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改良剖宫产术与传统术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改良剖宫产术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2006年2月份至今我院行传统术式剖宫产92例和改良术式剖宫产100例的手术时间及出血情况。结果:改良术式组总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较传统术式组均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剖宫产术运用于腹膜内剖宫产明显优于传统术式剖宫产。  相似文献   

2.
丁玉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08-290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120例剖宫产后再次妇科手术患者,根据剖宫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Ⅰ组(子宫下段剖宫产)、对照Ⅱ组(新式剖宫产)与研究组(改良新式剖宫产),对比3组患者腹腔粘连、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再次手术时腹腔粘连情况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2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并发症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剖宫产及新式剖宫产进行比较,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能够减少再次妇产科手术时间,降低腹腔粘连程度,且不会导致再次手术时出现严重不利影响,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式的选择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为妇产科对孕产妇接生及治疗产科疾病的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与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1月份至2010年1月份收治的386例接受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4例患者接受过剖宫产手术,再次接受妇产科手术,本文将这些患者选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48例患者中,剖宫产手术方法分为传统术式,即为在子宫下段行剖宫产,新式剖宫产,以及改良式剖宫产,依据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传统组、新式组与改良组,每组含病例1 8例.观察患者的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对比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盆腹腔粘连、平均手术时间上的不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传统组、新式组、改良组三组患者在手术切口愈合率、并发症的发作比例这两方面的比较差异P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盆腹腔粘连病例的比例上,改良组与传统组/新式组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平均手术时间上,改良组与新式组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改良组与传统组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较传统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手术,改良术对患者接受再次妇产科手术的负面作用最小,有着积极的利用价值,适于在临床产科中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经历对下次剖宫产时腹腔粘连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于笔者所在医院行二次剖宫产手术患者160例,其中首次剖宫产采用Stark术式85例,首次剖宫产采用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75例,比较两组再次行剖宫产时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首次剖宫产采用Stark式剖宫产组,手术时间60min者比例为29.4%,而改良式剖宫产组手术时间60min者比例为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rk式剖宫产组,重度粘连的发生率为16.5%,改良式剖宫产组重度粘连的发生率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Stark式剖宫产术比较,前者较后者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发生率更低,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5.
王义娜 《中外医疗》2012,31(3):101-101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为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再次剖宫产手术病例191例根据首次剖宫产术式不同分为3组:改良腹部横切口式剖宫产者61例(A组),Stark式腹部横切口剖宫产者48例(B组),下腹纵切口式剖宫产者82例(C组)。对比3组腹壁、腹腔粘连情况。结果 A组腹腔粘连的发生率(49.2%)明显低于B组(91.7%)和C组(89.0%);B组重度粘连的比率(70.9%)明显高于A组(42.6%)和C组(11.0%)。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愈合、腹腔粘连情况与手术术式有关,改良腹部横切口式剖宫产者再次剖宫产时腹腔粘连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宫缩乏力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2组(n=60)。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莫西玲 《华夏医学》2002,15(3):327-328
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方法:以80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改良式剖宫产术组40例,与同期下腹部Pfannesstiel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快,术后病率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蔡金存 《中外医疗》2013,32(4):41-42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行剖宫产术中粘连程度、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进腹到胎儿娩出时间等方面与首次剖宫产术式的关系,得出剖宫产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选取该院1996年1月—2012年7月第1次、第2次、第3次都在该院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90例、改良式新式剖宫产的产妇90例,180例疤痕子宫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按第1次剖宫产的手术方式分为新式组90例和传统组90例,新式组产妇施行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手术,传统组则施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结果。结果在术中粘连程度、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进腹到胎儿娩出时间等方面比较,改良式新式剖宫产组显著优于传统剖宫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明确把握剖宫产指征的情况下,利用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手术方式可减少手术创伤,且便于再次手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选择1999年8月至11月按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妇60例。改良组选择同期(3天内)同一手术采用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两组产妇在手术日期、孕妇年龄、孕周、手术指征、手术操作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术后病率等方面的比较。结果: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产后出血量少,术后病率低,疼痛轻,排气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1)。结论: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0.
胡超峰 《河北医学》2001,7(2):125-127
目的 :探讨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术的术式。方法 :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 178例 ,传统横切口剖宫产 4 2例 ,直切口剖宫产 54例 ,新式剖宫产 68例 ,分别记录 4组病例术中情况和术后情况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改良组与新式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与传统组和直切口组相比 ,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排气时间提前、术中出血减少、术后病率降低 (P <0 .0 1)。结论 :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术减少了手术步骤和组织损伤 ,缩短了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少 ,术后肠蠕动恢复快 ,术后病率低 ,手术瘢痕美观 ,更易被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大出血时,采用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治疗效果、注意事项及临床优势。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剖宫产术中49例宫缩乏力所致大出血中的29例行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作为研究组,20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止血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7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止血迅速可靠、免于切除子宫、保留生育功能、术后恢复快、避免发生梗阻等优点,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行剖宫产术患者中随机选取73例作为观察组,并给予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治疗,另选取73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治疗,对比2组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可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妊娠终止中可获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彭宏  周媛萍  涂平 《当代医学》2011,17(22):96-97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的临床优点及手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采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的孕妇80例,与同期采用传统剖宫产手术的孕妇80例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两组孕妇分娩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时间、镇痛药物使用人数和发生感染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120例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孕妇资料,进行临床经验。结果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的孕妇与传统术式孕妇相比,分娩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新生儿情况,无明显区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的孕妇,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疼痛减轻,使用镇痛药物人数少,发生感染率低,与采用传统术式的孕妇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对产妇的创伤小,产妇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是在对处理胎盘、子宫切口、腹膜、皮肤切口等方面做了改良,并与原新式剖宫产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疼痛轻的优点,较原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还具有术中出血少、粘连少、排气快的优点,较原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术中出血少、腹膜粘连少、疼痛轻、手术时间短、术式简单、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采用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式的患者110例(观察组),并选择同期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式患者110例(对照组)作为对照,对比2组术中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式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是剖宫产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改良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62例改良式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情况,并与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疼痛,排气时间及术后病率等多项指标。结果:改良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疼痛轻,病率低,切口愈合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式剖宫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改良Miccoli术式和传统术式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比较改良组(Miccoli术式)和传统组(传统术式)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天液体引流量、切口长度、美容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和第3个月甲状腺功能。结果改良组较传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P〈0.001),术中出血量和术后3天引流量均较少(P〈0.001)。改良组平均切口长度明显小于传统组(P〈0.001),美容满意度评分也优于传统纽(P〈0.001)。传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改良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改良组TSH值明显低于传统组(P〈0.001)。结论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疗效优于传统术式,且美容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再次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66例首次剖宫产术式为腹部横切口的患者为观察组,60例首次剖宫产为腹部纵形切口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再次剖宫产术中腹腔粘连的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结果:对照组腹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3% vs 75.8%,χ2=22.648,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262.6±62.8)ml、手术时间(52.8±28.4) min 及术后排气时间(22.8±4.2) min 均小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12.4±69.1) ml、手术时间(66.3±32.6)min及术后排气时间(29.6±5.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可能需要再次手术的患者应选择腹部纵形切口为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切口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7例子宫良性疾病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3组,其中行小切口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61例患者为观察组,行常规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60例患者为常规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病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对生活质量影响小。结论小切口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具有诸多优点并符合微创原则,可以作为基层医院治疗有子宫全切适应证的子宫良性疾病值得推荐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3年3月接诊的100例剖宫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手术,试验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880,P〈0.001);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614,p〈0.001)。结论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良好,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