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与血液流变学(简称血流变)的关系。方法对82例无明确病因的高胆(简称单纯性高胆)检测CK-MB、血流变,观察组(CK-MB升高)61例采用退黄、营养心肌、改善微循环、抗自由基等综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流变值;对照组(CK-MB正常)21例仅给退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前低切变和高切变全血黏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高于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性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K-MB、血流变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单纯性高胆多合并CK-MB升高,提示心肌损害,与高浓度脂溶性的胆红素在血循环中引起血黏度增高、血流变异常、局部微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2.
欧元香 《中外医疗》2014,(18):21-22
目的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研究对象标准的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于高胆治疗前后进行CK、CK-MB测定,对照组选择入院时进行CK、CK-MB测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CK、CK-M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随着血清胆红素的降低,CK、CK-MB明显降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心肌细胞存在着一定的损伤,而且这种损伤是可逆的,因此,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同时,应重视对心肌的营养及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陈亚梅  赵晓青  崔燕  谢雅茹  王燕 《吉林医学》2011,(11):2114-211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水平的变化与新生儿窒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本院收治86例窒息新生儿。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48例;中度组23例;重度组15例。新生儿肺炎组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出生24~48 h、1周、2周采用日本日立7080生化仪对其进行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进行检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窒息组CK,CKMB明显高于正常组,窒息组CK,CKMB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升高,中重度窒息与轻度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后血清CK,CKMB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CK,CKMB过高易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血清CK,CKMB是心脑等脏器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有助于新生儿窒息后并发症严重成度的判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NBNA及CK-MB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简称高胆 )与行为神经 (NBNA)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 -MB)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新生儿 2 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 5 8例高胆新生儿及 5 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NBNA及CK -MB测定。结果 高胆组NBMA及CK -MB明显异常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结论 高胆对新生儿神经系统及心肌均有损伤 ,但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建议高胆应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临床研究发现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也有损害作用,会引起心肌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的异常[1]。本研究对我院儿科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6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了CK、CK—MB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非心肌源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高于肌酸激酶(CK)的原因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用VITROS350生化系统检测恶性肿瘤患者CKMB和CK 3020例。结果:在3020例恶性肿瘤中,CKMB活性高于CK活性75例,而且大多数的血型为A型和B型。结论:恶性肿瘤患者非心肌源性CKMB>CK时可能是血清中CKBB、巨CK等影响CKMB假性升高;也有可能是恶性肿瘤患者免疫系统紊乱,病情加重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4月至8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0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健康儿童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CK—MB水平。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较健康儿童组明显增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手足口病患儿存在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情况。方法检测6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CK及CK-MB水平,并统计CK-MB/CK异常情况。结果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清CK、CK-MB水平及CK-MB/CK异常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范围,表明测定血清CK、CK-MB水平对恶性肿瘤有一定预测意义。结论恶性肿瘤患者CK及CK-MB明显升高,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中需要重视其异常变化,并做好进一步检查,以免延误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躁狂症患者与血清肌酸激酶以及同工酶的关系。方法:对44例躁狂症患者以及20例对照组的血清肌酸激酶及同工酶,用连续监测法进行测定。结果:2次测定值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第1次测定值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第2次测定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躁狂症患者CK及CK-MB测定值升高,与心肌损伤及心肌代谢无关,可能与骨骼肌代谢和脑组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
Hippius和Bengzon[1]于1966年首次报道了精神分裂症病人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升高。当时认为CK的升高是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标志,是精神分裂症的内在表现,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因素。这一现象的发现激起了精神病学工作者的浓厚兴趣。此后国内外学者纷纷开展了关于CK活性升高与精神疾病、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足月新生儿及早产儿经皮胆红素(TcB)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39例足月儿、13例早产儿的血清总胆红素值及额部、胸骨处的TcB读数,并对两者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足月儿的TcB读数与血清总胆红素值显著相关(r=0.886,P<0.001),而早产儿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r=0.221,P>0.25);足月儿额部、胸骨中部TcB测定的重复性相近。结论:足月儿可依额部或胸骨中部TcB读数推算出血清总胆红素值,但该值与TcB测定仪提供的数值差别较大。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TcB读数与血清总胆红素值之间的对应关系。TcB测定应用于监测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范围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受累范围对接受过冠状动脉造影的103例患者分成5组,以血清胆红素、血脂、血糖及血压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间接胆红素越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范围越广,尤其是3支主要冠状动脉受累病人间接胆红素明显低下(P<0.05);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在单支或双支冠状动脉受累者明显增加(P<0.05);血糖和血压也在单支或双支冠状动脉受累者明显增加(P<0.05)。结论间接胆红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背景因素,而血脂、血糖或血压只在某一环节上,有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66例临床疑诊冠心病而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同时记录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按照血管狭窄支数以及Gensini评分来评价冠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结果:Gensini积分的第一4分位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第二、三、四4分位组(P〈0.05)。结论:血清总胆红素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一定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对海拔1,100米地域出生的144例新生儿,进行了脐血胆红素及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脐血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1)。生后4日内所有新生儿均出现了黄疸。脐血胆红素水平愈高,黄疸出现得愈早(P<0.001)。新生儿重症黄疸(血清胆红素≥205μmol/L)显然与脐血胆红素水平(≥40μtmol/L)有关(P<0.005)。以脐血胆红素预测新生儿重症黄疸,其敏感性为64.7%,特异性为75.6%。  相似文献   

15.
血清胆红素与冠脉病变程度及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与冠脉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的冠心病者和非冠心病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清直接胆红素进入回归方程,提示血清直接胆红素与冠脉病变程度呈独立负相关,其相关强度与甘油三脂(TG)和空腹血糖(FBS)相似。血清胆红素与血脂直线相关分析提示血清胆红素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TCHO)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独立负相关,低血清胆红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血脂、胆红素、尿酸水平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90例冠心病患者和65例健康者进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尿酸(UA)水平检测与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病人TG、TC、LDL-C、TG/HDL-C、LDL-C/HDL-C及UA显著升高(P<0.01),HDL-C、TBiL及IBiL明显降低(P<0.01),且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但DBi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脂异常、尿酸升高和胆红素水平降低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早期干预有可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116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测定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衡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对照组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组,其中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D组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HD组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TBIL、DBIL、IBIL、H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明显降低,与之呈负相关(P〈0.01),血清UA、TC、TG、L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与之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尿酸升高、血脂异常与CHD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观察和评定冠状动脉病变发展(病变范围或/和狭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120例冠心病患者与120例健康者作对照,用改良J-G法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用胆固醇氧化酶法(CHOD-PAP)检测总胆固醇(TC);用磷酸甘油氧化酶法(GPO-PAP)检测甘油三酯(TG);用直接匀相测定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两组比较。结果冠心病组的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的降低,可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尿酸、胆红素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59例冠心病患者和52例健康者进行血尿酸、胆红素水平检测与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病人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1),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显著降低(P<0.05),且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但直接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和胆红素水平降低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早期干预有可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清胆红素变化与其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足月窒息新生儿83例,其中轻度55例,重度28例;另选择同期足月正常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采用OLYMPUSAU640型生化分析仪动态检测胆红素水平变化,分析其与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结果出生后24h,轻度和重度窒息组新生儿皿清胆红素水平均明屁高于对照组(P〈0.05);72h、7d时轻度和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重度窒息组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窒息组新生儿(P〈0.01)。出生后24h、72h、7d时脑损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无脑损伤组(P〈0.05或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参与了新生儿窒息的病理生理过程,且可能对窒息后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