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结合我国医疗卫生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天津市开展医联体工作的实施现状,为医联体模式在天津市全面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格局平衡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方法:目的性选取天津市16个建立医联体的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20名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将资料整理分析,应用SWOT模型,归纳总结出天津市医联体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果:天津市开展医联体的优势包括提高基层医生医务能力,应用信息网络搭建沟通平台,提升社区整体水平;劣势包括基层医生工作繁多、压力大、积极性不高,药品管理制度限制患者基层就医,医保制度限制医联体运行;机遇包括医联体建设有国家政策支持,设立专人专岗从事医联体工作;挑战包括基层缺乏吸引人才的机制、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统一管理。结论:天津市医联体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用经济激励医务人员积极性、建立医联体统一管理制度、完善相关医保政策和药品管理制度,维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格局平衡,促进天津市医联体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区域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政策指引下深圳南山区域医联体发展的探索,为其他地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知情人访谈、现场调研、二次资料分析、头脑风暴等方法剖析深圳南山区域医联体强基层的策略背景、实施内容和实施效果。结果 统一管理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标准化建设,有助于更好地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区域学科联盟,以契约方式加强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联系,具有可行性。结论 强基层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深圳南山区域医联体强基层的策略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声音     
“应大力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注重全科医生的培养与激励,构建紧密型医联体,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基层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模式,逐步形成有序就医格局,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要鼓励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紧密型的医联体、责任和利益共同体。要加强学习培训、促进机构间人员流动、改革绩效管理模式,为基层医务人员搭建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路径,从而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9,(1):1-4
强基层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关系着分级诊疗工作开展的成败,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动形成分级诊疗新格局,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笔者以阐述我国医联体建立背景为切入点,剖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困境,进而从医联体内部牵头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角度,多方面多举措提出强基层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只有通过“强基层”的手段,才能真正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流大医院的人流量。通过建设联合科室、联合病房等开展多种方式紧密型合作,实现从“松散型”向“紧密型”的转变;通过与第三方检验机构开展合作,可以使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与二三级医院之间在真正意义上做到检验报告一单通;通过成立集团管理委员会、全面推广“互联网+基层中药常见病、多发病数据库”工程,组建中医专科医联体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通过以特色科室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形成优势和特色;通过加快全民健康信息网络基础建设,借助“互联网+医疗”实现医联体建设提档升级;通过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关系到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来抓,着力提高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财政、医保、物价和卫生等部门多方合力提供优质的配套政策支持,及时解决农村区域医疗卫生的诸多困难和问题。扬州市率先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思路,构建现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创新举措,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基础支撑,在全市覆盖6个县(市、区)建设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以点带面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打造健康中国的扬州样本,成为全国基层医改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只有通过"强基层"的手段,才能真正实现通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和上下联动"分流大医院的病人流量。扬州市通过建设联合科室、联合病房等开展多种方式紧密型合作,实现从"松散型"向"紧密型"的转变;通过与第三方检验机构开展合作,可以使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与二三级医院之间在真正意义上做到检验报告一单通;通过成立集团管理委员会、全面推广"互联网+基层中药常见病、多发病数据库"工程,组建中医专科医联体,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通过以特色科室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形成优势和特色;通过加快全民健康信息网络基础建设,借助"互联网+医疗"实现医联体建设提档升级;通过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关系到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来抓,着力提高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财政、医保、物价和卫生等部门多方合力提供优质的配套政策支持,及时解决农村区域医疗卫生的诸多困难和问题。扬州市率先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思路,构建现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创新举措,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基础支撑,在全市覆盖6个县(市、区)建设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以点带面,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打造健康中国的扬州样本,成为全国基层医改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式,自制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计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工作满意度得分,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工作满意度总体得分2.72±1.16分,56.71%的人员对工作总体满意,社会尊重、医患关系、晋升制度、机构配置、工作强度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社会尊重的影响最大。