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将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患者护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提高造口专科的护理质量。方法以知识转化模式为指导,根据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对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的最佳证据进行挑选和调整以适合实践场所,以证据为基础制订实践方案,通过教育培训、质量监督和补充资源将方案应用于临床实践,比较方案应用前后的审查指标执行率、护士和患者相关护理知识水平及患者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结果方案应用后,6项审查指标执行率从0~96.00%提高到77.03%~100%。护士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知识得分从(57.86±11.49)分提高至(69.17±11.21)分,患者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知识正确率从0~96.00%提高到72.00%~1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率由32.00%下降至12.00%(P>0.05)。结论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患者的循证护理实践可规范护理操作,提高护士和患者的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知识水平,减少了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肠造口患者制订有效防治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循证护理方案。方法 提出临床问题并建立循证护理团队,检索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Best Practice、美国指南网、Cochrane图书馆、OVID循证数据库、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形成循证防护策略后,培训相关人员,将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将2018年7—10月运用循证护理实践路径的29例肠造口患者作为干预组,2018年1—3月未纳入循证实践流程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 2 组患者第3个月时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严重程度、3个月的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以及造口相关费用等。结果 经循证实践,形成了6项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防护策略。经统计,实施循证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造口相关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实践可调动护理人员科研证据应用的参与积极性,提升了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疗效,降低造口周围皮炎发生,并降低肠造口相关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改进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方案,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理论基础,针对护士在尿路造口护理中的问题,以计划、行动、观察、反思4个步骤为指导形成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方案,完成两轮循环的方案改进,比较实施前后刺激性皮炎的发生及愈合情况、造口底盘的有效更换率。结果 :方案实施后,患者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由46.67%下降到13.51%,发生时间由(2.64±0.74)天延迟至(4.60±0.55)天,刺激性皮炎的愈合率由50.00%上升至100.00%,愈合时间由(8.57±0.53)天缩短至(6.60±0.55)天,造口底盘的有效更换率由83.76%上升至96.03%(P均<0.05)。结论 :基于行动研究的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方案设计科学、内容合理、可操作性强,可降低患者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率,提高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愈合率。  相似文献   

4.
循证护理证据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在循证实践过程中, 管理者带领护理团队在针对特定的临床护理问题寻找证据并进行证据转化和评估, 构建循证实践项目,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以多学科协作模式, 推动循证实践证据转换, 给护理工作带来改变。在此过程中, 管理者的管理策略至关重要, 管理者在开发、推动及持续应用循证实践方案时, 应以卓越的领导力推动证据在临床护理转化中的顺利实施并得以维持, 使工作得以改进, 患者和临床护士均可受益。本文基于循证实践现状, 探索如何在卓越管理模式下, 推动循证实践证据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行高质量转化, 进而深化护理专业内涵, 促进循证护理实践和临床护理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袁晓红  赵静燕  李明琴 《护理与康复》2012,11(11):1024-1025
总结循证护理在防治回肠膀胱造口周围皮炎中的应用效果。对25例行回肠膀胱造口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根据造口周围皮炎的相关证据,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包括减少排泄物的刺激、防止排泄物外渗、连续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重视术前造口定位、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25例患者中8例出现造口周围皮炎,给予对症处理后未再发生皮炎。  相似文献   

6.
系统阐述了Rosswurm和Larrabee循证实践变革模式的6个步骤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该模式通过评估现状及需求以明确变革问题,检索文献以获取证据,并根据具体的实践环境设计变革方案,以促进实践变革并维持证据的持续应用。该模式为实践者开展循证实践变革提供了一个清晰、流畅的指导性框架,引导实践者明确问题,获取证据,促进证据向实践的转化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肠造口患者护理评估体系, 为制订肠造口患者个性化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11月—2021年6月, 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概念框架、跨文化护理理论为理论指导, 通过循证证据的提取, 结合质性访谈结果, 形成初稿方案;采用目的抽样法, 选取20名肠造口相关领域的医疗、护理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 对初稿方案进行修订, 确定肠造口患者护理评估体系。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20/20), 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9, 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3、0.32(P均<0.01)。最终形成包括4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102个三级指标的肠造口患者护理评估体系。结论肠造口患者护理评估体系框架内容完整, 构建过程科学、可靠, 对肠造口患者进行整体性护理评估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银  张珂 《当代护士》2023,(10):56-59
目的 探讨基于证据的集束化护理在膀胱全切回肠膀胱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月聊城市某医院100例接受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2月—8月同一所医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证据的集束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基于证据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证据的集束化护理可降低膀胱全切回肠膀胱造口患者的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索并总结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炎(PMASD)预防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 采用PIPOST模式确定循证问题,制定检索策略,完成文献筛选及文献评价,提炼PMASD的最佳证据,形成PMASD预防和管理方案最佳证据总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1日。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文献11篇,包括1篇临床决策支持、5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或团体标准、2篇证据总结。总结出包括术前教育、造口定位、造口袋系统的选择与安装、术后评估指导、造口周围皮肤管理等5个方面的相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关于肠造口患者PMASD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最新的依据,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太宁乳膏用于缓解回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所致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将68例回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致局部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34)患者造口护理时使用太宁乳膏,对照组(n=34)患者造口护理时使用皮肤保护膜。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缓解疼痛的效果。结果:太宁乳膏对回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所致局部疼痛的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太宁乳膏对于缓解回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所致疼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索国内外肠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与管理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汇总,为制订科学合理的造口周围皮肤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循证资源6S模型自上而下的原则,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和网站关于肠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与管理的证据,包括指南、最佳临床实践信息手册、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及标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5月。