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单用及分别与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3例,随机分为3组各31例:单用吡格列酮治疗组给予吡格列酮口服控制血糖治疗;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治疗;吡格列酮联合格列美脲控制血糖治疗。观察3组患者在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3组患者在控制FBG、2hPBG、HbA1c各项指标达标率方面均取得较好疗效,联合用药治疗组的指标达标率均高于单用吡格列酮治疗组,但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较单用吡格列酮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结论吡格列酮单用能较好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格列美脲或二甲双胍合用在控制2型糖尿病的血糖方面则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但合用组易发生低血糖不良反应,尤以吡格列酮与格列美脲联用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西格列汀和吡格列酮在需大剂量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2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研究组(西格列汀,n=100)及对照组(吡格列酮,n=100)。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时的相关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高血糖素(PGG)]、脂类指标[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及炎性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表达情况差异,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时,相关血糖指标(FBG、2hPG、HbA1C、PGG)水平、脂类指标(CHOL、TG)水平、炎性因子指标(Hcy、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3.0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40,P=0.005)。结论针对需大剂量胰岛素治疗T2DM患者的治疗,西格列汀相比吡格列酮对于血糖控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2组,即对比组(n=50)、研究组(n=50)。对比组予以二甲双胍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研究组予以达格列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糖监测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BMI、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比组的84.00%(χ2=4.000,P=0.046)。治疗3个月后,2组FBG、2 hPG、HbA1c、DBP、SBP...  相似文献   

4.
卢乐 《海峡药学》2012,24(4):150-152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予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两组FBG、2hPG、HbA1c、BMI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16名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无规律划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8名。常规组服用二甲双胍治疗,而实验组除了服用二甲双胍治疗外,新增口服药物盐酸吡格列酮,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血红蛋白指标与血糖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后的血红蛋白指标(HbAlc)以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h小时血糖(2hBG)两个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理想,不仅能够降低患者体内血糖水平、还能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具有令人满意的安全性功能,是值得推广的血糖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及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分别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1月于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西格列汀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45例。西格列汀组行二甲双胍和西格列汀联合治疗,吡格列酮组行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降低,且西格列汀组低于吡格列酮组(P<0.05);两组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均升高,且西格列汀组高于吡格列酮组(P<0.05)。结论:联合二甲双胍用药,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改善优于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7.
朱晓荣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49-1950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对照组联合应用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吡格列酮组每天加服吡格列酮15 mg治疗12周,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CRP、TNF-α水平,评估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IR)变化.结果: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显著下降(P<0.01),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吡格列酮组治疗后FPG、2hPG、HbAlc、IR显著降低(P<0.01),血清CRP、TNF-α水平治疗后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吡格列酮治疗T2DM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谢晓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271-2272
目的:观察使用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肝功、肾功、血脂及体重指数的变化。方法:观察17例曾使用胰岛素联合一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血糖控制差的病人,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前后之疗效。结果:加用吡格列酮后FBG、2hPG、HbA1C、胰岛素用量显著下降,肝功、肾功、血脂、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吡格列酮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患者降糖效果显著,可以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且无明显肝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曹春丽  张静  张红梅 《中国药师》2015,(10):1747-1749
摘 要 目的: 探讨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未达标的初诊2型糖尿病加用沙格列汀或吡格列酮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单用二甲双胍治疗12周血糖未达标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联合沙格列汀或吡格列酮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指数(BMI)变化及两组不良反应的差别。结果: 联合治疗12周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沙格列汀组2hPG及HbAlc下降幅度优于吡格列酮组(P<0.05),但FPG下降幅度小于吡格列酮组(P<0.05)。吡格列酮组空腹胰岛素水平下降及HOMA-IR的改善优于沙格列汀组(P<0.05),沙格列汀组治疗后BMI无改变(P>0.05),吡格列酮组治疗后BMI增加(P<0.05);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沙格列汀或吡格列酮均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沙格列汀更适合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或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9月于淳安县千岛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BG)、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FBG、2h BG、FINS以及Hb 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维生素D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宁乡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0例,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2组患者均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其中观察组患者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维生素D滴剂。2组均持续用药至分娩。比较2组治疗前及分娩前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内毒素跨膜信号转导的关键受体(TLR4)],分娩方式、不良母婴结局及胰岛素用量。结果 分娩前,2组FBG、2 hPG水平及HbA1c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血清hs-CRP、TNF-α、AOP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VCAM-1、RBP4、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35例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设为观察组,余35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二甲双胍治疗,设为对照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同时注意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4.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7.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FBG、2h PB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FBG、2h PBG、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盐酸吡格列酮和盐酸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采取平行双盲随机对照法 ,两组病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治疗组和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治疗1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空腹血糖 (FBG)、餐后2小时血糖 (2hPG)、肝功能、肾功能。结果 :两种药均有降低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二甲双胍降低胆固醇的幅度优于吡格列酮 ,但两种药对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幅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盐酸吡格列酮和盐酸二甲双胍两种药对2型糖尿病的高脂血症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盐酸吡格列酮联合磺脲类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口服磺脲类和二甲双胍药物稳定剂量1个月以上,而且空腹血糖≥7.5mmol·~(-1)的2型糖尿病患者101例,破随机双盲分入吡格列酮(每天30mg)治疗组(47例)或安慰剂联合磺脲类和二甲双胍对照组(46例),观察时间为12周。结果:吡格列酮治疗组在降低HbAlc、空腹和餐后2h血糖,都较对照组显著有效(P<0.05)。12周后,吡格列酮组空腹血糖平均下降1.6mmol·L~(-1),餐后2h血糖下降2.1mmol·L~(-1),HbAlc水平下降1.1%。吡格列酮联合磺脲类和二甲双胍治疗可明显降低甘油三酯水平(29%),同时升高HDL-C水平(11%),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亦有降低。吡格列酮耐受性良好,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吡格列酮联合磺脲类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明显改善HbAlC水平和空腹、餐后2h血糖,同时对本文所观察的脂代谢指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燕 《广东药学》2013,(12):824-826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分别联合吡格列酮及磷酸西格列汀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服用二甲双胍500mg和吡格列酮15mg(卡优平)12周以上的患者,改为每天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1g及磷酸西格列汀100mg持续治疗12周。结果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对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2hBG)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在血糖控制,低血糖发生率,减少体重增加的风险方面优于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11月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维格列汀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χ2=5.165,P=0.023)。治疗12周后,2组患者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24 h动态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福建省龙海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55例。二甲双胍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患者在二甲双胍组的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糖波动情况[24 h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24 h血糖波动次数(N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血糖标准差(SDBG)]、糖耐量情况[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活性氧(ROS)]。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高于二甲双胍组的83.6%(χ2=4.949,P=0.026)。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MODD、NGE、MAGE及SDBG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二甲双胍组(P均<0.01);2组患者FINS高于治疗前,2 hPG、HbA1c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吡格列酮联合格列齐特在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将82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借助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治疗,联合组给予吡格列酮联合格列齐特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2h餐后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后FPG、2hPB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格列齐特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改善血糖指标,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社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单纯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及其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对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5例,41例给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44例给予口服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口服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单纯口服二甲双胍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血糖达标平均天数,二甲双胍日均用量均低于单纯二甲双胍治疗组(P〈0.01)。结论:两组对社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均有稳定、良好的控制效果,其中口服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该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1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8例.观察组在原饮食及运动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片与二甲双胍片;对照组在原饮食及运动治疗基础上仅服用二甲双胍片.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FBG、2hBG、FINS、HbA1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观察组FPG、2hPG、FINS、HbA1c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