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再生磷酸酶-3(PRL-3)和微小RNA17-92 (miR-17-92)家族成员在结肠癌中异常表达的意义.方法 构建稳定转染PRL-3基因和空白对照质粒的结肠癌细胞株LoVo-PRL-3和LoVo-VC,用MicroRNA芯片筛查表达异常的促癌microRNA,从中选取miR-17-92家族成员miR-17、miR-19a行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进行验证.在LoVo-PRL-3细胞中对STAT3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进行RNA干扰,检测miR-17、miR-19a的表达,在稳转细胞株中转染miR-17、miR-19a或对其进行敲除,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Tanswell试验对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进行研究.在13例患者结肠癌原发灶、转移灶及癌旁正常组织中行免疫组织化学及qRT-PCR检测PRL-3、pSTAT3和miR-17、miR-19a的表达.结果 在结肠癌细胞株LoVo-PRL-3中miR-17、miR-19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干扰STAT3可以抑制miR-17、miR-19a的表达.在LoVo-VC细胞中过表达miR-17、miR-19a促进了细胞的增殖(P<0.05及P<0.01)和侵袭(P<0.01),而在LoVo-PRL-3细胞中敲除miR-17、miR-19a抑制了细胞的增殖侵袭(P<0.05).在结肠癌组织中PRL-3、pSTAT3和miR-17、miR-19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RL-3通过上调miR-17、miR-19a的表达在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中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IL)-6信号通路在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空白组LoVo-Control(LoVo-C)结肠癌细胞和稳定表达PRL-3的实验组LoVo-PRL-3 (LoVo-P)结肠癌细胞分别与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共培养后IL-6蛋白水平表达差异;Western blot 检测IL-6、p-AKT、p-STAT3蛋白水平表达,划痕实验和增殖实验MTS检不同浓度(1、10、100 NG/ML)IL-6对结肠癌细胞侵袭及增值能力的影响。结果 ELISA实验检测IL-6蛋白平,TAM/LoVo-P(102±5)PG/ML,TAM/LoVo-C为(56±3)PG/ML;划痕实验与MTS结果均提示共培养后LoVo-P增殖、侵袭能力比LoVo-C强;Western blot 检测共培养后的结肠癌细胞LoVo-P、LoVo-C蛋白表达差异,p-AKT、p-STAT3表达LoVo-P明显高于LoVo-C,不同浓度的IL-6(1、10、100 NG/ML)作用LoVo-P后其增殖与侵袭能力逐渐增高,且p-AKT与p-STAT3蛋白水平逐渐增高。结论〓PRL-3能诱导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分泌IL-6,通过IL-6上调p-AKT和p-STAT3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钒酸钠(SoV)通过对促肝再生磷酸酶-3(PRL-3)抑制,观察对大肠癌细胞株Colo-320增殖凋亡影响.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RL-3在7株大肠癌细胞中表达情况,筛选出表达最强的一株做下一步抑制实验.选择PRL-3拮抗剂SoV,通过噻唑蓝(MTT)实验观察其在0.1~0.5 μmol/L浓度范围对癌细胞增殖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计算增殖指数(PI),观察其对癌细胞周期和凋亡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方法筛选出表达PRL-3最强结肠癌细胞株Colo-320,MTT实验显示SoV能显著抑制Colo-320细胞生长能力,呈量-效(0.1~0.5 μmol/L)、时-效(0~120 h)相关性.0.5 μmol/L SoV作用48 h后,s期细胞比例为(17.5±0.6)%,与对照组S期所占比例(28.0±1.1)%比较明显下降(P<0.01),细胞分裂阻滞在s期,PI值亦明显降低(P<0.01),没有发现细胞凋亡.结论 SoV能显著抑制Colo-320细胞增殖,其机制与抑制PRL-3酶活性以及参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而与细胞凋亡过程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再生磷酸酶-3(PRL-3)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状态、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53例胃癌组织和30例胃正常组织中PRL-3和E-cadherin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RL-3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没有表达,在胃癌组织中PRL-3的阳性表达率为45.3%(24/53).E-cadherin存在于大多数腺细胞的胞质膜,在胃癌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54.7%(29/53).PRL-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Goseki分级(P<0.01)、Borrmann分类(P<0.01)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P<0.05)明显相关.E-cadher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Borrmann分类(P<0.01)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P<0.01)明显相关.Lauren's分型、PRL-3表达和E-cadherin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RL-3和E-cadherin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并且两种蛋白均为影响胃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转化性生长因子β(TGF-β)对肝癌细胞的促进作用。方法 BUF大白鼠在接种7316A肝癌细胞的同时应用人γTGF-β1治疗,并于接种后5~20天测量肿瘤体积,γTGF-β1还分别加入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及7316A肝癌细胞培养中,结果 大白鼠经TGF-β治疗组的肿瘤体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TGF-β明显抑制了T淋巴细胞的MLR反应(P〈0.05),但对7316A肝癌细  相似文献   

