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淑杰  马立人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1):1408-1408
近十多年来 ,随着临床上器官移植和外科其他介入性治疗的开展 ,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和广谱抗生素等广泛的应用 ,同时某些新的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的不断出现 ,由条件致病性真菌 ,尤其是单细胞真菌 (深部真菌 )引起的感染日趋严重〔1〕。在对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治疗中也不断发现耐药株 ,故借助于药物敏感性试验进行抗真菌药物的选择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用单细胞真菌对咪康唑、特比奈酚的单敏、联敏试验及琼脂稀释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希望能为机会性真菌感染疾病的临床诊断与药物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  (1)试验菌株的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对3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采取综合性措施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 36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治愈25例,临床显效11例,进步2例,无效8例。结论由条件致病性真菌(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毛霉菌)引起。针对真菌种类进行特异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3.
真菌感染与白细胞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真菌感染与白细胞、发热、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对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将真菌感染患者141例分深部败血症、肺部、胆道,中枢神经、局部生殖泌尿道、肠道和对照组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发热、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部真菌感染念珠菌属和隐球菌属、曲霉菌属占90.8%,曲霉菌属感染引起患者高死亡率可达88.9%;真菌引起的血液系统、胆道、深部感染所致发热率可达100%,而局部生殖泌尿、肠道感染、神经系统则表现不一;深部肺曲霉、青霉菌感染引起患者WBC总数和分类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而念珠菌属酵母样真菌引起的深部和局部感染所致白细胞总数与正常对照人群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深部真菌感染组患者发热比率显著高于神经系统、生殖泌尿、肠道局部感染患者;深部酵母菌感染其白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内波动,而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白细胞显著增高;系统性念珠菌病、新型隐球菌病和侵袭性曲霉菌病是当前三大机会性感染真菌。  相似文献   

4.
甲真菌病     
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统称为甲真菌病,是皮肤科常见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交往和免疫受损宿主如肿瘤、自身免疫病、器官移植、糖尿病、艾滋病等患者的不断增多,临床上真菌感染呈持续上升趋势。同时,真菌病原菌的种类也在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侵袭性真菌感染及菌种演变趋势,以便今后更好地实施早期治疗和干预处理,改善患者预后。方法记录并分析2003年1月-2013年7月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2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手术种类、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部位、真菌种类及耐药性、临床治疗与预后等。结果入选282例患者送检490份标本共分离出500株真菌,侵袭性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居首位占51.3%、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占45.4%、真菌占3.3%;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39.0%、手术切口20.4%、泌尿道19.0%、血流感染10.2%;排名前4位的假丝酵母菌属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引起假丝酵母菌血症的菌株依次为白色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非白色假丝酵母菌逐年增加(χ2=18.733,P<0.001)。结论侵袭性真菌感染是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临床医师应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10年致病真菌种类发生改变,治疗时真菌药物的选择需考虑覆盖非白色假丝酵母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某院近10年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状况,为医院提升治疗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疗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16年7月医院儿科收治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106例,统计每2年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数量分布、感染病原菌的危险因素、分布和来源及临床症状、主要真菌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106例侵袭性真菌感染儿童共分离出真菌109株,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总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每年感染最多的菌落均为白念珠菌;影响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广谱抗菌药物、激素的使用、中心静脉插管、血液系统肿瘤、胃肠手术以及留置导尿管;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中以念珠菌为主,包括白念珠菌33株(30.3%)、光滑念珠菌13株(11.9%),热带念珠菌12株(11.0%)以及克柔念珠菌9株(8.3%),其次为新隐球菌18株(16.5%),链格孢子菌7株(6.4%)以及曲霉菌11株(10.1%);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来源主要为泌尿道和呼吸道,新隐球菌的主要来源为脑脊液;白念珠菌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耐药性较强,对5-氟胞嘧啶较敏感,新隐球菌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耐药性较强,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较敏感;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症状中以咳嗽、体温不稳定、喘息最为常见,偶尔有患儿伴随腹痛、腹胀和咳血的症状。结论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无临床特异性,对于其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且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更加深入地寻找真菌感染证据,对于确定真菌感染的患者应给予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治疗,以期降低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真菌感染41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 对1993 年1 月~1997 年12 月收治的237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发生的医院真菌感染41 例进行调查。