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81~1995年共收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1例,其中3例发生癌变,其癌变率为14.3%。3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8岁,治疗采用鼻侧切开及上颌骨切除术,术后5a生存率为66.7%,(2/3)。  相似文献   

2.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1例,男17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4.25∶1。平均年龄44.8岁,高发年龄组为31~40岁组,占47.6%。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鼻阻塞,对单侧鼻腔新生物进行多部位多次活检,可在术前确诊。治疗时整块切除肿瘤和上颌窦内侧壁,可降低术后复发,本组2例经鼻内手术切除肿瘤,19例经鼻侧切开并切除整块肿瘤及上颌窦内侧壁,其中前者1例(50%)复发,后者4例(21.8%)复发,总复发率为23.8%。其中3例发生癌变,其癌变率为14.3%。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发大白鼠前胃鳞癌及癌前病变的病理形态学动态观察,结果表明,~4月组前胃粘膜开始增厚、粗糙,出现颗粒状结节和乳头状肿瘤,9个月以后乳头状肿瘤达31.2%~80.0%;前胃鳞癌的癌变起始基底细胞增生,继而向粘膜上皮表面、上皮内和间质内生长,转变成乳头状瘤为主的癌前病变,随后发生癌变,由早期癌发展为浸润癌。首例癌变和浸润癌见于第178天,诱癌率分别高达58.3%(~12月)、86.7%(~14月)、86.7%(~20月).其中,乳头状瘤癌变30例,原位癌16例,浸润癌21例。  相似文献   

4.
对经手术病理确诊的98例胃癌作回顾性胃镜资料分析,以探讨胃镜检查对胃癌手术病例的应用价值。结果,胃镜观察,活检,刷片的胃癌检出率分别为84.7%,79.6%,83.7%和95.3%,其中早期胃癌和胃溃疡癌变6例均获确诊;而胃肠X线的胃癌检出率及早期胃癌和胃溃疡癌变的检出结果,均显著低于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5.
细胞病理学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138例患者宫颈涂片行巴氏染色细胞病理学检查,见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占91.10%,重度不典型增生占2.97%,原位癌及当润癌分别占2.23%和3.70%,轻,中度不典型增生与后三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其中临床表现为宫颈糜烂的例数最多,不典型增生占3.90%,发生癌变的占0.30%。并且其他临床表现者的宫颈涂片也见有不典型增生病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大肠息肉14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46例老年(>60岁)大肠息肉进行研究,发现:①在老年肠道疾患中大肠息肉的发生率较高,占同期结肠镜受检者的24.3%;②息肉的组织类型以炎性息肉最多(76.0%),其次为大肠腺瘤(18.3%)和增生性息肉(5.7%);③复合性息肉发生率为30.1%,病变多累及2个以上肠段;④腺瘤癌变率达26.9%。  相似文献   

7.
胃镜检查的220例残胃占同期胃镜检查7540例的29.2%,其中37例为胃癌术后残胃,胃癌复发8例,复发率为21.6%;消化性溃疡术后残胃癌变(残胃癌)4例。残胃胃癌累计检出率为5.5%,比非残胃的胃癌检出率高。残胃溃疡检出率9.1%,残胃炎77.3%,提示残胃患者,特别是胃癌术后者,应定期复查胃镜,以便及时发现残胃癌及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恶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恶变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0年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恶变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恶变占良性畸胎瘤的1.4%,其中鳞癌变7例(7/11),腺癌变3例(3/11),卵巢甲状腺肿恶变1例(1/11),5年平均生存率80%,I期为100%,Ⅱ-Ⅲ期为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癌前病变的转归以及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分析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胃癌前病变患者500例相关资料,进行5~10年的胃镜跟踪随访。