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翠侠 《护理研究》2009,23(7):1960-1960
急危重病人常合并呼吸困难,救治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可使昏迷病人舌根向前,唇齿张开,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通常口咽通气管是由两条胶布缠绕交叉固定于病人面颊部,但是由于病人颜面皮肤油脂及汗液较多、口腔分泌物外溢、病人躁动等原因,口咽通气管极易脱出。针对上述情况制作了口咽固定带:取2条2.5cm宽的胶布,  相似文献   

2.
陈文蓉 《护理研究》2009,23(32):2991-2991
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一种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并能在数秒钟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口咽通气管的固定很重要,现将其固定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口咽通气导管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它不仅可以避免舌后坠,还有利于吸痰,也可防止舌咬伤,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能在数秒钟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抢救危重、昏迷患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传统的口咽通气管在使用时存在无法有效地固定,影响通气效果,易引起误吸、窒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用胶布固定时间长易造成面颊局部皮肤溃烂等缺点,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经过改良的口咽通气管,对使用改良口咽通气管的24例患者观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文蓉 《护理研究》2009,(11):2991-2991
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一种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并能在数秒钟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口咽通气管的固定很重要,现将其固定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急诊科171例重症患者抢救时放置了口咽通气管。结果放置口咽通气管后,呼吸频率变慢,脉搏血氧饱和度上升(P<0.01),但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口咽通气管在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病人供氧方面确实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顾丹花  张芸 《护理研究》2008,22(32):2939-2940
在救治各种原因所致的意识障碍病人时,常采用将口咽通气管放入口内.维持舌根前移[1],解除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但病人对口咽通气管耐受性相对较差,位置容易移动甚至脱落,而鼻咽通气管则较容易耐受且不易移位.  相似文献   

7.
李苑 《护理与康复》2011,10(7):611-612
目的 探讨口咽通气管在子痫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给18例子痫昏迷患者置入口咽通气管,观察置管后改善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效果.结果 18例患者均1次成功放置口咽通气管,置管后低氧症状明显改善,无舌后坠、舌咬伤发生.结论 子痫昏迷患者使用口咽通气管方便、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8.
口咽通气管(简称口咽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件通气管道,是放置在口咽部起到支架作用的通气性管道,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并能在数秒钟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是一种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方法.急诊脑卒中昏迷患者常有严重缺氧和呼吸性酸中毒,多伴有舌后坠,严重影响呼吸.准确迅速地处理呼吸道问题、维持生命、稳定病情,是争取进一步诊治机会的关键.使用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我中心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对60例急诊脑血管病昏迷患者使用了口咽通气管,在保持呼吸道通畅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浅谈口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使用口咽通气管在昏迷患肯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方法 对111名院外昏迷患者安置口咽通气管后进行SaO2分析。结果 院前使用口咽通气管能有效改善昏迷患嚣的缺氧状态。结论 口咽通气管能保持有效的呼吸道通畅、改善昏迷患者缺氧状态,节省急救人员体力,是一种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余玲莉  黄娟 《护理研究》2015,(12):1532-1533
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法是将吸痰管经口咽通气管插入气道深部进行吸痰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尚存自主呼吸但无咳嗽反射的意识障碍病人。由于它能迅速解除气道梗阻,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所以临床上口咽通气管也常用于许多存在咳嗽反射且意识清醒但无力咳痰的病人。由于口咽通气管末端需放在舌根后部,常引起恶心、呕吐、恐惧等不适感,意识清醒的病人往往抗拒,如果强行吸痰,易导致病人咽后壁黏膜损伤、出血,吸  相似文献   

