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修饰的大鼠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在体外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增殖和表型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及鉴定大鼠MSCs和VSMCs。CGRP重组慢病毒(Lv-CGRP-EGFP)转染MSCs后,real-time PCR和ELISA法检测MSCs中CGRP的表达。MSCs-CGRP与VSMCs共培养后MTT、台盼蓝染色及划痕实验评价VSMCs增殖、迁移能力及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VSMCs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MSCs组和空载病毒转染组(MSCs-EGFP)比较,CGRP修饰的MSCs(MSCs-CGRP组)中CGR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均P<0.01)。MTT法和划痕实验显示,与MSCs组和MSCs-EGFP组比较,MSCs-CGRP组中VSM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0.05),而且台盼蓝染色显示,各组细胞存活率均大于90%。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MSCs-CGRP共培养的VSMCs中α-SMA较MSCs组和MSCs-EGFP组表达增加,OPN的表达减少(均P<0.05)。结论:CGRP修饰的MSCs能分泌CGRP蛋白,并且能抑制VSMCs的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VSMCs的表型从收缩表型向合成表型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 hRAMP1 )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颈动脉球囊成形术后新生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加贴壁培养法获得MSCs,并以携带 hRAMP1 的腺病毒转染MSCs获得 hRAMP1 基因修饰的MSCs(hRAMP1-MSCs)。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并球囊损伤血管成形术的兔模型,随机分为hRAMP1-MSCs组、MSCs组和对照组,模型建立成功后经耳缘静脉分别注射携带pAd2-EGFP-hRAMP1或pAd2-EGFP的MSCs和PBS,于细胞移植后7 d、14 d和28 d分别处死动物取材, 观察MSCs归巢、血管内皮化程度及内膜增生程度,同时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血管局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表达。结果: 细胞移植后不同时点hRAMP1-MSCs组和MSCs组损伤血管增生内膜均有CD31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分布,但以 hRAMP1-MSCs组内皮化程度明显,MSCs组次之,两者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细胞移植后不同时点hRAMP1-MSCs组和MSCs组内膜增生面积及再狭窄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尤以hRAMP1-MSCs组降低明显;细胞移植后不同时点hRAMP1-MSCs组和MSCs组血清VEGF水平和血管eNOS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而 hRAMP1-MSCs组又明显高于MSCs组(P<0.05);损伤血管新生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在hRAMP1-MSCs组最少,对照组最多。结论: hRAMP1 基因修饰的MSCs能更有效促进损伤内膜快速内皮化,重组 hRAMP1 腺病毒载体不影响MSCs向内皮细胞分化潜能。基因联合干细胞治疗能更好地促进损伤动脉快速内皮化,降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大鼠梗死心脏局部存活、分化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明确同种异体干细胞及VEGF基因转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单纯注射培养基对照组、MSCs治疗组及VEGF基因转染MSCs治疗组。分离纯化雄性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1h后植入到SD大鼠心组织,移植4周后检测心功能并取心脏行组织染色检查。结果异体大鼠MSCs可在梗死心组织定居、生存;免疫组化检测MSCs转化为心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与对照组比较VEGF基因转染异体细胞移植组左室射血分数升高(P<0.05),梗死边缘区心肌面毛细血管数目明显增加(P<0.05)。结论同种异体VEGF基因转染MSCs移植治疗AMI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4.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心肌细胞,促进血管再生,但在移植早期其自身分泌的细胞因子不足以维持良好的分化和再生。 目的:验证腺病毒介导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双基因转染新西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新西兰兔梗死心肌组织的修复重建和血管再生的影响。 方法:腺病毒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双基因转染BrdU标记的新西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新西兰兔50只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4周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于梗死心肌内注射: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 肝细胞生长因子。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⑤对照组注射等量无血清IMDM培养液。移植4周后观察移植细胞的分化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并通过超声多普勒检测心功能变化。 结果与结论: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兔心功能都较移植前有明显改善(P < 0.05),其中移植双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组兔的心功能改善程度要明显高于其他3组。部分BrdU染色阳性的细胞可以分化成为内皮细胞,参与构成了梗死区域的新生毛细血管。与对照组比较,其余4组都有明显的血管新生(P < 0.05),而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组最显著。提示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双基因转染新西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梗死心肌可以促进心肌再生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明显改善心功能。 