结果 (1)胃溃疡组(GU)156例,经治疗总有效率为84.6%,发生癌变4例,检出率为2.6%;(2)慢性萎缩性胃炎组(CAG)300例,不同程度加重71例,占23.7%,发生癌变6例,检出率为2.0%;(3)胃息肉组44例,其中2例为多发性息肉,均发生癌变,占4.5%。结论 确认为胃癌前病变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可提高治愈率,但因种种原因,部分患者可加重,少数可癌变,因此采取长期胃镜跟踪随访是必要的,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142例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清进行抗一HCV检测,并与156例中青年组乙型肝炎病人进行对照。其中老年组抗一HCV检出率为22.53%,中青年组抗一HCV检出率为15.3%;非输血后丙型肝炎老年组为40.6%。而中青年组非输血后丙型肝炎为26.3%,两组丙型肝炎发病率与非输血后引起的丙型肝炎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抗一HCV阳性的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治愈好转率低于中青年组(P<0.05),但两组抗一HCV阳性与阴性的癌变发生率与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内镜随访观察胃常见病变的癌变及转归情况,以判断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43例6种胃常见病变进行胃镜随访观察7年,所有患者首次胃镜检查及随访均进行病变区病理检查,对比每次的病理检查结果及内镜下观察情况而作出诊断及评定病变的转归。结果癌变17例,占总随访病人的3.84%,其中早期胃癌10例(58.82%),3年内癌变9例(52.94%)。各组癌变率以胃黏膜异型增生组最高(9.23%),其中轻度胃黏膜异型增生无癌变,中度3例,重度3例。治愈165例(37.25%)。结论5种胃病变3年内癌变率最高,也可恢复正常。中重度ATP癌变率高。1~3年内随访观察临床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2.
邵建斌 《中外医疗》2014,(16):40-40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变的效果。方法首先将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65例乳腺增生伴癌变的可能患者,分别进行病理诊断和分型,观察其临床特点;其次,对适于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选择不同的术式治疗,并进行术中冰冻病理切片鉴定;最后通过术后随访,了解治疗效果。结果乳腺增生伴癌患者具有纤维化、纤维腺病和囊肿等特点;术后随访1-3年,有5例患者出现新的乳腺增生块,复发率为7.69%。结论乳腺增生伴癌患者具有特定的临床病症,唯有进行正确的病理诊断、选择合适的术式,才能提高乳腺增生病的治愈率,并预防疾病复发和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院在1984年~1992年间从3474例结肠镜检查患者中检出大肠息肉308例,检出率8.86%,其中腺瘤92例,恶变了例(7.6%);增生性息肉40例,恶变1例(2.4%)。提示行结肠镜检查时,应尽量送镜达回盲部,发现可疑病灶应及时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早期明确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联合西多福韦术后治疗成人喉乳头状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8例行支撑喉镜下手术切除术喉乳头状瘤患者术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人白细胞干扰素肌肉注射治疗12个月;观察组患者给予氟尿嘧啶联合西多福韦病灶注射治疗12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喉乳头状瘤复发率、复发时间及癌变率分别为26.5%(9/34)、(309.7±12.2)d、8.8%(3/34),对照组患者喉乳头状瘤复发率、复发时间及癌变率分别为47.1%(16/34)、(108.5±7.8)d、20.6%(7/34);观察组患者喉乳头状瘤复发率和癌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氟尿嘧啶联合西多福韦术后治疗成人喉乳头状瘤可显著降低肿瘤复发率、癌变率,延迟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5.
