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FN-γ、IL-4和T细胞亚群的表达.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和单克隆抗体对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A组)血清IFN-γ、IL-4和T细胞亚群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期选择4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B组).观察各组血清IFN-γ、IL-4和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结果 A组血清IFN-γ、IL-4表达水平及Th1/Th2明显高于B组(P<0.05);A组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B组(P<0.05),而CD3和CD8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Th1偏移和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在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HBeAg阴性CHB患者进行辨证分型,选取同期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及IL-4、IFN-γ水平。结果 HBeAg阴性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4+下降,CD8+上升,CD4+/CD8+降低(P〈0.05或P〈0.01),IL-4水平升高(P〈0.01),IFN-γ水平降低(P〈0.01);各证型间比较,湿热中阻、瘀血阻络组T淋巴细胞亚群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按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组顺序,IL-4水平逐渐上升,IFN-γ水平逐渐下降,相邻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HBeAg阴性CHB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IL-4、IFN-γ水平变化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可为HBeAg阴性CHB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IL-4、IL-6、IFN-γ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对10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临床评价,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健康志愿者与10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IL-4、IL-6和IFN-γ的含量.结果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L-4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FN-γ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6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L-4增高,IFN-γ下降,提示IL-4和IFN-γ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水平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水平的变化,探讨Th1/Th2细胞间的平衡与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15例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25例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阴性)及26例正常人血清IL-4、IFN-γ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与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IL-4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EN-γ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P<0.05);而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与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之间血清IL-4和IFN-γ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能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衡,但这种异常与其自身免疫机制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L-18、IL-4和IFN-γ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1例SLE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IL-18、IL-4和IFN-γ的水平。结果SLE组IL-18(191·82±110·24)pg/ml、IL-4(52·15±18·30)pg/ml较正常对照组IL-18(66·62±19·80)pg/ml、IL-4(32·36±5·50)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SLE患者IL-18(264·71±79·33)pg/ml、IL-4(61·19±16·00)pg/ml与非活动组IL-18(90·86±49·63)pg/ml、IL-4(39·64±13·53)pg/ml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γ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SLE组IL-4与IL-18呈正相关(γ=0·524,P=0·003),而IL-18与IFN-γ以及IL-4与IFN-γ间无相关性。结论IL-18、IL-4水平与疾病活动性有关,可作为判断疾病疗效的监测指标。IFN-γ在各组间无明显变化,可能与IL-4与IL-18等细胞因子之间的拮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樊超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80-80,87
目的检测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患者外周血Th细胞和Tc细胞内INF-γ的分泌水平,探索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患者体内的免疫状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D活动期患者(n=22)、BD稳定期(n=6)以及健康体检者(n=22)外周血T细胞亚群INF-γ的分泌水平。结果 BD患者活动期外周血细胞Th细胞和Tc细胞经过刺激后胞内合成IFN-γ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水平[Th细胞:(22.45±7.33)%vs.(16.32±4.96)%,t=4.31,P0.05;Tc细胞:(36.74±13.19)%vs.(28.67±11.56)%,t=6.05,P0.05],稳定期患者Th细胞和Tc细胞体外合成IFN-γ的能力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BD患者外周血INF-γ的分泌水平明显升高,并与疾病活动期存在一定程度相关,可能对白塞病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焱  张学军  王梦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21):3339-3341,3344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初治时和完全缓解后免疫功能的变化,为有效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IFN-γ的水平,用放免方法检测IL-4的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初治组及短期CR组IFN-γ水平分别为(17.32±10.68)pg/mL,(22.63±8.98)pg/mL明显低于长期CR组(48.90±9.84)pg/mL及正常对照组(51.4±10.87)pg/mL,初治组及短期CR组IL-4水平分别为(3.26±0.49)ng/mL,(2.96±0.41)ng/mL明显高于长期CR组(1.09±0.45)ng/mL及正常对照组(0.78±0.49)ng/mL。