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药物性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简称急粒缺)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危重症,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常并发严重感染,病死率较高。我院5a来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本症21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1例急粒缺均为我院1995年1月至2000年1月收住的病例,男8例,女13例,年龄16~63岁,中位年龄30岁。诊断及疗效标准按张之南[1]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发病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s)绝对计数<0.5×109/L,并除外放/化疗后及其他原发疾患引起者,发病前有明确服药史。1.2 病因及发病时间:引起急粒缺的药物:他巴唑9例,安痛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粒细胞缺乏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抗病毒、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口服维生素B4片和鲨肝醇片,疗程至粒细胞恢复正常为止。治疗组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肌肉注射。结果: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缩短粒细胞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但不缩短发热时间和疾病病程。结论:集落刺激因子应用于粒细胞缺乏症具有见效快、效果好、无不良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慢性良性粒细胞减少(CBG)需与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Kostmann综合征,CA)相鉴别,后者更严重。重组人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及慢性粒细胞缺乏症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有效。但至今未见rhG-CSF对儿童期CBG疗效的报道。本文研究rhG-CSF对CBG患者的疗效并与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患者比较。对象和方法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相似文献   

4.
采用凝胶排阻HPLC、SDS-PAGE非还原电泳、生物学活性、蛋白含量等检测方法对两种保护缓冲体系中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稳定性进行研究。在40℃(加速试验)、25℃(室温留样)、2~8℃(贮藏温度)、冻溶一次条件下检测了两种保护缓冲体系中rhG-CSF稳定性。结果rhG-CSF原液于2~8℃保存下,外观、含量、纯度及生物学活性较为稳定,有效期可暂定为三个月,40℃、25℃存放产品不稳定;rhG-CSF保存原液于2~8℃保存下,外观、含量、纯度及生物学活性相当稳定,有效期可暂定为十八个月,40℃存放产品不稳定。RhG-CSF原液及rhG-CSF保存原液均不可冻融。保存原液中的甘露醇(5%)、吐温-80(0.004%)对rhG-CSF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粒细胞缺乏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周围血液中粒细胞绝对值计数低于0.5×109/L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粒细胞缺乏常给患者带来较大安全隐患,如继发严重的细菌、真菌感染等。因此,一旦发生,要及时给予有效干预。本研究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感染相关性粒细胞缺乏症56例,27例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骨髓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治疗放射及化学治疗所致的骨髓抑制18例(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47±s8a)。rHGM-CSF300μg,cs,qd或qod。升白泰组15例(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48±7a),升白泰冲剂15g,po,tid;安慰剂组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46±9a),维生素C0.2G,PO,tid。结果:治疗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治疗放射及化学治疗所致的骨髓抑制18例(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47±s8a)。rHGM-CSF300μg,sc,qd或qod。升白泰组15例(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48±7a),升白泰冲剂15g,po,tid;安慰剂组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46±9a),维生素C0.2g,po,tid。结果:治疗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升高多于对照组(P均<0.01)。  相似文献   

8.
哈药集团技术中心 1 前言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英文名称: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简称rhGM-CSF)作为九十年代以来高新技术生物工程产品,具有促进骨髓粒系造血的恢复,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的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白血病及肿瘤病人的大剂量放化疗,严重感染等白细胞减少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致急性肾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名54岁男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200μg,1次/d。用药后第2天患者出现尿色变深,第4天出现眼睑水肿,肉眼血尿、少尿等症状。BUN由4.8mmol/L升至7.9mmol/L(最高13.9mmol/L),Cr由113μmol/L升至154μmol/L(最高308μmol/L)。停用rhG-CSF,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罗宁、呋塞米等对症支持治疗。2周后肾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是一种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出来的、与人类的G-CSF生物学特性完全相同的大分子蛋白质,选择性作用于粒系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并可增加粒系终末分化细胞功能.1985年日本的KIRINBEER株式会社与美国的AMGEN公司首次共同开发出作为药品的rhG-CSF,我院现有惠尔血、格拉诺赛特、粒生素、瑞白、特尔津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正>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一种造血生长因子,它作用于骨髓中性粒细胞系造血前体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并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成熟和释放,增强成熟中性粒细胞的功能。自1991年在美国首先上市以来,已获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G—CSF的临床应用研究总结如下: 1.肿瘤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G—CSF在化疗后给药,可升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及持续  相似文献   

