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明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30-31
目的:探讨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的方法。方法:采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患者37例。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面部形态对称,无功能障碍。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的固定效果确切满意,是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分析坚强内固定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2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22例,22例患者入院后经影像学检查以及医师确诊均患有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22例患者均需需以冠状切口加附加切口进行坚强内固定治疗,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22例患者手术切口均完全愈合,手术后塌陷的颧骨颧弓完全复位,其他面部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应用坚强内固定治疗治疗的效果良好,患者各项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Le FortⅡ、Ⅲ型上颌骨骨折的新手术进路。方法采用面中掀翻术进路暴露上颌骨并对上颌骨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及稳固内固定。结果5例复杂Le FortⅡ、Ⅲ型上颌骨骨折均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术后面部无手术瘢痕。结论面中掀翻术适用于闭合性Le FortⅡ、Ⅲ型上颌骨骨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状切口整复颧骨复合体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对33例采用头皮冠状切口结合附加切口整复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12个月复查,达到面部对称及咬牙合关系恢复正常者为30例,占手术患者90.91%。结论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头皮冠状切口结合附加切口钛板内固定术效果满意,但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颌面部骨折患者100例,对其进行三维CT影像重建,以分析骨折的部位、骨折段的转移方式及骨折范围,为手术提供参考价值。结果 100例患者中,手术治疗的有88例,22例未行手术治疗,其中10例患者是拒绝治疗;12例患者因骨折咬关系较好、移位不明显、面部塌陷不明显等情况而采取临床保守治疗。所有手术患者,术后复查三维CT显示患者骨折部位复位良好,伤口均Ⅰ期愈合、咬关系均恢复良好、颌面部基本对称。结论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较好参考价值,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与临床预后,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颧骨(弓)是面部最为突出的支架骨,容易遭受外伤发生骨折,由于各种事故趋向增多,面部复合骨折越来越常见,但在多数情况下合并眶骨上颌骨颧骨复合骨折,如果复位不当,可发生一系列并发症,例如眼球内陷复视、颧骨旋转移位、眶错位,面中增宽等.难以再次手术矫正,自1994年以来,我们采用冠状切口修复眶骨上颌骨颧骨骨折共计12例,临床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颌内牵引钛钉对上颌骨矢状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3例上颌骨矢状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颌内牵引钛钉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患者进行4~6个月走访,治疗后患者咬合功能恢复正常,所有患者伤口愈合程度为I期。结论:颌内牵引钛钉对上颌骨矢状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咬合功能恢复好,手术创伤较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颌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广东省陆丰市人民医院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例疑似上颌骨骨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然后对上颌骨骨折进行三维重建,将诊断结果与患者常规CT扫描结果及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使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20例上颌骨骨折患者诊断与手术诊断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CT扫描诊断效果。结论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充分显示出患者的上颌骨骨折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诊断资料,对上颌骨骨折患者的后期治疗与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价值,提高了上颌骨骨折的一次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面中部骨骨折常伴有全身合并症,骨折范围常涉及眶、鼻等。如果误诊或处理不当,易造成生命危险和遗留面部畸形及机能障碍。在积极抢救生命的同时,面中部骨折应及早治疗。因其对咀嚼功能、人体形貌的破坏及其伴随的社会心理障碍远远重于其它部位[1]。现就本人从1989~2004年间经治过的面中部骨骨折52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89~2004年经治过的52例面中部骨骨折的患者。男性43例,女性9例,年龄22~58岁,平均39.4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坠落伤,打击伤,爆炸伤。颧骨颧弓骨折15例,上颌骨骨折13例,颧骨颧弓上颌骨骨折24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治疗上颌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上颌骨骨折患者进行颌全景片、二维CT、三维螺旋CT重建扫描,观察分析骨折情况。结果通过手术证实对于上颌骨骨折线的显示,颌全景片最差,但检查用时最短。三维CT显示准确性最高,但费用最高。结论不同影像学检查因骨折部位不同,各有优缺点,医师应根据临床检查合理选择或组合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1.