6.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大鼠肝再生过程中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大鼠肝再生模型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在整个肝再生过程中表达变化 ,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肝再生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大鼠肝再生模型建立 :选取雄性S D大鼠 12 0只 (由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 ,体重 2 0 0~ 2 5 0g ,随机分为两组 :肝切除手术组 (PH)和假手术对照组 (SO) ,每组按照术后 2 ,6 ,12 ,2 4 ,30 ,4 8,72 ,12 0 ,16 8和 2 4 0h不同时间点分为 10个亚组 ,每个亚组 6只大鼠 ,所有大鼠术前 12h禁食 ,6h禁饮 ,1%戊巴比妥钠 (用量 4 0mg/kg)腹腔注入麻醉大鼠 ,按照Pan…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肝脏纤维化是肝脏内一系列纤维组织增生的病理反应,肝纤维化可能导致肝切除后出现肝脏再生不足或未再生。本研究探讨肝纤维化动物肝部分切除术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对肝功能及肝脏再生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用腹膜内注射CCl4方法构建肝纤维化模型后,将其中32只行70%肝切除手术,并分别在术后第1、3、5、7天,每个时间点取8只大鼠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肝组织TGF-β和Smad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另外8只大鼠行假手术作为对照组。此外,以相同的造模方法,观察TGF-β/Smad通路抑制剂(术前腹膜内注射GW788388)对肝纤维化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功能与肝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部分肝切除术组大鼠术后第1天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升高,此后随时间逐渐降低(均P<0.05);肝组织TGF-β和Smad的m RNA与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均在术后第3天达到峰值(均P<0.05),而后降低,并在术后第7天降低至假手术组水平(P>0.05)。肝切除术前注射GW788388的大鼠与单纯行肝切除术的大鼠比较,AST和ALT水平升高更为明显,且肝组织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与干细胞标志物LGR5表达均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TGF-β/Smad信号在通路在肝纤维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保护肝功能、促进肝再生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机制可能与该通路调节细胞增殖及干细胞的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结肠癌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与巨噬细胞(M2)相互作用及对肿瘤细胞功能学的改变.方法 将转入蛋白酪氨酸磷酸酶-3(PRL-3)的LoVo细胞和M2细胞模拟肿瘤微环境进行共培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2细胞钙离子依赖性钾离子通道(KCNN4)蛋白表达,并检测LoVo细胞侵袭性的改变.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示PRL-3能通过共培养后诱导M2细胞KCNN4蛋白表达升高,而未作共培养的M2细胞KCNN4蛋白表达未升高.此外,经过共培养后LoVo细胞侵袭性升高(3367±135比1442±89,P<0.05),而在阻断KCNN4蛋白表达后,LoVo细胞侵袭性降低(1388 ±87比2893±163,P<0.05).结论 PRL-3在结肠癌肿瘤微环境中通过提高KCNN4表达从而增强LoVo细胞的侵袭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成人大骨节病(kaschin-beck disease,KBD)患者和正常健康成人关节软骨中转化生长因子-beta(transform growth factor-beta,TGF-β)在mRNA水平表达的差异,为进一步探讨大骨节病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和健康人关节软骨细胞总RNA,逆转录得到cDNA;设计针对TGF-β基因的特异引物,通过RT-PCR技术检测该目的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差异。结果成人大骨节病患者的关节软骨细胞TGF-βmRNA表达低于健康成人。经统计学分析(t=11.1732,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大骨节病患者软骨细胞中TGF-β基因的表达低于健康成人,为进一步探讨大骨节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转染肝再生磷酸酶-3(PRL-3)后结肠癌细胞LoVo的蛋白表达改变.方法 构建绿色荧光蛋白载体PAcGFP-C3-PRL-3并转染至结肠癌细胞LoVo中,获得稳定表达GFP-PRL-3的结肠癌细胞LoVo-PRL-3.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的PRL-3表达.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LoVo-PRL-3细胞及转染空载体PAcGFP-C3的LoVo-Control细胞总蛋白,从中选取差异表达蛋白质点,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 I-TOF-TOF-MS)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RL-3在LoVo-PRL-3细胞中高表达,而未检测到在LoVo-Control细胞中表达.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分析发现20个差异蛋白质斑点,质谱成功鉴定出17种蛋白.