初治组IFN-γ和IL-4水平与长期CR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初治及短期CR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以Th2型细胞因子占优势,造成免疫抑制状态,与IFN-γ、IL-4水平有关,白血病易于复发。随着CR时间的延长免疫状态逐渐恢复。IFN-γ、IL-4的水平可作为临床上评估患者免疫状态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4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了29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初发时、2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完全缓解(CR)后外周血血清IFN-γ、IL-4水平,并与同期20例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白血病患儿初发组外周血血清IFN-γ水平较完全缓解组、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完全缓解组IFN-γ水平回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白血病患儿初发组外周血血清IL-4水平较完全缓解组、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完全缓解组IL-4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可能与Th1/Th2细胞因子失调有关,是Th2优势疾病。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IL-4和IFN-γ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未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DU)、胃溃疡(GU)、慢性胃炎(CG)患者的胃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的原位分布,观察其间的差异.方法选取接受胃镜检查并活检的门诊病人的胃粘膜标本97例进行H.pylori感染的评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IL-4和IFN-γ在胃的原位分布.结果IFN-γ、IL-4在Hp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均有表达,IL-4主要分布于固有层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以及少量的胃上皮细胞.IFN-γ分布于部分上皮细胞、固有层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Hp感染者中GU、CG患者IFN-γ的染色阳性率高于G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Hp感染者IL-4染色阳性率在DU、GU、CG间无差别(P>0.05).结论无论是否存在Hp感染,胃粘膜都有IL-4和IFN-γ表达,染色阳性率与是否感染无关;IFN-γ的表达在GU、CG的表达较DU明显,提示其与GU、CG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与IL-10,IL-4和IFN-γ浓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浓度变化及其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冠心病组28人,按相同性别、年龄配对原则,通过冠脉造影选取冠心病患者28人。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清IL-10t和IL-4浓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IFN-γ浓度。结果两组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较对照组IL-4浓度增高(P<0.05);冠心病组较对照组IFN-γ浓度明显增高(P<0.01);Logistic回归显示IL-4及IFN-γ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内源性IL-10不足以阻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IFN-γ和IL-4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慢性丙型肝炎(CHC)发病率较高,临床上,这两类肝炎有许多不同之处.我们通过检测CHB、CH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及T淋巴细胞(PBMC)细胞因子的膜定位,并将CHB与CHC进行比较,探讨患者机体在细胞免疫方面差异.更深入地了解两类肝炎的发病机制的异同,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消风散、玉屏风散、当归饮子对三型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集68例荨麻疹患者及24例正常人静脉血,加入不同浓度10-1~10-7 g/ml中药或RPMI-1640进行体外孵育,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IL-4、IFN-γ水平.结果 荨麻疹各型患者IL-4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正常人;IFN-γ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正常人;各型荨麻疹患者PBMC经各代表方剂干预后IFN-γ的含量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的含量较空白组略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各中药方剂可能通过提高IFN-γ水平,使相应证型荨麻疹患者Th1/Th2失衡状态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IL-17、IL-4、IFN-γ水平与几种临床和实验室参数的相关性,为RA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RA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IL-17、IL-4及IFN-γ水平;检测观察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CRPH)水平;采用DAS28评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各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SR为(49.45±25.94)mm/h,CRPH为(23.22±10.25)mg/L;观察组IL-17水平与DAS28评分、ESR及CRPH呈明显正相关,IFN-γ水平与DAS28评分呈明显负相关。结论:IL-17、IL-4、IFN-γ在RA在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IL-17与疾病的严重性密切相关,IL-17水平对疾病的预测和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病毒直接侵犯心脏并诱导免疫反应而对心肌造成的坏死和问质性炎症细胞浸润.是儿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多数学者认为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机体抗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作者检测了VMC患儿急性期和迁延期血清IFN-γ、IL-4水平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行与健康儿童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不同预后尖锐湿疣组织中IFN-γ和IL-4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勇  刘彤 《医学争鸣》2008,29(11):1024-1026