12.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致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情况,为临床药物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维普、万方、知网等文献库,筛选出有关rhG-CSF报道的文献,归纳分析患者在使用rhG-CSF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40例ADR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大多数ADR是出现常用剂量的范围内,19例(47.50%)用药后24 h发生ADR,不良反应一般为全身与皮肤的过敏反应。结论rhG-CSF是一种利用重组DNA技术所合成的细胞因子,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情况对药物剂量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概述rhG-CSF的临床应用状况.该药可刺激骨髓细胞增加ANC、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数量,增强ANC的吞噬作用,用于改善肿瘤、白血病患者放化疗后的ANC减少以及因粒细胞缺乏所合并的感染、骨髓移植后的造血恢复、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疗效确切.但有些肿瘤细胞能合成G-CSF,G-CSF也能促进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临床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恰当的用药时机、疗程、剂量,并进行药效监控,以达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菌种的质量及其稳定性在生物工程产品发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本文重点考察了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菌种在LB固体培养基上(4℃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表明该菌种可在LB固体培养基上稳定传代三代(60天),从而大大简化了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生产用菌种的制备过程。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是一种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出来的、与人类的G-CSF生物学特性完全相同的大分子蛋白质,选择性作用于粒系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并可增加粒系终末分化细胞功能.1985年日本的KIRINBEER株式会社与美国的AMGEN公司首次共同开发出作为药品的rhG-CSF,我院现有惠尔血、格拉诺赛特、粒生素、瑞白、特尔津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急性脑卒中大鼠脑梗死区域内谷氨酸、IL-1β和IL-6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拴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法制备急性脑卒中模型,90min后再灌注。线栓封堵大脑中动脉后,静脉一次性注射rhG-CSF(60mg&#8226;kg-1,治疗组,n=10)或0. 3mL生理氯化钠溶液(对照组,n=8)。采用微透析法,检测纹状体内谷氨酸浓度;ELISA法分别检测脑组织和血清的IL-1β和IL-6含量。结果:脑卒中发生后0. 5~3h,治疗组梗死侧纹状体内谷氨酸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梗死侧(P<0. 01);脑卒中后6h,治疗组梗死侧脑组织内IL-1β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11.38±5.54)vs(21. 15±9.57)ng&#8226;g-1,P<0.01];治疗组血浆内的IL-1β浓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74.26±26.47)vs(122. 88±29.10)ng&#8226;mL-1,P<0.01]。脑卒中6h后,两组大鼠的血浆和脑组织中均未检测到IL-6。结论:rhG-CSF能明显抑制脑卒中后的谷氨酸毒性和IL-1β反应。  相似文献   

18.
陈兰英  刘超  狄福松 《江苏医药》2000,26(3):219-21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患者在应用抗甲状腺药物 (ATD )治疗的过程中 ,可出现多种副作用 ,其中 ,粒细胞缺乏症 (粒缺 )最为严重。粒缺若得不到及时诊治 ,会增加患者感染机会 ,甚至因败血症而危及病人的生命。近年来 ,随着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G CSF)的应用 ,使得粒缺的治疗效果大为改观。本文报道我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991年~1998年收治的 11例ATD所致粒缺患者的治疗结果 ,并讨论G CSF在治疗此类疾病中的作用与意义。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1例甲亢合并粒缺者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女 10例 ,男 1例 ,年龄 18~ …  相似文献   

19.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一种重要的造血因子,主要作用于粒细胞系的造血祖细胞,诱导其分化、成熟,同时具有激活成熟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对机体的防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临床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20.
马丽娜 《中国药师》2010,13(5):719-720
1临床资料患者女,81岁,主因“发现白细胞减少4月”入院。4月前因泌尿系感染于我院查血常规示:WBC1.0×10^9·L^-1,N0.3×10^9·L^-1,Hb97g·L^-1,Plt89×10^9·L^-1,于我院血液科住院查骨穿示骨髓增生低下,后多次复查WBC示N波动于0.5×10^9·L^-1左右,考虑为粒细胞缺乏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