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东平县胚胎停育患者在生活和工作中接触环境的危险因素及孕妇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胚胎停育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寻找预防和降低稽留流产发生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于2009年7月1日—2010年7月1日东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胚胎停育住院者170例作为本研究的病例组,仔细了解个人基本情况、环境中接触到的可疑的危险因素、生殖保健知识、婚检等情况,并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对稽留流产患者170例和同期人工流产的孕妇88例的宫颈分泌物和妊娠产物同时进行CT、UU的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工作场所、家庭通风情况,孕早期使用手机、电脑的时间,月经量,孕前、孕期获得生殖保健服务,与胚胎停育的发生有关。胚胎停育组和人工流产组宫颈分泌物标本及妊娠产物标本CT、UU感染及CT+UU混合感染检测表明,胚胎停育与CT、UU感染及CT+UU混合感染有关(P<0.05)。结论孕妇居室通风,孕前、孕期获得生殖保健服务,婚检可能是预防胚胎停育的保护性因素,化工厂、塑胶厂等从事生产第一线,与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接触及孕期使用手机、电脑,妊娠早期CT及UU感染可能是胚胎停育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宫腔微生态对维持子宫内环境和保护子宫内膜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认为宫腔微生态菌群间相互关联并相互制约,维持着宫腔微生态的平衡。宫腔中正常的微生态菌群如乳杆菌等对妊娠有保护作用,但宫腔微生态的菌群失调也可能导致胚胎植入失败、胚胎停育和复发性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由于胚胎停育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女性身体和心理健康,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宫腔微生态的菌群种类以及菌群失调与胚胎停育相关性的报道尚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宫腔微生态菌群的多样性、宫腔微生态与子宫等生殖系统疾病的关联、宫腔微生态菌群失调对胚胎停育的影响,以期为探究胚胎停育相关的宫腔微生态失调机制及其干预措施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是近年来对自然流产研究的重点,免疫因素是导致自然流产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在妊娠胚胎发育过程中.子宫蜕膜局部聚集了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其作用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妊娠发展。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的不同细胞因子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如果细胞因子问平衡关系被破坏也会导致流产的反复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使妊娠妇女免疫机制亢进或同种免疫的保护性抗体缺乏,同样是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免疫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是近年来对自然流产研究的重点.免疫因素是导致自然流产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在妊娠胚胎发育过程中,子宫蜕膜局部聚集了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其作用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妊娠发展.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的不同细胞因子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如果细胞因子间平衡关系被破坏也会导致流产的反复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使妊娠妇女免疫机制亢进或同种免疫的保护性抗体缺乏,同样是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妊娠妇女在妊娠早期环境有害因素的暴露情况与胚胎停育之间的关系,从生活习惯及暴露环境的角度探讨影响胚胎生长发育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0年4月天津市4家综合性医院计划生育门诊的胚胎停育新发病例,选取同期正常妊娠要求终止妊娠行人工流产术者作为对照,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其妊娠期及妊娠前3个月生活习惯及环境有害物质的暴露情况。对问卷调查表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探讨胚胎停育的可能环境危险因素及其危险度的大小。结果:妊娠妇女在妊娠期经常做饭、户外交通时间过长、妊娠早期家庭装修、其配偶于妊娠前3个月接触油漆涂料等物质均可能对胚胎发育有不良影响,而学历较高的妊娠妇女发生胚胎停育的危险性相对较低。结论:妊娠早期暴露于交通、烹调及装修产生的环境有害物质对胚胎的正常发育有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流产(RSA)的病因复杂,目前有近50%的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对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研究是近年来自然流产研究的重点.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与母体系统免疫和蜕膜局部微环境免疫异常有关,其中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主要与抗磷脂抗体(APLA)阳性有关,而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则与母胎界面多种免疫细胞或细胞因子比例失调...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通过调节细胞因子信号传导通路对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是炎症和细胞凋亡的关键调节物。妊娠时母-胎单位局部微环境存在大量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参与妊娠期胚胎植入、胎盘形成、胎儿生长和分娩等过程,细胞因子受多方面因素精密调控,使之处于稳定状态有助于正常妊娠。SOCS3作为细胞因子信号传导调节因子参与妊娠及分娩过程,研究表明SOCS3表达异常与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深入研究SOCS3在妊娠疾病中的作用,可以为妊娠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复发性流产(RSA)的病因复杂,目前有近50%的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对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研究是近年来自然流产研究的重点。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与母体系统免疫和蜕膜局部微环境免疫异常有关,其中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主要与抗磷脂抗体(APLA)阳性有关,而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则与母胎界面多种免疫细胞或细胞因子比例失调有关。针对复发性流产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治疗效果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9.
在1524例妊娠早期出血的B 超检查中,检出各种类型流产1260例,占82.7%.其中存活胚胎842例,死亡胚胎418例。结果表明:超声显像不但可鉴别妊娠早期出血的多种原因,而且可及时、准确对流产程度提出诊断,指导临床适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因诊断不明确造成盲目保胎而导致过期流产的发生和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流产术.本文还对各种流产的声像图表现、诊断程序及超声对存活胚胎的预后判断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0.
