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侵犯气管、支气管的复发性多软骨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13例侵犯气管、支气管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累及气管、支气管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中男9例,女4例,年龄30-61岁,平均年龄50岁。疾病早期临床表现以咳嗽、咽喉痛及声嘶多见,疾病后期常表现为胸闷、气促、呼吸困难,重者可表现为下呼吸道反复感染和(或)呼吸衰竭。支气管镜检查早期可见喉、声带水肿,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软骨环肿胀及管腔狭窄;疾病后期由于气管、支气管软骨破坏而出现气道软骨环消失,管壁软化,呼气时部分气道陷闭。胸部CT检查早期可见气管、支气管壁弥漫性增厚伴管腔狭窄;疾病后期出现管腔重度狭窄,部分患者可有气道壁的钙化。肺功能测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3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接受了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6例疾病早期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余6例患者症状无改善,在给予气道金属支架置入后(共放置气管、支气管支架12枚)5例患者气道阻塞明显改善,1例无缓解,仍需呼吸机辅助通气。随访1—48个月后有12例存活,1例随访2年后死亡。结论侵犯气管、支气管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疾病早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疾病后期出现明显气道阻塞时可行支架置入、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以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多软骨炎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提高对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认识。方法:收集并分析20例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发病年龄35-86岁,平均53.4岁,平均病程1.1年。90%的患者均有耳软骨炎;80%有呼吸系统受累,其中75%有鼻软骨炎,4例出现严重的气管、支气管软骨炎;部分患者有关节、皮肤、心脏、血管和神经系统受累;20%合并有其他风湿性疾病或自身免疫病。结论:气管、支气管软骨受累是病情严重的信号。早期诊断,给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气管支气管骨化症(tracheobroncheopathia osteochondroplastica,TBPO)是一种气管支气管黏膜下有多发性骨质或软骨组织结节状增生,并突向管腔的良性病变,临床上较为罕见,绝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咳嗽、咯血、呼吸困难[1-3],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结核、支气管淀粉样变、复发性多软骨炎等。由于本病确诊依赖支气管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诊断,治疗上无特效的手段,临床症状多持续、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呼吸道损害为唯一表现的复发性多软骨炎(RP)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我院1例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及支气管软骨活检术后病理诊断的R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为老年男性,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肺功能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CT示气管主支气管管壁增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气管支气管软骨环消失、管腔狭窄,病理检查为慢性炎症。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RP以呼吸道单独受累的较为罕见,而呼吸系统受累常提示预后不佳,是该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呼吸系统首先受累时,诊断是困难的且病情容易被耽误。影像学检查及软骨活检有助于诊断。治疗方式包括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及纤维支气管镜下气道成形术。  相似文献   

5.
复发性多软骨炎六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发性多软骨炎是一种少见的风湿病 ,主要累及耳、鼻、气管支气管等富含软骨部位和内耳、眼等特殊感官器官 ,部分患者因气管塌陷窒息或感染致死亡。本科自 1992年以来诊治 6例复发性多软骨炎病人 ,现将该 6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诊治 6例病人中 ,5例为女性 ,1例为男性 ,年龄范围在38~ 6 7岁之间。从出现症状到确诊所需时间最短为 2个月 ,最长为 3年。除例 4、例 5、例 6首发症状为耳廓软骨炎症外 ,余 3例分别为持续咳嗽 ,经抗感染治疗无效 ,双眼相继出现角膜溃疡 ,声嘶 (见表 1)。2 病历摘要例 1:患者在持续咳…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2例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患者均为中年男性,平均年龄42岁,入院前有咳嗽,咳痰,气促症状(时间从6月至1年不等),在院外行肺功能及CT检查考虑: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气管狭窄原因可能性大[1]。我院纤支镜下检查示:气管、左右主支气管黏膜明显肿胀,呈纵行皱襞样改变,致管腔变窄,软骨环消失(声门、气管膜部未累及)。内镜诊断符合多发性软骨炎表现。2例患者无其他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多软骨炎是一种罕见的以软骨组织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软骨组织复发性、退化性炎症,表现为全身多处软骨和结缔组织受累.复发性多软骨炎常累及呼吸道,导致气管、支气管软骨的缺失,管壁塌陷,气管狭窄等.最终多因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而死亡,预后极差.由于早期症状隐匿,表现复杂,并且很多医师对该病缺乏认识,临床易导致漏诊、误诊、误治.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复发性多软骨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一病因未明的罕见疾病。本病以自身免疫性软骨炎进行性反复发作为特征,常累及内外耳、鼻、喉、气管、支气管树及关节等器官组织的透明软骨。亦可累及内耳、葡萄膜、心血管系统、皮肤及肾脏。及时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良好。但已发生气管软化,预后不佳。现将国内外有关RP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良性气道狭窄治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耀亭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33-1534
良性气道狭窄是指气管支气管结核、外伤、手术、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异物、良性肿瘤、淀粉样变等引起的气道占位性或瘢痕挛缩性狭窄,以及复发性多软骨炎和甲状腺囊肿对气道壁的破坏引起的气道塌陷性狭窄。我国结核病疫情严重,10%~40%的肺结核合并气道结核,良性气道狭窄实际上是常见病。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多软骨炎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为提高对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认识。方法:报道19例确诊的复发性多软骨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结果:发病年龄27岁~68岁,平均503岁,其中男性14例,女性5例。737%有呼吸系统受累,684%有耳软骨炎,42%有鼻软骨炎,部分病人有关节、心脏、肾脏、皮肤等受累,36%合并有其他风湿性疾病或自身免疫病。结论:呼吸系统受累为其主要死亡原因。早期诊断,给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一种以软骨组织和结缔组织的复发性退化性炎症为特点的累及多系统的少见自身免疫性疾病~([1])。RP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尤其以呼吸道症状起病的患者,常因误诊致病情进展至气道塌陷,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RP累及气管-支气管造成软骨破坏、塌陷、气道狭窄时,可以考虑植入永久性支架~([2])。我院2017年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63岁.因声音嘶哑3个月,喘憋2月余,于2008年8月26日入院.于门诊抗炎、平喘治疗无效,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见气管起始部软骨环消失,可见肿物阻塞大气道,气管下部软骨环清晰,左右主支气管及各叶段均未见肿物,遂住呼吸科治疗.半年前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囊肿.  相似文献   

