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不良反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2012年我院临床上报的156例喹诺酮类抗菌药所致的不良反应(ADR)报告,建立Excel表格,分别统计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ADR临床表现、ADR处置等项目并作分析。结果:发生ADR患者中女性89例,男性67例,平均年龄(56.7±1.75)岁。ADR共涉及3种药物,左氧氟沙星88例(56.4%),其中严重ADR12例,莫西沙星58例(37.2%),其中严重ADR12例,环丙沙星10例(6.4%),无严重ADR。临床ADR主要累及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引起ADR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临床不良反应表现多样,应加强该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监测,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187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月期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187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年龄分布上差异无显著性;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占25.67%),消化系统反应占(20.86%),血糖波动(占17.11%),神经系统反应(占11.76%)为主;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主要有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等。结论临床应重视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可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3.
陈静 《中国药业》2011,20(21):56-57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治疗中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组织系统及临床表现,为其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收集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按涉及的组织器官及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注射剂诱发的不良反应共72例,涉及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注射剂,侵害身体各个部分,尤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多见。结论应重视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氟喹诺酮类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79年第 1个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问世以来 ,相继合成了为数众多的衍生物〔1〕。该类药物以其高效、广谱等优点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化学合成抗菌药物 ,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 ,随着应用的增多 ,不良反应也时见报道 〔2〕。本文主要就诺氟沙星 ( FPA)、环丙沙星( CPFX)、  相似文献   

5.
308例氟喹诺酮类药致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药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通过检索1994年1月~2009年6月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收载的中文医药卫生期刊,共收集到有效的有关氟喹诺酮类药致不良反应文献231篇,共308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8例氟喹诺酮类药致ADR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致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6.62%;用药后2~5d内出现ADR的比例较大,占33.44%;左氧氟沙星致ADR的例数最多,占19.81%;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较常见,占30.43%,其次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20.58%,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死亡(6例)。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氟喹诺酮类药致ADR的监测,合理选用,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1979—2010年医学文献中收载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资料222例,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22例患者中,男性113例,女性108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单用181例,与其他药物联用41例;静脉给药173例,口服给药43例,未知3例。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原患疾病、药物过敏史及联合用药等相关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108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08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不良反应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以消化系统占19.44%,皮肤及附件占18.52%,心血管系统占15.74%和中枢神经系统占13.89%,各脏器不良反应均有报道,合并用药更易发生。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临床症状多,临床应用时要注意防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2O07年共报告38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按照患者病情情况、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不艮反应的表现、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年龄分布上无特异性差异,以静脉炎表现(47.37%)、胃肠道反应(31.57%)、中枢神经系统反应(10.52%)为主。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种类有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静脉给药途径引起的不良反应高于口服给药途径。结论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可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方法:收集我院医务人员报告的92例氟喹诺酮类ADR的报告,按患者的一般情况、涉及药物、给药方式、ADR涉及器官及临床表现、ADR发生时间等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31~40岁发生率最高(32.6%);共涉及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以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为主;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89例(96.7%);ADR主要损害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加强氟喹诺酮类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可以减少氟喹诺酮类药物ADR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0.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1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氟喹诺酮类药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规律.方法 收集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128例氟喹诺酮类药致ADR报表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28例ADR报表中,60~70岁发生率最高,6~30min时间段多见,涉及的5种氟喹诺酮类药以加替沙星为主,累及的6个系统以神经系统损害明显,静脉给药容易引起ADR,多数ADR转归良好.结论 应高度重视氟喹诺酮类药ADR的报告和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35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士洋  程军  陈志武 《安徽医药》2011,15(4):516-518
目的 了解该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与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5~2009年该院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35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50例ADR报表中涉及21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ADR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发生ADR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以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108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8例不良反应中,以消化系统损害为多,占19.44%,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18.52%,心血管系统损害占15.74%,中枢神经系统占13.89%.结论 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多见,临床不良反应症状多样,提示临床需重视用药后监护.  相似文献   

13.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津祥 《天津药学》1996,8(4):59-63
喹诺酮类尤其是氟喹诺酮类以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口服吸收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逐渐被发现并引起医患重视,本文对氟喹诺酮类的有害药物反应综述。  相似文献   

14.
闫启光 《安徽医药》2013,34(8):1220-1222
目的分析32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提示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当谨慎,以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方法采用回顾调查统计法对32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涉及不良反应的8种药物中,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排第一、二位。人体的9个系统受ADR的影响,变态反应发生的比例最高。结论应注意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3,(47):4484-4484
本刊讯2013年11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第58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对2004至2009年中日友好医院上报的212例氟喹诺酮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事件以静脉剂型为主(85.38%)、女性患者比例高(72.64%),首次用药后出现症状的比例高(90.09%),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在停药后1天内康复或明显好转。结论应重视氟喹诺酮药物首次用药后的监护,以及新的、罕见不良反应的正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探讨其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8年12月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库中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病例和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同期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涉及到不同年龄,男性多于女性,静脉注射最容易引起ADR。发生ADR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以左氧氟沙星最多,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结论:导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临床应用时应该注意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用药,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8.
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严重或罕见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查阅近几年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归纳。结果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断广泛,其严重或罕见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趋增多。结论应高度重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宿州市市立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159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左氧氟沙星引发的ADR例次最多(58例,36.48%),其次是环丙沙星(43例,27.04%);静脉滴注引发的ADR高于口服和静脉注射;>60岁患者引发的ADR占62.26%,≤60岁的患者占37.74%,说明年龄越大越易引发ADR。ADR涉及的头疼、失眠等症状较多(39.62%),皮疹、皮肤过敏等症状次之,占22.64%,明显高于其他系统。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引发的ADR,必须引起医务人员高度重视,切实降低其ADR发生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氟喹诺酮类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喹诺酮类药物为一类全合成抗感染药物,它们的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导致细菌DNA不能正常合成和修复,对G^+菌和G^+菌、衣原体均有较好作用。其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