目的:研究CA组织中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尖锐湿疣复发和消退的关系.方法:以12周内皮损有无复发作为标准分为复发组(22例)和未复发组(14例),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CA患者皮损中IFN-γ和IL-4蛋白的表达. 并比较两组IFN-γ和IL-4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复发组中IL-4蛋白阳性率(81.2%)高于未复发组中IL-4蛋白的表达(50%)(P<0.05);未复发组中IFN-γ蛋白的阳性率(50.0%)高于复发组中IFN-γ蛋白的阳性率(31.8%)(P<0.01). 复发组IL-4蛋白表达程度积分(2.32±1.13)虽高于未复发组(1.57±1.45),但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未复发组中IFN-γ蛋白表达程度积分(2.86±1.10)高于复发组中的表达(0.96±1.05)(P<0.01). 结论:CA皮损局部不同IL-4蛋白表达差异对其预后无明显影响,IFN-γ表达增高可能有利于CA的消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应用白介素-2(IL-2)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化疗后加入IL-2 100万U/d×14 d,对照组单用化疗,监测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化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化疗后(P<0.05).治疗组完全缓解(CR)率与总有效(OR)率与对照组相近,但粒细胞缺乏发生率、持续时间及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IL-2对化疗后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可减少化疗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IFN-γ,IL-4水平对血透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凋亡调控蛋白Fas,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的间接免疫荧光素标记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30例HD患者PBLC Fas,Bcl-2的表达水平和血清IFN-γ,IL-4水平.结果H-D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IL-4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其外周血PBLC的Fa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Bcl-2水平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经相关分析发现:Fas表达水平与血清IFN-γ水平呈负相关,而与血清IL-4水平呈正相关(P均<0.01);Bcl-2表达水平与血清IFN-γ水平呈正相关,而与血清IL-4水平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HD患者PBLC存在异常凋亡现象;并与Th1型细胞因子分泌低下,以及TTh2型细胞因子分泌增加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上述改变可能在HD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停跳与不停跳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T淋巴细胞IL-4、IL-7、IFN-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45例5~64岁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分为停跳与不停跳体外循环手术组,两组病例均于术前24h、术后0.5h、术后24h、术后7d抽取非抗凝静脉血,分离血清-20℃冻存,使用人白细胞介素4(IL-4)酶联免疫分析(ELISA)、人白细胞介素7(IL-7)酶联免疫分析(ELISA)、人γ干扰素(IFN-γ)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7(IL-7)、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停跳CPB手术组T淋巴细胞IL-4表达在术后0.5h升高,术后24h明显升高,术后7d下降,但仍高于术前,表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IL-7表达在术后0.5h、术后24h升高,术后7d下降,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表达在术后0.5h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d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停跳CPB手术组T淋巴细胞IL-4表达在术后0.5h、术后24h升高,术后7d下降,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7表达在术后0.5h、术后24h升高,术后7d下降至术前,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表达在术后0.5h、术后24h升高,术后7d下降至术前,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停跳与不停跳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CPB引起T淋巴细胞IL-4、IL-7、IFN-γ升高,说明CPB可导致Th1/Th2平衡变化,在CPB创伤、炎性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而不停跳体外循环(CPB)手术影响小。浅低温体外循环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有利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胡毅强  李丁纯  欧美莲   《四川医学》2017,38(11):1301-1304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给予对应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L-4、IgE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血清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风团数目、风团大小、瘙痒程度、风团持续时间、风团发生频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痊愈率40.00%、显效33.33%、有效20.00%、无效6.67%,对照组痊愈率28.33%、显效26.67%、有效33.33%、无效1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较地氯雷他定更好,对患者血清IL-4、IgE及IFN-γ水平调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8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CD3+细胞、CD4+细胞含量和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6例完全缓解者CD3+细胞、CD4+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水平回升,接近正常人对照组(P〉0.05),与化疗前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受到抑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监测以及疗效、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