13.
复发性多软骨炎诊治指南(草案)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一种较少见的炎性破坏性疾病,其特点是软骨组织复发性退化性炎症,表现为耳、鼻、喉、气管、眼、关节、心脏瓣膜等器官及血管等结缔组织受累。复发性多软骨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软骨基质受外伤、炎症、过敏等因素的影响暴露出抗原性,导致机体对软骨局部或有共同基质成分的组织(如巩膜、葡萄膜、玻璃体、视神经内膜及神经束膜、主动脉中层和内层的结缔组织、心瓣膜、心肌肌纤维膜、气管黏膜下基底膜、关节滑膜和肾小球及肾小管基底膜等)的免疫反应。复发性多软骨炎可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其他结缔组织病并发。  相似文献   

14.
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慧  沈策 《国际呼吸杂志》2005,25(5):384-385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一病因未明的罕见疾病。本病以自身免疫性软骨炎进行性反复发作为特征,常累及内外耳、鼻、喉、气管、支气管树及关节等器官组织的透明软骨。亦可累及内耳、葡萄膜、心血管系统、皮肤及肾脏。及时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良好。但已发生气管软化,预后不佳。现将国内外有关RP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发病机制R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目前,普遍认为RP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异常引起的疾病。推测其发病机制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异常并攻击自身的软骨组织,导致含有软骨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15.
正气管动脉瘤(bronchial artery aneurysm,BAA)是一种罕见疾病,多偶然发现,仅1%左右的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可显示[1]。我院呼吸内科收治1例咯血患者,反复气管镜检查,发现右主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诊断为支气管新生物,行高频电圈套治疗后咯血无好转。支气管动脉造影提示为右侧支气管动脉分支动脉瘤,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后咯血停止。现报道其诊治经过,同时复习国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价值。方法 47例患者采用日本Olympus BF-P20型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检查抗酸杆菌和病理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内膜结核,并于纤支镜下局部多点注射异烟肼治疗。结果 47例患者根据纤支镜下表现可分为浸润型9例,溃病型16例,增殖型15例和纤维狭窄型7例;发病部位:左上叶气管受累10例,左舌叶气管受累10例,左下叶气管受累9例,右上叶气管受累7例,右中叶气管受累6例,右下叶气管受累5例;经纤支镜局部注射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糜烂、坏死、溃疡、息肉病灶消散。结论纤支镜检是支气管内膜结核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经纤支镜多点药物局部注射治疗是支气管内膜结核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正支气管软化症指各种原因造成气管弹性纤维萎缩和减少或气管软骨完整性受到破坏导致的气道变软且易塌陷的疾病,分为先天性、获得性。先天性多见于儿童,成年人多为获得性,最常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甲状腺肿;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纤维支气管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表现为气管膜部增宽、皱襞,用力呼气时明显塌陷,由于其临床表现的不典型及多样性,需与多种慢性疾病鉴别,现介绍本科室所见病例1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气管支气管巨大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高对气管支气管巨大症的认识.方法 分析气管支气管巨大症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纤维支气管镜特征及临床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以反复咳嗽、咳黄脓痰、阵发性胸闷气促为特点,胸部CT检查显示气管、左右主支气管直径明显增大,纤维支气管镜下显示气管、支气管管腔扩张,软骨显露明...  相似文献   

19.
于小惠 《内科》2012,7(5):490-491
目的观察与探讨气管上某点一第2~3气管软骨偏右外侧压瘁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在治疗预后判断上的意义。方法观察支气管哮喘45例,变异性哮喘40例,非喘息性支气管炎40例、心源性哮喘40例、观察各组支气管哮喘包括变异性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前后气管压痒征阳性率。结果之气管哮喘与变异性哮喘压痒征阳性率最高,且两样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二者与非喘息性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患者压瘁征阳性率各样本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体征随着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的未控制,部分控制,控制,该体征由强至弱,但该体征阳性持续存在,包括缓解期病人。结论气管上第2至第3气管软骨偏右外侧有压痒点可作为对支气管哮喘(包括变异性哮喘)诊断及鉴别诊断(与非喘息性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神经官能症)特殊体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他非经典治疗凡使该体征减弱的临床措施如:颈部局部低能量激光照射,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支气管哮喘,甚至将该压痒点局部麻醉封闭等,为支气管哮喘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采用床旁纤维支气管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气道管理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为1次性插管成功,插管时间2min,及时的支气管肺泡灌洗可以清除气道分泌物、获得病原学诊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床旁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