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医共体组织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为医共体组织脆弱性评价提供科学管理工具。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完成医共体组织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和评估,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 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39项三级指标。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0%、75%,专家协调系数为0.177(P<0.001),3项一级指标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0、0.809和0.901。一级指标中诊疗服务连续性权重(0.582 6)最高,二级指标中互联互通权重(0.514 6)最高,三级指标中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到牵头医疗机构培训进修次数权重(0.095 2)最高。结论 专家权威程度、协调程度和意见集中程度均较高,医共体组织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可信度,可作为评估医共体组织脆弱性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百分权重法和组合权重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分法、加权TOPSIS法和加权秩和比法验证指标体系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结果:构建了由10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的紧密型医共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医共体建设所需的组织结构、资源投入、服务模式、服务产出及效果等方面.相关性分析显示3种综合评价方法显著相关.结论:文章构建的指标体系明确医共体的服务功能定位,能够比较全面评价不同地区紧密型医共体绩效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县域医共体)公共卫生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县域医共体公共卫生工作绩效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9年度浙江省公共卫生工作任务书(县域医共体版)》及县域医共体公共卫生工作现状制订指标体系框架;邀请高等医学院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域医共体的专家20人,采用2轮专家咨询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专家年龄为(46.10±6.41)岁,工作年限为(23.85±7.37)年,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18位专家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轮专家咨询表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11;肯德尔和谐系数(W)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第二轮咨询的W值均大于第一轮咨询。最终构建了包含10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和120个三级指标的县域医共体公共卫生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重点疾病监测管理"权重最大,为0.165 7;二级指标权重前三位依次是"食源性疾病监测""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分别为0.071 5、0.064 7和0.063 8;三级指标权重前三位依次是"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及时率""传染病报告率""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处置率",分别为0.039 4、0.022 1和0.021 7。结论本次德尔菲法构建的县域医共体公共卫生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评价考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区域医疗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为评价区域内医院的整体实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德尔菲法建立区域医疗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中所占权重最大的指标为高水平临床诊疗(0.3553),其次为高层次人才培养(0.2615)。结论: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的区域医疗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为评价区域医疗中心提供科学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高血压、糖尿病“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评估指标体系,为相关部门进行“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本研究基于从事前评估、过程评估到效果评估的全过程评估方式,结合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开展三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最终指标体系。 结果:研究共咨询专家25人,经三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后确定纳入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24个。其中,一级指标及其权重分别为政策制定(0.236)、政策执行(0.481)和政策成效(0.283)。本研究中三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9,且专家协调程度逐轮提升。结论: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稳定性,能够为“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评估工作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客观科学的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和临床重点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为建设成效评估提供工具。方法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联合应用对指标进行筛选,并获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通过德尔菲法确定了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基础条件、医疗服务、科研工作和教学与人才培养4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15.34%、33.69%、29.61%、21.36%。结论专家权威性、协调性和一致性较高,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指标体系中以"医疗服务"所占权重系数最大,符合评估目的和建设导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符合公立医院实际情况的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为准确评估医院的公益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文献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邀请专家对医院公益性指标进行筛选和评估,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结果建立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体系,其中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6项。结论构建的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可作为评估医院公益性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构建一套科学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可推广性的"健康农村"(县级层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农村地区健康发展建设及评估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会议法,确定指标体系框架和指标备选库;在此基础上,进行3轮专家咨询,前2轮采用德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内容;最后一轮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32位相关领域专家参与专家咨询,2轮德尔菲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4.12%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 2轮协调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P0. 05。层次分析的判断矩阵一致性比率在0~0.0645,均低于0.1。经过德尔菲咨询和层次分析,构建了以人群健康、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健康社会、组织保障为主要结构框架的具有层次性的"健康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中人群健康所占权重最高,为0.3227,其次为健康生活,为0.1976;人均期望寿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权重最高的2个三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1088和0.0941。结论本研究的专家咨询结果可信度较高。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落地性和可推广性,为政策制定者推进"健康农村"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科学可行的三甲医院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查阅文献,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三甲医院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三甲医院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结论此指标体系可以评价医院的创新能力,后续还需结合实践不断调整指标及权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应用德尔菲(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探索构建科学、客观、全面的健康企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推动健康企业建设。方法于2022年10月, 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 筛选指标并确定指标的权重, 建立健康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0%, 专家权威系数为0.82, 两轮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30, 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64和0.77(P<0.001)。经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 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63个三级指标的健康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健康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涵盖健康企业建设的主要因素, 为健康企业创建提供可靠、可量化的依据和自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县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其培训和考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Delphi法筛选胜任力指标并建立评价指标框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重要性的权重值,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共选取卫生应急领域23名专家进行咨询,2轮专家咨询表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咨询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65和0.976;第一轮专家咨询确定该指标体系共包含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其中逻辑判断、语言表达、高标准、主动积极、预防为主、风险意识等在胜任力模型中的权重较高;通过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县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结论 逻辑判断和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积极主动和高标准的个性特征,预防为主和风险意识的应急理念是其胜任力的重要特征;采用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科学确定了该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全面、科学、有效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值。结果两轮专家函询表的回收率分别为94% 和88% ;专家权威系数为 0. 87;指标协调系数均值为0. 240 (P<0. 05)。最终构建了由5个评价目标、20个评价内容、69个基本指标及权重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初步构建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指标筛选可靠科学,为公立医院内部的有效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结构一过程一结果"质量评价模式为参考模型,构建科学的分级诊疗制度试点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分级诊疗制度试点情况的实时监测与评价.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构建分级诊疗制度试点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试点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评价指标1项,二级评价指标3项,三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医疗服务质量同质化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医院集团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水平。方法 参考SERVQUAL模型确定体系维度,结合文献和相关政策拟定初始指标,邀请6个省市11家三甲综合医院20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筛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结果 最终构建包含6个维度、25个指标的医院集团医疗服务质量同质化评价指标体系。两轮专家咨询的咨询表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7和0.909,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96和0.402。指标权重CR均<0.1,判断矩阵具有良好一致性。结论 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靠性,且立足医联体服务特征,关注患者就医体验,体现医联体内医疗服务同质化要求,可以促进我国医院集团医疗质量同质化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构建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紧急医学救援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结果经过32名专家两轮咨询,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组成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价体系,同时测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结论通过德尔菲法结合专家定性访谈所建立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合理,评价内容完整、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科学、有效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员岗前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理论研究、现场访谈的方法初步构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8位专家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两轮的问卷咨询确定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计算得专家权威系数为0.865,两轮调查专家意见的协调度分别为0.310和0.280。最终确定了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49项。一级指标医学基础知识、预防医学知识、卫生检验与检疫知识、实践技能、个人能力、综合素质的权重分别为0.1272、0.1655、0.2134、0.1530、0.1482、0.1927。结论 初步形成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此体系构建较可靠,可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一套适合评价紧急医学救援人员胜任力的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访谈、专家问卷调查等方法,初步建立紧急医学救援人员胜任力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0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评价验证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及专家重要性赋值平均分配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是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3与0.84;变异系数分别为0.18与0.16;协调系数分别为0.28与0.31。最终保留的救援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54个。结论:专家函询的可信度及代表性较高,探索构建的胜任力指标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了应急救援的特点及救援人员所需的素质能力,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