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了解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与血脂多项参数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179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183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1og[TG/HDL-C]为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总胆固醇分别为:5.56±4.67(mmol/L),4.32±0.86(mmol/L),(P〈0.01);甘油三酯分别为:2.92±1.82(mmol/L),1.29±0.67(mmol/L),(P〈0.01);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分别为:0.26±0.18,-0.22±0.02,(P〈0.01)。代谢综合征组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与血甘油三酯之间呈高度显著正相关,(r为0.736,P〈0.01);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间呈低度显著负相关(r为-0.165,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AIP与血脂的颗粒大小相关,可以作为血浆脂蛋白之动脉硬化形成性的一种标志物,也是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观察中有实用价值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铁路工人中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中国西南地区3 169名铁路工人的数据,根据AIP四分位数分为四组(Q1、Q2、Q3、Q4),通过颈动脉多普勒超声评估颈动脉斑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P和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联。结果 与AIP最低四分位数(Q1)的工人相比,高AIP四分位数(Q2、Q3、Q4)的工人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较高,颈动脉斑块发生率Q1、Q2、Q3、Q4分别为12.50%、14.65%、19.55%、17.80%。当AIP指数作为连续型变量时,回归模型显示,AIP与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呈正相关(OR=1.46,95%CI:1.06~1.99)。随着AIP四分位数的增加,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有所增加,与Q1相比,Q2:OR=1.18(95%CI:0.88~1.59),Q3:OR=1.60(95%CI:1.20~2.15),Q4:OR=1.38(95%CI:1.01~1.88)。结论 AIP与铁路工人发生颈动脉斑块有关,高AIP水平的工人发生颈动脉斑块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体检人群血糖(GLU)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超敏C反应蛋白(HCRP)、血脂系列等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高血糖及并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提供实验检测依据。方法使用奥林巴斯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9 057名体检人员GLU、HCRP及血脂系列等指标,计算AIP值,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血糖组间这些测定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再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男女高血糖组AIP、HCRP水平均高于非高血糖组人群(P〈0.01)。GLU与AIP、载脂蛋白B(apoB)、H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URIC)、apoB/apoA1呈较低程度的正相关,其中与AIP相关性最高(r=0.163,P〈0.01);GLU与载脂蛋白A1(apoA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HCRP、AIP和高血糖存在关联。结论高血糖人群的AIP、HCRP平均水平高于非高血糖人群。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血糖、AIP和HCRP等指标的监控,以为防止并发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年男性健康体检人群的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择本院健康体检人群中的中年男性27 824例,采用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血糖,以美国心脏协会(AHA)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定义为标准,分析其与AIP的相关性。结果 AHA 7项指标处于理想状态的比例分别为总胆固醇68.5%,空腹血糖66.9%,体质量指数50.2%,身体活动45.6%,吸烟40.3%,血压22.5%,食盐摄入15.6%;7项指标与AIP均呈显著相关(P0.05),相关性大小依次为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吸烟、血压、身体活动和食盐摄入;AIP均数随着7项指标各自评分分值的减少而增加(P0.05);心血管健康状况处于不良、中等和良好的人群,其动脉硬化高危风险的比例分别是61.0%、38.4%和21.3%(χ2=1178.878,P=0.000);在校正年龄的情况下,理想心血管健康评分每增加1分,AIP数值降低0.046,动脉硬化高危风险降低22.3%(OR=0.777,95%CI为0.768~0.787)。结论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AIP呈负相关,AIP可作为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人群的监测指标。心血管健康评分≤6或AIP≥0.219的人群,是动脉硬化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从2004年1月~2009年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参与体检的12 062例人员,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计算出non-HDL-C、AIP;并按hs-CRP水平及性别进行分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该研究人群hs-CRP异常率为58.2%(7 020/12 062),男性hs-CRP异常率66.4%(4 040/6 081)明显高于女性49.8%(2 981/5 981)(χ2=1 063.16,P=0.000),hs-CRP水平也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在男性人群中,随hs-CRP水平升高,研究指标中仅AIP水平出现增高(F=4.111,P=0.017),相关分析显示hs-CRP仅与AIP呈正相关(r=0.114,P=0.047);在女性人群中,随hs-CRP水平升高,TG、HDL-C、non-HDL-C、AI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出现增高(F=14.351、4.722、6.119、16.825、3.233,P=0.000、0.010、0.002、0.000、0.041),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TG、AIP呈正相关(r=0.162、0.200,P=0.005、0.000),与HDL-C呈负相关(r=-0.121,P=0.036)。结论 hs-CRP水平有明显性别差异,男性hs-CRP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hs-CRP与AIP有正相关,而与non-HDL-C无明显相关性;联合检测AIP、hs-CRP比其他血脂指标可能更好地预测价值,反映健康人群首发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动脉硬化指数(AIP)和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2007年在延吉市社区人群中进行健康体检,对其中1154名检测指标完整者血压及血浆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分析。