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艳军 《校园心理》2005,3(12):32-38
什么是自信?我是否自信?如何拥有自信?这几乎是每一个人都思考过的问题,我们希望自己是自信的,因为我们清楚自信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收益和满足。但就在我们人生攀登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走入误区:过度自信而自恋得目中无人,缺乏自信而自卑得自我仇视,自信或被过度发挥,或变得遥不可及,其实,远不止这些,我们不知不觉中陷入的误区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本期,聆听岳博士关于“自信”的独特理念,剖析自我人格中自信的含量,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修炼自信人格,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2.
胡萍 《校园心理》2005,3(7):36-38
生活中,有无数的人在渴望自己功成名就,荣华富贵,也有无数的人在身体力行,为这样的目标而奋斗,理所当然的,也有无数的人成功了,富有了。然而,就在他们富有和成功之后,他们的生活出现了新的问题,这个问题的严峻和复杂是他们用尽自己所有的经济智慧和致富思路也无法解决的,他们说:“我还需要为什么活着?”“我现在贫穷得只剩下钱了。”很多人说他们这是“做作”,是“标榜”,是“炫耀”。真是这样的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作秀”?为什么他们的话语这样无奈?这样的话语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不被人理解的心迹?有一种很常见的媒体评论:现在的大学校园不再神圣了,大学生们也不再纯洁了,女大学生坐台傍大款,男大学生投机发大财。学习不再是他们的主要生活,他们变得过于强调物质。是这样的吗?那再看看大学校园里,“郁闷”声一片。再问“郁闷?你们这么随心所欲还郁闷什么呀?”他们愕然,“我们做什么了?”“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们真的那样做了?”“那我们又该做什么?”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在按一种模式生活,这种生活模式的最终目标是:我要比别人更优秀,我的生活要比别人的更美好。我们在这种模式中低着头机械地生活,不能有任何的停顿,一旦停顿,我们就会茫然和困惑,毕竟,我们是会思想的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真正喜欢的生活是什么?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到底在为了什么而活着?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真正考虑过我们自己,也许是没有时间考虑,甚至人们不敢让自己的生活停顿,因为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害怕面对这些问题,更不愿意陷入这些问题纠缠不清。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可以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感受富足带来的羡慕眼光,却无法体会真正“如我所愿”的人生快感。下面文章的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在很多人看来美丽、文静、成绩优秀的乖乖女。她从小听话、不爱吵闹、学习成绩优秀、一直在重点学校学习,考上大学,她也在按人们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生活着。按理说,她应该是满足的,也应该是成功的,但她对自己生活的感受更多地是艰难、压抑和沉闷。一次又一次她问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又该怎么办?我的生活该如何继续?她不断地探索自我,剖析自我,通过各种渠道,勇敢地面对自己内心的虚弱和无助,最终,她认识了自己,她轻松地说,“我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实的人。”她走出了心灵的困境,获得了自由和平衡。也许你的内心也是虚弱的,但这不全是你的过错,但如果你不愿认识自己,面对自己,那你就是懦弱的,对你自己来说,你是鲁莽的,是不负责的。所以,勇敢面对,清醒面对,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做一个给自己机会真正生活的人,这是每一个希望自己人生完整、轻松、真实的人需要走出的第一步——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3.
Blue 《校园心理》2004,2(4):46-47
海明威的心理任何人的一举一动都蕴涵着他对这个世界及自身的看法。这就是他的断言:“我是这样,世界就是这样。”这便是他赋予自己的意义以及生命的意义。———阿德勒前言自1961年作家海明威自杀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海明威的人生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他的自杀是一种勇敢之举,还是对他充满谎言的生活的证明?其实海明威是一位深受矛盾和痛苦折磨的人,他迷惘过,失落过,刚强过,英勇过,更有过变态心理,他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他的生活完全是一个矛盾的载体。本文将通过海明威的行为,生活方式解析海明威的心理,诠释其充满争议的人生,了解其赋予自…  相似文献   

