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国中医药科技创新政策的侧重点与不足,为后续政策优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7年以来国家层面发布的中医药科技创新政策文本,采用二维分析框架对其进行量化分析。结果:27份政策中,X维度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比例分别为48.98%、39.29%、11.73%;Y维度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占比最高(29.03%);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使用最少(1.08%)。结论:政策工具结构性失衡,政策目标分布差异性显著,政策目标内部政策工具使用失衡。建议:优化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完善政策目标结构,推动政策工具在中医药科技创新政策目标上的动态组合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梳理我国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政策,探讨政策工具现状与不足,为政策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政策工具和客体两个维度构建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分析进行定性研究,结合政策工具和描述性统计分析进行定量研究。结果:116条政策文本单元中,政策工具维度,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多(49.1%),环境型政策工具次之(31.9%),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少(19.0%);政策客体维度,教育体系最多(57.8%),整体次之(22.4%),医疗体系、社区及外包服务的政策工具较少,分别占12.9%和6.9%;不同客体政策工具使用存在差异。结论:我国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政策内容缺乏连续性,政策工具使用重供给轻需求,环境型政策工具内比例失衡,政策客体集中在教育和医疗体系,政策环境有待改善。建议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改变环境型政策工具结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已有服务提供和利用机制,努力构建联动一体化的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梳理安徽省医疗器械相关政策,分析各政策文本内容分布情况,为后期政策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安徽省人民政府及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官方网站,以“医疗器械”“医疗器械企业”“医用耗材”等为关键词,检索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发布的医疗器械相关政策文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检索到的21份医疗器械相关政策文件按照“政策编号-章节序号-单元序号-句子序号”进行编码,构建“基本政策工具-涉及主体维度”二维分析框架,从政策工具和涉及主体两个维度对医疗器械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在21份医疗器械相关政策文件中共计编码338条,其中供给型政策工具107条(占31.66%),需求型政策工具40条(占11.83%),环境型政策工具191条(占56.51%);338条编码涉及主体包括政府部门202条(占59.76%)、经营企业62条(占18.34%)、生产企业59条(占17.46%)、医疗机构9条(占2.66%)和行业协会6条(占1.78%)。结论:安徽省医疗器械政策以环境型政策工具为主,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较少,政策工具内部条目与各参与主体的分布合理性有待提高,各主体与政策工具的交互性存在一定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三医协同治理视角出发分析新医改以来我国的儿童健康保障政策,为完善政策体系、提高儿童健康保障福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分析框架,对2009年至今中央层面发布的与儿童医疗、医保、医药密切相关的51份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和量化分析,揭示其主要特征。结果:我国儿童健康保障政策整体偏向于医疗和医药领域,医保方面的政策较少;“三医”领域都有较清晰、集中的政策目标和工具,但是跨领域联动环节的政策工具不足;医疗领域以供给型政策工具为主,其中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是短板;医保领域最常用的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法规管制这两类环境型政策工具,其作用目标相对模糊;医药领域以环境型政策工具为主,直接作用于儿童药供给的政策工具偏少。结论:儿童健康保障领域应重点补齐医保政策短板,增强医保对医疗和医药两个领域的激励和调节作用,同时应重视在三医联动环节增加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国7份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政策文本特点以及政策工具使用情况,为今后政策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政策工具理论,构建“政策工具—建设任务—目标清晰度”三维框架,进行多维度量化分析。结果:532条编码中,政策工具中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分别占42.1%、18.4%、39.5%;建设任务中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提及较多,占比分别为23.7%和23.5%;目标清晰的文本186条,占比12.0%。结论: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政策工具内部子工具条目尚需优化;各类建设任务的关注失衡;政策目标清晰度有待提升。