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20年2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4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0.4 g/(kg·d),1次/d,连用5 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鼻饲或口服安宫牛黄丸,3岁患儿每次1/4丸,4~6岁患儿1/2丸/次,>6岁患儿1丸/次,将安宫牛黄丸加于生理盐水(15 mL)中制成匀浆,1次/d,连用5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4+/CD8+水平,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4%,较对照组的80.85%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  相似文献   

2.
<正>万古霉素是一种链霉菌属衍生的三环糖肽类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感染,亦可用于青霉素或头孢过敏的患者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1]。尽管万古霉素临床疗效明确,但其个体差异大,易发生不良反应,常有报道万古霉素引起发热[2]、肝功能损害[3]、红人综合征[4]等,而万古霉素引起严重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不良反应十分鲜见。  相似文献   

3.
<正>尼古拉综合征(Nicolau syndrome,NS),又称药物性皮肤栓塞或青斑样皮炎,是一种因肌肉或静脉注射药物所引起的罕见皮肤不良反应[1]。该病于1925年首次报道,一患者臀部肌肉注射铋剂治疗梅毒时出现了该不良反应[1]。NS通常表现为注射后注射部位立即出现疼痛,随后出现红斑样肿胀、出血性斑块,偶可出现注射部位坏死。根据国外报道,  相似文献   

4.
黎林  胡越 《儿科药学杂志》2022,28(11):54-59
<正>婴儿痉挛(infantile spasms,IS)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癫痫综合征[1]。大多数患儿在1岁内起病,高峰年龄为4~7月龄。既往文献报道发病率约为0.2‰~0.5‰[2]。早期诊断和成功的早期治疗有助于患儿痉挛发作的终止和远期的认知发育[3]。目前IS的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激素治疗、抗癫痫药物治疗、生酮饮食、外科手术治疗等。由于IS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病因[4],因此,应积极寻找病因,加强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发展速度快、死亡率高,绝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1]。多数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仍需使用抗肿瘤药[2]。近年来,靶向药物由于其细胞毒性小、选择作用强等优点,在临床上备受关注[3]。安罗替尼(anlotinib)是一种新型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晚期肺癌三线治疗不可或缺的药物选择[4]。  相似文献   

6.
安宫牛黄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血管破裂出血而致局部脑组织破坏,除局灶症状外,尚有脑水肿,严重者脑疝形成,本病病死率致残率高。传统中医认为脑出血为中风窍闭,使用安宫牛黄丸治疗该病有悠久的历史。研究选用安宫牛黄丸对4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旨在探讨短期使用安宫牛黄丸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现将2002~2006年收治的78例脑出血做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他汀类药物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石”,是目前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线药物[1]。其常见不良反应有横纹肌溶解、转氨酶升高、肌炎、头痛、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等[2]。  相似文献   

8.
<正>呋喃妥因是一种硝基呋喃衍生物,临床常用于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及抑制泌尿道感染复发,其药物不良反应(ADR)与剂量相关[1]。罕见致间质性肺疾病(ILD)的相关报道,本研究对1例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使用呋喃妥因治疗后出现ILD的病例进行报导,探讨呋喃妥因引起ILD的机制,借此引起对呋喃妥因使用过程中安全性的重视,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世界首位,每年出现约400万新发肿瘤病例[1]。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存在,恶性肿瘤发病率还将呈不断上升趋势[2]。化疗是癌症患者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3],然而化疗所使用的抗肿瘤化学药物大多数是选择性不高的细胞毒制剂[4],长期通过皮肤接触或气雾吸入等方式低剂量接触可引起被动吸收[5-6],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伤害也可能导致骨髓、  相似文献   

10.
<正>长期以来临床存在“千人一方、千人一药”的情况,相同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基本相似,药品选择、给药剂量、给药时间大多相同,但所产生的治疗效果却相差甚远[1]。受遗传因素和基因多态性的影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因人而异[2]。2015年美国提出“精准医疗”的概念,启动精准医学计划[3],随后医疗领域开始探究“个体化”治疗的医疗概念和医疗模式[4]。缺血性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为神经系统常见病,患者多伴有基础性疾病,常面临服药种类多、依从性差、药效不理想和药物间相互作用增加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刘李  朱岷 《儿科药学杂志》2022,28(11):50-54
<正>White P C等[1]于1991年首次报道CYP11B1基因突变引起11β-羟化酶缺陷症(11β-hydroxylase deficiency,11β-OHD)以来,最新研究表明11β-OHD占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的0.2%~8.0%,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1/9 000 000[2-4],而在从摩洛哥移民到以色列的犹太人群中,该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高达1/7 000~1/5 000[5],不同的地区及种群发病率不同,其在中东和北非等地区发病率最高[6]。  相似文献   