结果 41 例均为深部真菌感染,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58.7% ),其次为泌尿道感染(30.4% )。本组检出致病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54.3%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存在病情重、昏迷时间长、抵抗力低、侵袭性操作多、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等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加强预防措施,包括预防用药及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PCR方法检测临床体液标本真菌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对60例可疑侵袭性真菌感染者无污染体液标本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同时应用真菌通用引物ITS4和ITS86对临床体液标本进行PCR检测,分析二者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临床含真菌体液标本直接进行PCR扩增的片段大小均与阳性对照DNA扩增结果一致.且PCR扩增的阳性率与真菌直接镜检、培养方法阳性率相近[38.3% (23/60) vs 33.3% (20/60),P>0.05].结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采用真菌ITS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能准确、快速地检测出致病真菌,其方法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与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痰真菌培养联合(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疑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305例,根据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确诊标准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及未感染组,分析痰真菌培养、G试验、GM试验检测结果,观察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共发现113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占37.05%。痰真菌培养、G试验、GM试验、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60.18%、82.30%、69.91%、97.34%,而特异度分别为82.81%、85.42%、89.06%、89.58%。G试验的灵敏度明显高于痰真菌培养试验,而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均高于三者独立检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均高于三者独立检测,但三种方法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痰真菌培养联合G试验、GM试验能够提高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灵敏度,且特异度较好,有助于临床医师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菌种分类及临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减少真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住院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的菌种分类、标本种类、疾病种类、科室分布等。结果 4年间共检出侵袭性真菌1 945株,总的检出率为17.0%,2006-2009年真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6%、15.7%、16.8%和21.2%。真菌种类以念珠菌属为主,占92.4%,以白色念珠菌居多,占60.5%;丝状菌占7.6%。检出的1 945株真菌主要分离自痰、尿和大便标本。真菌感染患者主要来自呼吸科、心血管内科、传染科、神经内科和ICU等科室。结论侵袭性真菌的检出率逐年升高,白色念珠菌仍是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非白色念珠菌和毛霉菌属引起的感染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1.
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欣  陈建魁  尹秀云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401-1403
近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器官移植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逐年增多,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绝大多数IFI病人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很难与其他侵袭性疾病区分。真菌感染的诊断依靠常规真菌分离、培养和组织病理鉴定,难以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研究和探索敏感、特异的早期快速诊断方法已成为IFI实验室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病原真菌鉴定到种的水平也具有临床治疗和流行病学研究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逐年增多,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已成为诊断IFI的重要依据,同时病原真菌的实验室鉴定也具有指导临床治疗以及流行病学研究的双重意义.此文就近年来IFI实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逐年增多,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已成为诊断IFI的重要依据,同时病原真菌的实验室鉴定也具有指导临床治疗以及流行病学研究的双重意义.此文就近年来IFI实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逐年增多,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已成为诊断IFI的重要依据,同时病原真菌的实验室鉴定也具有指导临床治疗以及流行病学研究的双重意义.此文就近年来IFI实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逐年增多,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已成为诊断IFI的重要依据,同时病原真菌的实验室鉴定也具有指导临床治疗以及流行病学研究的双重意义.此文就近年来IFI实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逐年增多,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已成为诊断IFI的重要依据,同时病原真菌的实验室鉴定也具有指导临床治疗以及流行病学研究的双重意义.此文就近年来IFI实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逐年增多,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已成为诊断IFI的重要依据,同时病原真菌的实验室鉴定也具有指导临床治疗以及流行病学研究的双重意义.此文就近年来IFI实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逐年增多,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已成为诊断IFI的重要依据,同时病原真菌的实验室鉴定也具有指导临床治疗以及流行病学研究的双重意义.此文就近年来IFI实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逐年增多,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已成为诊断IFI的重要依据,同时病原真菌的实验室鉴定也具有指导临床治疗以及流行病学研究的双重意义.此文就近年来IFI实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逐年增多,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已成为诊断IFI的重要依据,同时病原真菌的实验室鉴定也具有指导临床治疗以及流行病学研究的双重意义.此文就近年来IFI实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