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128排螺旋CTA、高场强MR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在2012年4月—2014年5月期间在该院经DSA确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共102例,均分别行CTA、MRA检查。结果以DSA检查为基准,CTA法和MRI在巨大动脉瘤、大型动脉瘤、中型动脉瘤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CTA在小型动脉瘤的诊断结果显著地高于MRI法(<0.05)。以DSA检查为基准,CTA法和MRI在颅内血管闭塞、严重狭窄、中度狭窄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CTA在轻度狭窄的诊断结果显著地高于MRI法(<0.05)。结论 CTA法、MRA法在脑血管疾病中均能获得满意的诊断效果,但CTA法在小型动脉瘤、动脉轻度狭窄方面的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李勇 《河北医学》2014,(12):2065-2068
目的:对比分析MRA联合MRI和CTA两种检测方法在VBD检测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40例VBD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20例患者采用MRA联合MRI平扫,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CTA。然后通过数据对比,总结CTA、MRA联合MRI显示VBD的形态特征,对比两组患者的VBD影像学特征。结果:VBD主要靠CTA薄层扫描平扫来进行诊断,颅底、蝶鞍及鞍上池层面显示后颅窝,伪影较重,基底动脉周围有低信号的脑脊液做对比,基底动脉迂曲增宽可通过CTA 2D图像显示横切或斜切增粗的血管结构异常,也可直接显示血管壁的钙化;MRA可结合MRI平扫图像显示迂曲延长的椎基底动脉压迫毗邻脑组织的情况,显示压迫位置、程度,推断阻塞性脑脊液循环障碍或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原因,并可显示是否合并其他脑血管疾病,如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及动脉瘤等。结论:MRA结合MRI和CTA在显示VBD影像学形态特征和影像学临床症状表现上无明显差异,因此,在VBD检测中MRI+MRA与CTA具有相似或同样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面肌痉挛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表现为长期的面部肌肉阵发性发作的不自主的抽动,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1]。面肌痉挛其原因不清,多数学者认为是面神经在脑干起始部被血管压迫所致[2,3],常规MRI平扫检查可显  相似文献   

4.
半侧面肌痉挛是中、老年人中很常见的一种病症,特别是女性尤为多见。近年来对本病的病因和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病因以往,大部分半侧面肌痉挛患者找不到病因,因而称其为“原发性面肌痉挛”。但近年来许多作者发现绝大部分的面肌痉挛都是有原因的。Gardner 报告在19例原发性面肌痉挛中通过后颅凹探查发现15例在小脑桥脑角处有以血管异常为主的病变压迫了面神经根部,其中7例为小脑后下动脉的动脉袢,3例为基底动脉动脉瘤,3例动静脉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能量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双能CTA征象,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T)、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处理。结果:50例患者CTA检出动脉瘤34个,其中大脑前动脉动脉瘤1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9个,后交通动脉动脉瘤10个,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4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9个,基底动脉瘤9个,瘤体最大径15 mm,DSA检出35个,CTA漏诊1个前交通动脉瘤。结论:双能CTA是一种安全、无创、快速的影像检查手段,可作为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联合应用于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神经血管关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经微血管减压术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 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扫描,并对脑干、面神经及周围血管进行多平面重建,判定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与血管的毗邻关系,统计症状侧与非症状侧面神经根部与周围血管接触关系以及神经受压、变形的数量,进一步辨明责任血管及来源,并与术中解剖结果相比较。结果 所有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中,MRI 3D-TOF-MRA和3D-FIESTA-C序列联合应用与微血管减压术术后结果对照分析显示,MRI发现症状侧血管与神经接触、受压阳性率为94.83%(55/58),非症状侧血管与神经接触、受压的阳性率为17.24%(1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3.812,P<0.05),其中小脑前下动脉压迫最为常见,占比63.79%(37/58),其次为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静脉以及椎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探讨巨长基底动脉的临床特点和多种成像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例巨长基底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长基底动脉为一少见病,无特异临床表现,CT、CTA、MRI、MRA、DSA检查可以发现巨长基底动脉.结论CT是诊断MDBA较直观、简捷、经济、安全的无创方法.MRI能清楚显示基底动脉的异常血管结构,以及周围颅神经或脑组织的受压改变.CTA、MRA可以直观显示迂曲延长、增粗的血管全貌.CT、CTA、MRI、MRA相结合,有助于对该病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7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度怀疑动脉瘤破裂的患者进行CTA扫描,通过软件后处理,得到MIP、MPR、CPR及VR图像,综合分析各种图像评价颅内动脉瘤。结果:动脉瘤患者72例,单发动脉瘤57例,其中颈内动脉瘤17例,前交通动脉瘤12例,后交通动脉瘤9例,大脑前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瘤10例,大脑后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右椎动脉瘤3例;多发动脉瘤15例。