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法腋路臂丛阻滞在上肢手术个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连续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2组,A组(头皮针组,n=20);B组(导管组,n=20)。结果:2组在阻滞效果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在留置麻醉、镇痛时间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利用硬膜外导管连续腋路臂丛阻滞于上肢手术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麻醉和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
两侧腋动脉分支变异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腋动脉是位于腋窝的动脉干,在行径第一肋骨外缘与胸小肌上缘之间发出胸肩峰动脉,胸小肌后面发出胸外侧动脉,胸小肌下缘与大圆肌下缘之间发出肩胛下动脉和旋肱后动脉。作者在解剖一老年女尸(身高148cm)时,发现双侧腋动脉的多个分支共干,并高位起于腋动脉,这种变异未见文献报道。现将观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周声鳞  孙永红 《四川医学》1996,17(2):127-127
经腋路腋动脉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40例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641000)周声鳞,孙永红,江福斌,华薇经腋胳臂丛阻滞麻醉的血管旁注射法(简称血管旁法),安全;成功率高,但阻滞不全机会多,尤其是桡神经。我院自1992年采用腋动脉后注射法(简称血管后法),收...  相似文献   

4.
我院 2 0 0 2年收治两名肩胛骨骨折合并腋神经损伤的病人 ,经给予骨片摘除术 ,腋神经探查松解术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患者女 32岁 ,左肩背部撞击伤后疼痛 ,肩关节外展受限 3周入院。查体 :左肩部肿胀 ,肩胛骨冈上区压痛 ,左肩关节外展受限 ,三角肌区感觉迟钝 ,左三角肌肌力为 0级。X线平片显示左肩胛骨冈下区骨质粉碎 ,移位明显 ;CT示冈下骨折碎片嵌入肩胛下肌及冈下肌和小圆肌内 ;肌电图示左腋神经损伤。入院后行左肩胛骨骨块摘除 ,腋神经探查术。术中见骨块夹在肌肉之间 ,腋神经受压。取出骨块 ,并将腋神经松解 ,术…  相似文献   

5.
腋动脉分支异常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解剖资料  男尸,身高170cm,年龄40岁左右。尸解发现双侧腋动脉第二段发出胸肩峰动脉和肩胛下动脉。肩胛下动脉以一短干发自腋动脉,直径约3.5mm,立即发出较细的胸外侧动脉至胸壁,直径约1.5mm。主干继续下降,沿肩胛下肌下缘向后下走行约2.5cm,发出三条分支,由外向内依次是:旋肱后动脉,旋肩胛动脉,胸背动脉。其中最内侧一条与胸背静脉、胸背神经伴行至背阔肌,故确认为胸背动脉。最外侧一条与腋神经伴行向外。在尸体背面解剖三边孔和四边孔,可以证实,穿过三边孔的是旋肩胛动脉,穿过四边孔的是腋神经和旋肱后动脉,故另外两条血管得…  相似文献   

6.
黎体璎  张苏展 《浙江医学》1993,15(5):268-269
对20例可手术乳腺癌病人进行改良根治术和传统根治术腋淋巴结清扫程度的自身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5例乳腺癌临床Ⅰ、Ⅱ期中有3例作改良根治术后残留淋巴结4枚,但无癌转移;临床ⅢA期病人5例中有3例作改良根治术后残留淋巴结5枚,其中1例2枚淋巴结中有癌转移,但其改良根治术标本中4枚淋巴结有癌转移;改良根治术腋淋巴结残留率为30%(6/20)。提示对临床Ⅰ、Ⅱ期乳腺癌病人采用改良根治术作为标准术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腋动脉分支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腋动脉是位于腋窝内的上肢动脉主干,其分支类型和数目变异较大.国内外专著多以6支型作为腋动脉分支的代表类型[1,2].自腋动脉第1段发出胸最上动脉,第2段发出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第3段发出肩胛下动脉和旋肱前、后动脉.我们在标本解剖过程中发现1例左侧腋动脉分支变异,为积累解剖学资料并为临床工作提供形态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姜自伟  黄枫  郑晓辉  赵京涛 《海南医学》2012,23(17):135-136
浮肩损伤是指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而造成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结构双重破坏的肩部严重损伤.因该损伤常因高处跌落等直接暴力引起,邻近组织常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血气胸、肋骨骨折、肺挫伤、臂丛神经及血管损伤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血管损伤以钝挫伤为主,较少发生血管破裂,处理及时效果良好.我院收治一例浮肩损伤合并血管破裂并发上肢早期缺血性肌挛缩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腋臭是因腋部的大汗腺分泌的汗液等排泄物经细菌作用后,其分解的代谢产物形成的异味,天热多汗时尤其明显,在青年人中较多见。传统的手术治疗术后腋部留有明显的纵行瘢痕,患者常难以接受。2000年采用保留皮肤的横行切口法,收到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技术日益完善 ,使人们对采用微创伤切口径路施行心脏手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虽然从美观因素考虑 ,已有采用右胸前外侧切口完成心脏手术的报道 ,临床效果良好 ,但此切口尚存在某些不足 ,如女性成年后乳房发育可能受到影响 [1 ] 。右腋下小切口手术纠治先天性心脏病 ,有隐蔽性好、美观、手术创伤小且易操作、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我院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采用这种方法纠治先天性心脏病 16例 ,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组共 16例 ,男性 6例 ,女性 10例。年龄4~ …  相似文献   