由2名经系统循证知识培训的研究人员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结合专业判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提取证据。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支持1篇、指南3篇、标准1篇、证据总结3篇、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3篇。总结的最佳证据包括定位、评估、清洗、肠造口护理用品的选择与使用、肠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健康教育与随访6个方面的20条推荐意见。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肠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证据应用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肠造口刺激性皮炎不仅引起患儿疼痛不适、周围皮肤感染,影响二期手术的进行,还会增加患儿或照顾者的心理压力。通过对54例患儿肠造口刺激性皮炎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引起儿童肠造口周围皮炎的主要原因,根据具体原因选用适合的造口护理用品和粘贴方法,并根据皮炎的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详细指导患儿家属造口护理知识与技能,定时门诊复查及追踪指导。所有患儿肠造口刺激性皮炎均在2~8d内愈合,未再发生刺激性皮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肠造口病人粪水性皮炎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为形成循证指南及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依据循证护理研究对象-干预措施-专业人员-研究结局-证据应用场所-证据类型(PIPOST)原则将临床问题转化为循证问题,根据文献的纳入及排除标准从证据金字塔顶端依次往下检索2016年1月—2021年12月发表的文献,最后提取形成证据条目。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随机对照试验(RCT)2篇。总结出造口定位、造口突出皮肤高度、造口支撑棒、凸面造口底盘、造口袋、造口附件产品、出院指导、处理措施8个方面的相关证据。结论:总结了肠造口病人粪水性皮炎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但在证据应用过程中应对病人进行个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杜佳玲  王丽静  高洁  农斯艳 《妇幼护理》2023,3(15):3529-3531
儿童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已经成为临床护理的难点之所在。本文综述了儿童肠造口特点,促使医护人员能够提升认知, 积极进行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预防和护理策略研究,从而减少或避免儿童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维持肠造口周围皮 肤的健康状态,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国内外肠造口患者造口脱垂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 为临床预防与管理造口脱垂措施制订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循证资源"6S"证据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的原则检索UpToDate、BMJ最佳临床实践、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院际指南网、美国国立指南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等数据库及网站中关于肠造口患者造口脱垂预防与管理的证据, 检索时限为2017年1月30日到2023年5月30日, 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证据的质量评价, 并对证据进行提取与整合。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 包括临床决策1篇、指南5篇、专家共识1篇、最佳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1篇、立场声明1篇。总结的最佳证据包括围手术期评估、术前造口定位、降低腹压、造口脱垂处理、健康教育和随访5个方面, 共20条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的肠造口患者造口脱垂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 但在应用过程中需结合临床情景及患者意愿, 制订个性化的肠造口患者造口脱垂预防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治疗肠造口周围皮炎与使用护肤粉治疗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146例造口周围皮肤刺激性皮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水胶体敷料+肠造口蘑菇管引流,对照组应用护肤粉+皮肤保护膜。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有效率为6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肠造口蘑菇管引流用于治疗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能促进刺激性皮炎创面愈合,其疗效优于护肤粉+皮肤保护膜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回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12例回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做好皮肤护理、造口负压吸引护理、疼痛护理、用药护理及饮食护理,可提高回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治愈率,正确使用造口袋,是预防回肠造口皮炎复发的重要措施。1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帅莹  张菊梅 《全科护理》2022,20(8):1075-1078
目的:探究回肠膀胱造口周围皮炎最佳循证护理证据。方法:寻找循证护理证据,对目标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日至2019年4月30日,在证据质量评价后提出完整的循证护理方案,将证据引入临床。同时选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泌尿外科一区2019年1月—2019年4月循证实践开展前行回肠膀胱造口的35例病人纳入对照组,2019年9月—2019年12月运用循证护理后的35例病人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情况、舒适度、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采用循证实践方案后的观察组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为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DET肠造口周围皮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舒适度量表(Bruggrmann Comfort Scale, BC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造口病人生活质量问卷(City of Hope-Quality of Life-Ostomy Quertio...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术患者造口性皮炎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直肠癌造口术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直肠癌造口术患者30例为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预防造口性皮炎。比较两组的造口适应性、造口性皮炎的发生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在社会交往、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方面的造口适应性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造口周围皮肤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造口性皮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造口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增加直肠癌造口术患者对造口的适应程度和舒适度,减少造口性皮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性皮炎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造口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社会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病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性皮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86例患者中发生造口周围性皮炎58例(31.18%),其中粪水性皮炎23例,真菌感染16例,毛囊炎11例,外界刺激损伤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辅助化疗、辅助放疗、造口产品及造口类型是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发生造口周围性皮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造口护理知识是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发生造口周围性皮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导致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性皮炎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为此应加强造口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其造口相关护理知识认知水平,制定规范化的预防机制,减少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性皮炎发生率,减轻身心痛苦,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