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国2013年主要慢性病住院患者自付费用与报销费用,为缓解慢性病经济负担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收集2013年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6 978例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住院患者相关数据,计算此四类主要慢性病住院患者的自付费用与报销费用。结果在自付费用上,癌症住院患者人均自付费用(城市4 553元、农村5 000元)与总自付费用(465.09亿元)均最高;在报销费用上,癌症住院患者人均报销费用最高(城市7 800元、农村4 800元),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报销总费用最高(887.87亿元);在医疗总费用上,癌症住院患者的人均医疗总费用最高(城市13 000元、农村10 000元),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医疗总费用最高(1 485.69亿元);在慢性病整体报销比例上,基本医保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最低(54.06%)。结论癌症住院患者的人均自付费用和人均报销费用均最高,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医疗总费用最高;基本医保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力度最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验医保关系转移接续过程是否存在成本转嫁和逆向选择行为的理论假设,并评估其对医保基金的影响。方法:运用A市医保系统2011-2012年转移接续数据,对转入组和转出组各变量的差异分别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探索门诊和住院报销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卡方检验表明,转入组与转出组在年龄和患有门诊慢性病和门诊特殊疾病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转移接续过程存在逆向选择行为;t检验表明,转入组与转出组在人均住院费用及人均住院报销费用方面有显著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患门诊慢性病和门诊特殊疾病对门诊及住院报销费用有显著影响。政策分析表明,医保基金存在转嫁成本的规定。结论:由于健康移民效应和风险选择的作用,转入组的门诊和住院费用对医保基金的影响并不大,地方医保基金可以进一步执行转移接续政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变化对北京市高血压住院患者就医选择和医保基金流向的影响,为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借鉴患者就医选择行为研究成果,以2015—2017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和市属医院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Anylogic平台进行多主体建模仿真实验。结果:提高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一级医院患者比例和医保基金比例分别增加了21.41%和21.82%;提高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二级医院患者比例和医保基金比例分别增加了35.06%和36.01%;提高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三级医院患者比例和医保基金比例分别增加了11.61%和14.90%。结论:北京市居民较强的支付能力冲销了医保差异化报销的影响,差异化报销在需求弹性小的医疗服务市场中引导患者合理就医的作用有限。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会影响居民个人自付水平,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和居民对分级诊疗政策的认知是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北京市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 (整合后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并定量估计不合理的住院费用增长所占比例。方法:利用2017—2018年北京市二、三级医院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和北京市全国第6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对数线性模型。结果:医保整合政策实施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患者的住院实际报销比明显提高,住院服务可及性提升,住院总费用有所增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人均增长约 587 元,其中不合理增长占比为 32.0%;改革后人均住院医保支出增加 1 237 元,其中不合理增长占比为 9.1%。结论:应当进一步完善医保支付制度,提高医保基金预算管理水平,优化医保政策监测和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江苏省A市和B市城镇职工参保人异地就医住院的结算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及双重差分(DID)识别策略,估计了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免备案”对异地住院人次、住院总费用及医保基金支出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取消备案会促使更多的本地参保人异地就医,且异地住院总费用显著增加(P<0.05),对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对“异地”与“本地”患者实施差异化的支付水平有助于降低医保基金支出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医保类型慢性病住院患者直接医疗费用负担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降低慢性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糖尿病、肿瘤、脑卒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住院治疗患者的医保类型、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数据与病案首页基本信息,比较不同医保类型患者直接医疗费用负担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0 949例患者,其中男性10 558例,占50.40%,女性10 391例,占49.60%;平均(57.08±13.85)岁;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患者分别占43.46%、11.02%和45.52%。不同医保类型慢性病住院患者直接医疗费用、不可补偿费用及比例、自付费用及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项费用中,药品费在各医保类型患者中均为最高。糖尿病、肿瘤和慢阻肺3种慢性病患者中,新农合的直接医疗费用均为最低,不可补偿费用及比例、自付费用及比例均为最高;脑卒中患者中,城镇职工医保的直接医疗费用最低,但不可补偿费用及比例、自付费用及比例均为新农合最高。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和医保类型等因素与患者直接医疗费用相关(P0.05)。结论不同医保类型糖尿病、肿瘤、慢阻肺住院患者直接医疗费用差异显著。年龄和住院时间均为4种慢性病住院患者直接医疗费用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信息     
<正>73.2%据《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09年~2014年)》指出,2013年,城镇职工医保住院患者实际报销比例达到73.2%,新农合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56.6%,城镇居民医保住院患者实际报销比例达到56.7%。36.19亿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公布了2014年度的部门决算情况。2014年公立医院的财政拨款支出为36.19亿元,公共卫生的财政拨款支出仅为5.29亿元,人口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湖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住院患者的意愿自付比例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城镇职工医保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25名2013年有住院记录的城镇职工医保参保患者进行意愿自付比例的现况调查,并采用通径分析法探索意愿自付比例的影响因素。结果该调查共获取893份有效问卷,意愿自付比例的中位数为10.00%。通径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和实际自付比例直接影响意愿自付比例;医院级别、自评健康状况、当年住院次数、是否退休、是否公务员既可直接影响意愿自付比例,又通过实际自付比例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意愿自付比例。结论住院参保职工的意愿自付比例较低,需采取综合措施来提升。建议加大弱势群体的报销补贴,立足经济发展和健康教育,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合理设置上下级医院自付比例差距,加强医保教育,尤其针对公务员和在职群体,帮助其认识到承担自付比例的意义和责任。  相似文献   

9.
