~L1椎体的CT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数据测量的一致性,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椎体BMD值与CT值之间的相关性。不同椎体间CT值差异采用Friedman秩和检验。参考QCT诊断标准,将椎体分为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和骨量正常组,采用Kruskal-Wallis比较三组间及组内CT值差异。组内120 kVp-CT值和GSI-CT值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T11~L1椎体BMD均值行骨质状态判定,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椎体CT值评估骨质状态的诊断效能。结果:椎体BMD与120 kVp-CT值和GSI-CT值均呈正相关(r=0....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MSCT定量测量腰背部肌肉面积的可重复性,分析不同椎体层面腰大肌面积有无差异。方法:随机选取行腹部MSCT检查的 30 例(男15例,女15例) 患者为测量对象,定量测量T12椎弓根层面椎旁肌及L3横突层面、L4椎体上缘、L4椎体下缘层面的腰大肌面积。所有测量均由2位经严格培训的放射医师独立进行。分别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配对t检验评价2位不同测量者间及同一测量者不同时间测量值的重复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T12椎弓根层面椎旁肌面积与不同椎体层面腰大肌面积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层面腰大肌面积的差异。结果:测量者1各层面腰背部肌肉面积测量值分别为(32.44±10.05)cm2(T12)、(17.75±6.90)cm2(L3)、(23.04±8.74)cm2(L4椎体上缘)、(25.82±9.19)cm2(L4椎体下缘);测量者2各层面腰背部肌肉面积第1次测量值分别为(32.40±10.11)cm2(T12)、(17.47±6.89)cm2(L3)、(22.78±8.59)cm2(L4椎体上缘)、(25.74±9.17)cm2(L4椎体下缘);两位测量者测量值的一致性很好(ICC>0.9)。测量者2各层面腰背部肌肉面积第2次测量值分别为(32.43±10.09)cm2(T12)、(17.32±6.77)cm2(L3)、(22.85±8.71)cm2(L4椎体上缘)、(25.71±9.07)cm2(L4椎体下缘);测量者2前后两次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2椎弓根层面椎旁肌面积[3次测量平均值为(32.43±9.97)cm2]与L3横突层面、L4上缘、L4下缘层面腰大肌面积[3次测量平均值分别为(17.51±6.78)cm2、(22.89±8.59)cm2、(25.76±9.04)cm2)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P<0.0001)。L3横突、L4上缘、L4下缘层面腰大肌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6,P=0.001)。结论:MSCT测量腰背部肌肉面积重复性好,可常规应用于临床。不同层面腰大肌面积的参考值不能替换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定量CT技术(QCT),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腰椎骨密度(BMD)与体成分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弋矶山医院2014年7月-2022年8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106例,使用QCT测量患者的L1、L2的BMD,L3中心层面的体成分信息,包括内脏脂肪(VAT)、皮下脂肪(SAT)、总脂肪(TAT)、腰3水平横断面肌肉面积(L3-SMA),腰3水平肌肉内的脂肪含量(L3-IMAT),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长及血液生化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HD患者腰椎BMD与各指标的相关性。依据BMD测量结果,将106例MHD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n=61)及骨量异常组(n=45),比较两组间体成分及各个临床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106名MHD患者中57.55%(61例)骨量正常,42.45%(45例)骨量异常,其中26.41%(28例)骨量减少,16.04%(17例)骨质疏松。骨量异常组的年龄、TC、LDL-C、P、VAT、SAT、TAT、L3-SMA及L3-IMAT均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定量CT(QCT)体模对本地区正常绝经后女性椎体骨矿密度(BMD)的测量,探讨QCT体模对BMD测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分别采用2000QCT与QCT3000两种体模及相同的扫描参数,对绝经后1-27年(平均15年)的正常受检者116人行T12-L2椎体QCT骨密度测定。