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气管滴注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方法]将24只雄性SPF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及PM2.5染毒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6、8.0、40.0 mg/kg体重)组,各剂量组均经气管滴注染毒3d.末次染毒24h后,监测记录大鼠的血压、心率和心电图,取腹主动脉血测定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P-选择素和D-二聚体浓度.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M2.5各染毒剂量组血压和心率均升高(P<0.05),心率变异性降低(P<0.05),大鼠血浆ET-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中、高剂量PM2.5暴露可引起大鼠血浆P-选择素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 [结论] PM2.5气管滴注可导致大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并改变凝血纤溶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气细颗粒物(PM2.5)及硫酸镍(NiSO4)对大鼠凝血功能的急性影响,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PM2,的可能作用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为PM2.5和NiSO4染毒实验两部分。每部分实验均将2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PM2.5染毒实验:对照组及7.5、15、30mg/kg体重3个染毒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NiSO4染毒实验:对照组及7.5、75、750μg/kg体重3个染毒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其中,PM2.5中剂量组(15mg/kg体重)对应的镍含量与NiSO4低剂量组(7.5μg/kg体重)相同。PM2.5和NiSO4均采用一次性气管滴注染毒,染毒24h后处死动物,腹主动脉取血,测定不同染毒组大鼠血中凝血相关指标水平,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组织因子(T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M2.5各染毒组血浆PT水平明显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的PM2.5可引起大鼠血浆Fib水平明显升高(P〈0.05)。不同剂量组的PM2.5均可引起大鼠TF的升高,其中以低剂量组的作用最明显。研究未见PM2.5对大鼠血中APTT的影响。高剂量组的NiSO4引起大鼠血浆Fib水平升高(P〈0.05)。中、高剂量NiSO4染毒组大鼠血中TF均明显升高(P〈0.05)。未见NiSO4染毒组大鼠血浆PT和APTT的变化。含相同剂量镍的PM2.5与NiSO4相比,PM2.5的效应更强。[结论]PM2.5气管滴注可导致大鼠凝血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外源性凝血途径指标异常。NiSO4染毒出现相似毒性效应,高剂量NiSO4能使大鼠血浆Fib和TF水平升高。提示镍可能在PM2.5致大鼠凝血功能改变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方法10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用目前标准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5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为一个疗程,观察心绞痛缓解情况及心电图变化。结果两组在缓解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改善心绞痛缺血性心电图及缓解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气细颗粒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肺脏的炎性损伤及机制。方法 采集上海市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选用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和C57BL/6小鼠(对照)各32只,进行气管滴注PM2.5染毒,隔天滴注1次,共2次,根据染毒剂量的不同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取小鼠肺泡灌洗液进行白介素6(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细胞分类计数,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染毒组ApoE-/-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6、IL-17、TNF-α水平[(207.08±33.51)、(119.20±17.92)、(117.18±15.22)pg/mL]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染毒组C57BL/6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6、IL-17、TNF-α水平升高;细胞分类计数结果显示,ApoE-/-小鼠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巨噬细胞绝对数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淋巴细胞百分比随染毒剂量升高而降低;肺脏组织病理切片显示,高剂量染毒组ApoE-/-小鼠和C57BL/6小鼠肺泡壁增厚显著,肺泡间隔增宽,部分区域可见肺实变表现,肺泡支气管旁可见多灶淋巴组织浸润。结论 与C57BL/6小鼠比较,大气细颗粒物急性暴露可引起ApoE-/-小鼠更为严重的肺脏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丹参酮ⅡA磺酸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s结果 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0.003004 mg·mL-1-0.007048 m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8.结论 本方法测定丹参酮ⅡA磺酸钠含量准确,精密,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应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药: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连续观察4w。观察两组病人症状缓解程度、心电图的改变情况。结果: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62.5%;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38%,对照组为78.1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注射液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及改善心肌缺血,对不稳定心绞痛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细颗粒物的亚慢性暴露动物模型,探讨PM2.5对大鼠炎症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气管滴注建立细颗粒物的亚慢性暴露动物模型;光镜下观察各脏器病理学变化;采用相应的试剂盒测定肺泡灌洗液中的总蛋白和唾液酸水平;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这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收集肺泡巨噬细胞,采用孔雀绿比色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取脾脏,采用MTT方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结果在染毒后的大鼠肺内均观察到异物性肉芽肿形成;在肝脏血窦内观察到有单核吞噬细胞聚集形成肉芽肿的趋势;在肺门淋巴结和肝脏、肾脏血管内观察到明显的吞噬PM2.5的巨噬细胞和游离的PM2.5。总蛋白和唾液酸水平随着暴露时间和剂量升高而增加。在观察的前3个月,染毒组TNF-α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而在6个月时,TNF-α水平明显降低;IL-6表达水平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染毒3个月后最高,而在6个月后表达水平回落。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随着剂量的增加而下降。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没有出现显著性变化。结论细颗粒物的亚慢性暴露可以引起机体的持续炎症损伤;细颗粒物对免疫系统的损伤随着剂量和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细颗粒物引起的细胞因子网络紊乱会加重免疫系统的损伤;细颗粒物引起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是肺部慢性疾病的致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大气粗细颗粒物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影响山西医学院预防医学系环境卫生教研室(太原030001)赵毓梅,李秋营,范建,李炳太对大气中粗细颗粒物的肺毒性,国内外研究不多。