与LoVo-Control细胞比较,10种蛋白在LoVo-PRL-3细胞中高表达,而7种蛋白在LoVo-PRL-3细胞中表达降低.结论 成功鉴定出PRL-3功能相关蛋白,为进一步研究PRL-3促进结直肠癌转移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促肝再生磷酸酶3(PRL-3)蛋白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等病理学特征的关系,以及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CRC组织及其对应正常黏膜、6例结直肠腺瘤(CRA)及其对应正常黏膜、29例转移淋巴结及6例肝转移灶中的PRL-3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根据随访结果建立生存曲线.分析PRL-3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PRL-3在结直肠正常黏膜和CRA中几乎无表达:46例CRC组织中有26例(56.5%)阳性表达;29例转移淋巴结中有26例(89.7%)阳性表达:6例肝转移灶中有5例阳性表达。PRL-3在CRC细胞浆中呈弥漫性表达,而在细胞膜上表达更集中和强烈。PRL-3表达与肿瘤分期(P=0.019)和淋巴结转移(P=0.026)密切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大小和位置无关(P〉0.05)。CRC中有淋巴结转移的29例(63.0%)PRL-3阳性率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17例(37.0%)(P=0.001)。中位随访时间为41.4个月,CRC表达PRL-3蛋白阴性的患者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表达者(P=0.032)。结论PRL-3可以作为预测CRC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 ,TGF β3及其Ⅰ 型和Ⅱ 型受体 (TBRⅠ ,TBRⅡ )在胎儿和少儿皮肤中表达的特征。方法 提取 18例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和 6例少儿皮肤的总RNA后 ,分离mRNA ,用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这 4种基因的表达。结果 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中 ,TGF β1,TBRⅠ和TBRⅡ基因表达较弱 ,随着胎龄的增加 ,这 3种基因表达逐渐增强。在少儿皮肤内 ,这 3种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妊娠早期皮肤的 1.3 ,1.3和 1.2倍 ,基因表达显著升高 (P <0 .0 5 )。在早期胚胎的皮肤中 ,TGF β3基因表达较强 ,而在少儿皮肤内 ,该基因表达低下。结论 在早期胚胎皮肤中 ,TGF β1,TBRⅠ和TBRⅡ基因低表达 ,TGF β3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与胎儿皮肤创面无瘢痕修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TGF-β1体外诱导肝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 T)样改变促进其增殖、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实验证据。方法:首先将不同浓度细胞因子TGF-β1(5、10、20 ng/mL)加入到完全培养基中与肝癌细胞SMMC-7721共培养,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形态学变化,MTT检测肝癌细胞增殖指数的变化情况,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穿过实验检测TGF-β1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蛋白印迹实验检测TGF-β1作用前后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志物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细胞因子TGF-β1(5、10、20 ng/mL)与肝癌细胞SMMC-7721分别共培养48 h后,肝癌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细胞间隙从紧密逐渐变得松散,细胞形态从立方形逐渐伸出触角并向成纤维细胞样转变,提示TGF-β1能够诱导肝癌细胞发生EMT样转变,并且呈现浓度依赖性。TGF-β1能够显著促进肝癌细胞SMMC-7721体外增殖、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TGF-β1作用后肝癌细胞SMMC-7721上皮细胞标志物蛋白E-cadherin表达下调,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和β-c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肝再生磷酸酶-1(PRL-1)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PRL-1的肝细胞癌Huh7细胞株,研究PRL-1在Huh7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人肝癌组织总RNA中扩增PRL-1基因编码区域(CDS)全长序列,与双酶切的pMSCV-PIG质粒连接,经PCR及测序鉴定pMSCV-血细胞凝集素(HA)-PRL-1载体构建成功.用293T细胞包装病毒,并感染Huh7细胞,1 mg/L嘌呤霉素持续加压筛选2周后,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RL-1在Huh7中的表达.PRL-1稳定转染细胞株构建成功后,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进行细胞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研究PRL-1在Huh7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克隆的PRL-1基因CDS序列完全正确,且正确插入到pMSCV-PIG载体中,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稳定转染效率在90%以上,FQ-PCR结果显示PRL-1稳定转染组其mRNA表达是对照组的(4.4±1.5)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RL-1在Huh7细胞中过表达.CCK-8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PRL-1促进Huh7细胞增殖(P<0.01).PRL-1稳定转染细胞2周克隆形成率为(26.7±1.9)%,明显高于对照组[(7.3±0.8)%,P<0.01].PRL-1稳定转染组较对照组侵袭细胞数量增多(P<0.01).