按AIP四分位数分析了与血压及血脂关系。结果女性AIP水平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P0.001),男性40岁开始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中调整年龄后,收缩压、舒张压、TC和TG均随着AIP水平的增加而增加(P0.01),HDL-C水平随着AIP水平的增加而减少(P0.001)。结论 AIP的增加可能与血压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与血脂多项参数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2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203例健康老人为对照组,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log[TG/HDL-C]为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结果:老年高血压组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86例,占32.09%;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分别为:0.78±0.03,﹣0.24±0.02,(P<0.01)。老年高血压组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间呈高度负相关(r为-0.775,P<0.01)。结论:AIP与血脂的颗粒大小相关,可以作为血浆脂蛋白之动脉硬化形成性的一种标志物,也是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观察中有实用价值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与糖尿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国健康和营养状况调查(CHNS)2009年的数据,提取人体测量学指标和生化检测指标,计算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AIP = log(TG/HDL - C),比较AIP不同四分位组人群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水平、糖尿病患病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AIP与空腹血糖(FPG)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AIP对糖尿病的患病风险。结果 糖尿病组AIP、BMI、WC、SBP、TC、TG、LDL - C高于非糖尿病组,HDL - C低于非糖尿病组。随着AIP值增高,糖尿病危险因素(年龄、肥胖、血脂异常、吸烟)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患病率增高。AIP与FPG正相关,对年龄、地理位置、教育、吸烟、饮酒、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潜在混杂因素进行校正后,AIP值第二、三、四分位组人群相对于AIP值第一分位组人群,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分别为1.347(0.977~1.858),2.145(1.592~2.889),3.566(2.664~4.774)。结论 高AIP为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能预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急性胰腺炎(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98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 依据亚特兰大分类(2012年修订版)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 57例)和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组(非SAP组, 541例)。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相关生化检测指标, 并进行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Ranson评分、CT严重程度指数(CTSI)评分。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危险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IP及多种评分系统对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 SAP组患者的AI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高脂血症占比、糖尿病占比、Ranson评分、BISAP评分、CTSI评分高于非SAP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IP为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 AIP预测SAP的AUC为0.706(95%CI:0.63...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部分人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血致动脉硬化指数(AIP)水平情况,为防治血脂异常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体检30448例人员资料,并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出non-HDL-C、AIP;并按性别及不同年龄段、LDL-C不同水平进行分组,将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男性non-HDL-C、AIP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并随年龄增高而逐渐升高;男性在41岁~60岁时non-HDL-C、AIP水平呈最高,而后呈下降趋势;女性在老年组时non-HDL-C、AlP水平呈最高;AIP与TG、non-HDL-C、LDL-C成正相关,non-HDL-C与TG、TC、LDL-C、AIP成正相关,两者与HDL-C均成负相关.结论:温州地区该部分人群non-HDL-C、AIP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并随着年龄增高而均呈升高趋势,故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调查丽水市部分参加健康体检人群的血脂水平、动脉硬化指数(AIP)及血脂异常的流行情况,为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09年1563例丽水市部分体检人群血脂四项检测数据和AIP。血脂异常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判定。结果:全组人群高血脂检出率与年龄增高不呈正比关系,男性AIP水平明显高于女性,男性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检出率以40岁~49岁组最高(12.8%、58.0%);女性高胆固醇及高甘油三酯检出率50岁以上检出率较高。体检结果显示,丽水市部分人群的血脂水平异常率较高。结论:定期健康体检,加强体育锻炼,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血脂水平,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13.
