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是公认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而PTCA术后有较高的再狭窄率,在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过度增殖和合成大量细胞外基质是导致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的重要原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再狭窄的形成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动脉损伤存在于一系列疾病病变中,例如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移植的血管狭窄、动脉栓塞取栓术后再狭窄等。心血管系统在损伤后,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6个月内血管再狭窄率为25%50%[1],严重影响了手术的治疗效果。目前的研究表明:多个机制参与动脉损伤后的狭窄过程,并且认为细胞外基质(ECM)的重建,尤其胶原纤维的重建(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增生有密切的关系[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参与ECM降解的最主要的酶,且能促进VSMC迁移增殖,导致新生内膜增生和血管重塑,最终导致血管狭窄。鉴于MMP在血管损伤后狭窄中的重要作用,抑制MMP的表达及活性成为预防血管  相似文献   

3.
李靖  李东升  张宏考 《中国医药》2011,6(11):1437-1438
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的增殖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冠状动脉内再狭窄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VSMC增殖的病理作用、信号转导通路VSMC以及增殖的相关调控机制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以进一步认识VSMC增殖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从而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冯虎翼  吴忠均  朱宇 《重庆医药》2009,38(13):1591-1593
目的探讨血管移植后联合应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原癌基因c-myc反义寡核苷酸(AODN)抑制血管平滑肌(VSMC)增殖和防止移植血管狭窄的作用。方法选48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PDGF-AODN组、c-mycAODN组和PDGF-AODN加c-myc-AODN组,每组12只;将同一只兔的左、右髂外动脉(各1.0cm)对换移植,移植血管用PDGF-AODN和c-myc-AODN液浸泡,血管吻合口用AODN液浸泡过的缝线吻合;取移植血管制片显微镜下观察内膜增生情况,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其内膜厚度、内膜面积和移植血管狭窄率,并分别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PDGF和c-myc阳性细胞数。结果PDGF-AODN加c-myc-AODN组的移植血管内膜厚度、内膜面积、管腔狭窄程度和PDGF阳性细胞及C-myc阳性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且亦明显低于单独转染PDGF-AODN组或C-mycAODN组(P〈0.05),PDGF-AODN组和c-myc-AOD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PDGF-AODN和c-myc-AODN能有效抑制VSMC增殖,阻止内膜增生,防止移植血管狭窄,为利用反义核酸技术联合调控多个基因防止移植器官内血管狭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照射防止受损动脉狭窄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血管内照射防止受损受损动脉狭窄形成的有效性及相关性。方法 对小型猪髂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后行球囊扩张成形术。实验组通置源管将高剂量铱-192(^192Ir)后装源受损髂动脉分别施予不同剂量的血管内放射治疗。损伤对照组仅对受损髂动脉置入假源。术后28天处死动物即取受损髂动脉分析形态学及组织学变化。结果 对照组动脉内膜损伤处发生内弹力板断裂、内膜明显增殖及管腔狭窄。实验组新生内膜面积明显减少、血管腔面积及外弹力(EEM)包绕面积增加。结论 球囊扩张成形术后血管内高剂量^192Ir后装放射治疗,可防止术后新生内膜形成和血管重构,从而防止受损动脉狭窄形成。  相似文献   

6.
韩喆  袁蓓  王洋 《天津医药》2013,41(4):364
【摘要】目的 观察核因子(NF)-κB的双元件诱饵ODN序列对大鼠球囊损伤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作用。方法 在大鼠主动脉行球囊导管扩张术,建立血管内膜损伤模型。将含有人工合成的 NF-κB p65亚基的双元件诱饵ODN序列的混合液灌注入损伤部位。分别于3 d和7 d后观察血管内膜损伤修复情况。原代培养VSMC,用能够表达NF-κB p65亚基的双元件诱饵ODN序列的载体包装病毒并感染原代VSMC,MTT试验观察细胞增殖情况,高内涵分析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 p65、白细胞介素(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表达水平。结果 球囊损伤术后灌注双元件ODN组血管内膜增生明显较灌注单元件ODN组及错序对照组降低。感染双元件ODN表达腺病毒载体的原代VSMC与感染单元件ODN表达载体及错序对照表达载体的原代细胞相比,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明显增加,IL-8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而NF-κB p65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双元件ODN组与单元件ODN组的MCP-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较错序对照组均明显降低。结论 转染 NF-κB p65亚基的双元件诱饵ODN序列可减轻损伤血管在修复过程中的血管内膜增生,这种效应可能由其对VSMC 增殖的抑制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7.
蒋红艳  王贵学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282-2283
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措施之一,近期成功率在90%以上,但有30%~50%的患者在成功实施PTCA后的3~6个月内形成再狭窄(restenosis)[1],严重影响了病人的远期疗效。有多种因素参与RS的发生,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mooth muscle cell,VSMC),由损伤血管的中膜向内膜迁移是RS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2]。如何有效抑制VSMC迁移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迄今尚未找到有效的途径。近年来国内的部分实验室开始研究中药对VSMC迁移的影响,并取得一定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球囊损伤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8只,分剐于术后2.4、12周处死动物,取目标血管段行常规HE染色,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H-100进行图像分析,计算血管管腔面积和外弹力膜包绕面积(平均动脉面积)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球囊成形术后4和12周球囊损伤组兔髂动脉的管腔面积和外弹力膜包绕面积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P〈0.01).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模型成功建立。结论此动物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血管再狭窄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骨桥蛋白(osteopontin)是细胞外基质中一种重要的功能性蛋白,因其介导骨细胞与骨基质的连接、参与骨基质矿化和重吸收过程而得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骨桥蛋白在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中的表达明显上调,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和外膜细胞的迁移,被认为是血管损伤后修复过程中重要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球囊损伤后兔腹主动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蛋白激酶B(PK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灌胃组(均n=24)。对球囊损伤后不同时间段的兔腹主动脉标本行HE染色,观察血管内膜增殖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观察bFGF在增殖内膜中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观察PKB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动脉未见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以及内膜增生;模型组7 d时,开始出现新生内膜,主要由2~3层血管平滑肌细胞组成。术后14 d、28 d时可见明显新生内膜产生,主要由迁移的VSMC和细胞外基质组成,VSMC排列紊乱。阿托伐他汀组术后14 d、28 d时也可见内膜增殖,但增殖程度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术后7 d、14 d、28 d时模型组bFGF、PKB的表达较术前明显增加,且成上升趋势,假手术组未见明显变化;阿托伐他汀组与模型组比较,术后7 d时未见明显差异,术后14 d、28 d时bFGF和PKB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抑制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其可能机制是抑制bFGF和PKB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