颧骨多发性骨折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外伤性疾病。由于伤后双颧部不对称,或眶下壁骨折后眼球组织嵌入形成复视,给病人心理和身体上带来痛苦。以往骨折复位方法很多,但多不尽人意。从1986年开始笔者对36例病人采用双向撬动复位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性33例,女性3例。年令18~38岁。均为颧骨多发性骨折,有的合并上颌骨骨折。表颧骨骨折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用在口腔前庭手术切口并结合上颌骨鼻嵴凿开法,利用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颧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口腔前庭切口以及上颌骨鼻嵴凿开,使术者直视下将颧骨、颧弓骨折复位并用钛板坚固内固定。结果:随防6~12个月,除1例眼功能障碍,2例面部畸形外,其他病例治疗效果均较满意。结论:使用口腔前庭沟切口并结合鼻嵴凿开的手术方法,完成的颧骨骨折的治疗,复位固定可以准确地使骨折恢复解剖位置,减少并发症,避免了颌面部的瘢痕出现,手术操作视野清晰,操作相对简便灵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眶骨、多壁眶骨骨折及眼眶周围的颧骨骨折、额骨骨折、鼻骨骨折、上颌骨Le FortII Le FortIII型骨折致面部畸形采用手术方法,对整复治疗有良好的效果。方法对8例眶周骨折的患者采用头皮冠状切口、睑下切口、口内切口手术方法行骨折整复内固定术后效果良好。结论冠状切口、睑下切口、口内切口对眶周复杂骨折致面部畸形,手术整复治疗切口科学达到外形恢复及功能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葛自力  刘健  陈剑华 《江苏医药》2003,29(3):225-225
颌面部在遭受外部冲击时常造成眶、上颌骨和颧弓等骨的骨折,导致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1997年~2000年我们运用三维CT成像技术、冠状切口或面部小切口结合口内上颌前庭沟切口径路进行复位、坚强内固定技术诊断和治疗35例颧骨骨折或/和眶、上颌、颧弓骨骨折病人,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颧骨、上颌骨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科自 1997~ 2 0 0 0年 ,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颧骨、上颌骨骨折病人 45例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3 7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5 3岁。损伤情况 :颧弓骨折 2例 ,颧骨骨折 5例 ,颧骨、上颌骨骨折 10例 ,上颌骨、颧骨及颧弓骨折 5例 ,上、下颌骨骨折 8例 ,上、下颌骨及颧骨骨折 4例 ,上、下颌骨及颧骨骨折合并眶底骨折 2例 ,上下颌骨骨折、颧骨骨折合并截瘫者 1例 ,颧骨骨折、上颌骨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 1例 ,上下颌骨骨折、颧骨骨折合并颅底骨折 1例 ,上颌骨骨折、颧骨骨折合并颅底骨折 3例 ,上下颌骨骨折合并…  相似文献   

16.
颧骨是上颌骨和颅骨之间的主要连接支架,对面部三分之一的外形构成起着重要作用。以往对于颧骨骨折尤其是陈旧性骨折,多认为只要不影响功能或美观就可以不行手术治疗。但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既要求恢复功能又要求恢复面部外形。本文通过对36例颧骨骨折病人的回顾性研究,着重对颧骨、颧弓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进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科1989年10月至2000年1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颧骨骨折36例。其中男29例、女7例,年龄17~73岁,平均(36.0±1.5)岁。患者就诊时的临床表现见表1。致伤原因:车祸13例,摔伤8例,斗殴9例,运动4例,高空  相似文献   

17.
刘家武  李淑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335-1337,I0002
目的 对全面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为今后患者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全面部骨折患者30例,全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随访1~5年,包括门诊检查及电话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骨质重新愈合,无骨不连接现象;手术治疗患者功能、外形均得到较好的恢复;平均张口度在(34.5±3.7)mm,无颞颌关节功能异常患者.结论 手术治疗全面部骨折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吉锋  尹通广  徐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196-197,200
目的观察口腔前庭沟切口联合下睑缘外眦小切口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口腔前庭沟切VI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下睑缘外眦小切口治疗方法,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骨质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前庭沟切口联合下睑缘外眦小切口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不仅临床效果优,而且术后并发症少,既安全又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上颌骨矢状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14例上颌骨矢状骨折患者,分别在梨状孔下方、后腭部中缝两侧、颧牙槽嵴处采用微型钛板行坚强内固定,并随访3~6个月。结果14例患者治疗后张口度均大于3cm,咬颌关系良好,两侧颜面部对称。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稳定可靠,有利于恢复颌面部塌陷畸形,还可缩短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及颅颌绷带固定的时间,便于早期张口训练,改善张口度,是治疗上颌骨矢状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孙红  徐倩  端木婷婷  李旭  雷凡 《安徽医药》2019,23(6):1124-1125
目的 上颌骨矢状骨折较为少见,但复位及恢复咬合困难,该文探讨运用模型外科治疗上颌骨矢状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通过2015年6月就治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1例上颌骨Le Fort骨折伴矢状骨折的病例,运用自行设计的外科导板成功在术中进行骨折复位,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结果 病人手术后面型,咬合关系恢复良好,稳定。结论 针对Moss第一分类的上颌骨矢状骨折,运用模型外科技术可以准确对位咬合关系,复位上颌骨矢状骨折,是一种方便简洁的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