14.
15.
一例由腋动脉发出的尺动脉张作涛(贵阳中医学解剖学教研室贵阳550002)尺动脉直接发自腋动脉导致臂及前臂动脉于变异虽只占上肢动脉类型的2.53%[1—3],但鉴于这种变异常导致临床上肢静脉穿刺、血管造影或外科手术的失误,甚至引起严重后果[3—4],故...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腋路穿刺法为病人仰卧头偏向对侧 ,阻滞侧上肢外展 90度 ,肘屈曲 ,前臂外旋 ,手背贴床且靠近头部作行军礼状 ,充分暴露腋窝。摸到动脉搏动的最高点作为穿刺点。取一次性注射器的七号针头或一次性输液器的针头 ,与皮肤呈 10°到 30°角刺入皮肤 ,紧贴动脉搏动的上缘或下缘缓慢进针 ,至出现刺破鞘膜的突破感。松开持针手指针尾随动脉搏动而摆动 ,即认为穿刺针已进入腋鞘内。回抽无血即可注入局麻药。若有异感则更明确。此法穿刺成功的标准主要根据麻醉医师的临床经验。常因针尾摆动不强烈 ,不典型而使麻醉医师在推药时心里没底。并由此…  相似文献   

17.
我科于2002~2005年应用南京启亚微波科技公司生产的MTC-4型微波手术治疗仪及针芒状辐射探头治疗腋臭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腋路臂丛阻滞镇痛效果确切,已在临床广泛使用,但术后因疼痛刺激引起小血管痉挛,导致断指再植术后的灌注血流减少,供血不足,缺血缺氧,成功率降低。近年来,我们在40例断指再植手术病人中采用了腋路导管法术后镇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旭华 《九江医学》2003,18(4):214-214
腋路臂丛阻滞广泛用于上肢手术麻醉,由于支配上肢各神经在腋鞘中解剖位置关系,往往桡神经阻滞不全。笔者从2001年始应用“二针三分法”阻滞,与传统的腋路臂丛阻滞比较,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征象与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95例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术前1周内进行乳腺超声检查,将病灶大小等二维及血流等彩超征象与术后腋淋巴结状态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术后病理显示腋淋巴结转移34例,未转移6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测值最大径〉2 cm、前后径〉左右经(AP/W〉1)、边缘有毛刺、病灶边界模糊、病灶血流信号分级(0~Ⅲ级)、血流分布类型及动脉血流峰速值(PSV)〉25 cm/s(P〈0.05)是发生腋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6、5.2、5.5、6.0、2.1、1.8和3.6。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超声最大径〉2 cm、AP/W〉1及边缘有毛刺3种超声征象进入方程,预测模型为P=1/〔1+e-(-2.67+1.21x+1.14y+1.37z)〕,以0.45为界值(cutoff),模型诊断敏感性79.41%,特异性67.21%,阳性预测值57.46%,阴性预测值85.42%,正确率71.53%。结论病灶超声最大径〉2 cm、边缘毛刺征及AP/W〉1为独立预测腋淋巴结转移的超声征象,可于术前帮助无创性诊断腋淋巴结有无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