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2010年血铅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活动进行总结,了解目前云南省血铅检测的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方法:对各家参评实验室一次性寄放10个批号样本,其中5个批号进行准确度评价,另5个批号进行精密度评价,实验室检测数据通过网络或纸张回报,检验中心对所有回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参加血铅室间质评的有12家实验室,有3家实验室成绩合格,实验室间CV最小30.3%,最大74.1%。精密度评价有5家实验室符合要求,RSD最小为1.8%,最大为50.6%。结论:本次室间质评反映出云南省临床血铅检测质量不容乐观,规范操作、提高检测人员水平和加强监管是提高检测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检验结果互认是卫生部于2006年2月28日颁布的<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要求[1],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维护患者利益的基本理念,是降低医疗费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措施.为保证各实验室间检验结果互认项目的检验质量[2],云南省临床检验中心(简称本中心)利用互联网对各级临床实验室的室内质控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获取室内质控原始数据,在出现失控时及时提供指导帮助,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为云南省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云南省15个中心血站实验室单盲标本考评,ELISA现场检测过程考核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和探讨检测过程考评在质量评价活动中的意义。方法质量考评活动中,由考评组现场对实验室单盲考评标本的检测过程进行考评,对考评标本检测结果和过程现场打分,统计分析各ELISA项目试剂的使用情况,按试剂分类统计检测结果。结果 15个中心血站实验室单盲考评标本检测结果均为满分,检测过程考评表相关条款平均得分106.73分,最低为78分。各实验室均配置了能够满足检测要求的自动化检测设备和检测试剂,3个小型血站实验室检测值Z-比分数有问题或不满意的结果较多。结论单盲考评标本现场检测过程考评,综合考评检测结果和过程,相较于仅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更能够客观反映实验室实际情况,为参评实验室进一步贯彻实施法律法规、持续改进质量体系提供了详细和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云南省各级妇幼医疗保健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现状,为加强此类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对全省各级妇幼医疗保健机构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共监测196家妇幼医疗保健机构,采集不同消毒对象标本4 541件,消毒效果平均合格率为92.27%。省级妇幼医疗保健机构合格率为96.77%,县级机构合格率为90.99%。不同监测对象中,合格率较低的有室内空气和紫外线灯,分别为79.20%和86.46%;无菌器械质量合格率为96.79%。结论云南省各级妇幼医疗保健机构消毒质量差别较大,无菌器械合格率值得关注,特别要加强室内空气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摸清云南省采供血机构实验室血液筛查工作状况,以及时发现各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强化血液筛查工作质量,提高和保证实验室检测能力。方法采用下发质控品,并由参评实验室完成检测以后,回报结果,采用现场质评方式,对参评单位进行现场质评。结果全省15家中心血站实验室均参加本次质评活动,发现部分血站在使用加样系统时存在缺陷,各实验室总体符合率91.3%,全部质评阳性盲样检测灵敏度达到100.0%。结论本次质评活动显示云南省血站实验室对阳性样品的检测灵敏度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和分析云南省近3年来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室间质评成绩。方法由云南省临床检验中心按照能力比对检验的要求,于2002~2004年分别组织全省的参控实验室进行了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计算PT及格率并对3年的质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年全省参控实验室EQA的及格率只有15.9%,2003年为36.8%,2004年上升为53.8%;CV由2002年的35.5%下降到2004年的27.1%。结论新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参控实验室从室间质评的成绩中发现自身检测系统的不准确性等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进,从而提高全省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现场评估云南省家鼠鼠疫监测技术和方案,科学调整该省家鼠鼠疫监测方法和模式,提高监测质量和应急处置能力。方法 随机抽取6个监测县(区),对48个固定点和流动点开展鼠密度调查;统一制定鼠疫监测调查表,对监测执行单位和个人进行现场评估。结果 现场监测6县(区)固定点平均鼠密度为2.32%,流动点(菜园地和农耕地)和林地平均鼠密度分别为7.35%和5.01%;监测实际支出平均为29 089元/年;部分县级鼠疫实验室尚未达到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要求,应急装备基本配置参差不齐。