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森胤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24(7):650-650
患者女,18岁.因自觉左侧腹部坠胀感及硬块来院就诊.超声检查:左侧髂骨上缘腹壁肌层见范围广泛的低回声实质团块,自腹内斜肌开始,呈长条状环绕整个左侧腰部并向后延伸至背侧脊椎旁外侧,形态不规则,长度无法测量,宽度约4~7cm不等,边界尚清,未见与腹腔脏器粘连,肿块内部回声以低回声为主,间以部分散在强回声,呈点状及短棒状分布,CDFI显示血流呈星点状分布,动脉型为主(图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其中病灶位于左侧大阴唇皮下4例,右侧大阴唇皮下3例。结果 7例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中,2例术前超声诊断为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误诊为前庭大腺囊肿,2例误诊为脂肪瘤,1例误诊为皮脂腺囊肿,误诊率71.43%(5/7)。病灶超声均表现为近椭圆形、边缘完整的包块,内部整体背景为欠均匀低回声,部分区域可见无规律式分布的短条状高回声,后方无明显回声增强与衰减,CDFI可探及明显血流信号,且探头局部加压后包块明显变形、移位。结论 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声像图表现虽具有一定特征,但术前超声检查易误诊,需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3.
腹壁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超声表现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卫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11(11):728-728
患者男,54岁,发现左上腹部包块5d,包块突起于腹壁表面,无红肿疼痛。体格检查:左上腹肋缘下方见5.6cm×4.3cm×2.6cm大小包块,按之柔软,无触痛感,超声检查:左上腹腹壁软组织内见一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大小约5.5cm×4.0cm×2.6cm,边界清晰(图1);其内可探及少许彩色血流信号,最大流速:6.49cm/s,最小流速:0.65cm/s,阻力指数:0.90(图2)。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3岁.以腹痛7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左季肋下为著,1个月前腹痛加重并出现发热、乏力、饭后饱胀,体质量下降.查体:心肺正常,左季肋下及剑突下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未触及. 相似文献
5.
6.
患者男,63岁.因左腰背酸痛伴左下肢活动受限10余天就诊.患者体温37℃,左腰背部持续性钝痛,活动时加剧,同时有左下肢上抬活动受限疼痛.行常规肝、胆、脾、胰、肾、腹膜后超声检查,超声显示:左肾下方约2 cm处可见一不均质低回声团,边界清楚,形态稍欠规则,大小5.7 cm×5.2 cm×5.3 cm,CDFI示团块边缘部簇状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 ,18岁。上腹饱胀不适 ,时有乏力感 3个月。查体 :右中上腹略显膨隆 ,剑突下轻压痛。肝肿大 ,剑突下 6 .0cm ,右肋缘下 8.0cm ,表面高低不平 ,质地稍韧。超声显示 :肝体积显著增大 ,左、右半肝内见数个大小不等的囊实性团块回声 (图 1左箭头所示 ) ,大者 10 .8cm× 9.2cm ,边界清楚 ,周边为厚而不规则的实性结构 ,部分呈乳头样向腔内隆起 ,其内见数量不等、厚薄不一的条状间隔。胰腺尾部局限性增大 ,边界清楚 ,边缘略呈分叶状 ,内有一 7.1cm× 6 .2cm的实性团块 (图 1右箭头所示 ) ,边界清楚 ,其内回声略增强而欠均匀。胰… 相似文献
8.
腹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超声误诊为腹腔结核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74岁,以腹胀、纳差、消瘦2个月入院。查体:体温36.7℃,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平软,未扪及包块。住院期间出现 间断发热,体温38.5℃。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9.1x10^9/L,中性粒细胞89.3%,淋巴细胞5.7%,血红蛋白含量80g/L;血沉126mm/h,OT试验强阳性;肝功能正常。胸腹平片:两肺散在钙化灶,未见活动性病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 ,5 9岁。主诉发现右乳房肿物 8个月余 ,近期感觉肿物增大明显。发病以来 ,无精神、食欲改变 ,消瘦不明显 ,大小便正常。查体 :一般情况良好 ,心肺正常 ,肝、脾未触及。专科检查 :双侧乳房不对称 ,右侧乳房略发育 ,皮肤无红肿、无乳头内陷 ,右乳头外上方可触及 3.5 cm× 4 .5 cm的肿物 ,边界欠清 ,活动尚可 ,质韧 ,与皮肤无粘连 ,无明显压痛。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临床诊断 :右乳肿物待查。超声检查 :右乳头上方皮下可见 3.4 cm× 4 .3cm× 1.5 cm的异常中强回声区 ,内部回声均匀 ,边界回声清楚 ,边缘光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 相似文献
10.
