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交通心肾法是中医治疗由心火不能下降于肾 ,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致心悸、怔忡 ,失眠健忘 ,遗精等一系列病证的常用方法。然而交通心肾并非调整自身阴阳平衡就能奏效的 ,从历代医家用药来看 ,在众多以交通心肾法为主的方剂中 ,很大一部分方剂都配伍了调理脾胃的药物。下面就交通心肾法中佐以调理脾胃药的理论依据及方例进行一些肤浅的探讨。1 脾胃在交通心肾中的作用机理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云 :“人之有生 ,心为之火居上 ,肾为之水居下 ,水能升而火能降 ,一升一降 ,无有穷矣 ,故生意存。”指出只有水火既济 ,阴阳相应 ,才是人体的正常情…  相似文献   

2.
调理脾胃法在胸痹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余通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认识到不少购痹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从调理脾胃入手,常能获得较好疗效。1脾胃功能失调形成胸痹的机理胸痹病虽有虚实寒热之分、在气在血之异。然胸中阳气虚衰、邪气乘虚入侵阳位、痹阻气机则是共同的发病机理。正如喻嘉言所说:“胸中阳气,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阳气不用、阴气上逆之候也”;叶天上亦指出:“若夫胸痹者,但因胸中阳虚不运,久而成痹”(们陆证指南医案·脉痹》)。胸中阳气,又名宗气,是心、肺二脏功sgto总概括。宗气的强弱,与脾胃的健运…  相似文献   

3.
调理脾胃法辨治心痹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路志正教授对本病辨治经验,采用补脾健胃、芳化醒脾、化痰宣痹法治脾胃心痛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全组病例均选于1997~1999年我院住院病人,所选病例既符合中医“脾胃心痛”诊断,又符合西医稳定型心绞痛中劳力性心绞痛的诊断,证属脾虚湿蕴,心脉痹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6~75岁,平均62,5岁;病程1~10年,平均6.3年。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5~73岁,平均61.8岁;病程1~9年,平均6.5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先停用其它抗…  相似文献   

4.
调脾胃交通心肾法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6.
慢性肾衰,因血液中非蛋白氮、尿素、肌酐等增加,抑制了骨髓的造血功能,以及肾脏实质损害使肾脏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以致发展为肾性贫血。笔者从脾胃论治肾性贫血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心肾相交又称水火既济,是心火和肾水相互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的生理状态。脾胃气血充足,中气升降枢纽正常,是心肾阴阳水火升降的必要条件。脾胃不能斡旋其间以致水火升降异常而致心肾不交。在临证遣方组药时应注意"脾(胃)主交通心肾",于交通心肾的方中伍以调理脾胃之药,每获良效。文章援引历代医家的论述和方剂,以不寐方为例就脾(胃)主交通心肾理论在心肾不交的方剂配伍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调理脾胃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祖国医学对脾胃的重要性,早有认识,脾胃为后天之本,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多数肾脏病中,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导致脾失健运,湿邪逗留、湿势内蕴、脾阳不振,久病及肾,可见肾气不足,脾肾两虚,甚则脾肾衰竭等各种病理变化。因此,调整脾胃使其恢复正常功能,对肾脏病的转归及痊愈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来叙述调理脾胃在肾病综合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调理脾胃法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晓润 《山西中医》2007,23(3):37-37
《内经》云:“女人以血为本.”妇女的经、孕、产、乳无不依赖于气血.景岳《妇人规》云:“女人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  相似文献   

10.
11.
癫痫病从调理脾胃论治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的神志疾病。从近年来治疗进展来看,大多从心肝胆肾论治,采用熄风化痰、镇惊安神,育阴潜阳,活血化瘀等法,而从调理脾胃论治者极少。导师王洪图教授在深入研究《内经》五脏藏神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调理脾胃气机在治疗癫痫等神志...  相似文献   

12.
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 ,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归经补泻之理 ,阐述李寿山先生调理脾胃的用药规律 ,从而确定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的辨治原则和用药大法。并以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 ,升降、纳化、燥湿、喜恶等 ,结合药物效能 ,归纳出调理脾胃具体的用药法则 ,为指导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祛风药是指具有发散风邪,祛风胜湿功能的一类药物,此类药物辛温通达,能疏达肝气,并助脾气升腾,在泄泻、痞满、便秘、口疮、痢疾等脾胃病治疗中,配伍祛风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祛风药多辛香走窜,易于耗气伤阴,因此在临床应用时,祛风药的药味要少,药物用量要轻。  相似文献   

14.
失眠症为临床常见病症,且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在治疗上也常采取健脾、和胃、疏肝等法。本文就脾胃失调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机,调和脾胃的治法方药运用等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5.
以背俞调节脾胃功能的“以俞调枢”理论的提出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在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中的重要地位;总结在背俞穴处操作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理论观点及实践成果,从而构建以背俞调节脾胃功能的"以俞调枢"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治疗中重视调理脾胃气机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张丽萍 《陕西中医》2005,26(1):45-47
本文论述、分析了脾胃与神志相关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 ,阐明了中焦脾胃因其对五脏神志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与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性 ,对导致抑郁症的主要病理因素“痰、热、瘀、风、虚”的产生多与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有内在联系进行了剖析 ,指出在抑郁症的治疗中重视调理脾胃气机 ,有利于升清降浊、祛痰行郁、通府驱邪、健运脾胃 ,可以达到安神定志、醒脑宁神、补虚养神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调理脾胃法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不但系统论述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规律,且将许多杂病囊括于内,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脾胃学说内容,所载调理脾胃方剂不下20余首。这些调理脾胃的法则和方药。至今仍十分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深入探讨之,对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水平,无不裨益。笔者现结合临床,将《伤寒论》调理脾胃的主要治法和临床运用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8.
王自立主任医师一向重视调治脾胃,注意顾护胃气,从"人以胃气为本;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未病"3个方面简要介绍和探讨王自立主任医师"调中焦,护脾胃"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9.
夏宁俊 《江苏中医药》2021,53(3):11-13,14
基于脾胃对于机体的重要作用,认为调治脾胃在中医药治疗肿瘤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临床应做到:健脾益气,提升元气,增加抗病能力;顾护胃阴,升脾降胃,顺应脾胃特性;调理气机,化瘀祛湿,祛除妨碍脾胃之邪;处方施治,用药轻灵,处处顾护胃气;心理关怀,饮食合理,注重生活调摄。  相似文献   

20.
杜宝英 《河南中医》2005,25(11):12-13
脾胃,人体中焦之脏腑,承上启下,受纳运化,长养全身。然而其诸多功能,无一不与升降有关,故本文试从体现中医特色的整体观念这一角度出发,对其形成内容和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