结论 PRL-1肝细胞癌Huh7稳定转染细胞株构建成功,PRL-1促进Huh7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侵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受体A3(EphA3)参与肝癌细胞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细胞HL-7702和肝癌细胞株HepG2和NHCC97H。采用siRNA干扰的方法抑制肝癌细胞中EphA3的表达。设立未处理组(未处理肝癌细胞),对照组(加入对照siRNA)和siRNA干扰组(加入siRNA干扰EphA3)。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EphA3的表达;用Transwell小室检测不同处理后的HepG2和MHCC97H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blot和ELISA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和活力的变化情况。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f检验。结果HL-7702、HepG2和MHCC97H中EphA3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4±0.13、1.76±0.16和3.62±0.14;EphA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6±0.12、1.59±0.11和3.82±0.11,非肿瘤细胞与肝癌细胞中EphA3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1,6.437;2.321,6.895,P〈0.05)。RT—PCR法检测HepG2细胞系中未处理组、对照组、siRNA干扰组EphA3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5±0.11、0.96±0.12和0.31±0.15,siRNA干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1,P〈0.05);MHCC97H细胞中EphA3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7±0.16、0.95±0.14和0.40±0.11,siRNA干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7,P〈0.05);Westernblot法检测3组HepG2细胞中EphA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7±0.16、0.95±0.15和0.32±0.17,siRNA干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5,P〈0.05);MHCC97I-I细胞中EphA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5±0.11、0.96±0.12和0.38±0.17,siRNA干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7,P〈0.05)。采用体外侵袭实验,检测3组穿透的细胞数量,HepG2细胞系细胞数量分别为(111±4)个/10HPF、(109±5)个/10HPF和(51±3)个/IOHPF,siRNA干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2,P〈0.05);MHCC97H细胞系细胞数量分别为(402±6)个/10HPF、(397±7)个/10HPF和(152±7)个/10HPF,siRNA干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79,P〈0.05)。Westernblot法检测HepG2细胞系中3组VEG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8±0.11、0.96±0.13和0.57±0.11,siRNA干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7,P〈0.05);Westernblot法检测MHCC97H细胞系中3组VEG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7±0.14、0.98±0.12和0.34±0.15,siRNA干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8,P〈0.05)。ELISA法检测HepG2细胞系中3组VEGF蛋白的相对活力OD值分别为0.96±0.15、0.94±0.11和0.47±0.13,siRNA干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1,P〈0.05);NHCC97H细胞中VEGF蛋白的相对活力OD值分别为n98±0.12、0.97±0.12和0.38±0.14,siRNA干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9,P〈0.05)。结论EphA3可能是通过调控VEGF蛋白表达和活性来实现肝癌细胞的侵袭,提示EphA3可作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活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诱导肝癌细胞株MHCC97-H细胞上皮-间叶表型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MHCC97-H细胞分为对照组(1%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PP2组(10 μmol/L PP2培养)、PBS组(10 μmol/L PBS培养)、VEGF-B组(50 μg/L的VEGF-B培养)、PP2+ VEGF-B组(10 μmol/L PP2和50 μg/L的VEGF-B培养)、PBS+ VEGF-B组(10 μmol/L PBS和50 μg/L VEGF-B培养).Westem blot法检测各组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α-连环蛋白和间叶标志物波形蛋白、N-钙黏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检测上述蛋白的表达部位;细胞侵袭和迁移试验检测各组MHCC 97-H细胞的侵袭和运动能力.