安晓杰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4,20(3):202-202
患者男 ,2岁。发现右上腹包块来诊。彩超显示 :肝脏增大 ,形态失常 ,轮廓较规整 ,于肝脏右叶可见一大小 1 3.2 cm× 1 0 .8cm× 9.2 cm的实性占位 ,并向表面呈半球状突起 ,几乎占据整个肝右叶 ,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 (可见强回声钙化灶 ,图 1 )。 CDFI:显示肿块内有丰富的血流信号 ,肿块紧贴第一和第二肝肝内巨大实性占位病变 (符合肝母细胞瘤声像图 )图 1 巨大肝母细胞瘤声像图门 ,将肝中静脉向左推移 ,肝右静脉未显示 ,肝右动脉扩张 ,门脉右支及肝右动脉紧贴肿块表面 ,并有分支进入其内。超声诊断 :肝内巨大实性占位 (符合肝母细胞瘤声像… 相似文献
11.
肺及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超声表现各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1:男62岁,因咳嗽、咳痰、胸痛伴发热20余天入院.入院时体温38.7 ℃,血常规:白细胞为13.2×109个/L,中性粒细胞0.76.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6.51 ng/ml, 甲胎蛋白、糖类抗原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2.
13.
姜颖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13(6):391-391
病例1,患者男,56岁.发现右乳内上肿物3年,肿物逐渐增大,变硬,表面皮肤发红,近3个月来肿物表面皮肤破溃、出血;乳头渐发黑,乳头溢液.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11岁。因右上腹隐痛4个月,检查发现肝占位隐痛为间歇性,无发热、黄疸。既往健康。查体未见异常,甲胎蛋白11~17ng/ml,CA199、癌胚抗原均在正常范围。超声检查:肝右叶见9.9cm×9.5cm混合回声团块,内见不规则无回声区,边界清(图1),彩色多普勒示其内部及周边少量点状彩色血流,脉冲多普勒测及动脉流速曲线,阻力指数(RI)0.68,提示肝右叶巨大占位,考虑肝母细胞瘤可能。CT检查:肝右叶见一直径10cm混杂密度影,边缘大部较清,提示肝右叶巨大占位后行右半肝切除术。术中见肝无硬化,肿瘤位于右叶膈顶,6、段为主,直径13cm×12cm×10cm,表面与膈…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18个月,因腹痛腹胀10d来我院就诊。入院前行超声检查:于右下腹部测及一大小约10.0cm×5.9cm×6.9cm的团状低回声,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肿块中之肿块及簇状钙化样强回声,其内测及数条管状无回声区,迂曲走行(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其内血流信号充盈。超声诊断:腹腔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结合病史,考虑神经母细胞瘤可能性大)。术中所见:后腹膜实性肿物呈分叶状,右侧输尿管、腹主动脉、右侧髂动脉、下腔静脉均被肿瘤包绕,将肿瘤与迂曲管腔分离,切除肿瘤约90%。病理结果:神经母细胞瘤。讨论神经母细胞瘤是…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73岁,因发现右乳肿块1月余就诊。查体:右乳8点钟方向距乳头1cm处可扪及肿块,质韧,活动度欠佳。超声检查:右乳8点钟距乳头1cm处见约1.61cm×1.54cm×1.82cm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缘局限(图1A),结节内部未探及血流信号,周边探及少许血流信号(图1B)。超声诊断:右乳实性占位,不除外乳腺癌。 相似文献
17.
18.
解晓莹;杨泽胜;赵林胜;裴广华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4,(6):706-708
目的 总结小儿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及超声表现。方法 收集病理确诊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超声图像及手术随访。结果 10例患儿,男女均5例,中位年龄5.5岁(范围1~13岁)。5例位于肠系膜、2例位于小肠、1例位于大网膜、1例位于膀胱、1例位于肺脏。10例(10/10)二维超声均表现单发低回声肿块;9例(9/1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丰富血流信号;8例(8/10)肿物内部显示条状高回声、麻团状;3例(3/10)伴有钙化;肠系膜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中5例(5/5)均显示相邻肠系膜增厚;5例(5/5)增厚肠系膜内多个淋巴结肿大;4例(4/5)肿块借蒂样结构与肠系膜血管相连。所有患儿均采用外科手术切除,1例6个月后原位复发。结论 小儿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超声常显示为单发低回声病灶,边界清晰,肿物中心为条状高回声、麻团状,血流信号较丰富。而肠系膜肌纤维母细胞瘤超声诊断特异度较高,可作为儿童实体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系统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超声特征。方法 选取13例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回顾性分析其超声特征。结果 13例患者中,肿物弱回声10例,稍强回声2例,低回声1例;边界较清8例,边界欠清5例;形态较规则12例,形态欠规则1例;探及血流信号11例,其中3例血流信号丰富,未探及血流信号2例。结论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多表现为边界较清,形态较规则的实性弱回声肿块,肿块内部及周边探及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