关键词: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移植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0.029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表达SDF-1/HOXB4融合基因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联合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共移植对辐射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表达SDF-1、HOXB4和SDF-1/HOXB4基因的3个腺病毒载体分别转染正常人骨髓MSCs,将其联合脐血CD34+细胞经尾静脉移植到辐射损伤的NOD/SCID小鼠体内(MSCs 8×105细胞/只,CD34+1×105细胞/只),分别为SDF-1/MSCs+CD34+组(SDF-1组)、HOXB4/MSCs+CD34+组(HOXB4组)、SDF1-HOXB4/MSCs+CD34+组(S-H组),另外3组为未转染MSCs+CD34+组(MSC-HSC组)、单纯CD34+组(HSC组)、单纯辐照组(IR组)。检测移植后各组小鼠存活率、外周血象恢复、骨髓病理变化及人源CD45+细胞植入率。结果 S-H组小鼠存活率高,且外周血WBC、HGB、PLT和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快。在移植后6周骨髓CD45+细胞植入率(47.43%±8.89%)较其余各组高。结论表达SDF-1/HOXB4融合基因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联合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HSCs)共移植能促进造血重建及植入,提高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外源性hTERT基因的异位表达对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端粒酶活性及细胞生命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携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目的基因的质粒pEGFP-hTERT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转入人骨髓MSCs中,并用G418筛选法进行抗性克隆的筛选与扩增。通过RT-PCR和PCR-ELISA对转染前后hTERT 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进行检测。将转染细胞在EGF和bFGF的联合诱导下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并用RT-PCR进行鉴定。结果: 未转染的人骨髓MSCs hTERT mRNA表达阴性,且端粒酶呈阴性而转染hTERT基因的人骨髓MSCs hTERTmRNA表达阳性,且端粒酶呈阳性。转染hTERT基因的人骨髓MSCs在体外已连续传到第35代,而未转染的人骨髓MSCs传到第20-25代左右已衰老死亡。 转染hTERT基因的人骨髓MSCs经EGF和bFGF的联合诱导后,较多细胞出现了典型的神经元样形态,且经RT-PCR检测表明,神经元特征性蛋白微管相关蛋白(MAP2)和神经丝亚单位M(NF-M)表达增强。结论: 外源性hTERT基因可以在人骨髓MSCs中获得异位表达,并能诱导人骨髓MSCs的端粒酶活性。外源性hTERT基因的异位表达不仅可以使人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寿命明显延长而且不影响其维持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体外分离、扩增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和向内皮细胞(ECs)定向诱导分化,开辟心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新来源。 方法: 采用Percoll(1 073 g/L)从正常成人骨髓中分离出MSCs,纯化和扩增后流式细胞仪鉴定其纯度;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MSCs向ECs分化,Ⅷ因子(vWF)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TEM)鉴定细胞性质。 结果: 5.0×105个MSCs在体外扩增15代后,获得8.0×1012个MSCs,扩增了约1.6×107倍;MSCs在加入VEGF诱导培养大约14-21 d,80%-90%的诱导细胞对Ⅷ因子相关抗原呈阳性反应;TEM可观察到胞浆内有Weible-palade小体,证实为ECs。 结论: 成人骨髓MSCs在体外具有定向诱导分化为ECs的潜能,这为心脏组织工程瓣体外构建, 尤其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组织工程研究中种子细胞的来源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离和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c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并检测其免疫学表型,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CF)对其体外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利用Pcreoll梯度分离、贴壁筛选法及单克隆培养法分离、培养、扩增MSCs;采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免疫学表型;通过VFGF-165基因转染分析MSCs的表型变化。结果:体外分离、培养出高度同源性的MSCs;MSCs具有独特的细胞免疫学表型,即CD44,CD29,c-kit阳性,CD34,CD31,CD54阴性;VEGF-165诱导后CD44表达明显降低,CD31显著升高,MSCs向内皮分化。结论:成功建立人MSCs分离培养方法,探讨了MSCs细胞免疫学表型及VEGF对它的内皮诱导分化作用,为MSCs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异基因脾细胞输注致敏的小鼠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培养生长能力及其多向分化功能。方法:应用贴壁培养法体外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流式检测其表面标志以及检测其成骨、成脂和成肌多向分化状况;结果:致敏小鼠骨髓源性MSCs与非致敏小鼠骨髓源性MSCs比较,形态学无差异且均表达CD29+、CD105+、CD44+和Sca-1+ ;CD34-、CD11b-;同时在相应的诱导条件下具有向成骨、成脂、成肌多向分化的能力。结论:异基因脾细胞输注致敏的小鼠,其骨髓源性MSCs的形态学和功能与正常小鼠的MSCs比较评估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应用改良的Transwell侵袭小室技术,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细胞条件诱导液对其体外诱导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ercoll(1.073g/ml)分离液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MSCs,流式细胞术分析鉴定MSCs的纯度,Transwell侵袭小室技术结合LSCM,实时监测MSCs在Matrigel与VEGF/内皮细胞条件诱导液构成的内皮细胞生长微环境中的运动迁移情况。结果:经Percoll分离、体外培养扩增的MSCs,细胞纯度可达95%左右;VEGF组迁移的深度虽高于对照组(P〈0.05),但迁移至聚碳酸脂膜下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皮细胞条件诱导液促进MSCs的迁移,在Matrigel内迁移的深度及迁移至聚碳酸脂膜下的细胞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与Transwell侵袭小室技术的结合,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后者进行观察,使该实验得到改良;利用内皮细胞条件诱导液与Matrigel模拟体外内皮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并从空间上观测了MSCs穿越人工基底膜的情况,为MSCs向内皮细胞体外诱导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沉默caspase-3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caspase-3的shRNA重组慢病毒并转染MSCs,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 在mRNA及蛋白水平鉴定转染结果。