成都地区体检人群体重指数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分析成都地区体检人群体重指数(BMI)的分布情况及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检出率的关系.方法从1999~2001年我院门诊健康人群体检中整群抽取完整资料1003例,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20~34岁,35~54岁,55~64岁,≥65岁)分组比较BMI,并就BMI与我国北方地区同年龄组进行比较分析;此外就不同BMI水平组的高血压、高脂血症、血糖异常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地区体检人群男女两性体重指数总体均值为23.07±3.20kg/m2.BMI随年龄增加而增加,55~64岁组BMI24.47kg/m2为最高;随BMI增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检出率均明显增高.结论成都地区体检人群体重指数BMI低于中国成人BMI的总体均值和我国北方地区同年龄组BMI;随BMI增加,高血压、高脂血症、糠尿病及糖耐量减低检出率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4.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肥胖与代谢综合 征的相关性。方法对697例年龄为35~60岁者进行体检,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超重、肥胖三组。按照WHO对于代谢综合征血脂代谢异常的诊断标准,在不同的BMI组别,进行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以及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检出率的比较。结果 BMI越高,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检出率越高,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亦越高,其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也是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一般人群中部分新型心血管标志物与肥胖的相关性。方法检测9 361例健康体检人群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脉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水平。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上述指标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以及这些指标在不同BMI/代谢综合征(MetS)组合中的差异。结果肥胖与hs-cTnT、baPWV、脉压和cSBP水平正相关,当研究对象按MetS分类后,这些相关性在非MetS组中仍存在(P<0.05);与体重正常者相比,肥胖者hs-cTnT、baPWV、脉压和cSBP增高的风险分别增加1.87(95%CI为1.48~2.36)、1.27(1.02~1.57)、1.89(1.39~2.57)和2.71(2.11~3.47)倍,并且肥胖者存在1到4个心血管标志物增高的风险分别为1.61(1.26~2.05)、1.75(1.27~2.42、2.45(1.46~4.11)和3.14(2.13~4.62)。然而,在MetS组中肥胖与心血管标志物的相关性不再存在。当分别采用腰臀围比、体脂肪率和内脏脂肪指数代替BMI衡量肥胖时,上述结果未改变。结论在非MetS者中肥胖与部分新型心血管标志物(NTproBNP除外)正相关,但在MetS者中未见这种相关性。此外,肥胖但无MetS者多个心血管标志物同时增高的风险更高。结果提示在一般人群中对肥胖的管理更应该做到一级预防和早期干预,特别是在未出现代谢异常时的肥胖管理可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8例TIA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55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和化验室检测指标,计算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的对数(AIP),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高血压病史、吸烟史、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甘油三酯、HbAlc及AI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IA患者HbAlc水平与AIP呈正相关(P<0.05)。结论HbAlc水平升高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采取积极措施控制TIA向完全性脑卒中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常人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致动脉硬化指数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均为正常范围内体检人员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血致动脉硬化指数(AIP)水平情况,为防治血脂异常提供依据。方法 从2001~2006年在我院体体检的45470人中,选择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均为正常合适范围内的14855人,同时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出non-HDL-C、LDL-C、AIP;并按性别及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组,将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男性non-HDL-C、AIP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并随年龄增高而逐渐升高;AIP与TG、non-HDL-C、LDL-C成正相关,non-HDL-CTG、TC、LDL-C、AIP成正相关,两者与HDL-C均成负相关。结论 TG、TC均为正常人群中,仍具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且男性高于女性,并随着年龄增高而呈升高趋势,老年组更为明显,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的672例人群的血管病变状态。方法通过体检将人群分为健康组507例,疾病组(心脑血管疾病)165例。并对体检人群采用科林动脉硬化诊断装置进行踝臂指数(ABl)和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测定,同时收集临床资料和生化检测指标,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受检人群中baPWV结果偏低的占1.2%(8/672),结果正常的占67.7%(455/672),结果升高的占31.1%(209/672)。ABI改变不明显,只有4.6%(31/672)表现异常。健康组的baPWV的异常率(25.6%)低于疾病组(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P=0.000),健康组ABI的异常率(4.9%)与疾病组(3.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P=0.49)。结论疾病组血管损伤明显,且健康检查人群中也存在血管硬度和弹性改变的情况,建议通过对高危人群早期进行动脉硬化的检测,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697例年龄为35~60岁者进行体检,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超重、肥胖三组。按照WHO对于代谢综合征血脂代谢异常的诊断标准,在不同的BMI组别,进行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以及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检出率的比较。结果BMI越高,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检出率越高,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亦越高,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也是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不同肥胖测量指标与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2019年整年度10054名健康体检员体格检查资料,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值(WHtR)等不同肥胖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