11.
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我院急诊科2005年10月至2008年9月对76例不同急重症患者使用了口咽通气管,改善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结果:76例患者均成功放置口咽通气管,取得良好效果.放置口咽通气管前后缺氧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昏迷患者早期放置口咽通气管是保证患者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争取最佳的抢救时机、挽救生命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顾丹花  张芸 《护理研究》2008,22(11):2939-2940
在救治各种原因所致的意识障碍病人时.常采用将口咽通气管放入口内,维持舌根前移^[1],解除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但病人对口咽通气管耐受性相对较差,位置容易移动甚至脱落。而鼻咽通气管则较容易耐受且不易移位。我院急诊科在2007年1月-2008年1月将口咽通气管和鼻咽通气管分别应用于32例急性酒精中毒致舌后坠病人的急救中,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次性注射器在放置口咽通气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意识障碍、舌后坠、重度妊高征子痫、癫痫大发作、破伤风等疾病引起抽搐的患者,放置口咽通气管能够有效缓解其上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舌后坠,防止舌咬伤。口咽通气管可持续放置于口腔内,但需每隔4~6h清洁口腔及口咽管1次,防止痰痂堵塞管道。既往在行口腔护理及清洁口咽通气管时,常用压舌板、舌钳、开口器等器械辅助打开口腔、固定舌根位置。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12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的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包括在院前救护中,采取适当的体位、吸氧、安置口咽通气管、防止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等.认为规范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对保存生命,减少院前病人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口咽通气管在危重脑血管病人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危重脑血管病人常有严重缺氧和呼吸性酸中毒,多伴有舌后坠,严重影响呼吸。放置口咽通气管不仅可以避免舌后坠,还有利于吸痰[1]。我科对2002年以来收治的16例危重脑血管病人使用了口咽通气管,在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病人供氧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2002~20  相似文献   

16.
李蔓玲 《护理研究》2004,18(12):2218-2219
S型管也称S型口咽导气管或急救管,共分7个型号:由口咽导气管、口盖及外通气管3部分组成,是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的硬质扁管形人工气道,呈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及软腭相似。S型管能防止舌后坠引起的气道阻塞,帮助清除口咽部分泌物,病人能迅速获得有效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本院对38例昏迷病人在院前急救与转运中,使用S型管维持有效呼吸,保持了呼吸道的通畅。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口咽通气管在神经内科重症昏迷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 ,是一种操作简便 ,易于掌握 ,不需要特殊器械并能在数秒钟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我科对 2 0 0 1年以来收治的 15例不同病种的重症昏迷患者使用了口咽通气管 ,在维持有效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使用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1年至今我科在 15例重症昏迷患者抢救时放置了口咽通气管 ,男 2 2例 ,女 4例 ,年龄 2 0~ 82岁 ,其中癫痫持续状态 4例 ,脑干梗死 3例 ,脑出血昏迷 7例 ,暴发性脑炎 1例 ,使用时间 1~ 15d。2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术后常规在一侧鼻孔置胃管和营养管各1根,以减轻吻合口张力和营养支持,促进吻合口愈合。传统固定方法是用胶布于鼻翼两侧固定,当病人发热出汗、有鼻涕和躁动时,管道易发生脱落。笔者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一种固定胃管和营养管的新方法,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方法:准备1条宽3 cm,长9 cm的胶布,将胶布剪2/3长度,呈Y型,将1/3完整胶布贴  相似文献   

19.
急性意识障碍、舌后坠、重度妊高征子痫、癫痫大发作、破伤风等疾病引起抽搐的患者,放置口咽通气管能够有效缓解其上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舌后坠,防止舌咬伤.口咽通气管可持续放置于口腔内,但需每隔4~6 h清洁口腔及口咽管1次,防止痰痂堵塞管道.既往在行口腔护理及清洁口咽通气管时,常用压舌板、舌钳、开口器等器械辅助打开口腔、固定舌根位置.由于压舌板过于单薄,舌钳、开口器均为金属器械,需要用纱布进行包裹,经过高压灭菌后才能使用,且对患者口腔黏膜及牙齿有可能造成损伤.现我科改用一次性注射器替代压舌板、舌钳、开口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口咽通气管在急救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准确、快速地处理呼吸道问题是维持生命、稳定病情,为病人争取进一步诊治机会的关键。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就能在数秒内迅速开放气道。近年来口咽通气管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及院前急救,现将口咽通气管的材料、结构、型号选择、置管方法、置管后固定、应用范围、护理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