4.
人有一种难以克服的毛病,有时心里非常矛盾。本来,自己各方面的环境都不错,然而常常心生厌倦,莫名地产生悲观的心理。对因生命的平淡和缺少激情而苦恼的心态,有时是不能用不知足来解释的。 一家杂志曾在企划栏中刊登过这样一个题目: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你做什么?一位军界要人的答案是去乡下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你好!我是一个到期“退役”的老年人。因为刚刚离开工作岗位,感觉自己一时还没适应退休后闲在的生活。尤其是无事可做的感觉令人很难受,就好像自己一下子真的变老了,变得没有价值了似的。原来我也听人说过退休这个门坎不怎么好过,从忙碌到清闲,这几十年的习惯要改变谈何容易!我有时会感觉孤独,虽然身边有亲人和朋友,但不能融于社会的人就是孤单的人。我不知道自己日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老已至之对于人的残酷不仅仅是年龄,是生病,而是没有精神寄托。老年人也希望被社会所关注,不知能否也给我复一封信?  相似文献   

6.
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一种适应。所谓适应,心理学说的是有机体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适应是一种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有机体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与环境保持平衡.如果有机体与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来重建平衡。这就告诉我们,生活就是适应.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面对每一个人生的转折.面对每一种新的生活,都会有一个适应期,来实现人与环境新的平衡。如此看来,大学新生出现一些适应性问题,便是生活的必然了。先说清这一点,是想说,我们应明确一个基本观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一般说来是一个正常的人生课题。适应就是平衡,适应就是发展,适应就是成长。面对新的适应,我们需要的不是逃避或害怕,而是进行心理解析,寻找心理对策,来促进自我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烦恼是什么?我曾不止一次地叩问心灵,在人生的旅途中寻找答案。 一位睿智的哲人说,烦恼是人驾驭不了自己而徒劳的叹息。 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说,烦恼是人生灰暗的色调,是心灵空虚的自我表白。 我们来到这个多彩的世界,是为了愉快地品味今天,拥抱明天。体会到生命的欢乐,烦恼就会在阳光下“云开雾散”。纵然有一天,生活变得暗淡,也用不着去寻找烦恼,因为命运掌握在我们手中,只要生命之火还没有熄灭,就能燃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或多或少地说过几次谎话。但这并等于我们想有意欺骗谁,更不能推定我们的品德就有问题。撒谎,大多数情况下是人“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譬如,有时我们可能会因为想得到某种荣誉而夸大自己的工作业绩,也可能为了躲避他人在某个问题上的“穷追不舍”而用一句谎言敷衍过去,还可能为了避免长者的唠叨而用一句假话来结束让自己烦心的话题等。但这些大多是出于无奈,并不是我们愿意这样做的。我曾接到一位初中学生的求助信。他在信中写道:“小时候,有一天晚上家里来了一位客人。看到他点火抽烟我很好奇,于是趁妈妈到厨房的工…  相似文献   

9.
贺币 《校园心理》2004,2(4):20-21
“让晚风轻轻吹送了落霞,我已习惯每个傍晚去想她……”她?有时,连我自己都搞不懂,想的究竟是哪个她,因为这是我和她,还有她,我们大家的故事。我也并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写下这个故事,也许正如这世间的许多事情,原本就没有写出来的必要,可它却有自己存在的理由。某作家曾说过,“幸福是一种奇迹,不幸才是常规。”也许当时的他就已经知道,历史将会于十多年后,在人间安排下这样一个不幸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英子。英子是我上大学后认识的第一个女孩,她长得十分的俊秀,我们之间的关系非常要好,经常成双成对地出入于学校的各个角落,弄得大家都以为…  相似文献   

10.
现代心理治疗大概包括三类重要的取向,即: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行为和认知取向的治疗;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取向的治疗。这三种治疗取向各具特点,本文要向读者介绍的是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让我们先来看一个个案:来访者顾某,男性,54岁,心内科医生,因婚姻困扰就诊。他曾经经历过两次失败的婚姻,现在他再一次与一个单身女教师恋爱了。如今他们已经相识一年,两个人互相爱慕,在感情生活和性生活上都非常和谐。顾某对女友非常满意,她的出现,让顾某重新燃起了生活的激情。然而,当两个月前女友提出结婚时,顾某却断然拒绝了。他的理由是自己已经有过两次…  相似文献   

