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外伤患者X线或DR摄片与CT扫描结果对比,分析CT检查对小关节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出经X线平片或DR摄片后又经CT扫描证实的100例骨折病例,回顾性分析并对比检查结果。结果:X线平片或DR摄片结果与CT扫描结果完全相符41例,占41%;X线平片或DR摄片漏诊22例,其中小关节骨折8例,占36.4%;X线平片或DR摄片中附件骨折漏诊37例,其中小关节附件骨折15例,占48.4%。结论:X线平片后行CT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尤其对小关节骨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X线DR平片与CT检查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采用我院经临床确诊膝关节外伤骨折病人112例,分为A、B 2组,A组应用 X线DR片诊断,B组应用CT诊断,并对2组检查结果进行简要对比分析优缺点。结果:A组DR平片检查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漏诊12例,漏诊率21.4%,髁间嵴骨折漏诊13例,漏诊率23.2%,骨碎片误诊2例,误诊率为3.5%;B组采用MSCT检查,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漏诊2例,漏诊率3.5%,髁间嵴骨折漏诊1例,漏诊率1.8%,骨碎片误诊1例,误诊率为1.8%。结论:DR检查是膝关节外伤骨折首选检查方法,但对临床可疑骨折而DR检查阴性时应选择CT检查,并行 CT重建图像及后处理技术应用,减少骨折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与数字X线摄影(DR)平片检查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CT与DR平片检查的23个髋臼骨折者的影像资料,部分病例行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结果:CT对简单和复杂型髋臼骨折的诊断准确率为100%;DR平片对简单型骨折的诊断准确率为80%,2例漏诊,对复杂型骨折的诊断准确率为53.8%,6例仅诊断为简单型骨折。8处关节腔内碎骨片CT均能显示,而DR仅显示3处。结论:CT对复杂性髋臼骨折的分型和关节内碎骨片的发现率远高于DR,因此CT是诊断髋臼骨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螺旋CT三维成像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方法:93例外伤骨折患者,均摄X线平片及螺旋CT扫描,在工作站行骨三维重组。结果:颌骨体、颏部骨折X线平片、常规CT和三维成像均清晰显示。三维成像准确显示全部髁状突骨折、颞颌关节脱位,而X线仅显示1例髁状突骨折、1例颞颌关节脱位。肩关节盂及肩胛骨骨折,平片较难显示,常规CT和三维成像均能准确显示。脊柱骨折38例。X线平片能显示骨折的存在,对椎管内的碎骨片或小关节等骨折显示不清。三维成像能立体观察椎体前中后柱及附件骨折,椎管狭窄程度。X线平片对髋臼骨折显示不清,常规CT和三维成像均能显示。结论:X线平片及常规CT仍是判断骨折的可靠手段。三维成像能直观、清楚地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及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和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CT与DR平片检查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诊断准确率的对比分析。结果:CT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确诊率为96.9%(63/65),1例漏诊;DR平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准确率为64.6%(42/65),6例漏诊。结论:CT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的准确率高于DR,可作为诊断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明确X线平片在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对124例胫骨平台骨折的X线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18例又进行了CT的对照检查)。结果:124例中首次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发现骨折113例;加摄左、右斜位发现骨折6例;轴位发现骨折1例;另4例CT扫描证实骨折后再次平片检查,2例显示骨折线,2例石膏固定骨折线观察不清。结论:常规X线平片检查仍然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首选方法;对于外伤后临床症状明显,在常规正侧位平片的基础上加摄特殊体位一般可确立诊断;CT检查除可发现隐匿性骨折外,还可了解有无关节软骨及周边肌腱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跟骨外伤后行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跟骨外伤后可疑和(或)骨折病例,经X线平片检查阴性阳性,对其行纵位及轴位扫描,并行部分病例三维重建,与X线平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明确CT检查在跟骨外伤可疑和(或)骨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CT的纵位+轴位扫描,能较好地显示跟骨骨折情况,特别是对仅有局限性松质骨线样骨折及(或)局限性小塌陷骨折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X线平片。