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症监护病房内真菌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真菌感染的种类及其耐药特点,为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ICU患者的各部位标本,分别进行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菌55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49.09%。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58%)和泌尿道(20%)。菌株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均<6%,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高达36.4%。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是ICU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耐药性较低,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各种导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的广泛应用,使得真菌感染日益增多,耐药性增强。而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由于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低下,真菌感染几率明显增加。现对我院2008年12月一2010年12月ICU病人送检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真菌阳性病例进行研究,其分类、分布、耐药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韩林  熊滨  任咏薇 《广西医学》2000,22(5):1020-1022
深部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的危重病患者由于病情复杂而且重,免疫力低下,接受各种侵入操作多,加之广泛应用各种广谱高效抗生素,因此在IUC病房中深部真菌感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危重病领域的重要课题.1996~2000年2月,广西区人民医院内科各专科重症抢救室和内科ICU共收治危重病患者146例次;其中32例出现深部真菌感染,感染率为21.9%.现对这32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ICU内部真菌感染的特点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rsive care unit,ICU)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 2005年7月~2009年7月34例肺部真菌感的防治与转归.结果:34例患者均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史,平均住院时间长(45.6d).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病原以白色念珠菌48株居首(73.8%).治愈33例(97%),死亡1例(3%).结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是ICU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主要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减少不必要侵人性操作,加强微生态免疫营养支持,及时用高效抗真菌药物,有助于降低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临床特点的研究,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选取19例确诊为深部真菌感染的新生儿,采样进行真菌培养,分析病患儿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氟康唑、二性霉素B治疗的效果。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以呼吸频繁暂停、低体温或发热、溢乳、反应差为多见;血小板减少的有18例(94.7%),超敏CRP增高的有18例(94.7%),白细胞正常的有9例(47.4%);确诊为真菌败血症16例,占84.2%,真菌脑炎1例,占5.3%,尿路感染2例,占10.5%;病原菌均为念珠菌;用氟康唑、二性霉素B治疗,总治愈率68.4%,好转率26.3%,死亡率5.3%。结论呼吸频繁暂停、低体温或发热、溢乳、反应差是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患儿多数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超敏CRP增高;白细胞正常并不能排除真菌感染;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率略高于白色念珠菌。  相似文献   

6.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FI)呈逐年增多趋势,因IFI临床上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常导致诊断延迟、抗真菌治疗延误,使治疗往往终止于IFI,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增加病死率.因此,IFI的早期临床诊断已成为危重症感染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就近年ICU IFI特点及诊断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确诊的30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儿中,27例治愈,1例放弃,2例死亡。其中真菌性肺炎24例,真菌性败血症4例,真菌性脑炎1例,尿路感染1例;引起感染的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40%)、曲霉菌(20%)、近平滑念珠菌(20%)、毛霉菌(20%)。所有患儿在感染前都有较为严重的基础疾病,使用过多种抗生素,对氟康唑敏感,50%的患儿曾接受全身激素治疗。所有患者均有侵入性操作史,50%的患儿接受过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治疗。结论呼吸道是侵袭性真菌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部位,白色念珠菌是主要病原体。尽早诊断、及时有效使用高效抗真菌药物可以改善预后。合理使用抗生素、限制激素应用、减少或缩短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使用高效抗真菌药物是降低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杨新军 《当代医学》2014,(24):79-80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情况,探究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46例在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治疗的深部真菌感染的患儿,采取真菌标本进行培养,对患儿由于深部真菌感染而出现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观察实验室真菌培养的结果,并观察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疗效。结果新生儿由于在重症监护病房出现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主要是频繁出现呼吸暂停、体温偏低或者发热、患儿溢乳、出现腹胀或者反应较慢等;在本次研究显示:经过精密仪器检查确认患儿由于真菌感染出现败血症43例(93.48%),由于真菌感染患儿出现脑炎的有1例(2.17%),因为真菌感染引起患儿尿路感染的有2例(4.35%);检测引起患儿深部感染的真菌主要是念珠菌,可以使用氟康唑和二性霉素B进行治疗。结论患儿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临床特点是频繁出现呼吸暂停、体温偏低或者发热、出现溢乳等;患儿经过临床检查,可以检测到血小板下降,超敏CRP升高,虽然患儿白细胞值正常但也有可能引起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低于非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内真菌感染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真菌感染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04年12月入住ICU患者的痰、血、尿、中心静脉穿刺针顶端及局部引流物进行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2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2株,分离的部位以泌尿系为主,其次为下呼吸道,继之为血液、静脉导管顶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留置尿管、老年患者诱发真菌感染率高。所有真菌菌株对大挟康、5氟胞嘧啶敏感。对两性霉素B及伊曲康唑部分耐药。结论ICU内真菌感染主要部位存在泌尿系,以念珠菌属居多,对大挟康敏感度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效果.方法:该院采用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8例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同时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同时,研究组加入特殊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护理的结果并研究.结果:两组的治疗疗效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程度经过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肺部真菌感染进行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真菌感染的几率,在治疗疗效上起到了较好疗效,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状况,探讨其易感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以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87例ICU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13.39%,其中念珠菌占74.71%,病死率为45.98%。诱发因素主要有:基础病情危重,气道开放,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大剂量使用激素,住院时间长等。氟康唑治疗效果较好。结论真菌感染已成为ICU内危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消除易患因素,重视真菌感染的监测、及时合理的抗真菌治疗是降低危重患者获得性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真菌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方法:对各种标本接种于沙保弱培养基培养,念珠菌显色培养基。APICUX做菌株鉴定,ATBFUNGUS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真菌107株,其中白色念珠菌为主,占45%,其次是热带念珠菌占38%,克柔念珠菌8%,光滑念珠菌4%其它念珠菌5%。分离的菌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0.70%、98.1%和92.5%;对酮康唑、益康唑、咪康唑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3%、10.3%和12.2%。结论:重症监护病房真菌感染中以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为主,真菌感染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顾桂国  顾佩莉 《上海医学》2002,25(4):214-216