结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水平一般,可从提高人员防疫补贴、优化人员结构、推荐突出贡献人员调职晋级、加大先进人物事迹宣传、树立劳模典范、改善日常工作和应急防控环境等方面入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紧密型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对医联体的满意度评价及现存问题的认识,为进一步推动医联体建设,提升区域内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对“华西-成华城市区域医疗服务联盟”内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计调查855名。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的基本特征、对医联体的满意度现状及医联体现存问题,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医联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68.3%的基层机构人员对医联体的满意度高,满意度平均得分为(60.7±10.2)分。机构类型(β=0.298,P<0.05)、编制(β=0.088,P<0.05)、行政业务管理职务(β=0.150,P<0.05)、每周工作时间(β=-0.091,P<0.05)对满意度有影响。医联体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全科医生数量不足(52.3%)、医疗资源下沉困难(51.6%)、基层机构基础设施差(50.6%)和信息共享平台不完善(48.1%)。结论 “华西-成华城市区域医疗服务联盟”中的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对医联体的满意度较高,但其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建议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和设备投入,推进薪酬和绩效制度改革,完善基层人员晋升与聘用制度,重视医联体内人才队伍和体系建设,健全医疗资源下沉管理机制,完善信息平台和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高医联体的整体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领域研究热点。方法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10年1月1日—2021年3月25日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14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加13.9篇;尚未形成核心研究团队,研究机构合作不紧密。研究热点可归纳为4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评价和建设;分级诊疗制度推行及落实;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发展现状及对策;医联体背景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结论国家政策推动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和提升的关键因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研究内容逐渐丰富。未来应重点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提供信息化技术手段支撑,进一步深化医联体建设,实现新医改背景下的医联体分级诊疗体系。方法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互联互通成果与区域卫生健康数据设计医联体分级诊疗系统。结果构建了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三位一体"的医联体分级诊疗系统,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提供了高效协同的通道与支撑,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5%以上;基层就诊率从2018年的51.44%提高到52.74%。结论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构建医联体分级诊疗系统,有利于区域内医疗数据资源及知识的共享,对于提升基层医疗能力,推进医联体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地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不同依托单位的医养结合型健康养老服务提供现状、成果以及遇到的各种困难,为建设医养结合型健康养老服务提供借鉴依据。方法 2019年1月对江苏省24家依托于不同单位的医养结合机构提供的健康养老服务内容与现状、遇到的困境、医护服务人员缺失程度和各主体在服务过程中作用缺失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3.33%的医养结合机构为半自理老人、失能老人提供健康养老服务,八成机构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83.33%)和重大疾病转诊服务(79.17%),仅有50.00%的机构考虑帮助老人实现心愿;70.83%的机构认为政策保障力度不足、制度障碍是开展医养结合服务遇到的最大难点;83.33%的机构认为医生和护士资源最为缺乏。结论应注重老年人精神需求,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提高医疗资源供给力度;完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促进医养结合多方主体协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医联体内患者对医联体的认知与满意度评价,探讨医联体模式下患者就医选择、基层首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医联体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从北京市15个区抽取18个医联体,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1 280名医联体内就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与二元Logistic回归开展统计学分析。结果:59.12%的患者了解医联体及相关政策,39.12%的患者对医联体满意;72.32%的患者愿意基层首诊;各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就诊医院类型、医联体了解程度、医联体经历、医联体满意度对基层首诊意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医联体建设取得一定的效果,基层首诊意愿初步形成,但区域医疗资源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与患者基层首诊意愿具有相关性,相关政策宣传力度不足及现行医保政策等制约医联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国省级医联体建设政策,探究省级健康政策的制定实践同居民个体健康需求满足的动态耦合程度,为推进医联体建设及政策优化提出合理性的意见.[方法]检索省级政府建设医联体的政策文件,基于Rothwell和Zegveld政策工具编码分类,构建基本政策工具维度、利益相关者维度和政策效力维度的三维分析框架.[结果]最终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5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医防融合相关培训状况以及相关知识能力的需求状况,为完善我国基层医防融合建设,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防病治病能力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对五个省15个区县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分层抽样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并对各种医防融合相关知识能力需求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76.0%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近一年参加过培训,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参与率(73.2%)低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4.3%)(χ2= 83.812,P<0.001),不同特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参与率不同(P<0.01)。