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对提高社会医疗综合发展水平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因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参保政策变化以及大学生参保意识不强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参保意愿较低,在发生意外伤害、突发疾病时,大学生的个人医疗权益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对此,本文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大多数研究是关于大学生医保管理、医保运行制度创新、医保参保满意度等方面的,而有关于高校校医院医保的学术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2014-2019年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大数据信息,对重庆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对策,研究成果期望为本校校医院或者其他高校医院医保部门的政策制定和服务改善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老年人住院费用及待遇水平。方法:选取江苏省盐城市2016年至2020年参保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住院及医保报销费用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盐城市老年人住院就诊的病种以慢性病为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老年人数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老年人数的4-5倍;不同参保性质的老年人在享受医疗服务时存在差别、医疗保险待遇也有差距。结论:不同参保性质的老年人在就医时享有的医保待遇不一样;老年群体医疗保险补偿偏低,政府部门应适当提高老年人医保报销比例,减轻城乡居民参保老年人的就医负担。  相似文献   

3.
当前,关于城乡医保制度整合的研究是共识与分歧并存,分歧的核心是医保制度整合与公平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参保居民公平感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的数据,通过Logit回归和PSM分析得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降低了农村参保居民的公平感。在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背景下,城乡居民医保的初步整合难以提升参保居民的公平感,因此需要城乡医疗资源均衡配置与城乡医保制度融合发展的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四川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保)慢病参保人群的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方法 数据来源于第六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四川省调查资料中家庭询问健康调查表收集的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与两水平Poisson回归分析不同参保的慢病人群的卫生服务利用差异。结果 城镇职工医保与城乡居民医保慢病参保人群的EQ-VAS平均得分分别为(71.8±16.2)分与(63.8±18.8)分(P<0.001);城镇职工医保慢病参保人群的EQ-5D任一维度的中度及以上健康问题的比例均低于城乡居民医保(P<0.001)。相对于城镇职工医保慢病参保人群,城乡居民医保慢病参保人群的两周医生指导治疗的优势比(OR=0.754,95%CI:0.619~0.919)与年住院人次(OR=0.735,95%CI:0.636~0.850)均处于较低水平(P<0.001)。结论 不同医保慢病参保人群的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利用存在差异,应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机制与补偿水平,逐步缩小不同医保保障水平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城乡医保统筹对农村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运用线性概率模型(LPM)、非线性Logit模型和截面倍差法对研究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医保制度城乡统筹能够显著提高农村流动人口利用居住地医疗服务的概率;针对不同流动范围的农村流动人口,城乡医保统筹对于市内跨县和省内跨市的群体实施效应更明显;对在非居住地参保的农村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影响更为显著。结论及建议:在城乡医保统筹进程中应重点关注农村流动人口这一群体,逐步提高医保制度统筹层次,渐进式消除医保制度的区域性壁垒,改善农村流动人口医保制度的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基于福建省三明市政府所公布的公立医院运行、医保基金使用月度数据,使用中断时间序列研究方法,分析了三明市职工医保门诊保障水平提升后,区域内医疗服务利用以及医保基金支出状况的变化。研究发现,政策干预后:三明市职工医保参保群体门诊就诊需求得到释放;参保群体对住院服务与门诊服务的利用之间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置换;区域内分级诊疗秩序构建态势良好;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出趋势未发生明显变化。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建议采取多样化措施促进分级诊疗、完善门诊医师薪酬待遇及药品供应等配套政策、将公共卫生与门诊保障政策相衔接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分析和探索医疗保险参保地点对我国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及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范畴综述方法,以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和中国知网为数据源,“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状况”等为主题词,系统检索并下载相关文献560篇,通过制定严格的筛选标准最终纳入24篇相关研究。结果:我国流动人口参保地点选择导致的异地就医问题逐渐升温。流入地参保可以通过降低就医经济负担、提高社会融合水平显著提高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利用水平。流入地参保可以通过促进社会融合、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利用等路径改善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同时,健康状况反向影响流动人口的参保地点选择行为,流动人口参保地点选择过程中存在“逆向选择”现象。结论:参保地点显著影响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且与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呈双向作用关系。建议通过提高医保统筹层次、畅通医保转移接续通道和拓展落实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等多维政策路径,破解参保地点导致的健康不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疗保险对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14-2018年死亡老人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和Logistic模型分析不同参保类型老人的临终医疗总费用、大额支出发生率和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与居民医保相比,职工医保显著增加了临终老人的医疗服务使用量,其中临终医疗总支出增加40.35%,大额支出发生率增加6.1%,临终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工医保的医疗服务使用量多于居民医保。一方面,应适度提高居民医保补偿水平,同时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发挥医保控费职能;另一方面,应鼓励发展临终关怀服务,提高老人临终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陈芮  张良文  方亚 《中国卫生统计》2023,(6):807-810+816