(1)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QCT体模测量的椎体BMD值、T值、Z值的统计学差异,并分别计算出95%的可信区间作为正常值的参考;(2)对两种QCT体模椎体的BMD值、T值、Z值按年龄进行分组,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较两体模各组椎体的BMD值、T值、Z值,并通过SNK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2000QCT体模BMD值、Z值的均值明显高于QCT3000,而T值的均值则0.05)。结论QCT体模及其软件系统对QCT测量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其他许多因素对QCT测量也存在影响,当使用其结果对骨质疏松症(OP)进行诊断和治疗时,要结合当地该人群及该体模的正常值标准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L2~L4椎体的骨密度变化趋势,并比较定量CT(QCT)与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结果的差异。资料与方法从多中心合作数据库中选择11443名志愿者数据进行L2~L4椎体骨密度(BMD)分析,其中11081名志愿者选用DXA检测椎体BMD值,男性2158名,女性8923名;362名志愿者选用QCT检测椎体中间松质骨BMD值,男性170名,女性192名,比较二者测量各腰椎BMD的差异。结果 DXA测量椎体间BM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F=74.450,P<0.05;女性:F=605.388,P<0.05),从L2~L4呈增加趋势;QCT测量椎体间B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F=1.291,P>0.05;女性:F=1.653,P>0.05)。结论 QCT是真正意义上的体积骨密度测量技术,能更准确地测量骨密度。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研究胸椎定量CT(QCT)和双能X线吸收检测仪(DXA)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差异,以及胸椎QCT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 2020年8月~2021年8月同时行胸部CT与腰椎及髋关节DXA检测的绝经后女性192例,获取胸7-9椎体QCT及腰1-4椎体和左髋关节DXA的BMD和T值,结合文献以胸7-9椎体QCT的平均BMD 90mg/cm3和136mg/cm3作为判定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阈值,比较胸椎QCT和双能DXA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的差异并评估BMI对腰椎DXA的BMD及T值和胸椎QCT的BMD的影响。结果:192例绝经期女性的平均年龄为64.79岁,胸椎QCT对绝经后女性骨量减少以及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同腰椎DXA对其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QCT和DXA完全符合者100例(52.08%),不符合者92例(47.92%),其中80例(41.67%)在DXA被低估;不同BMI对腰椎DXA的BMD及T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胸椎QCT的BM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椎QCT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优于双能DXA,胸部 CT 检查联合胸椎QCT获得胸椎BMD可指导绝经后女性进行骨质疏松的筛查,在绝经后女性人群中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MRI多回波M-Dixon quant技术和T2-mapping技术鉴别抗肌萎缩蛋白病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抗肌萎缩蛋白病患儿共75例,其中杜氏肌营养不良(DMD)50例,贝氏肌营养不良症(BMD)25例。所有受试对象均进行大腿肌肉T1WI-Dixon、多回波M-Dixon quant和T2-mapping成像,并测量右侧大腿14块肌肉(臀大肌、阔筋膜张肌、股外侧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股直肌、缝匠肌、长收肌、大收肌、股薄肌、半膜肌、半腱肌、股二头肌长头、股二头肌短头)的FF值、T2值。采用两独立样本比较的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DMD组和BMD组各肌肉FF值、T2值及14块肌肉平均FF值、T2值的差异,并绘制14块肌肉平均FF值、T2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评估曲线对DMD和BMD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①DMD组以臀大肌FF值最高,其次是大收肌、股四头肌,以股薄肌、缝匠肌及长收肌最低;BMD组以臀大肌FF值最高,其次是股内侧肌,以股薄肌、长收肌最低。②DMD组以臀大肌T2值最高,其次是大收肌、股四头肌,以股薄肌、半腱肌最低;BMD组以臀大肌T2值最高,其次是股内侧肌,以股薄肌、半腱肌最低。