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是医保管理机构对医院实行费用控制、监督不合理医疗费用支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强化医疗服务质量和保证基金收支平衡的必要手段。目前,浙江省省、市医保部门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是采取医院先垫付,医保机构审核后再拨付的方式。医保机构对医院的医保病人费用抽样进行审核,筛选出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报销规定的费用,根据样本违规费用所占比例和样本占总费用的比例,确定实际拨付医院的数额,因而产生了剔除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和测量慢性病共病罹患风险、卫生服务利用和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程度,为完善我国慢性病共病干预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集4 598名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入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共病罹患风险的相关因素和影响共病患者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相关因素;采用负二项回归分析影响共病患者门诊次数和住院床日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病患者每新增1种慢性病,其门诊次数、住院床日和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风险分别增加1.44倍、1.73倍和1.34倍;户籍、年龄、教育、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是影响患者罹患共病的风险因素;低水平教育、无业、高收入水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增加了共病患者住院床日数;无业、失业、低收入水平是共病患者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危险因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比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更能满足共病患者住院服务需求。结论:共病导致递增的卫生服务利用和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共病与社会风险因素密切相关,针对风险因素形成差异化的住院医保报销政策和制定个性化的社区防治策略,可以合理控制共病服务利用水平和有效降低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  相似文献   

11.
李尚乐    张雨萌    邓宇帆    吴奎  潘杰   《现代预防医学》2022,(16):2980-2985
目的 在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背景下,文章以成都市为例,对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方法 利用成都市医保结算数据,对基本医保、补充医保对肺和支气管恶性肿瘤患者的经济补偿效果进行研究,以“实际补偿比”作为保障水平的度量指标,引用“底线补偿比”和“患者自付比例”对保障水平予以评价。结果 2013—2020年住院患者实际补偿比在57%~86%之间,2014—2020年门特患者实际补偿比在75%~97%之间,且住院实际补偿比超过了20%阈值下的底线补偿比,门特实际补偿比超过了5%阈值下的底线补偿比。从患者自付比例来看,除了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其他情形下均达到了我国2030年个人自付占比为25%的目标。结论 成都市对重特大疾病患者已实现相对较高的保障水平,这得益于成都市医保敢开先河,不断构建完善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不同医保类型老年人脑血管病的保障水平,为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和优化医保支付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河南省2018年3月1日—2018年6月30日主要诊断为脑血管病患者共35 711例,运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总体自付比例为18.37%,整体效果较好,但不同医保类型自付比例差距大;不同医保类型自付费用构成中药费占比最高(39.5%),其次为诊断费(29.46%);城乡居民医保颅内出血、脑梗死和其他脑血管病自付比例分别为20.2%、20.36%、21.3%,均高于城镇职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医保自付比例在不同住院费用分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住院费用大于1.5万元时,城镇职工医保自付比例随住院费用的增高而增高,城乡居民医保自付比例随住院费用费用升高而降低。结论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医保统筹层次,优化医保费用结构,构建多元化医保监管体系,健全城乡居民医保保障体系等措施控制患者自付费用,优化医保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45岁以上人群门诊服务利用、费用和风险。方法:基于CHARLS2018年数据,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t回归。结果:门诊服务利用率明显低于自行购药,门诊费用和自行购药费用月均1 000元以上组占比最高,门诊和购药费用获得医保报销的比例明显低于住院,报销比例亦是如此。门诊保障水平对门诊费用利用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门诊服务利用和自行购药都是引致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慢病患者患病种数的增加,未住院患者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风险增加。建议:完善基本医保门诊报销政策,引导患者合理利用医疗服务,提高基金支出效率;重新认识门诊费用,重构医保待遇保障组合;提高慢病患者的门诊保障水平,减轻慢病患者门诊费用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住院病人医疗相关信息,分析新农合住院病人的支付方式与报销比例,讨论该县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现状。