目的 探讨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易患因素、治疗和预后。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84例ICU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CT图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4例患者均有基础疾病。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知液系统疾病为多见,肿瘤性疾病亦为重要因素。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与原发病、广谱高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和侵入性诊疗有较大关系。肺部真菌感染在CT上表现为两肺多发炎症、肿块结节、球形结节、支气管扩张等征象。肺部真菌感染病死率较高,合并细菌感染时死亡率更高。应用氟康唑治疗有效率为67.9%。结论 CT检查对肺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降低真菌感染发病率的主要途径是避免盲目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预防医源性感染,增加患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并探究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特点.方法 方便择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于该院病室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64例患者病理资料分析,总结肺部真菌感染具有的临床特点.结果 分离培养实验共发现75株真菌,可分为热带、白色、光滑3种假丝酵母菌,所有菌株均存在于无菌部位与非无菌部位,且非无菌部位的分布数量远远多余无菌部位.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占比60.00%(45/75);热带假丝酵母菌次之,占比24.00%(18/75);光滑假丝酵母菌最少,占比16.00%(12/75);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真菌感染可引发肺部湿罗音、气促、痰量增多、痰液粘稠、发热等临床症状.结论 患者多因白色假丝酵母菌而发生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应谨慎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严格进行术中无菌操作,避免低蛋白血症等间接诱发肺部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内主要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确定为ICU内感染病人的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结果革兰氏阴性杆菌(G-杆菌)菌株354株,占60.51%,占前4位者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31株(22.39%)、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51株(8.72%)、鲍氏不动杆菌38株(6.50%)、大肠埃希菌32株(5.47%)。革兰氏阳性球菌(G+球菌)135株,占23.0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菌(MRSA)74例(12.65%)。真菌96株,占16.41%,以白假丝酵母为主,占5.64%;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占5.47%,光滑假丝酵母占3.76%。耐药性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多重耐药率比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阴沟肠杆菌未发现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者,鲍氏不动杆菌和粘质沙雷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低,其中对亚胺培南较美洛培南耐药率更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结论该ICU的院内感染中以G-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鲍氏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要构成菌。MRSA和真菌的感染比例也较高。  相似文献   

16.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康  杨莉莉  唐方  陈金蓉 《四川医学》2005,26(8):900-90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采取措施,予以防护。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2004年1~12月ICU收治68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77例,感染率11.32%;例次感染112例,例次感染率为16.47%。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77例,泌尿道31例,胃肠道4例,在送检的各类标本中检出G^-54株,G^+25株,真菌40株。结论加强ICU医院感染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对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重症监护病房深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ICU42例真菌感染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5例患者中发生深部真菌感染42例(14.2%)。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肺部,最常见的菌株为白念珠菌。危险因素主要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侵入性操作、激素的使用有关。结论:对ICU的患者应注意真菌感染的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方法采用常规培养方法对2002年6月-2004年10月问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各类送检标本369例进行分离培养,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示统对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细菌学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69份标本中分离出常见致病菌22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0株,占59%,革兰阳性菌46株,占21%,真菌46株,占21%.3年中总敏感率最高的仍是亚胺培南,对肠杆菌属抗菌活性最强的亦是亚胺培南;非发酵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以舒普深敏感活性最高.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且多重耐药,应加强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9.
神经外科监护病房(NICU)由于病人病情重,机体免疫力低下,感染是主要并发症之一,监测NICU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状况,对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319例真菌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危险因素和判断方法。方法:病例分真菌感染组和对照组,采取同一时间的非真菌感染患儿病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卡方检验进行率的比较发现单个危险因素,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主要危险因素。结果:1岁以下男婴易患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危重评分(极危重,P<0.05)、弗吉尼亚评分(随着评分增加发生感染的风险增高,P<0.05)、腹泻(P<0.05)、抗生素使用(随着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增加,在<1周、1-2周、2-4周发生感染的风险增高,P分别为0.001,0.005,0.0001)、激素使用(使用激素时间在2-4周的病例发生感染的风险增高,P<0.01)、血培养细菌(阳性病例发生感染的风险增高,P<0.01)和血红蛋白(Hb)降低(P<0.01)。结论:医院专科化管理其真菌感染有不同的危险因素,极危重评分、弗吉尼亚评分、腹泻、抗生素使用时间、激素使用时间、血培养细菌和Hb降低可纳入儿童真菌感染危险标准,弗吉尼亚标准用于儿童应该适当降低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