③除缝匠肌及长收肌以外(P>0.05),DMD组其余12块肌肉FF值、14块肌肉平均FF值均高于BM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D组各肌肉T2值及14块肌肉平均T2值均高于BM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4块肌肉平均FF值、T2值鉴别DMD组与BMD组的AUC分别为0.709(0.591~0.828)、0.924(0.857~0.992),以14块肌肉平均T2值的鉴别二者效能最高,最佳临界值为41.55ms,灵敏度86%,特异度88%。结论:多回波M-Dixon quant技术和T2-mapping技术均可高效的鉴别抗肌萎缩蛋白病患儿,基于T2-mapping技术的肌肉T2值测量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受检者椎体内不同感兴趣区(ROI)腰椎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结果的差异,以提高其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资料与方法对206例受检者进行腰椎检查(99例经GE64排螺旋CT扫描,107例经东芝16排螺旋CT扫描),获取扫描数据,通过Mindways QCT PRO工作站进行分析处理,使用软件的3D测量模式进行测量,ROI分别放在每个椎体的上、中、下1/3部位,分别测量L1~L3椎体上、中、下3个部位松质骨骨密度(BMD)。结果 L1~L3椎体上、中、下平均BMD分别为(116.75±47.73)mg/cm3、(126.37±47.63)mg/cm3和(123.77±52.67)mg/cm3,椎体内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内各部分骨密度相差<8%。结论腰椎椎体内BMD存在区域性差异,QCT BMD测量时应选择相同的感兴趣区以减少误差,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CT定量测量探讨L4椎体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LS)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单节段L4椎体DLS患者(DLS组)及同期86例无DLS患者(对照组)的临床基线资料及CT定量测量资料。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单节段L4椎体DLS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独立影响因素预测L4椎体DLS的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L4椎体CT值、椎旁肌总面积(TPSMA)、椎旁肌平均密度、低质量椎旁肌平均密度、椎旁肌脂肪面积、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低质量腰大肌面积、关节突关节角(FJA)和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椎旁肌脂肪面积、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FJA与L4椎体滑脱程度呈显著性正相关(P均<0.05),而L4椎体CT值、TPSMA、椎旁肌平均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和不对称回波迭代分解水和脂肪成像(IDEAL-IQ)技术定量评估中老年志愿者大腿肌肉脂肪含量的价值及其与肌力的相关性。方法 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间, 前瞻性招募30名年龄为45~70岁的志愿者, 男15名、女15名, 年龄52.5(49.0, 56.3)岁。所有受试者均接受MR扫描, 包括左侧大腿中段横断面T1WI、IDEAL-IQ序列和冠状面T2WI, 勾画左侧大腿中段伸肌群(股四头肌)及屈肌群(腘绳肌)感兴趣区, 获得肌肉横截面积(CSA)、骨骼肌指数(SMI)、肌间脂肪分数(FF)和肌内FF。此外, 选取60°/s、180°/s的角速度对所有受试者左膝关节进行等速肌力测试, 获得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PT)及总功(TW)。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比较不同性别、肌群间CSA、SMI、肌间FF、肌内FF、PT、TW的差异。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法评估大腿肌肉CSA、SMI、肌间FF、肌内FF与PT、TW的相关性。结果男性大腿CSA、PT、TW高于女性(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体氢质子MR波谱(^1H MRS)测量值与双能X线(DXA)及定量CT(QCT)所测骨密度(BMD)值的相关性。方法152名[30-80岁,平均(58±14)岁]女性志愿者分别进行以下检查:胸腰椎侧位(T4-L4)X线平片,并采用Genant半定量法对其进行评阅。腰椎(L2-4)用DXA及QCT进行BMD测量。腰椎常规行矢状面T2WI、T1WI和横轴面T2WI。MR常规扫描结束后采用单体素点解析波谱(PRESS)序列对L2-4椎体进行波谱采集,相应谱线采用SAGE 7.0软件分析,并计算脂水比(LWR)、脂肪比(FF%)及水峰、脂峰线宽(LW)等相关椎体MRS定量指标。