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髌韧带旁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前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胫骨髁间前棘骨折均行髌韧带旁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结果 30例均获随访2~7年,平均3.8年。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35 min;术中出血30~80 ml,平均50 ml;术后HSS膝关节评分:优2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3.3%。结论髌韧带旁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前棘骨折创伤小、显露满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内侧切口T形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6年11月共收治23例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7例为单纯后内侧骨折,16例为合并后内侧骨折的平台双髁骨折患者。对内侧平台骨折均采用后内侧切口显露,3.5 mm系统或4.5 mm系统T形钢板固定,合并外侧平台骨折的患者另取前外侧切口显露,双钢板固定。术后1年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2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发生。术后骨折复位质量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优8例,良10例,可5例,优良率78%。术后1年膝关节屈曲活动范围100°~130°,HSS评分65~96分,优9例,良10例,中4例,优良率83%。[结论]胫骨后内侧切口结合T形钢板能较好的复位固定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微创小切口人路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2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粉碎性骨折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微创小切口入路,带线锚钉固定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获6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8~12周.未见明显骨折端移位,无膝关节伸屈受限.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92.8±2.2)分.有2例后抽屉试验弱阳性.结论 经膝关节后内侧微创小切口入路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粉碎性骨折入路简便、操作方便、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应用屈髋屈膝位膝关节后内侧横行小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应用屈髋屈膝位膝关节后内侧横行小切口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的21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3例,女8例;年龄20~56岁,平均35.1岁;交通事故伤11例,坠落伤3例,运动伤4例,重物砸伤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 h~9 d,平均3.5 d;后抽屉试验均为阳性。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无腘窝血管神经损伤。切口长度5~6 cm,平均5.8 cm。术后检查抽屉试验阴性,复查X线均证实骨折复位。21例均获随访,时间7~23个月,平均12.7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膝关节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40.76±9.55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5.86±2.33(t=30.07,P=0.000)。结论:屈髋屈膝位膝关节后内侧横行小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是简便、安全的手术方法,可有效显露骨折区域,手术创伤小,愈合后瘢痕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7-08诊治的18例复杂胫骨平台后侧骨折,采用后内侧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5例合并胫骨平台外侧骨折,联合应用外侧入路。结果 18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血管及神经损伤。1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6~24)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5(3~7)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80~96(91.2±2.9)分;优13例,良2例,差1例。结论采用后内侧入路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后内侧切口可以直视下复位后外侧骨折,使外后侧塌陷的骨折获得更加满意的复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手术技巧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胫骨后侧平台骨折采用取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切口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15例均获随访6~48个月,平均15.5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简便有效、安全,该入路是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洪锋  王楠  陈冠军 《中国骨伤》2016,29(11):1027-1032
目的:探讨应用后内侧倒"L"形切口结合重建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采用后内侧倒"L"形切口直视下,重建钢板固定后髁治疗1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男14例,女5例;年龄28~71岁,平均4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6~15 d,平均9.2 d。按Schatzker分型:Ⅱ型6例,Ⅳ型2例,Ⅴ型7例,Ⅵ型4例。按三柱理论分型:内侧柱合并后柱骨折2例,外侧柱合并后柱骨折6例,三柱骨折11例。术前主要临床症状为膝关节肿胀、畸形及活动受限,X线及CT检查完善。术后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例患者出现内后侧切口皮肤感染,加强换药后愈合良好,无神经血管损伤、下肢深静脉栓塞、内固定断裂失效、骨折再移位等其他并发症发生。1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2.5个月。随访患者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骨折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5~11个月,平均8.2个月。HSS评分总分82.1±7.3;优9例,良7例,中2例,差1例。术后3 d与术后1年骨折愈合后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股胫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倒"L"形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显露充分,损伤小,内固定安装方便、有效。重建钢板具有易于塑形、支撑性较强、内植入体积小、费用低廉的优点,配合恰当的术后康复训练,膝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内侧倒L形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内侧倒L形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对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15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13~22周。术后1例出现切口感染,经清创换药后痊愈。患者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均恢复良好,膝关节HSS评分为74~96分,优良率为93. 3%。结论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以精确复位和足量植骨以及坚强内固定,有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累及后髁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18例累及后髁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采用HSS法行膝关节评分.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7.8个月(0.5~6年).骨性愈合时间平均15.9周(12~16周).术后12个月HSS评分平均82分(66~91分).1例术后切口感染.结论 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采取适当手术入路、内固定方式,能获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术后即刻、12个月的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胫骨平台后倾角(PA)。采用HSS膝关节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本组均获12~20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术后12个月HSS膝关节评分73~92分,平均(82.4±6.8)分,ROM平均为(121.6±1.2)°。术后即刻与12个月TPA、PA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可治疗广泛而复杂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双切口对于后内侧和后外侧骨折复位和固定都较充分,对软组织创伤较小,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关节镜下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特点,介绍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12例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Meyers-McKeever骨折分型: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7例。新鲜骨折10例,陈旧骨折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8~13岁,平均10岁。