结论 云南省的鼠疫监测方案应根据家鼠鼠疫监测工作需要,进行合理调整,增加监测经费投入,提高监测效率,为全省分析疫情和科学防治鼠疫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开展临床化学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间比对工作,了解湖北省临床化学常规项目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促进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为检验结果的互认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收集2007~2010年湖北省临床化学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对的数据,从参加实验室的构成比、回报率;比对项目的不合格率、实验室间的离散度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0年共组织20次比对活动,参加实验室数分别为40,113,142和170个;平均回报率为78.9%,15个项目的全省数据平均变异系数在5%以内,93%的实验室SDI和CVI值满足要求.结论 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对评价活动,可以督促实验室规范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工作,为室间质评提供有益的补充,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水平,能为实验室间结果的互认提供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001~2004年云南省各临床实验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测定的室问质量评价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各实验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质量。[方法]每年发放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质控血清10支,分2次测定,对其回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年来云南省临床免疫学丙型肝炎病毒抗体40支质评样本中有3份低值阳性样本,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7.9%、54.8%和48.2%,阴性样本14支,符合率较高,几乎都在90%以上;使用不同试剂PT成绩存在差异;开展与不开展室内质控的实验室胛成绩差异显著(P〈0.05);使用与不使用酶标仪的实验室门成绩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使用酶标仪判读,严格开展室内质控的实验室质评成绩明显优于未使用仪器及未开展室内质控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监测平台对黑龙江省室内质量控制数据进行实验室室间比对分析。方法 使用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监测平台的用户端软件系统采集黑龙江省某一家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并对其进行纵向总结分析。使用监测平台的后台分析系统对全省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并对该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结果进行横向分析。结果 根据该实验室的检测性能使用用户端软件系统中的Westgard西格玛规则和操作过程规范图方法为所有项目设计了室内质量控制方案,进行了相应的设置,绘制了每月的质控图,并对连续多月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血糖项目批号M302023(生理)2014年6月~12月的平均值范围为9.91~10.14 mmol/L,标准差范围为0.16~0.28 mmol/L,变异系数的范围为1.58%~2.83%,失控率范围为0~6.45%。通过后台分析系统对所有参加实验室的结果进行原始数据统计、分组统计、稳健统计、CV统计、差值统计、SDI和CVI统计等各种形式的统计,并形成相应的报表。该实验室常规化学专业所有项目的SDI范围为-14.3~11.2,CVI范围为0.6~6.4,CV范围为0.8%~7.09%。结论 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监测平台可帮助实验室管理室内质量控制,帮助临床检验中心统计分析数据,评价实验室的精密度和可比性,实现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间比对,为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6):F0003-F0003
云南省出生缺陷与遗传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位于云南省昆明市金碧路157号,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遗传诊断中心为主体,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名,博士生导师3人,为硕士生、博士生培养点,设置遗传咨询门诊,超声诊断室,细胞遗传实验室,分子遗传实验室和生化免疫实验室。  相似文献   

12.
实验室开展室内质量控制,不仅是对一个实验室的工作质量评价,而且是提高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的重要措施,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此作者等进行液体质控物的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亦称为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PT),简称室间质评,是指多个标本周期性地发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或鉴定,将每一实验室的结果与同组的其他实验室的结果或指定值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的结果报告给参与的实验室。各临床实验室参与室间质评有助于发现实验室可能存在的误差,通过与其他实验室测定的结果相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并及时改正,提高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给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可靠而准确的依据。医院检验科开展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有助于加强我国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提高检验整体水平,开展实验室认可并实现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4.