结果FF%、LWR随年龄增加逐步增大;平均LWR(2.71)与DXA、QCT所测平均BMD值(分别为1.038g/cm^2和104.2mg/cm^3)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477、-0.769,P值均〈0.01)。水峰LW随年龄增加呈逐渐变窄趋势,其同DXA、QCT测量的BMD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439、0.712,P值均〈0.01)。脂峰线宽无明显变化趋势,且同DXA、QCT所测BMD无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183、-0.199,P值均〉0.05)。结论MRS可在常规腰椎MR基础上无创性评估椎体骨髓状况,进而来评估骨髓的变化对于骨量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双能量CT(DECT)虚拟去钙(VNCa)技术定量评价骨质疏松症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纳入55例慢性腰腿痛病人,其中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龄(49.8±12.1)岁。所有病人均行腰椎DECT扫描并采集定量CT(QCT)数据。通过修改双能量分析软件中虚拟平扫的配置文件,定量测量对比剂CT值(CM)、常规CT值(rCT)、钙浓度(CaD)及脂肪分数(FF);利用QCT pro定量分析系统测量椎体的骨密度(BMD)。依据金标准BMD< 80 mg/cm3,将纳入的全部椎体(318个)分为骨质疏松组(OP,87个)和非骨质疏松组(NOP,231个)。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2名医师测量数据结果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DECT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BMD与DECT定量参数的相关性,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由该模型计算得到的BMD表示为回归BMD(rBMD),得出决定系数r2和rBMD的方程。以QCT的BMD值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BMD、CM、CaD、FF的诊断效能。 结果 2名医生测量BMD和DECT定量参数的一致性较好(均ICC>0.75)。OP组的CM、rCT、CaD均低于NOP组,而FF高于NOP组(均P<0.05)。CM、rCT、CaD、FF值与BMD均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885、0.947、0.877、-0.492,均P<0.05)。将CM、CaD、FF纳入回归模型计算得出:r2=0.915,rBMD=54.82-0.19×CM+20.03×CaD-1.24×FF。当rBMD的阈值为81.94 mg/cm3时诊断效能最高,其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90.04%、91.95%、0.966(0.940~0.983)。 结论 DECT的VNCa技术可作为一种BMD测量的补充方法,从骨矿物质及脂肪含量方面定量评价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定量CT测量,评估受试者注射碘对比剂前后骨密度(BMD)的变化,分析碘对比剂对BMD测量的影响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行腹部CT检查的138例患者影像资料,采用QCT测量腰1~腰3椎体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的BMD值,计算3个椎体各期相平均BMD及增强前后BMD...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胸部CT与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一站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腰椎CT(250mA)和低剂量胸部CT(80mA)两组扫描参数对欧洲脊柱体模(ESP)重复扫描10次,QCT测量ESP椎体骨密度、计算准确度误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搜集既行低剂量胸部CT、又因其他原因行腰椎CT 的40例患者,两次扫描间隔不超过1个月,QCT测量T12~L2椎体骨密度并分析结果。一组360例无症状体检者T12~L2椎体骨密度资料,分析T12/L1椎体骨密度均值与L1/L2椎体骨密度均值间相关性、并比较筛查法(依据T12/L1椎体骨密度均值)与推荐法(依据T12/L1椎体骨密度均值)评估骨密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250mA和80mA两组间ESP “L1、L2、L3”椎体骨密度准确度误差及40例患者T12、L1、L2椎体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60例无症状体检者T12/L1与L1/L2椎体骨密度均值分别为157.104±33.480、153.352±33.299,二者具有明显相关性(r=0.988,P<0. 05)。筛查法与推荐法评估骨密度诊断结果一致性好(Kappa=0.747,P<0. 05)。