        自然流产的发生率约占妊娠总数的10%~15%,其中早期流产占80%以上。导致自然流产的因素很多,如遗传因素、免疫和环境因素、内分泌失调、生殖器官解剖异常、感染以及创伤等,但仍然有50%以上的自然流产原因不明,称为不明原因性流产。在针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中,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因为在妊娠早期,血管发生和血管化是胚胎发育和胎盘形成的基础,而这一过程主要是受血管生成因子的调控,自然流产的发生可能正与这些因子的调节失衡有关。本文现就几种目前研究较多的血管生成因子在自然流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胚胎停止发育病因与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胚胎停止发育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胚胎停止发育是可逆的正常进化过程,病理性胚胎停止发育则可引起胚胎死亡,最终导致流产。病理性胚胎停止发育的病因与机制十分复杂,国内外研究表明它与感染、免疫、内分泌、遗传、子宫病变等多种因素相关,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进一步研究病理性胚胎停止发育的病因与机制可能有助于监测胚胎停止发育的发生与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与胚胎停育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对125例胚胎停育患者(均为单胎)绒毛染色体数目进行检测,并了解胚胎停育患者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情况及其与患者年龄、胎儿性别及流产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①125例胚胎停育患者染色体数目异常55例(44.0%),其中,常染色体三体35例(63.6%),多倍体10例(18.2%),嵌合体6例(10.9%),其他异常4例(7.3%)。②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组年龄(29.19±4.04岁)与正常组(29.46±4.27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停育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组胎儿性别比例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流产次数3次及3次以上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率(51.7%和68.8%)高于流产次数为1次的发生率(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数目异常是胚胎停育的重要发病因素,其中常染色体三体最多见;胚胎停育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与孕妇年龄、胎儿性别无关,而对3次及以上的流产患者,更应关注是否有染色体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流产是导致妊娠失败的最常见原因,其中因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流产占早期自然流产的一半。胚胎染色体异常一部分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一部分与遗传相关。我国普通人群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为0.5%~1.0%,而在有不良孕产史的患者中发生率则高达2%~10%。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临床妊娠率有了显著提高,但胚胎着床率却维持在20%左右,其中染色体异常是造成人类胚胎低着床率和早期妊娠丢失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胚胎种植过程中,需要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相互平衡,才能保证成功妊娠的建立与维持。子宫内膜炎或亚临床子宫内膜感染破坏了各因子之间的平衡状态,形成具有细胞和胚胎毒性的子宫内膜微环境,不利于精子成活和胚胎着床;引起炎症的病原体还可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大量致敏的活性细胞及多种细胞因子、炎性细胞,杀灭和吞噬精子;免疫抗体可干扰正常胚胎和内膜间的组织相容性,影响胚胎着床和胚胎发育;导致胚胎种植失败、自然流产、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临床上应给予重视并积极治疗,以提高IVF-ET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稽留流产与宫颈解脲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稽留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在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稽留流产原因十分复杂,除遗传因素、生殖器官异常、内分泌失调、免疫因素外,感染所致的流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支原体感染是最为关注的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的病原体。许多作者认为支原体感染可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为了解稽留流产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我们对妊娠期发生稽留流产妇女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并与正常、但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进行对比研究,探讨稽留流产与宫颈解脲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游走抑制因子(MIF)与生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游走抑制因子(MIF)是一种前炎症细胞因子和免疫活性物质。近年来发现在人及哺乳类的生殖系统各器官均有表达,可影响卵巢卵泡的发生发育,排卵,配子的输送,胚泡种植及早期胚胎的发育和雄性睾丸的功能。MIF表达异常,会导致不孕,流产几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惯性流产是指临床的复发性自然流产,其发病率约占自然流产病例的3%~5%。由于其发病原因复杂,预防治疗效果差,是目前妇产科临床上的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生殖免疫学研究的进展,许多研究结果认为多数的习惯性流产与免疫因素有关。而其中重要的因素是这部分患者在妊娠时对胚胎中来自父系的同种异体抗原免疫低反应性,以致无法产生适当的封闭抗体以保护胚胎不  相似文献   

18.
先兆流产的顶后主要取决于胚胎或胎儿的发育是否正常,其次是导致先兆流产的各种环境因素能否(?)到及时地控制与纠正。孕卵染色体异常或早期胚胎(?)毒物、药物、放射线或子宫内感染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严重畸形或死亡,成为妊娠废物,刺激子宫收缩而流产,这是重要的自然淘汰现象,占早期流产的半数以上。非胚胎自身原因引起的先兆流产,如母体黄体功  相似文献   

19.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一种能在多种细胞中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胚胎发育和植入、滋养细胞浸润能力及维持妊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LIF分泌异常可以引起不孕、异位妊娠;还可能与习惯性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有关.LIF可促进体外培养胚胎的胚泡形成和孵化,提高胚胎质量和着床率.而LIF的表达受母体激素和细胞因子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白血病抑制因子与生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一种能在多种细胞中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胚胎发育和植人、滋养细胞浸润能力及维持妊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LIF分泌异常可以引起不孕、异位妊娠:还可能与习惯性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有关。LIF可促进体外培养胚胎的胚泡形成和孵化,提高胚胎质量和着床率。而LIF的表达受母体激素和细胞因子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