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和检验结果标准化是临床化学检测项目实现结果互认的2个重要基础。开展标准化工作,建立检验项目的标准化体系可为检验质量提供准确性依据,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具有可比性的最有效措施。实现检验结果准确、可比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建立和保证检验结果的溯源性。国际组织一般通过建立参考测量程序、参考物质和一致性方案等来解决不同项目的量值溯源性问题。正确度验证计划和能力验证的开展为临床化学检验项目的结果互认提供了依据。文章对临床化学检测标准化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庆市2011-2020年临床微生物项目室间质量评价运行情况,为提高该市临床微生物鉴定和药物灵敏度检测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20年参加该市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微生物项目室间质量评价实验室结果,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20年参加的实验室从93家发展至138家,合格率从61.3%到94.2%。10年共发放100株细菌,涉及35个菌属,55个菌种。细菌鉴定和药物灵敏度正确率逐年增高,少见菌鉴定和一些药物灵敏度检测仍存在一些问题。结论通过临床微生物室间质量评价,发现实验室检测的不足,持续改进,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医学领域较典型的能力验证(PT,即室间质量评价)组织者提供的评价参数,为临床实验室更好地分析和使用室间质量评价的报告,提高实验室检测质量提供帮助。方法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CNAS-CE03)对PT提供者的要求,分析门提供机构在进行评价活动过程中应重视的环节和要素,通过比较医学领域较典型的4个PT提供者(即室间质量评价组织者,包括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AP)、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美国纽约州Wadsworth中心和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量评价汇总报告,对指定值、分组原则、评价标准、能力统计量进行比较,并选择2012年4个评价机构室间质评汇总表中的10个项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4个室间质量评价组织者提供的室间质量评价汇总报告中的评价标准基本相同,均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规(CLIA’88)为基准,但4个机构对指定值、分组原则、能力统计量的确定各不相同,10个选择的分析项目的评价结果也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法律框架和质量管理体系下以及评价实验室数量不同的情况下的差异。结论PT组织者可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数,能为临床实验室评定自身检测能力,持续改进质量提供更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单桂双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1):1288-1290
随着检验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已非常普遍。它可用来调整并规范实验室的工作流程、保证检验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及自动化程度,为实验室的服务对象提供检验申请、采集标本、结果查询等功能。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标本检测过程提供全面的支持,为实验室提供办公信息化的功能,为实验室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决策信息,为教学、临床科研工作提供数据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云南省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专业工作情况,以推动全省消毒工作。方法从消毒机构设置、消毒专业人力资源、实验室能力、消毒工作业务和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展开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全省只有3个市级和3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有独立消毒专业机构;基层专兼职消毒人员占全部疾控专业人员的17.0%,专职消毒人员仅占消毒人员的9.4%。消毒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13.9%、中高级职称者占42.4%。结论云南省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专业能力分布不均匀,急需加大投入力度,从机构设置、人员培训、物资储备等方面提供支持,全面提高全省的消毒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内部审核在实践工作中是一种重要的质量管理体系(QMS)工具,帮助临床实验室满足常规工作、认可和用户要求。临床实验室样品、文件和记录的内部审核结果,为评估实验室服务质量和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以及风险提供了客观证据。同时临床实验室与组织内不同职能部门相关,因此内部过程的审核可以提供临床实验室外部的改进机会,最终为整个组织提供改进的可能性。本文根据ISO 15189:2012中的要求并综合有关文献,从审核人员职责、审核方案的类型、实施和实施评价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临床实验室更合理地进行内部审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实验室为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健康状况的评估提供有益的、重要的及科学的信息.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是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质量控制,即将标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过程纳入质量控制,具体就是对人员、检验方法、仪器设备、实验环境和其他一些科学工作程序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建立一个控制标准,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和程序朝着既定的标准目标方向进行,保证检验结果质量的一系列活动.以往所称的实验室质量控制,狭义地理解为对检验标本过程的质量控制,仅仅对实验标本本身的控制是不够的,因此必须全新的认识实验室质量控制,本文探讨质量管理与检验结果报告的质量保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