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eal-time PCR检测bcl-2和bax mRNA的表达。Hoechst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表明成功建立稳定转染shRNA-caspase-3的大鼠MSCs细胞株。沉默caspase-3使MSCs的增殖率明显提高(P<0.05),且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多,为(52.66±0.30)%。沉默caspase-3后bcl-2 mRNA表达上调,bax mRNA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升高(P<0.05)。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5.01±1.73)%,低于空载体组的(25.67±3.05)%和空白对照组的(23.67±1.16)%(P<0.05)。结论: 沉默caspase-3能调控MSCs的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木瓜蛋白酶和[60Co]照射所致肺气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肺气肿组和肺气肿+MSCs移植组。将大鼠进行[60Co]照射,在气管内滴入木瓜蛋白酶建立雌性大鼠肺气肿模型,然后将培养的雄性大鼠MSCs经尾静脉注射到雌性肺气肿大鼠。观察移植后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通过PCR和Y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Y-FISH)示踪雄性大鼠MSCs在雌性肺气肿大鼠肺组织内的植入情况;用Y-FISH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C(SP-C)免疫荧光显色方法检测雄性大鼠MSCs在受体肺组织内是否分化为II型肺泡上皮细胞。结果:肺气肿组、肺气肿+MSCs移植组大鼠均出现肺气肿改变,但后者较前者的肺气肿明显减轻,2组之间的肺泡平均内衬间隔、平均肺泡面积和单位面积肺泡数均有显著差异;PCR结果显示肺气肿+MSCs移植组的大鼠肺脏基因组DNA中可以扩增出位于Y染色体的Sry基因片段;Y-FISH显示肺气肿+MSCs移植组的雌性大鼠肺组织中有Y染色体阳性的细胞,并且部分Y染色体阳性细胞同时表达SP-C。结论:MSCs移植能够减轻木瓜蛋白酶和[60Co]照射所致的肺气肿,这可能与移植的MSCs在受体肺组织中的植入和分化为II型肺泡上皮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3.
Superfect 高效介导PDX-1基因在骨髓间质干细胞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构建含有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1(PDX-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提高重组载体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的表达效率,为骨髓MSCs作为糖尿病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奠定基础。 方法:RT-PCR体外扩增PDX-1 基因,双酶切后整合入相同双酶切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载体,对重组载体进行酶切分析和序列测定进行鉴定;利用Percoll 细胞分离液体外培养大鼠骨髓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后,Superfect 介导正确重组的载体转染骨髓 MSCs,检测转染效率和细胞存活率从而对转染条件进行优化;G418筛选阳性细胞后,RT-PCR 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PDX-1 基因在骨髓 MSCs 中的表达。 结果:重组载体双酶切分析和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载体构建成功。流式细胞仪显示 85.9%的MSCs处于G0/G1期,提示骨髓MSCs具有强大的分化潜能;荧光显微镜下成功转染的细胞呈现全细胞绿色荧光,Superfect 介导的转染效率和细胞存活率与其绝对用量和孵育细胞的时间有关;RT-PCR显示转染后PDX-1基因在骨髓 MSCs表达,随转染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与Western blotting结果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PDX-1 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Superfect 能高效介导外源性基因在骨髓MSCs 中表达;转染外源性基因的MSCs可望成为一种理想的基因治疗的载体细胞。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基因转染对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探讨不同基因对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成骨活性的影响,我们首先利用RT—PCR方法获得了全长BMP-2.VEGF 165及bFGF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DNA3.0,鉴定正确后,经脂质体介导转入分离培养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株。并利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明目的基因能够在骨髓基质干细胞中得到稳定表达。MTT实验结果显示转基因后的MSCs增殖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上调,BMP-2、bFGF转染组骨钙索水平升高,成骨活性增强。提示:BMP-2、bFGF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能够更为有效地在骨组织工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环氧化酶2基因沉默在干细胞中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 目的:构建携带环氧化酶2基因沉默的慢病毒载体,观察其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其定向分化潜能变化情况。 方法:应用重组慢病毒技术构建携带沉默环氧化酶2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载体,并用其转染体外培养第3代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无目的基因的慢病毒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组和未做处理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作为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进行对比。转染后7 d分别提取各组细胞的总RNA和蛋白检测环氧化酶2表达量。对环氧化酶2基因沉默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观察环氧化酶2基因沉默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成软骨能力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慢病毒转染3 d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发出绿色荧光,阴性对照组转染效率可达90%以上,实验组转染效率达85%以上。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 环氧化酶2基因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得到了明显抑制。环氧化酶2基因转染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成软骨能力无明显影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6.
