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涤瑕  吴太忠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063-3063
目的:为科学地利用血常规检查,为临床服务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比较采用末梢血预稀释与全血模式以及静脉血检测WBC、RBC、Hb和PLT结果的准确性和优缺点。方法:将我院300例体检者分别采静脉血和末梢血后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WBC、RBC、Hb和PLT。结果:末梢血RBC、PLT、WBC、Hb与静脉血差异有显著性,而且平均变异系数>静脉血,末梢血全血模式与预稀释模式PLT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辛小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5):3343-3344
目的探讨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查中的重要性。方法我院儿科门诊及病房775例患儿进行血常规检测,对异常标本进行血涂片镜检,观察形态学及白细胞分类。对125例异常血常规标本作涂片比对分析。结果775例患儿中,有125例血常规异常,其中经血涂片确认异常有42例。可见血常规检测假阳率高达66.4%,并且在血涂片上发现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空泡,异型淋巴细胞、幼稚细胞和异常红细胞等现象。结论血液分析仪检测异常标本,必须进行血涂片观察,以提高检测报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 ,血细胞分析仪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给临床提供了许多不能用手工检测的诊断指标。在实际工作中 ,常见到工作人员将制作好的标本放置一段时间才进行测定 ,这将对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将各时间段所测结果进行比较 ,分析如下 :1材料1 1对象 :在本院体检合格的20人 ,年龄21~35岁 ,男10人 ,女10人。1 2仪器 :日本MODELF820血细胞分析仪、仪器配套试剂、质控液、稀释液及样品杯。2方法2 1首先用质控液检验仪器性能 ,各项指标重复性均在规定范围以内 ,测定结果稳定、可靠。2 2取末梢血2…  相似文献   

4.
韩品江 《当代医学》2014,(30):150-151
目的旨对血常规检查中分别采用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检测,分别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进行健康体检志愿者35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集晨空腹静脉血、末梢血;并就两种血标本检测结果对比。结果 350例患者的静脉血红细胞(RBC)平均水平(4.1±0.6)以及血小板(PLT)平均水平(238.6±59.4)、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水平(321.5±20.3)、血红蛋白(Hb)平均水平(112.4±16.2)分别较末梢血RBC(3.6±0.5)、PLT(223.4±62.7)、MCHC(291.4±26.5)、Hb(100.6±18.4)明显偏高(P〈0.05);且细细胞平均体积(MCV)(87.1±6.7)、白细胞(WBC)(6.2±1.9)水平均较末梢血MCV(89.4±8.1)、WBC(7.1±2.1)明显偏低(P〈0.05);而2组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分别为(27.8±5.3)、(28.0±5.1)、血细胞比容(HCT)分别为(0.32±0.10)、(0.32±0.10),组间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血常规检测中,静脉血受内在与外在因素影响相对较小,可更准确、更客观地反映被检测体内血液循环情况;是临床血常规检查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睢县中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分析血涂片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结果:34例异常标本中,12例患者显示正常,假阳性率为35.3%。6例正常标本中,1例异常,假阴性率为16.7%。血涂片检查结果:其中1例少量中毒颗粒,2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核左移、空泡,3例患者出现幼稚细胞、核红细胞;2例红细胞大小不均,中心淡染区扩大。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取血涂片分析,可明显提高疾病诊断正确率,为疾病治疗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应用效果高,值得肯定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采集贫血患者的血液样本50例,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血涂片分析进行血常规检验.将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参照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检验准确率.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时,样本的血涂片检验正常率、异常率分别为46.00%、54.00%...  相似文献   

7.
毛亚军 《大家健康》2016,(10):47-48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检查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8例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对照组49例,取末梢血进行检测,对比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比较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W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等指标比较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时取静脉血与末梢血的检查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静脉血的检查结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192例需进行血常规检查患者,所有血标本均进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和血涂片镜检,比较两种检查方式检查结果一致性。结果:192例血标本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显示:正常标本102例,异常标本90例;经血涂片镜检检查显示:正常标本112例,异常标本80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为正常的血标本,经血涂片镜检为异常2例,假阴性率为2.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为异常的血标本,经血涂片检查为正常12例,假阳性率为13.3%。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虽可提高血标本的检测效率,但如能结合血涂片镜检将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依据,降低漏诊和误诊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检验中,采集末梢血与静脉血的检验结果差异性。方法:根据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的90例血常规检验患儿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集末梢血,观察组采集静脉血,对两组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患儿的 CV 值平均是(79.61±4.51),对照组是(95.33±6.13),结果对比表明静脉血检验的稳定性更高一些,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患儿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时候,应该采集静脉血检测,这样的检测准确度比较高,临床中我们推介使用静脉血样本采集的方式来进行血常规检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4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接受血涂片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84例受检者经血涂片检查发现正常标本56例,异常标本28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正常标本44例,异常标本40例,两种检验方法异常标本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涂片检查中发现有1例标本中出现不同程度空泡、2例样本中有少许中毒颗粒、3例出现中心染色区扩大问题。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应用血涂片能提高检查的准确率,减少误诊与漏诊,便于医者准确判断患者身体状况,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不同采血方式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结果比较.