所有病例进行了关节镜探查、复位,克氏针固定。随访时间10~36个月,了解骨折愈合、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稳定性等情况。合并半月板损伤1例,滑车区软骨损伤1例,半月板嵌入骨块下5例。结果: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周,无畸形愈合、骨不连,无髁间窝撞击表现。术后3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2.7±2.5)分,术后6个月平均(96.4±1.7)分,所有患膝恢复健侧活动度。结论: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以Ⅱ、Ⅲ型多见,软骨及半月板等关节內合并伤少见。关节镜辅助下交叉克氏针固定法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符合儿童骨生长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髁间棘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6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髁间棘骨折患者资料。男43例,女20例;年龄为18~66岁,平均43.9岁。按胫骨平台骨折综合分型:简单骨折27例(Ⅰ型20例,Ⅱ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复位可吸收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04—2013-04,共诊治21例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关节镜下骨折块复位后,采用1或2枚可吸收空心钉内固定。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膝关节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均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3.4个月。术后3个月2例出现膝关节僵硬,屈伸受限,予麻醉下推拿松解后恢复至屈伸5°-110°。术后1年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均为阴性。X线片及MR示:骨折对位愈合良好。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为(91.67±0.76)分,IKDC评分为(96.13±0.87)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30,P〈0.001;t=105.236,P〈0.001)。患者均恢复正常运动及生活能力。结论膝关节镜下复位可吸收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具有微创、痛苦小、内固定相对牢固、操作简便、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FraserⅡ型浮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采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的7例FraserⅡ型浮膝损伤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30~82岁,平均52岁;7例患者均为浮膝损伤合并胫骨平台骨折,其中FraserⅡA型(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本科收治青少年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7~16岁,平均13.1岁。根据Meyers-Mckeever-Zaricnyi分型,Ⅱ型13例,Ⅲ型18例(ⅢA型11例,ⅢB型7例),采用关节镜监视下骨折复位,薇乔可吸收线固定14例,钢丝固定17例。结果术后随访26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7个月。术后膝关节Lyscholm评分,薇乔线组(90.4±3.6)分,钢丝组(90.7±2.9)分。薇乔线组与钢丝组术后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线片显示骨折块复位好,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隆突骨折,创伤小,内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髓外定位微创单髁置换术的可行性及初步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采用MI-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患者11例(15膝),男8例,女3例;单侧7例,双侧4例;年龄为60~72岁,平均年龄65.2岁.观察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和并发症.采用HSS 评分法对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分析比较膝关节活动度,观察比较术前,术后下肢的力线(髋膝踝角).结果切口大小平均7.2 cm(6~8 cm),术中出血平均50.8 ml(50~80 ml),手术时间平均115.0 min(90~125 min),术后引流量平均25.5 ml(20~30 ml).所有患者均获得了完整的随访,11例(15膝)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10~22个月).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内侧间室疼痛明显减轻,HSS 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下肢力线内翻畸形明显减少.无感染、脂肪栓塞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位置不良,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EFA行MI-UKA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较好的办法,但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切口锚钉缝线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经膝后内侧小切口锚钉缝线内固定。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12.5±4.1)个月。术后6周膝关节活动度为90~132(117.6±6.1),°6个月为121~148(139.1±5.3)°,较健侧减少2~6(3.1±1.2)°。采用Lyscholm膝关节评分法评估疗效:优25例,良2例。结论小切口锚钉缝线内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方法简单,固定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手术入路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PMF?TP)的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PMF?TP患者80例,依据完成手术的不同路径,每组40例,常内组给予常规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改内组给予改良髌旁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骨折复位、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改内组术中出血量、手术、住院、负重锻炼、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常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内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常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内组术后6个月骨折复位、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常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髌旁内侧入路较常规的后内侧入路相对简单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陈旧性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复位、空心钉固定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32例陈旧性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31.5岁(18-55岁)。依据Meyers和Zaricznyj分型标准,型9例(28.1%),型20例(62.5%),型3例(9.4%)。结果术后3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平均随访时间18.5个月(6-24个月)。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评分为91-100分,平均(95.6±2.3)分,和术前(71.5±4.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关节活动度正常者30例,屈膝活动受限者2例,但均小于10°。6例患者存留轻度膝前疼痛。结论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陈旧性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能达到骨折愈合、重建关节稳定性、恢复关节运动功能的目的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微创小切口和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98例患者。其中48例行单侧后路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男26例,女22例;年龄45~85岁,平均66.8岁;股骨颈骨折19例,股骨头坏死19例,骨关节炎10例。另50例接受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男23例,女27例;年龄46~86岁,平均66.6岁;股骨颈骨折15例,股骨头坏死17例,骨关节炎8例,髋臼发育不良6例,类风湿关节炎4例。比较术中和术后各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8个月。微创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2d C反应蛋白水平、术后2d红细胞沉降率、术后2d后大腿周径增加值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4周Harri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的皮肤损伤8例,常规组19例,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的异位骨化、深静脉血栓、血肿等术后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一例发生神经损伤、血管损伤、脱位及感染。结论微创小切口与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感染概率低、人工关节稳定性强、患者恢复时间短等优势,手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