建议加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应用;“中医药+体制机制改革”赋能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提升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目标清晰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国医保支付体系相关政策的发布情况及特点,为我国医保支付建设未来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二维框架,将检索纳入的63份政策文件进行文本分析。结果:共完成政策编码493条,从政策目标维度看,我国医保支付政策目标主要集中在提高保障水平、优化医保环境、规范监督条例三大方面;从政策工具维度看,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多,其次是供给型,需求型工具使用较少;各政策目标中财政投入和人才培养缺位严重,示范试点和支付范畴应加强重视。结论:我国着力构建完善的医保支付体系,但在减轻就医负担、满足患者诊疗需求和推动支付体系建设方面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内容补充,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充分提高医保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国省级健康规划政策文本内容的特点,总结归纳出相关政策文本的优势和弱项,为后续制定和优化健康中国建设的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本文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结合健康中国实施的五大战略举措构建二维分析框架,对我国省级的31篇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和量化分析。结果:我国省级健康规划文件中三类基本政策工具呈现环境型政策工具强依赖、供给型政策工具弱依赖、需求型政策工具缺位的差异化使用格局;基本政策工具内部结构缺乏均衡性;五大战略举措的开展具有差异性;政策工具与战略措施之间组合搭配尚需优化。结论:建议加强三类基本政策工具以及政策工具内部运用的均衡性;促进政策工具和具体战略举措的二维整合,提升两者的搭配度;制定可实施、可操作性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文本,探讨政策特点及不足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法:检索宁夏回族自治区2015年以来省级层面发布的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文本,采用三维分析框架对其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68份政策文本共生成1 779个分析单元。命令与规制型工具(79.11%)和能力建设型工具(11.35%)使用较多;政府部门(47.81%)、医疗机构(21.99%)和医药企业(17.86%)受到较多关注;政策落点集中于外部环境(32.87%)和招标环节(16.33%)。政策建议:增加激励型、系统变革型和信息与规劝型工具的使用,并优化内部结构;适当提高对患者、零售药店和专家的关注度,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加强药品质量和供应保障、增强医疗机构和医生临床用药的自主性、保障医疗机构及时回款。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北京市为例,探讨以孕产妇、婴幼儿为主体的生命早期卫生健康政策,为政策制定和优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内容分析法,将149条政策文本分为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两大维度,通过人工编码,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交叉分析和趋势分析。结果:在政策目标维度中,提升妇幼卫生服务水平占比最多(61.7%),提升科研水平占比最少(8.1%)。在政策工具的四个维度中,强制性、自发性、能力建设性、激励性工具分别占比90%、55%、48%和42%。在趋势分析中,政策体系完整度不断加强,婴幼儿照护比例提高。交叉分析与趋势分析均显示出相关政策对强制性和激励性工具的高强度使用;自发性工具与能力建设性工具使用率占比偏少,且使用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结论:提升妇幼卫生服务水平是政策目标的核心关照,但对家庭、婴幼儿照护和科研建设的关注相对较少。在工具层面,强制性工具普遍应用;激励性工具和自发性工具多用于福祉关怀和软性引导;能力建设性工具使用不足。建议:应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既要有的放矢也要补齐短板,加大对家庭系统的资源支持、更多关注生命早期弱势群体、强化妇幼健康科研实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门诊慢性病医疗保障政策现状与不足,为优化门诊慢性病保障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结合政策演进、利益相关者维度构建三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政策文本进行三维量化分析。结果:筛选后共纳入27份政策文件。政策工具利用总体呈现不平衡现象,环境型政策工具利用占比达50%以上,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少,仅为20.9%。子工具中分级诊疗(1.7%)、家庭医生服务(0.8%)、政策宣传(1.7%)使用较少。利益相关者分布不均衡,作用对象主要是政府和供给方,占比分别为41.7%、38.3%。随着政策演进,政策工具的使用数量与种类均呈现迅速上升的态势,但仍以环境型政策工具为主,而且支付方与需求方两个利益相关者涉及较少。结论:政策工具利用差异化显著,需求型政策工具应用不足,未来应充分考虑门诊慢性病医疗保障特点及群众需求,持续优化政策工具,增加供给型与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增强支付方与需求方两个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相似文献   

11.