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对照组、PP2组、PBS组、VEGF-B组、PP2+ VEGF-B组、PBS+ VEGF-B组的MHCC97-H细胞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的表达分别为3.23±0.76、4.18±0.32、2.83 +0.65、2.06±0.15、6.12±0.08、1.36±0.54;α-连环蛋白的表达分别为3.01 +0.25、3.29+0.11、3.03±0.27、2.84+0.76、5.45±0.37、1.26±0.45;波形蛋白的表达分别为3.01±0.22、4.85±0.36、1.37±0.24、5.79±0.38、3.36±0.42、4.05±0.17;N-钙黏蛋白的表达分别为2.63±0.40、3.02±0.52、2.98±0.36、5.54±0.28、3.26±0.13、1.05±0.33.PP2组、PP2+ VEGF-B组的MHCC97-H细胞E-钙黏蛋白和α-连环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P2+ VEGF-B组与VEGF-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25,9.931,P<0.05).PP2+ VEGF-B组的波形蛋白和N-钙黏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VEGF-B组(t=12.001,11.910,P<0.05).VEGF-B处理6h后,VEGF-B组、PP2+ VEGF-B组、PBS+ VEGF-B组的MHCC97-H细胞迁移数量分别为19±l、5±2和16±1,VEGF-B组MHCC97-H细胞迁移数量显著多于PP2+ VEGF-B组(t=13.566,P<0.05),PP2+ VEGF-B组中MHCC97-H细胞穿过Matrigel包被的改良侵袭小室的数量为4±2,显著少于VEGF-B组的16±l(t=12.350,P<0.05).结论 VEGFR-1活化诱导MHCC97-H细胞发生EMT是由c-Src激酶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的,c-Src作为该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之一可能是干预肝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PRL-3基凶小干扰RNA(siRNA)转染处理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后,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PRL-3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2、MMP-9的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和Boyden小室模型试验检测癌细胞的锚着不依赖性增殖和侵袭能力;其次,将转染48 h的细胞接种裸鼠,观察其在体内生长情况.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显示,PRL-3 siRNA可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细胞集落生长和侵袭能力,且与浓度相关(P<0.05,P<0.01));转染组细胞MMP-2、MMP-9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裸鼠组织癌细胞侵袭横纹肌和血管,而转染组未见这些现象.结论 采用PRL-3siRNA转染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活化蛋白-1(AP-1)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促进Ⅰ型胶原基因表达中的作用,探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机制。方法 用5μg/LTGF—β刺激鼠成纤维细胞株NIH3T3细胞,分别采用凝胶迁移变动分析(EMSA)和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研究TGF—β对AP-1的活化及其对α2Ⅰ型胶原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 5μg/LTGF—β刺激NIH3T3细胞,0.5h即可检测到AP-1被活化,随时间推移AP-1的活性逐渐增强,6h达到峰值,而后活性逐渐减弱,24h仍然可检测到AP-1的活性。用TGF-8刺激NIH3T3细胞,24h后提取总RNA,经RT—PCR分析。与对照组相比α2Ⅰ型胶原mRNA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TGF—β刺激NIH3T3细胞,可激活AP-1并可以上调α2Ⅰ型胶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肝纤维化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合成的调节作用.方法 在从正常雄性Wistar大鼠获得的肝星形胶质细胞(HSC)中加入0、0.5、1.0、2.5、5.0 μg/L 5种浓度的TGF-β1,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TSP-1 mRNA的表达及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中TSP-1蛋白水平.结果 随着作用于HSC的TGF-β1浓度的升高,TSP-1的mRNA表达增高,TSP-1mRNA的表达与TGF-β1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在TGF-β1浓度为2.5μg/L时表达值为(8.00±0.22)%,0.5μg/L时表达值为(1.98±0.14)%,当TGF-β1浓度由0.5增加至2.5μg/L时,TSP-1的mRNA表达上调;当TCF-β1浓度由2.5增加至5.0 μg/L时,TSP-1 mRNA的表达下调.TGF-β1浓度分别为0、0.5、2.5、5.0 μg,/L时,TSP-1蛋白表达值分别为(2.62±0.21)、(3.26±0.35)、(5.25±0.33)、(7.50±1.41)g/L.结论 TGF-β1对TSP-1合成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癌切除、肝再生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 含量的变化及对肝癌复发的影响。方法 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15 例肝癌切除病人手术前后外周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 的浓度,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了这15 例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肝癌病人手术后血浆转化生长因子- β1 的浓度平均为(520 ±310)μg/L,较术前(62±52)μg/L明显增高(P<0.01);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mRNA阳性表达在肝癌组织为4/15,癌旁肝组织为12/15 ,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 P=0 .0084) 。结论 肝再生过程产生大量转化生长因子- β1,由于其受体在肝癌细胞表达降低,而失去对可能残留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高浓度转化生长因子- β1 的免疫抑制作用和促进体内血管形成作用反而造成有利于肝癌复发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