结论:CTA能快速、无创、有效地诊断颅内动脉瘤,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33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例行CT检查,32例行头颅核磁共振(MRI)检查。2例行CT血管成像检查(CTA),2例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MRA),4例行脑血管数字减影.(DSA)检查。结果:典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16例(48.48%)。MRI检查均发现相应病灶,新发病灶以桥脑梗死最多见,共12例,占36.4%,中脑4例(12.1%),延髓与小脑均为6例(18.2%)。结论: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以桥脑梗死为最多见,临床症状复杂,MRI检查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检出率较高,血管成像可进一步明确病变血管,故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及早行MRI及血管成像(MRA、CTA、DSA)以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DSA和手术对照,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因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7例均行CTA和DSA检查,以DSA为参考标准,评价CTA检出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17例中CTA检出动脉瘤19个,DSA检出动脉瘤21个,CTA显示多发2例,DSA显示多发3例,CTA1例单发动脉瘤未显示,1例多发动脉瘤显示1个,对动脉瘤检出的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100%。CTA能够清晰显示动脉瘤瘤体形态、指向、轮廓)、瘤颈的宽度、载瘤动脉及与颅骨之间的关系。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高,能快速、安全、无创有效的诊断颅内动脉瘤,尤其适用于急症病人的颅内动脉瘤筛选。  相似文献   

11.
徐红卫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8):927-928,980
目的:探讨DSA、CTA及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技术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及临床上考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查体中发现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共59例,分别行CTA造影及三维重建,脑血管造影术(DSA)并行三维重建(3D-DSA),MRI、MRA检查并行三维重建,评估DSA、CTA及MRA显示动脉瘤的效果。结果:阴性8例,其余51例共检出动脉瘤62个。其中CTA检出48个动脉瘤,漏诊5个;DSA检出55个动脉瘤,漏诊2个;MRA检出40个动脉瘤,漏诊6个。结论:DSA、CTA、MRA各具特点,在临床中应视患者的病情、年龄、耐受程度、经济状况等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检查方法,以充分发挥各成像技术的最佳效用,达到最佳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指导意义及其局限性。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均进行DSA造影检查和3D—CTA检查。3D—CTA图像重建时分别采用最大强度投照(MIP)、表面成像(SSD)以及模拟内窥镜(flying through)等3种成像方法分别重建颅内血管三维图像。脑血管造影常规进行双侧颈内动脉及左侧椎动脉造影,必要时进行右侧椎动脉造影。结果 本组11例患者,DSA造影检查和3D—CTA检查各发现动脉瘤11个,各漏诊动脉瘤1个。DSA造影检查动脉瘤最大直径平均4.3mm;3D—CTA检查MIP法测得动脉瘤最大直径平均4.5mm,SSD法动脉瘤最大直径平均5.7[mm。结论 3D—CTA能够避免常规DSA造影检查时产生的影像重叠,但是三维重建后的影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案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管造影(CTA)与CT脑灌注(CTPI)在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9年4月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患者78例,均进行CTA与CTPI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责任血管异常的显示情况,比较患侧与健侧的CTPI参数[局部脑血流(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分析缺血发作频率与CTPI阳性率、CTA异常率的关系。结果 CTA与CTPI检查发现与临床一致的脑灌注异常率分别为89.74%(70/78)、76.92%(60/78),CTA对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的阳性诊断率低于CTPI(P0.05)。其中,CTPI灌注异常且CTA为责任血管有59例,CTPI灌注异常而CTA未发现责任血管11例,CTPI未发现灌注异常而CTA发现血管异常1例,CTPI未见灌注异常而CTA未见血管异常7例。78例患者患侧RCBF低于健侧,患侧TTP、MTT较健侧延长(P0.05),而R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发作频率≥2次/24 h者CTPI阳性率高于缺血发作频率2次/24h者(P0.05),两者CTA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与CTPI在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中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为其个性化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82例临床怀疑脑动脉瘤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全部行16层螺旋CTA检查。运用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技术评价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瘤颈形态及动脉瘤与颅骨和周围血管的关系,并根据16层螺旋CTA结果选择血管内治疗或外科治疗。结果382例中的203例患者发现223个脑动脉瘤。16层螺旋CTA诊断所有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7.8%、97.8%和97.8%。16层螺旋CTA对于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与DSA的结果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通过CTA评价认为136个动脉瘤适合行血管内治疗,其中132个动脉瘤成功栓塞。53个动脉瘤适合外科夹闭治疗,术中认为所有的动脉瘤被成功夹闭。结论16层螺旋CTA在脑动脉瘤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指导动脉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黄华涛 《基层医学论坛》2016,(10):1395-1396