目的 探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中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优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数据,基于Andersen理论模型框架,分别建立Probit、Tobit和Biprobit回归模型,分析城乡居民医保对中老年人就诊选择和就诊次数的影响,以及门诊服务对住院服务的影响。结果 共调查中老年人8753例,其中门诊、住院比例分别为18.83%、19.75%,城乡居民医保的参加率为96.38%。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对中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有影响(P<0.05),住院概率平均上升11.2%,住院次数平均提高0.232次,但对门诊服务未产生影响(P>0.05),门诊和住院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60岁及以上人群和非农户口人群的住院服务利用较高。结论 城乡居民医保提高了中老年人的住院服务利用率,但存在过度利用住院服务的问题,而且在不同年龄段、户口类型人群中城乡居民医保对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存在差异。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医保的报销机制,引导居民合理就医,提高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对台湾全民健康保险制度概念、原则、特点及基本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提出台湾全民健保制度对推进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整体进程的借鉴意义,认为应从建立医疗服务规范化管理制度、扩大医保覆盖面、推进多元支付制度、提高民众参保意识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Purpose: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aiwan's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NHI) on urban‐rural inequality in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among the elderly. Methods: A longitudinal data set of 1,504 individuals aged 65 and older was constructed from the Survey of Health and Living Status of the Elderly.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odel was employed and estimated by the random‐effect probit method. Fin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universal NHI in Taiwan heterogeneously affected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among the elderly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introduction of NHI reduced the disparity of outpatient (inpatient) utilization between the previously uninsured and insured older urban residents by 12.9 (22.0) percentage points.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utilization disparity between the previously uninsured and insured elderly among rural residents. Conclusions: Our study on Taiwan's experience should provide a valuable lesson to countries that are in an initial stage of proposing a universal health insurance system. Although NHI is designed to ensure the equitable right to access health care, it may result in differential impacts on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among the elderly across areas. The rural elderly tend to confront more challenges in accessing health care associated with spatial distance, transportation, social isolation, poverty, and a lack of health care providers, especially medical specialis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疗保险制度对老年群体死亡风险的影响,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2014年的追踪数据,以添加脆弱因子的Weibull模型与Gompertz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并且分年龄组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相对于无医保的老人,有医保老人的死亡风险随医保制度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而言,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分别降低了约20%、25%以及31%的死亡风险。通过分年龄组进一步分析发现,医疗保险对高龄组老人死亡风险有显著影响,而对低龄组老人的死亡风险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医疗保险制度有助于降低老年群体的死亡风险,但影响程度各异,表现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最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次之,新农合最低。基于此,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方向在于继续扩大医保覆盖面,并弥合不同医保之间的待遇差异,在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居民医疗保险的整合,最终实现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浙江省嘉兴市各县(市、区)成为全国首批新农合试点城市。十年来,嘉兴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整合,建立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和医疗保障全覆盖。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完善补偿方案,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结合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卫生改革试点工作,多措并举,实现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费用有效控制,提高了卫生资源和医疗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良性发展,巩固发展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了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和分析重庆市在医疗保障城乡统筹实践探索中的经验。[方法]选取重庆市九龙坡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作为现场进行实证调查。收集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前后有关的政策文件和报表数据与参保人员的信息等。[结果]农村居民财政补助资金未及时到位;补偿比例、封顶线设置较低,起付线设置较高;基金使用率较低;补偿基金主要流向基层医疗机构;获得住院补偿的参保居民总体的受益率仅6.06%左右,且Ⅰ档和Ⅱ档之间受益情况差异较大。