路亮  许建明  韦俊超 《安徽医学》2008,29(1):29-30,36
目的研究大肠息肉癌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总结高危性腺瘤的内镜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66例大肠息肉的内镜下表现,临床病理特点及癌变的相关因素,对部分患者进行了内镜下治疗及随访。结果266例大肠息肉中,增生性息肉38例、炎性息肉64例,均未发现癌变病例,腺瘤性息肉164例,其中癌变21例,直径1.1-2.0cm及〉2.0cm的腺瘤癌变率高于直径≤1.0cm的腺瘤(P〈0.05),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高于混合性腺瘤(P〈0.05)及管状腺瘤(P〈0.05),颗数≥3的腺瘤癌变率高于1颗及2颗的腺瘤(P〈0.05),有蒂腺瘤、亚蒂腺瘤及无蒂腺瘤的癌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径〉1.0cm的腺瘤、绒毛状腺瘤和颗数≥3的腺瘤为高危性腺瘤,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内镜下治疗及随访,直径≤1.0cm腺瘤、管状腺瘤、1颗及2颗的腺瘤为低危性腺瘤,可根据肠镜检查结果进行随访,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可不常规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自1993年1月~2004年6月间行外科治疗的2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3例有癌变,癌变率为15%。均行外科治疗。随访1~11年局部复发5例,其中3例死亡(均为乳头状瘤合并有癌变者)。局部复发率为25%(5/20)。结论 术中连同上颌骨内壁切除及筛窦整块切除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内窥镜鼻窦切除术适用于局部性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100例被确诊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血便(44.0%),腹痛(40.0%),大便性状改变(25.0%),腹胀(18.0%)和腹泻(17.0%)等;腺瘤类型以绒毛管状腺瘤(44.9%)和管状腺瘤(32.1%)为主;肠外表现包括硬纤维瘤3例,骨瘤2例,脂肪瘤1例;伴发胃息肉47例,病理类型多为胃底腺息肉(34.0%);伴发十二指肠息肉18例,十二指肠降部多发(61.1%);21例患者发生癌变,癌变中位年龄为39.6岁,直肠部位多发;将癌变与未癌变患者性别、有无家族史、发病年龄、腺瘤数目、腺瘤直径和腺瘤病理类型进行统计学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发病年龄、不同年龄阶段、腺瘤数目、腺瘤直径和腺瘤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主要表现为血便及腹痛等,癌变率高,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发病年龄、腺瘤数目直径及病理类型。病理类型以绒毛管状腺瘤和管状腺瘤为主。目前预防性结直肠切除术仍是治疗FAP最有效的方式;无论患者选择何种术式,均需严格内镜下随访。  相似文献   

18.
对26例多原发恶性肿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大肠多原发癌具有癌灶分布于大肠各段,而且癌灶以乙状结肠以下多见的特点。(2)腺癌发生部位及癌变率均以乙状结肠以下多见,符合腺癌-癌的顺序。(3)脉瘤恶变以大于2cm恶变串最高,而且1cm以下息肉恶变并不符合腺瘤恶变的传统特征。我们提倡,大肠癌病人围手术期尽量行全结肠镜检查,对癌伴息肉者应行内镜摘除术,以预防和减少大肠多原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大肠腺瘤10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大肠腺瘤的临床特征,以探讨对大肠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近5年来本院经全结肠镜检查检出的大肠腺瘤1083例,并对其临床资料,内镜特征、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腺瘤大小以<1cm居多,主要分布在降乙结肠,67.6%为多发,1083例中发生癌变者23例,癌变率为2.1%.治疗手段主要有高频电切、EMR及手术.结论大肠腺瘤很常见,有恶变潜能,对其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势必会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胃腺瘤性息肉的内镜和病理特点,探讨其癌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胃腺瘤性息肉患者的内镜和病理特点,并分析癌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胃腺瘤性息肉患者125例,女性占51.20%,平均年龄为(66.7±12.3)岁,≥65岁的患者占64.80%,<45岁者仅占5.60%。腺瘤性息肉多分布在胃体和胃窦,分别占40.80%和32.80%,以单发(90.40%)、无蒂(76.81%)为主。65.94%的腺瘤性息肉直径≤1.0 cm。23.20%(29/125)的患者合并增生性息肉和/或胃底腺息肉,其中,合并多发息肉者占58.62%(17/29),1.60%(2/125)的患者同时存在两种病理类型的息肉,1.60%(2/125)的患者伴发G1期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13.60%(17/125)的腺瘤性息肉患者伴发胃癌,以进展期(70.59%)、未分化型(66.67%)癌为主。伴发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为18.40%(23/125)。52.80%的背景胃黏膜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自身免疫性胃炎占11.20%。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为21.60%。胃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为20.80%(26/125),癌变以分化型为主,但有的癌变为印戒细胞癌。直径>1.0 cm(OR=5.092,95%CI: 1.447~17.923,P=0.011)、表面形态不平伴有糜烂(OR=13.749,95%CI: 1.072~176.339,P=0.044)是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腺瘤性息肉伴发胃癌的比例高、癌变率高,直径和表面形态是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内镜检查时应重视内镜下息肉病理类型的鉴别,并重视全胃黏膜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