目的:探讨MRI与减影CTA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65例,回顾性分析其颅脑MRI和减影CTA的影像资料。结果颅脑MRI发现,患者脑内均存在多发或单发脑缺血及梗死,呈斑片状,病变位于双侧者40例,位于单侧者25例;主要分布于丘脑、小脑、脑桥、枕叶、中脑、颞叶部位。减影CTA检测显示,45例(69.2%)患者均存在后循环动脉异常表现,其中椎动脉病变19例,占比42.2%,基底动脉病变41例,占比91.1%,大脑后动脉闭塞或狭窄23例,占比51.1%,小脑上动脉闭塞或狭窄9例,占比20.0%。结论MRI与减影CTA能以不同角度和状态,清晰地显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脑内部血管及脑实质的病变情况,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64层螺旋CTA与DSA在基底动脉狭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壮宏  张洪嘉 《吉林医学》2009,30(17):1912-19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A与DSA在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拟诊为脑梗死或TIA发作的患者152例,进行64层螺旋CTA检查并同时行DSA检查,将CTA与DSA结果相对照,分别计算出基底动脉狭窄程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本组行CTA检查的152例患者中有88例患者基底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同时行DSA检查判断基底动脉狭窄程度,计算出基底动脉狭窄CTA与D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3.9%、85.4%。结论:64层螺旋CTA能够清晰地显示基底动脉系统的异常,在某些方面上可替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17.
病例:患男,46岁,因反复眼睑、口角痉挛2年,进食、发音困难半年入院。首发症状为右侧眼干燥,过度瞬目,继而右侧眼睑阵发性痉挛,并逐渐累及对侧眼睑及口轮匝肌。精神紧张、过劳时加剧,睡眠中消失。近半年来出现下颌抽动,舌肌发作性内收,严重影响进食及发音。曾先后于外院就诊,头颅CT及MRI检查均无异常,诊断“面肌痉挛”,予奋乃静、氟哌啶醇等药口服无效。  相似文献   

1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5):421-424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的磁共振成像(MRI)评价指标,为诊断面神经脑池段受其周围血管压迫导致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择采用MRI 3D-FIESTA序列扫描的单侧面肌痉挛患者70例(面肌痉挛组)和非面肌痉挛患者14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在多平面重组重建影像上观测面神经脑池段与其周围血管相交处的血管直径、神经血管相交处与脑干的距离和面神经周围血管的自身角度及其与面肌痉挛之间的关系。结果面肌痉挛组患者健侧面神经脑池段与其周围血管相交处的血管直径、神经血管相交处与脑干的距离及面神经周围血管的自身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面肌痉挛组患者患侧面神经脑池段与其周围血管相交处的血管直径与面肌痉挛组患者健侧及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大(P<0.05),神经血管相交处与脑干的距离及面神经周围血管的自身角度与面肌痉挛组患者健侧及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小(P<0.05)。面神经脑池段与其周围血管相交处的血管直径与面肌痉挛的发生呈正相关(r=0.45,P<0.05)。神经血管相交处与脑干的距离与面肌痉挛的发生呈负相关(r=-0.53,P<0.05)。面神经周围血管的自身角度与面肌痉挛的发生呈负相关(r=-0.79,P<0.05)。结论面神经脑池段与其周围血管相交处评价指标的变化对诊断面肌痉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血管的自身角度越小、直径越粗、神经血管相交处距离脑干越近,越易出现面肌痉挛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计算机体层成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特征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的9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发生动脉瘤破裂(破裂组),44例患者未发生动脉瘤破裂(未破裂组)。患者于1周内同时接受CTA检查,以DSA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CTA诊断的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指标。结果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与DSA的符合率较高,对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颈动脉段、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的检测符合率均达到100%,对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瘤检出率均达到90%以上;通过CTA与DSA测量两组动脉瘤的瘤颈、动脉瘤最宽径、动脉瘤最长径测定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颈内动脉颅外段Ⅰa型、Ⅰb型、Ⅱ型、Ⅲ型、Ⅳ型占比及颈总动脉迂曲指数、颈内动脉迂曲指数、椎动脉迂曲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行CTA检查发现有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CTA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等方法进行图像重建。100例中有11例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照,89例与介入治疗、手术对比。结果100例中CTA发现116个动脉瘤,包括前交通动脉瘤29个、后交通动脉瘤16个、大脑前动脉9个、大脑中动脉35个、大脑后动脉3个、颈内动脉瘤16个、椎动脉4个、小脑后下动脉2个,小脑前下动脉1个,基底动脉1个。2例AVM,4例动脉瘤合并AVM,2例AVM合并静脉瘤,诊断准确率达94.91%。结论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及AVM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