黄文燕  何俊峰  龙大宏 《解剖学研究》2007,29(3):171-173,177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后的表达及其对MSCs分化成神经样细胞的影响。方法在体外低密度扩增大鼠骨髓MSCs。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GFP-NGF真核表达质粒,并将其转染至MSCs中。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中间神经丝蛋白(NF-M)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SCs阳性荧光的表达率、细胞的形态变化和类型。结果MSCs阳性荧光的表达率约为30%。转染后,MSCs呈现多突起,且几个突起之间互相连接成网状,似神经元样的形态。免疫荧光标记法鉴定其中一部分细胞表达NF-M,另一部分细胞表达GFAP。结论转染的MSCs可表达NGF并在含有NGF的微环境中分化成神经样细胞。  相似文献   

17.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转化生长因子β是骨再生中重要的因子,提高其表达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目的:构建携带转化生长因子β3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观察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应用重组慢病毒技术构建同时携带转化生长因子β3、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用其转染体外培养的第3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转染携带转化生长因子β3或骨形态发生蛋白2单一基因的慢病毒或单独慢病毒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对照。转染后1周分别提取各组细胞的总RNA和蛋白进行检测。 结果与结论:荧光显微镜下见转染转化生长因子β3和(或)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3 d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发绿色荧光,转染效率达90%以上。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转化生长因子β3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3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单一基因转染组及空白对照组。可见应用慢病毒可成功将转化生长因子β3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实现其高效表达,且两种基因具有协同促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沉默树突状细胞发育成熟的关键基因核因子кB/RelB可构建新型致耐受树突状细胞? 目的:探讨RelB shRNA转染小鼠骨髓树突细胞的生物免疫学功能的影响。 方法:利用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白细胞介素4联合诱导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慢病毒载体将RelB shRNA转染致小鼠骨髓树突细胞后,分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脂多糖刺激成熟、RelB基因沉默及脂多糖刺激RelB沉默的4组树突状细胞进行观察。 结果:体外培养第 6 天脂多糖刺激组细胞表面可见大量细长的类似树枝的突起,其他3组细胞形态特征相似,呈圆形、皱缩状态,这3组细胞表面MHC-II类分子、CD86和CD40分子表达水平相当,但低于脂多糖刺激组;3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均较脂多糖刺激组显著降低(P < 0.01);RelB基因沉默的树突状细胞分泌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的能力较低,分泌Th2白细胞介素10和白细胞介素4的能力较高(P < 0.01),Th1/Th2细胞因子的比例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类似。说明RelB shRNA经慢病毒转染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后,在细胞形态、表面分子表达、免疫学功能等方面均具有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相似的特点,且不能被脂多糖刺激成熟。  相似文献   

19.
This experiment is sought to study the 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 gene in osteogenous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MSCs) and optimize the seed cells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Firstly, we obtained the full length gene of BMP-2, VEGF165 and bFGF by RT-PCR, and cloned into the expression vector pcDNA3. 0. After to be transfected, the MSCs cell lines which could express each of the target protein were selected out by G418. RT-PCR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used to confirm the exogenous gene expression in MSCs. MTT showed that almost all of the MSCs which have been transfected with exogenous gene had more strong proliferative potential than the untransfected group did. There was a notable increase of ALP activity in transfected cell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centration of OCN in cell culture medium had a increase in some degree except of VEGF group. The outstanding osteogenous differentiation could be observed in BMP-2 and bFGF transfected MS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SCs modified by BMP-2 and bFGF would be more effective in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f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