结论对跟骨外伤特别是X线平片明确诊断和(或)X线平片可疑或阴性的病例行CT检查并三维重建,能立体、直观地显示跟骨骨折情况,对临床治疗和病人的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跟骨外伤后行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跟骨外伤后可疑和(或)骨折病例,经X线平片检查阴性阳性,对其行纵位及轴位扫描,并行部分病例三维重建,与X线平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明确CT检查在跟骨外伤可疑和(或)骨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CT的纵位+轴位扫描,能较好地显示跟骨骨折情况,特别是对仅有局限性松质骨线样骨折及(或)局限性小塌陷骨折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X线平片。结论对跟骨外伤特别是X线平片明确诊断和(或)X线平片可疑或阴性的病例行CT检查并三维重建,能立体、直观地显示跟骨骨折情况,对临床治疗和病人的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评价螺旋CT在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对21例外伤患者X 摄片检查中未显示明显骨折或疑似骨折、临床怀疑有骨折的患者进行CT扫描,通过CT图像后处理,得到外伤部位骨骼二维和三维的图像.③结果 21例在X线平片正常或疑似骨折的病例,经CT检查均证实有骨折.④结论 CT能发现常规X平片不能明确的骨折,为临床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CT检查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跟骨外伤后行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跟骨外伤后可疑和(或)骨折病例,经X线平片检查阴性阳性,对其行纵位及轴位扫描,并行部分病例三维重建,与X线平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明确CT检查在跟骨外伤可疑和(或)骨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CT的纵位 轴位扫描,能较好地显示跟骨骨折情况,特别是对仅有局限性松质骨线样骨折及(或)局限性小塌陷骨折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X线平片。结论对跟骨外伤特别是X线平片明确诊断和(或)X线平片可疑或阴性的病例行CT检查并三维重建,能立体、直观地显示跟骨骨折情况,对临床治疗和病人的预后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朱燕 《中国乡村医生》2010,(20):165-165
目的:对照研究和评价X线平片与CT检查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运用CT扫描及X线对45例鼻骨外伤患者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45例鼻骨骨折患者中,鼻骨侧位X线平片未发现骨折10例(22.2%),单纯鼻骨骨折29例(64.5%),合并眼眶及额骨骨折6例(1.33%)。CT检查全部为阳性。结论:普通X线检查鼻骨骨折只是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为防误漏诊,应将CT列为其必需的检查项目。CT扫描是诊断鼻骨骨折最好的检查方法,且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胸部外伤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检查,并对照其X线平片结果。结果:30例患者中普通X线摄片诊断肋骨骨折22例,可疑骨折4例,正常4例;肋骨骨折45根,可疑4根,后经CT扫描诊断肋骨骨折28例62根,包括1例肋软骨骨折。X线明确诊断的有22例,肋骨骨折为45处,不能显示肋软骨骨折,骨折显示率为72.6%;而多排CT扫描后MIP及CPR及3D后处理后肋骨骨折显示率几乎可达100.0%,同时还发现创伤性湿肺1例,气胸1例,胸腔积血5例。结论:16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是胸部外伤中肋骨骨折疑难复杂重症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椎体脆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X线平片、CT及MRI等多模态影像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我院诊治的椎体脆性骨折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资料,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 78例共计发生椎体新鲜脆性骨折118处,其中单发椎体骨折52例(66.7%),多发椎体骨折26例(33.3%)。MRI诊断椎体新鲜骨折118处,无漏诊;CT诊断椎体新鲜骨折90个,漏诊28个,漏诊率23.7%(28/118);X线平片诊断椎体新鲜骨折或形态变扁83个,漏诊48个,漏诊率40.7%(48/118)。结论 MRI可鉴别新鲜骨折与陈旧性骨折,是诊断椎体脆性骨折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法;CT检查漏诊率较高,X线平片漏诊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X线摄片和CT扫描在脊柱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1年收治的46例脊柱骨折患者的X线摄片及CT扫描的表现。结果:X线片对脊柱单纯屈曲压缩型骨折、椎体脱位、半脱位容易确诊,而对其他类型脊柱骨折较易误诊和漏诊,诊断符合率81.6%。CT扫描可显示骨折部位、类型、骨折片的移位以及骨折片突入椎管,椎管狭窄,对多节段椎体骨折和附件骨折显示较好。CT扫描诊断符合率达98.6%。结论:在脊柱损伤的诊断中X线撮片和CT扫描相结合才能提高脊柱损伤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的X线与CT诊断价值。方法:对所有80例胸部外伤患者均行常规X线检查,采用肋骨正、斜位摄片,同时进行CT检查,并采用VR、MPR等重建。结果:80例胸部外伤且怀疑肋骨骨折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证实共有136处骨折,其中DR检查有118处肋骨骨折,CT检查有133处肋骨骨折。结论:16排螺旋CT肋骨三维重建能够多角度的、立体的、直观的显示肋骨骨折,大大降低了肋骨骨折的误漏诊,并且临床应用价值优于DR平片。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7,(8):1018-1019