[结论重庆市在实践探索中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打破身份界限,统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标准;整合现有资源,统一城乡医疗保险经办操作;促进了基层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政府财政投入未能及时到位,实际报销比例较低;基金沉淀问题;统筹层次较低,"穷帮富"的现象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大病保险对我国中老年人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为完善我国大病保险制度提供建议。方法: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2011年与2015年)中45岁及以上的城乡中老年人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描述性统计法和两部模型法分析大病保险对我国中老年人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结果:目前的大病保险政策从总体上降低了中老年人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率,但没有显著降低其发生强度。结论:目前的大病保险并未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只是解决了"面"的问题,从总体上降低了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的可能性,但并没有解决"点"的问题,没有有效降低其大额的医疗卫生支出进而减少其医疗经济负担。建议各地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大病保险制度,从而真正有效减轻居民重大疾病医疗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城乡统筹居民医疗保险真实保障水平进行实证研究,为切实提高我国参保患者医疗保障水平提供证据。方法:利用频数分布和虚拟变量回归模型方法对天津市城乡参保居民就医微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真实保障水平与政策范围内保障水平之间差距较大;医疗保险起付线、政策范围内报销比、参保患者年龄、缴费级别、医疗费用、医院级别等因素均会对患者真实保障水平产生显著影响。结论与建议:在医疗保险制度完善阶段,为提高参保患者真实保障水平,应淡化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报销比、设定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保障水平和真实保障水平差距的评价范围、细化医疗保险政策内容,科学设置阶梯型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报销比、增加政府卫生财政投入,同时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的基本医疗保险类型对于中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的差异并随着时间变化的趋势。方法基于CHARLS数据2011、2013和2015年3次调查都包括的中老年人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有序Logistic回归、混合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的进行分析。结果在基本生活活动能力(BADL)评分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保险对于BADL评分影响的差异波动较小,而新农合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于BADL影响的差异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但仍存在较大差距。在自评健康状况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自评健康状况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新农合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自评健康状况影响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风险。结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发展完善的同时,居民的健康公平性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逐步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并适时推进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提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层次,是从制度上缩小不同医疗保险制度健康效果差异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邵芯苗  郭庆  吴忠 《现代预防医学》2021,(20):3754-3759
目的 考察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对流动人口促健效用。方法 利用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问卷数据,选取2 016名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方法主要采用Probit模型、OLS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结果 Probit模型结果显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能使流动人口自评健康指标得分提升20.2%(t = - 5.090,OR = 0.993,95%CI: - 0.280~ - 0.124);OLS回归表明流动人口虚弱指数降低3.3%(t = - 4.500,OR = 0.222,95%CI: - 0.046~- 0.018);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纠正变量间的内生性后所得结论依旧稳健。上述结论表明参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具有健康促进作用。结论 重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健康的促进作用,加快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提升流动人口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增强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可获得性,提高流动人口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天津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进行评价,分析公平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评价天津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横向采用参保、筹资、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等指标评价,纵向分析人口老龄化和现收现付制,以及个人账户对医疗保险公平性的影响。结果:参保机会、城乡居民筹资较公平;不同收入人群间的基金筹集、职工实际筹资负担率、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代际之间以及个人账户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公平。结论:继续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根据收入差异制定不同的缴费额、起付线和封顶线,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取消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徐州市城乡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评价及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制度实施提供建议。方法:按经济水平分层随机抽取徐州市6个社区和8个村庄的155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对比和因素分析。结果:徐州市城市居民制度认可率(65.9%)低于农村居民(75.8%),基层首诊赞成率(51.4%)高于农村(42.3%),65.1%的城市居民和68.8%的农村居民认为增强基层服务是促进分级诊疗的首要措施;影响城乡居民制度评价的相同因素有基层服务能力医保制度,不同因素的有经济因素、健康状况和健康体检。结论:城乡对制度评价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应根据城乡现实差异和居民实际需求,从基层建设、医保改革、农村援助、健康管理等方面,提高城乡居民对制度的认可,提升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