杨刘军 《现代预防医学》2022,(15):2777-2783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任务,长三角启动联防联控协同抗疫管理机制,展现政策了协同优势。本研究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在分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下,从长三角各地区人口迁徙密度与卫生资源分布情况对比分析角度,研究长三角疫情防控的区域协同治理能力。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在卫生资源与人口迁徙密度分布不均衡的状态下,一体化的协同治理框架可以有效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协同治理能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战略政策制定时应更加强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协同治理能力的政策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择受重视程度较高的北京市健康服务业作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关于健康服务业发展的14份有效政策文件作为分析样本,探讨北京市当前健康服务业政策体系的侧重点与不足之处,为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方法,结合基本政策工具,通过构建二维分析框架、单元编码、维度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步骤,对北京市健康服务业政策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政策工具的应用存在结构性失调,其有效性未得到充分体现。结论:应该进一步优化基本政策工具结构配比,促进基本政策工具在健康服务业各细分领域的合理运用,进一步提高政策工具使用的靶向精准度。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幼卫生政策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妇幼卫生政策,不断完善现有妇幼卫生政策体系.方法:了解政策产生的背景和目的,对每个政策进行分析归类,根据妇女儿童健康指标的变化,评价政策的作用.结果:三十年妇幼卫生政策的发展历程是主动顺应时代要求、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的历程,是党和政府重视、充分体现社会公益性的历程,是围绕妇女儿童生命活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医养结合政策文本内容的特征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完善医养结合的政策建议。方法:本文以政策工具为视角,结合医养结合发展阶段、医养结合部门协同构建三维分析框架,对样本城市的37篇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医养结合政策力度还存在相对不足。从政策工具维度看,政策工具使用失衡;部门协同维度发现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协同机制。结论:从完善配套政策、健全医养结合协同治理机制、均衡政策工具使用力度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深化医改以来的社会办医相关政策的内容、特点和趋势,为社会办医政策的完善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将2009—2017年间国家层面出台的39份社会办医相关的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基于Rothwell和Zegveld对政策工具的分类,构建政策分析框架。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归类,分析政策工具使用情况。结果:社会办医相关政策出台主要集中在2015年以前。深化医改以来,在政策工具利用方面,环境型政策工具(77. 29%)使用最多,其次为供给型政策工具(13. 56%)和需求型政策工具(9. 15%)。2009年,社会办医政策仅使用了环境型政策工具(83.33%)和需求型政策工具(16. 67%)。2010—2015年,环境型政策工具的占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频率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2016—2017年,环境型政策工具占比高达92%。结论:我国现有社会办医的政策工具以环境型为主,未来对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政策中需求型和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使用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新医改以来我国中央政府层面出台的乡村医生相关政策文件进行量化分析,探讨我国乡村医生相关政策体系的侧重点和不足,从而为乡村医生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政府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北大法宝等相关网站查找中央部委层面发布的乡村医生相关政策文件,利用政策工具量化分析方法,从政策工具、政策靶点和政策力度三个...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医务人员对长三角卫生健康标准一体化建设的认识,为长三角卫生健康标准一体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设计“长三角卫生健康标准一体化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进行调查。采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7 236份,其中6 838名(94.50%)医务人员认为有必要推进长三角卫生健康标准一体化建设。信息化管理(85.90%)、医药卫生体制改革(85.90%)、疾病预防控制(81.11%)等为优先实施领域,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4.59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互通(4.58分)、对常见病和多发病制定一体化诊疗标准与规范(4.58分)等为优先实施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专门的统筹和管理部门(87.61%)为主要瓶颈与困难,“统一部门,牵头协调”(86.65%)为主要路径。结论 长三角卫生健康标准一体化建设十分必要。相关部门需结合优先实施领域与项目,通过成立工作组织,制定发展规划,建立统一标准,构建协调机制等进行针对性建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我国罕见病领域相关政策的关键要素及不足,为我国罕见病领域后续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分析框架对我国32份国家层面的罕见病领域相关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我国罕见病领域政策目标为提升罕见病药品可及性、提升罕见病诊疗水平和提高罕见病患者保障水平,应用于上述目标的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