11.
来稿须知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既受到时代和社会的限制,又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时不免感到茫然,面对种种限制和障碍,我们能做什么? 凡是喜欢看NBA打球的人都很熟悉一名特别的球员--博格士,他身高只有1.6米,在一般人群里也算矮子,更别说在即使身高两米都嫌矮的NBA了。但就是这个矮子,可并不简单--他  相似文献   

12.
正内容简介分手、出轨、家暴、激烈争吵等发生后,如何走出人生的脆弱期,重建自我?这是一本让你走出伤痛的理性疗愈书,从心理学和脑科学角度,手把手教你在关系破裂后认清自己、对方和关系。避免错误的解读和处理,活出真正的自己,拥有持久的爱与亲密。当亲密关系出现波折时,也正是我们看见自我、重建自我的契机!这时你可能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感情会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让晚风轻轻吹送了落霞,我已习惯每个傍晚去想她……”她?有时,连我自己都搞不懂,想的究竟是哪个她,因为这是我和她,还有她,我们大家的故事。我也并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写下这个故事,也许正如这世间的许多事情,原本就没有写出来的必要,可它却有自己存在的理由。某作家曾说过,“幸福是一种奇迹,不幸才是常规。”也许当时的他就已经知道,历史将会于十多年后,在人间安排下这样一个不幸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正引言: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状况:自己明明对一件事非常地重视和努力,但是这件事却始终进展很慢,而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也许,这个时候你需要静下心来想想为什么。小谭最近在准备一项职业资格考试。眼看着考试的时间一天天临近,但是他就是行动不起来,这让自己非常困惑和沮丧。一般来讲,同事们会在考试前1-3个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或多或少地都受到过创伤。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在我们长大成人之后依然有可能深深地影响我们的人生,让我们不停地陷入创伤的限制,重复创伤的模式。童年创伤对我们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首先我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人的童年创伤都会导致不良影响,更不是有童年创伤就一定会有心理问题。大部分人的童年创伤都能自我疗愈,甚至有人因为特殊的童年创伤过得更加精彩,活出了真实的自我。当然,确实有一部分人无法面对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因奥运盛会而显得与众不同,这一点是肯定的,因为那其中饱含着无数人的期待。 在2008这个特殊的年份里,老百姓也有自己的渴望。本期“热点话题”栏目采访了几位,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内心独白。  相似文献   

17.
防御,其实最早是一个军事用语,将它放在心理学中使用的,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他观察到,人在环境中会自然而然地采取某些方式去应对,让自己避免某些不舒服的情感从而实现自我保护,并将此称作"防御"。所以不像人们对这个定义单纯的负面理解,防御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它能保护个体远离威胁与痛苦,尤其在一个人处于高度的焦虑中,体验到非常强烈的、恐怖的情感时,防御才能很好地帮到他。  相似文献   

18.
编辑老师: 您好!我的儿子晓东今年八岁了,身体各方面发育很好,就是有一个毛病总也克服不掉,使我们很担心,他经常吸吮自己的左手指头,有时还啃指甲,特别是在不高兴或受到批评时更是如此,我们曾想过多种办法纠正他的这个毛病,但都无济于事。我们想了解一下这种行为是不是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  相似文献   

19.
Bue 《医学心理指导》2004,2(4):46-47
前言。自1961年作家海明威自杀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海明威的人生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他的自杀是一种勇敢之举,还是对他充满谎言的生活的证明?其实海明威是一位深受矛盾和痛苦折磨的人,他迷惘过,失落过,刚强过,英勇过,更有过变态心理,他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他的生活完全是一个矛盾的载体。本文将通过海明威的行为,生活方式解析海明威的心理,诠释其充满争议的人生,了解其赋予自己以及世界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一生不可能会永远一帆风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顺心的事情。有时,厄运会不期而至,让人难以接受。这时,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就会对你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人的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往往和他自己曾经有过不幸的遭遇有关。而另一些人由于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厄运来临之时,能正确对待,不但没有被厄运所吓倒,反而奋发图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由此看来,如何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