结论:低剂量胸部CT与QCT一站式扫描,能同时满足肺筛查和评估骨密度需求,并且能降低辐射剂量、节约医疗成本及患者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TI评估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DMD)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28例DMD患儿均行大腿肌肉常规MRI和DTI检查,测量右侧大腿14块肌肉(臀大肌、阔筋膜张肌、股外侧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股直肌、缝匠肌、长收肌、大收肌、股薄肌、半膜肌、半腱肌、股二头肌长头、股二头肌短头)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ADC值。根据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FM)评价患儿运动功能,并分析各肌肉FA值、ADC值和14块肌肉平均FA值、ADC值与MFM总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除缝匠肌、股薄肌、半膜肌及半腱肌外,其余肌肉FA值与MFM总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ADC值与MFM总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FA值以臀大肌相关性最高(r=-0.587),ADC值以股外侧肌相关性最高(r=0.470)。14块肌肉平均FA值与MFM总评分呈负相关(r=-0.539,P<0.05),平均ADC值与MFM总评分呈正相关(r=0.478,P<0.05)。结论:DTI可用于量化和客观分析DMD患儿的临床严重程度。臀大肌FA值与MFM总评分相关性最高,提示臀大肌FA值测...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采用魔镜(MRI mDIXON-Quant)成像技术,探讨臀肌肌群及髂腰肌脂肪分布情况与其相应止点股骨骨髓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的相关性,并分析各分区PDFF值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招募年龄20~80岁受试者,进行左侧股骨近端常规MRI及mDIXON-Quant成像检查,符合纳入标准者共576例。分别测量臀肌肌群、髂腰肌、大转子、小转子及臀肌粗隆的PDFF值,观察臀肌肌群及髂腰肌PDFF值与其相应止点骨髓PDFF值的相关性,评价受试者性别、年龄及BMI与不同测量部位PDFF值的相关性。结果:在评估的肌肉亚区方面,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和髂腰肌的PDFF值分别为15.35%、10.99%、9.75%、7.79%,臀大肌PDFF值要显著大于臀中肌和臀小肌(P<0.05)。此外,女性受试者臀小肌及髂腰肌的PDFF值均显著大于男性受试者(8.47% vs 8.27%、7.93% vs 7.21%,P<0.05)。评估的骨髓亚区方面大转子、小转子及臀肌粗隆的PDFF值分别为94.79%、77.60%、73.60%,大转子的PDFF值要显著大于小转子和臀肌粗隆(P<0.05),且男性受试者大转子和小转子的骨髓PDFF值均显著大于女性受试者(95.32% vs 94.84%、80.33% vs 76.33%,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上述各肌肉和股骨近端各分区骨髓PDFF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0.433、0.465、0.385、0.212、0.199、0.336、0.183,P<0.05)。男性受试者中,臀中肌与大转子、臀小肌与大转子、髂腰肌与小转子的PDFF值均存在显著相关性(r=0.386、0.353、0.202,P<0.05)。女性受试者中臀中肌与大转子、臀小肌与大转子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r=0.309、0.258,P<0.05)。结论:臀肌肌群及髂腰肌脂肪浸润程度与其相应止点股骨骨髓脂肪沉积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肌肉及骨髓脂肪浸润程度与年龄及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得椎体中层最大内切圆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为标准,探讨QCT和宝石能谱CT不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选择对骨密度测量的影响。方法 对81例受检患者行腰椎QCT扫描及宝石能谱CT扫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分别测量L2、L3椎体骨密度(BMD)。QCT和能谱CT感兴趣区分别放置在椎体上层最大内切圆(maximum inscribed circle of upper layer,MICU)和中层最大内切圆(maximum inscribed circle of middle layer,MICM)共2个位置; GSI感兴趣区分别放置在椎体上层(upper layer,U)、中层(middle layer,M)、下层(down layer,D)的右侧(right,R)、中间(middle,M)、左侧(left,L)共9个位置。采用方差分析法评估各椎体不同ROI测量BMD的差异;采用皮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