而其对肺胞巨噬细胞的体外毒性差异以及对肺胞巨噬细胞表面形态的影响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气管滴注大气细颗粒物(PM。)和3种铅化合物(PbSO4、PbCl2和PbO)对大鼠的急性肺毒性及血液毒性作用。[方法]将7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PM2.5染毒组(低、中、高染毒剂量分别为1.6、8.0、40.0mg/kg体重)、PbSO4、PbCl2和PbO染毒组。其中,3种铅化合物的低、中、高染毒剂量分别为13.5、67.5、337.5μg/kg体重。各剂量组均经气管滴注连续染毒3d。末次染毒24h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白蛋白(ALB)及总蛋白(TP)的含量;收集血液测定全血中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δ-ALAD)活性。[结果]PM25及3种铅化合物均可致大鼠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巨噬细胞比例明显降低;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BALF中LDH、AKP、ACP、TP和ALB含量随之升高,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且PM2.5引起的上述作用较铅化合物明显。3种铅化合物两两比较发现,硫酸铅组对中性粒细胞比例、巨噬细胞比例、AKP、ACP和TP的作用较为明显。末次染毒24h后,大鼠全血中δ-ALAD活性随染毒剂量的升高而降低,PM2.5组作用较铅化合物明显;3种铅化合物中,硫酸铅的降低作用最明显。[结论]气管滴注PM2.5和3种铅化合物均可引起Wistar大鼠的急性肺毒性及血液毒性;与含同剂量铅的PM2.5相比,铅化合物的作用较弱。而3种铅化合物的毒性也互不相同,其中硫酸铅的毒性最大。  相似文献   

10.
沈卫东 《现代保健》2009,(32):72-7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比丹参注射液有更屁著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应明星 《药物与人》2014,(7):276-276
目的:探究输液液体的酸碱性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方法:通过两组实验观察分析,对照组以6%的葡萄糖注射液加入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中,而观察组以0.8%的氯化钠注射液加入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中,对其混合溶液观察分析。结果:对照组输液液体PH值在4.1以上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为稳定状态,输液液体PH值在3.9—4.1之间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为浑浊状态,输液液体PH值在3.9以下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易为结晶状态。而观察组输液液体PH值在3.9以下、3.9—4.1之间、3.9以上均都为稳定状态,其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液液体的酸碱性强弱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稳定性有直接影响,同时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适合与偏中性注射液搭配使用,即适合与氯化钠注射液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12.
吴江  井贵平 《现代保健》2011,(20):19-21
目的观察丹参酮IIA磺酸钠对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血脂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4例,给予丹参酮IIA磺酸钠及常规基础治疗,疗程4周;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血脂、纤维蛋白原指标变化。疗效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进行量化评定。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早期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能有效调节脑梗死患者血液黏度、降低血脂水平及纤维蛋白原浓度,改善微循环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外,分别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及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方面疗效优于苦碟子治疗(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肯定,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氧化损伤及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57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5只,随机选择50只一次性向大鼠腹腔内注射液链脲佐菌素60mg/kg诱导大鼠糖尿病,选取其中其中44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给药组。选择同批次同种属大鼠15只作为对照组。给药组给予丹参酮ⅡA30mg/kg灌胃,每天1次;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三组大鼠均连续给药或生理盐水90天。喂养90天后测定三组大鼠的血糖水平、血中自由基含量、视网膜组织中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糖尿病组血糖水平、SOD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全血中自由基含量、MDA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细胞溶解液A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大鼠视网膜细胞溶解液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损伤及抑制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4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40mg,静脉滴注,1次/日,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高压氧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38例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随机分成丹参酮组及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根据症状、体征的改变及肌电图检查的结果判断治疗效果.[结果]丹参酮组痊愈8例,显效9例,好转3例,无效1例,痊愈和显效的病例占81%;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4例,好转7例,无效3例,痊愈和显效的病例占41.2%,经X2检验,X2=6.445,P<0.05,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四肢末端的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9.
李根玉 《药物与人》2014,(12):84-85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疗效.方法:将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辛伐他汀、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0.9%氯化钠250ml+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50mg静脉滴注,每日-次,治疗二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二周后心绞痛缓解程度、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的疗效、发作次数及心肌耗氧量.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受试者在入组时的-般情况、心功能情况、实验室检查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及心肌耗氧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疗效肯定,且安全性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以及血脂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脂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以及血脂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