12.
<正>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的肿块,能随着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病症[1]。研究表明,甲状腺结节病因复杂,普遍认为与甲状腺退行性病变、炎症、自身免疫等有关[2]。临床甲状腺结节发生率较高[3],可单发也可多发,若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则发生癌变的风险相对较高[4]。临床上将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目前手术方式治疗在临床中多见。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逐渐被用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5]。  相似文献   

13.
<正>糖尿病是以糖代谢障碍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其中约90%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1]。睡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可影响人体内代谢平衡[2]。睡眠不足或过多与血糖升高[3,4]和脂代谢异常[5]有关。睡眠时长异常引起T2DM、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上升[6~8],其中短时间睡眠为T2DM和肥胖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9,10]。美国睡眠医学学会和睡眠研究协会主张成年人的最佳夜间睡眠时长为至少7h,不足6h为睡眠剥夺或过少,多于9h则为睡眠过多[11]。约1/3~1/2的T2DM患者存在睡眠异常情况[12~14]。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将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铂类+帕博利珠单抗三联方案作为Ⅳ期无驱动基因肺鳞癌一线治疗的Ⅰ级推荐[1],三联方案获益优于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铂类[2],疗效不受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表达影响[3-4] 。三联方案临床应用广泛,获益良好,其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应得到重视,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常见的恶性浆细胞克隆性增殖性肿瘤[1],老年人多发,尚不可完全治愈。近年来,虽然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自体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手段的应用显著改善了MM患者的预后[2-3],但仍有多数患者演变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 MM)[4],特别是高危MM患者复发时间会更短。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是R/R MM的重要治疗手段。随着CAR-T临床试验研究进展和成果的取得[5],CAR-T细胞作为骨髓瘤常规治疗手段指日可待。然而对CAR-T治疗的相关毒副反应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报道1例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经CAR-T治疗后并发CAR-T细胞相关性脑病综合征(CAR-T cell-related encephalopathy syndrome,CRES)的诊疗经过,期望通过病例报...  相似文献   

16.
<正>成人Still病(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AOSD)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性疾病。有报道其发病率低于1/10万[1],好发于青年女性[2]。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诊疗手段有限,因此常出现误诊、漏诊。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3]。临床上关于AOSD合并流感的病例报道较少,现将我科1例误诊为流感的AOSD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间叶细胞起源的软组织肿瘤[1],临床上较为罕见。Klemperer和Rabin于1931年首次对此类肿瘤进行了报道[2]。由于其大体及组织学特征与大多数软组织肿瘤相似,所以SFT在过去有不同的名称,包括良性间皮瘤、局限性间皮瘤、孤立性纤维间皮瘤和局限性纤维瘤等[3]。SFT可以来源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部位是胸膜,其次是脑膜、下肢皮下组织、后腹膜、眼眶等[4]。本研究观察1例腹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头孢美唑引起的不良反应有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引起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鲜有报道[1]。药物介导的血小板减少起病急骤,伴随较高出血风险,发现或处理不及时将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2]。本文对1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头孢美唑引起的重度血小板减少症进行分析,探讨头孢美唑所致的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特点和防治策略,为临床药师对此类患者的药学监护提供参考,保障用药安全。1病历摘要患者,女,61岁,发现右附件占位10余年,为求手术治疗,于2022年8月8日收入我院妇科。  相似文献   

19.
<正>非瓣膜性房颤是心律失常一种常见类型,老年群体中的发生率高,若是不能及时的治疗可引起脑血管事件,严重甚至致残致死[1]。传统治疗方式主要是应用利伐沙班治疗,然而抗凝效果往往不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这样对患者的预后不利[2]。达比加群酯是一种新型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20.
<正>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是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大型回顾性研究[1]发现,我国DILI年发生率约为每10万人23.80例,远高于西方国家报道数据。普瑞巴林是作用于γ-氨基丁酸的结构类似物,通过调节钙通道发挥镇痛作用,临床主要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或肌纤维痛等的治疗[2],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嗜睡和乏力等,鲜见DILI相关不良反应报道。本文为1例普瑞巴林致DILI的病例报道,并结合文献资料进一步分析该药致DILI的特点和转归情况,以为临床实践中普瑞巴林DILI的发现、识别与处理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