各类培训参与率均低于相关知识技能的需求率,公共卫生相关知识技能的需求率最高。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不同特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对各类知识技能的需求率不同:相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人员对传染病防控技能(OR = 0.756,95%CI:0.666~0.858)和一般病与常见病诊疗技能(OR = 0.860,95%CI:0.762~0.971)的需求程度更高;临床医疗岗位人员对传染病防控技能及一般病与常见病诊疗技能、的需求程度更高(P<0.001);年轻人员对慢病管理与病因监测技能的需求更高(OR = 0.937,95%CI:0.885~0.992);公共卫生岗位人员(OR = 1.346,95%CI:1.114~1.626)和专职管理岗位人员(OR = 2.334,95%CI:1.707~3.191)对信息化技能的需求程度更高。结论 应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强度,提升培训内容和知识技能需求的匹配程度,建立完善医防交叉培训机制和医防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社会办医院发展迅速,在医疗卫生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超声医学科的发展和建设还比较滞后和薄弱。文章就社会办医疗机构中超声医学科建设的现状和发展中的困境,结合医院科室专业问题、医师组织架构、医师离职率、科室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科室人文等情况,简要分析影响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包括构建科室人才合理构架体系,加强超声专业学科质控人员培训,运用科室多元化医疗质量管理要素,加强科室信息化建设,加强科室文化人文建设等针对性措施,紧紧围绕科室质量与安全、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为主线,探索社会办医疗机构中超声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现代管理模式,树立科室人文品牌意识,使社会办医疗机构中超声医学科医疗质量与安全、健康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评价我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的实施情况,为新医改背景下进一步发展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规模数量、卫生总费用和弹性系数等指标,比较我国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及其服务能力现状结果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在实施近9年后,2009年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数是营利性医疗机构的2.5倍;其人员、配置、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中国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方法2016年对全国5个省份95所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进行调查。结果95所基层医疗机构中,进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90所(94.74%),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92所(96.84%), 医疗废物暂存处理且单位有交接登记的89所(93.68%),医院有污水处理设施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的46所(48.42%)。2000年以前仅4所(4.21%)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了医疗废物分类管理、集中处置,2014年分别增加至92所(96.84%)、90所(94.74%);2000年以前仅5所(5.26%)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了医疗废物暂存处理,2014年增加至89所(93.68%)。结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已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不足,需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规范医疗废物管理程序,健全医疗废物管理监管系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4—2019年的绩效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影响绩效的关键因素,并对机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进一步发挥绩效考核导向作用。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及政策研究,从服务提供、服务效率、经济管理和人力配置4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构建绩效评价模型。结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指标组合权重前 5名分别为健康检查人次、家庭卫生服务人次数、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数、医护比、诊疗人次数。结论: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提出4个方面建议:(1)加强服务能力建设;(2)提升服务效率水平;(3)加强财务管理;(4)重视从业人员培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发展格局下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内涵与实现路径,期望充分发挥基层卫生在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网底优势。方法: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理论分析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与实现路径。结果: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包括整合协同式的资源结构、创新内涵式的服务过程、优质高效的结果产出三个方面。通过体系创新与发展、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需双方的健康主体责任落实、建立以健康结果考核为激励导向的评价机制,助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结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多要素之间协同联动,重点关注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围绕健康目标,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提供,实现基层卫生健康从治疗服务型向健康管理型转变,促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形成生存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李静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6):714-715,717
目的 分析2003 -2009年海淀区中小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状况,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的方式,于2009年对海滨区内中小学校的卫生保健人员进行调查,并将结果分别与2003及2008年进行比较.结果 海淀区中小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配备状况总体发展良好,小学配备比例明显提高,卫生保健人员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医学专业人员有所增加;但小学卫生保健人员配备率仅为22.2%,中小学校校医及保健教师工作年限5 a以下的占58.0%,且更换频繁;卫生保健人员医学专业结构有待完善.结论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学校卫生保健队伍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小学医务室及专职卫生保健人员配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