方法:应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病人特征、疾病构成作描述性分析,运用非参秩和检验分析报销比例及其影响因素,对住院病人住院自付费用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该县参加新农合住院病人的年龄分布以1~5岁以及51~60岁年龄段为主。参合住院病人报销比例的均值为42.12%,中位数为41.94%,患者性别、年龄、疾病为影响报销比例的显著因素。患者的自付金额均值为1 509.81,占住院费用均值(2 301.217)的65.6%。患者自身年龄、住院天数为影响自付金额的两大因素。结论:该县为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县,参加新农合的住院患者的保障有所提升,但是报销比例仍然较低,患者需自付的金额占该县农民年均收入的17.2%,政府需加大监管力度控制好医疗费用,力求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夷陵区肺结核病单病种定额支付标准和可行性及控制,为进一步完善结核病防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间住院和门诊肺结核病患者医疗费结算信息,导入Execl进行患者类别、住院比例、医疗费分段、报销比例等信息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定额支付标准假设与现行支付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定点医院收治住院肺结核病患者444例,住院率占同期发现患者数的77.75%,总住院医疗费2 667 687.00元,医保农合报销1 600 815.30元,报销比例为60.00%,门诊结算肺结核病患者256人,总门诊医疗费用571 604.25元,医保农合报销457 283.40元,报销比例为80.00%。如将普通肺结核病患者住院比例提高到涂阳100.00%,涂阴30.00%以内,每例定额支付6 000.00元,患者自付比例保持涂阳10.00%,涂阴20.00%不变。门诊每例定额支付下降至每例3 000.00元,患者自付比例20.00%不变。与现行支付模式相比,总住院率降至34.23%,住院报销比例可提高到86.62%,门诊实际报销比例可提高到83.33%。患者负担明显降低,医保农合负担略有减轻,定点医院毛收入虽下降,但收入含金量明显提高。结论以公益为核心,转变医院管理理念,以工作质量为考核指标的绩效管理模式,才能实现真正的医保、医院、患者三方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A市自费医疗补充保险制度进行优化研究,以期为我国自费医疗补充保险制度的发展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对A市自费医疗补充保险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筹资精算模型从报销比例、支付范围和个人负担封顶线三方面对自费医疗补充保险制度进行优化设计.[结果]A市自费医疗补充保险报销比例较高,最优报销比例为5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北京市社会医疗保障经费的构成及增长情况,评价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方法: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法。结果:2000-2017年北京市社会医疗保障经费总额从62.26亿元增长到1 180.77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94%,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37.34%增长至53.82%。社会医疗保障经费主要以四大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为主,四大类基本医疗保障经费占社会医疗保障经费的比重由22.82%增长至92.67%,年均增速为24.81%。结论:北京市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发展完善,北京市医疗保障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影响了社会医疗保障经费构成变化,四大体系的筹资构成不同,体现了政府与社会在不同筹资中的责任。建议:提高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规范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关注社会医疗保险筹资增长的可持续,促进医疗保险向健康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医疗保险住院患者系统疾病费用分布特点。方法:对某医院2003—2006年构成前10个系统疾病医保出院患者进行统计,报告其住院总费用、例数、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最小值、第5百分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第95百分位数、最大值,并计算各系统第95百分位数以上的平均费用,累计费用及占总费用比例。结果:疾病医疗费用呈非正态分布。第95百分位数以上5%大额病例费用,占全部患者总住院费用比例达21.5%~29.9%。结论:医疗保险患者医疗费用的分布有其特殊性;医疗费用定额支付标准应根据疾病医疗费用分布特点和医疗服务需求强度制定。  相似文献   

19.
从筹资总量来说,2015年上海市卫生费用(来源法)总额为1536.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1%,人均卫生总费用为6362.0元。从筹资结构来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来源以社会卫生支出为主(占总费用57.4%),政府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占比分别为20.8%和21.8%。从机构分配来说,同期上海市卫生费用(机构法)总额为1722.5亿元,其中医疗机构费用占比高达85.2%。总体来说,2015年上海市卫生总费用增长较快,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水平稳定,医院费用仍为卫生总费用的最主要机构流向。卫生总费用占比首次突破6%,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要一体化推进医药卫生机制改革,通过实施分级诊疗、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举措将医疗费用上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鼓励商业保险,多渠道筹资,确保资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