方法:选取该院门诊在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血常规检查的260例患者,先后接受末梢血及静脉血抽血检查,将静脉血数据作为观察组,末梢血数据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采血方式本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WBC(6.89±2.13)×109/L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RBC(5.83±1.23)×1012/L、HGB(135.3±15.3)g/L,PLT(200.4±60.3)×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静脉血和末梢血两种采血方式获得结果具有显著差异,为促使临床诊断结果更加准确,临床建议以静脉血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抽取符合条件的 200 例患者入组研究。 抽取所有患者的血液标本为 4 mL ,将其制备成两份血液标本,两份标本分别进行血涂片分析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 同时将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 对比分析两组正常标本和异常标本的数量。结果 在血常规检验中,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方式相比,血涂片分析的准确率较高,假阳性率较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进行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应用血涂片分析干预,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降低假阳性率,为临床最终检验结果的判定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血涂片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220例人员,对所有体检者进行血常规检验,首先用血细胞分析仪对所收集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检查,然后采用血涂片方法对同样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种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 :血液分析仪检查出来的正常标本有81例,非正常标本有139例,而血涂片检查发现正常标本中有3例非正常,假阴性率为3.7%(3/81),异常标本中有51例为正常,假阳性率为36.7%(51/139),共129例正常标本,91例异常标本,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血涂片方法进行分析检查,可以有效提高血液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与末梢血的差异.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的220例健康体检与接收血常规检查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静脉血组(110例)与末梢血组(110例)分别采集静脉血、末梢血进行检验,并在室温下对静脉血不同时间点的血常规检测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末梢血组与静脉血组的中间细胞水平分别为(6.8±1.28)%,(6.7±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组的白细胞(6.30±0.81)×109/L、红细胞(4.31±0.65)×1012/L、血红蛋白(13.25±0.99)g/L均比静脉血高(P<0.05);末梢血组的血小板(167.81±24.22)×109/L比静脉血组低(P<0.05);与0 h相比,1、3 h内全部指标检测结果的对比(P>0.05);与0 h相比,6 h血小板水平明显下降,中间细胞值显著提高(P<0.05),其他指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末梢血相比,静脉血样本在血常规检验中优势较显著,可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重复检测,由于人体血常规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3h内对样本检测,可使检测结果的误差尽可能消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针对血液常规检测的过程中血涂片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液常规检测的样本中选取100例,均予以血细胞分析仪以及血涂片检测的方式,观察两种不同检测方式所获得的结果.结果 在100份样本当中,血细胞分析仪的结果为38例异常、62例正常.在异常的38份样本当中,血涂片检测真阳性25份、假阳性13份;正常的62份样本当中,假阴性4份、真阴性58份.由此可知,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其灵敏度是86.21%、特异度是81.69%、准确性是83%.结论 临床中血液常规检测属于筛查型的检测方式,其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血涂片检测可以协助纠正错误,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何新民 《当代医学》2016,(12):43-44
目的 探讨末梢血与静脉血采血方法 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血常规检验患者150例,所有患者皆采用末梢血与静脉血采血方法 ,观察包括WBC、RBC、Hb、MVH、MVHC、Hct、MCV、PLT八种血常规检测指标.结果 末梢血的WBC[(6.62±1.21)×109/L]、MVH[(26.31±4.35)pg]高于静脉血WBC[(5.35±0.67)×109/L]、MVH[(24.32±4.11)p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BC[(3.51±0.30)×1012/L]、Hb[(10.16±3.16)g/L]、Hct(0.41±0.11)、MVHC[(301.21±37.59)g/L]、PLT[(204.32±32.59)×109/L]、MCV[(81.13±9.67)fL]明显低于静脉组RBC[(3.87±0.31)×1012/L]、Hb[(12.15±3.21)g/L]、Hct(0.49±0.12)、MVHC[(327.15±42.32)g/L]、PLT[(231.57±35.21)×109/L]、MCV[(93.21±11.52)fL],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的重复检验结果 相较于静脉血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血方法 的不同其血常规检验方法 也有所不同,相对而言静脉血采集的检验结果 较为准确,因此在进行血常规检测时应采用静脉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血涂片分析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患者经化验的正常血标本和异常血标本,各200例,将200例正常血标本作为观察组,将200例异常血标本作为对照组,将两组血标本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经过血涂片检查有3例异常,假阴性率为1.50%,对照组经过血涂片检查有95例正常,假阳性率为47.50%。结论血常规检验只是一种过筛检查,其检验结果并不完全准确,血涂片检查可以进一步分析,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更准确的了解患者身体健康状态,所以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重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对静脉血与末梢血行血常规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的稳定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就诊的98例患者及健康体检人员,并随机将其分为静脉血组与末梢血组,两组分别在0、10、30min进行检测,同时对比两组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 静脉血组在0、10、30min时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末梢血组:10min时的白细胞检测结果与30min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0min时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血液分析检测的准确性以及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治数据.但采用末梢血行血常规检测结果中血小板和白细胞的变异系数比较大,而静脉血检测的结果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9.
张黄  刘克亮 《基层医学论坛》2016,(14):1948-1949
目的:探讨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检查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血涂片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90例患者中经血涂片检查结果显示阳性32例,阴性58例,阳性率为35.6%。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中阳性45例,阴性45例。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的灵敏度为90.6%,准确率为78.9%,漏诊率为9.4%,误诊率为27.6%。结论使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其漏诊率和误诊率均较高,临床进行血液检查时仍需使用血涂片检查确诊患者疾病状况,减少漏诊和误诊,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焦作卫生医药学校附属医院自2020年2月—2020年10月收集的8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末梢血采集实施血常规检验,而观察组实施静脉血采集进行血常规检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测情况.结果 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