目的:对比螺旋CT与DR平片在足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足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足部骨折,分别进行CT与DR平片检查,其中CT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重建(SSD)、容积重建(VR)等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对比两组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CT诊断足骨骨折确诊率为95%,明显高于DR平片诊断足骨骨折的确诊率71%,两种诊断方式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平片诊断足骨骨折的漏诊率为18%,明显高于CT诊断足骨骨折的漏诊率2%,两种诊断方式漏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具有扫描快速和图像清晰等特点,能清楚的显示足部的解剖结构、骨折线的方向、移位情况等,较常规DR平片具有更高的准确率,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X线摄片与CT扫描诊断股骨颈骨折的影像学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归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5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单侧病变,其中左股骨颈骨折12例,右股骨颈骨折44例,术前均经X线摄片和CT扫描检查。观察X线摄片和CT扫描诊断股骨颈骨折的影像学特点,比较二者诊断准确率。结果:骨折线在股骨颈近端1/3部位19例,股骨颈基底部37例。X线显示:横穿股骨颈的细带状或线样高密度影,骨皮质增厚、翘起,骨小梁结构模糊、紊乱。CT扫描上述影像学表现更为清晰,且能发现骨折处碎片、骨旋转移位等。X线诊断准确率为83.93%,明显低于CT扫描的100.00%(P〈0.05)。结论:X线摄片是股骨颈骨折患者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CT扫描,可提高股骨颈骨折诊断准确率,更清晰显示影像学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胸部外伤临床怀疑或X线平片诊断肋骨骨折的患者行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所的图像进行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容积重建(VRT)、曲面重建(CRP)、多平面重建(MIP)综合分析,并同X线平片结果及2D-CT诊断结果比较。结果:36例患者中,X线平片诊断肋骨骨折77处,占71.3%,可疑骨折有10处,CT扫描中,2D-CT诊断肋骨骨折98处,占90.7%,横断面图像结合后重建图像诊断108处,占100%(包括肋软骨骨折6处)。结论:16排螺旋CT横断面图像结合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后肋骨骨折诊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2D-CT诊断及X线平片诊断,是外伤后肋骨骨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数字X线成像(DR)与多层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MSCT)在易漏诊的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4年该院诊断的32例易漏诊的外伤性患者,行DR平片结合MSCT而得到确诊的患者。结果8例不完全骨折,20例完全性骨折,4例粉碎性骨折,DR平片诊断准确率为68.7%(22/32),MSCT结合DR平片准确率为93.7%(3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平片结合多层螺旋CT可明显提高骨创伤诊断的正确率,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20.
汪昌柱 《实用全科医学》2007,5(2):173-174,F000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和CT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时50例急性胸腰椎外伤患者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胸椎13例。腰椎35例,胸腰椎2例;外伤后全部拍摄X线正侧位片及CT平扫,其中7例行CT冠矢状位重建。结果50例急性脊柱外伤中X线平片清楚显示椎体骨折32例34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CT清楚显示椎体骨折50例54个椎体骨折(48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附件骨折13例,小关节脱位1例,见到骨折片突向椎管内22例,椎管内高密度血肿3例,脊髓或神经受压22例。结论X线平片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CT在显示脊柱三柱结构、附件骨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细节方面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